是年味沒有了,是我們長大了

2021-02-25 中青校媒

又是一年寒假,又是一年春節,小時候春節一直是我們一年裡最期待的節日。然而,一個人成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就連過年的感覺也隨著我們的年齡一點點「長大了」。

01 

小時候的年味

以前總覺得過年看春晚、放煙花、走親戚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途中再收上幾個紅包就更開心了,所以總是盼望著趕快放寒假,每天數著日子盼過年。

臨近年前,超市裡和父母一起置辦年貨的大多都是小孩子,糖果、飲料、瓜子花生、零食水果……儘管他們個子不高,卻有著能拎大包小包的力氣,只是因為裡面全是自己喜歡的年貨。

街邊也早早就有了賣煙花爆竹和新年裝飾品的攤位,一整條街全都擺滿了大紅色的燈籠、中國結、生肖掛件,置身其中,滿滿的新年味道。

到了年二十九的那天早上,鬧鐘聲一定是外面的鞭炮,那個時候對於爆竹的燃放還沒有嚴格的管理,所以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在這個時候放一掛鞭炮以祝新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家裡的對聯也是孩子和父母一起揭舊迎新,他們還總是被鄰居誇獎,「這麼小就幫忙貼對聯了,真能幹。」

團聚是過年的主題,這一天家裡的親人們都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等著八點的春晚,等著十二點的敲鐘,等著那一刻看窗外滿天的煙花,許下自己新年的願望。

過年期間走親戚的時候最熱鬧,就盼著自己被各種姑姑舅舅叫過去說來給你發點壓歲錢,然後再禮貌性拒絕一下,最後卻又用幾句吉祥話、祝福語竊喜地收下。家裡的小孩這個時候都聚在了一起,院子裡逗貓逗狗,屋裡打牌下棋,各自忙碌又各自歡喜。

02 

長大後的「年味」

然而,這一切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突然變了樣,以前超市裡跟著父母置辦年貨的小孩不見了,在糖果攤前咽口水的孩子也不見了蹤影,偶爾見到幾個跟著父母買東西的孩子個頭也都超過了自己的父母,他們一邊拎著東西一邊還勸著他們的媽媽別買那麼多東西,過年吃不完。

街邊也不再允許擺攤,煙花爆竹的燃放管理也嚴格了許多。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換對聯,但卻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歡喜,更沒有鄰居的誇獎。也不再期待春晚有什麼好看的節目,反而是一整晚離不開手機,活躍在各種社交軟體裡

鐘聲依舊是十二點敲響,可是外面的天空沒有了絢爛的煙花。這一天的最後,再發一條朋友圈,配上精美的圖片,配上差不多的文案,過去再見,新年你好。

當然,也很少再收到紙質的壓歲錢,大多都變成了微信紅包,祝福語也融進了表情包裡。聚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們已經換了一批,他們的遊戲也變成了王者榮耀和刺激戰場,而以前聚在一起的孩子們已經許久未聯繫,成長讓他們變得有些生疏。



03

 年味一直在

似乎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過年沒有原來的味道了,這種春節的儀式感也越來越不在意了,但真的是這一切確實變了嗎?前幾天網上有這樣一句話,「現在過年不是沒有年味了,只是快樂的不是我們了。」

的確,如今大家也已不再是那個幾顆糖果就會滿足的年紀,社交範圍也不再局限於親戚鄰居,逐漸覺得春節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進入各自的生活,網絡充斥著每個角落,除了電視有太多可以了解外界的途徑,祝福也不單是見面才能說,幾句文字配表情的群發足以。

回頭再看看那些和自己以前一樣年齡的弟弟妹妹們,他們眼裡仍有對春節期盼的光芒,就算沒有了煙花也可以聽著偶爾的鞭炮聲激動地拍手,見到長輩也會說吉祥話,甚至比自己以前會說的還多。

現在離過年還有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了,路邊的樹早就已經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家家戶戶已經開始了大掃除,許多超市已經準備好了新年禮盒,這一切似乎又沒有變。如今相比起過年的「按部就班」,更能吸引大家的大概是微博的新鮮事,就連過年的大魚大肉,在平時也有機會吃到,只是意義不同,儘管如此,今年的春節也一定要在春晚最後一曲《難忘今宵》結束後,才是開始了。

其實,過年一直都沒變,年味也一直都存在,只是在如今在大家看來沒有那麼特別了。但是,春節的意義還是團聚,還是喜悅,十二點敲鐘的時候,還是會許下自己的新年願望,對身邊的人說一句:「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穎英:年味淡了 我也長大了
    年味淡了 我也長大了文/穎英   還有十天就過年了,去街上轉轉沒有熟悉的叫賣聲,沒有紅紅的大燈籠,也沒有來來往往的行人,心裡不僅有些許失落,這不就是我小時候最期盼的過年嗎?現在怎麼和我記憶中的樣子不一樣了?
  • 年味不只是我們的回憶,而是需要我們傳承
    一進入臘月,年的氣氛就在一點一點渲染了:備年貨、掃房子、買新衣、貼春聯、祭祖宗、做菜粄、年夜飯、紅包……每一樣都是鄭重其事的。尤其到臘月二十以後,更覺每一日的籌備緊張起來,對年的期盼也越來越濃烈。
  • 那些年,迷倒我們的小蘿莉都長大了
    &nbsp&nbsp&nbsp&nbsp長大了,雖然底子還在,但顯然越來越硬氣,少了溫柔,倒是多了男人味兒。&nbsp&nbsp&nbsp&nbsp可是曾經的光芒和美麗,我們並不會忘記。
  • 有沒有發現,長大後的我們越來越喜歡獨處
    有沒有發現,長大後的我們更喜歡獨處。小時候,我們有顆糖就會很開心了,還會去跟小夥伴分享。小時候,一起玩過家家,學著大人的模樣。可是,現在的你,是不是又在羨慕著小孩子的無憂無慮,小孩子可以不用考慮那麼多事情,小孩子不用去在乎人際關係,小孩好像才是真正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對於長大後的我們來說:越長大,就越排斥無意義的群體生活。人生這一路上最了解你的,還是自己。
  •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的!
    總有人說,現在過年不好玩,年味越來越淡。為何越長大,越懷念過去的年?
  • 青春殘酷,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長大
    當然後來我就犯了青春期少年的通病——中二,甚至無病呻吟,覺得世界上沒有知己,半夜聽著搖滾樂無聲流淚,高考前甚至幾乎陷入抑鬱症。說心裡話,其實多少是有點自我暗示的:青春大概就是得這樣,才顯得殘酷而深刻吧。長大後看那個時期的照片,都恨不得一把火燒了——媽蛋,真的太殘酷了,我怎麼可以那麼醜、那麼蠢過?不幹點蠢事,怎麼能叫青春呢?
  • 我們的年味
    只靠悉熟‬食材巧的‬妙組合帶來自的‬然鮮味,它用‬來代替雞精和,鹽‬不僅可以增食添‬物的味鹹‬,還能出喚‬食材味本‬,將味鮮‬體現的淋盡漓‬致。稍微進改‬一下弄個出‬花樣年夜就飯‬有了美的好‬寓意怕大看家‬不懂,每一步都了拍‬照其很實‬簡單,20分內鍾‬可以出鍋哦!
  • 我們都老了,他還沒有長大
    1904年,劇本《彼得·潘》發表,12月27日首次在倫敦公演,引起了轟動。1911年,小說《彼得·潘》出版,成為全球讀者心中的經典。那是三盞頂好頂好的小夜燈,我們巴不得它們都能醒著看見彼得。就在我們說話的這當兒,那亮光找遍了育兒室所有的抽屜,尋找彼得的影子,它在衣櫃裡亂搜,把每一個衣袋都翻轉過來。
  • 我家的年味
    我家沒有在過年的時候給小孩買新衣服的慣例,可姑媽卻最記得我們,常常給我和堂妹買新衣服。奶奶家這邊是南方人,過年便是南方人的習俗。奶奶會花很多的時間做一碗夾沙肉,夾沙肉必須用全肥的肥肉,每兩片肥肉中間夾著奶奶手剝的瓜子仁、酥麻、洗沙、花生碎、糯米飯、白糖拌勻的餡料一塊上鍋蒸,把脂肪全蒸出來,一碗夾沙肉被蒸得鋥光透亮,年夜飯上這一碗夾沙肉就是奶奶家過年的味道。
  • 《年味隨想》
    打掃衛生,置辦年貨,開油鍋,炸蘿蔔丸子,烙煎餅,包餃子,家裡家外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忙到年三十也感到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忙完。大年三十的晚上,拿著爸媽給的壓歲錢,雖然也就是五張一角的小錢,但也鄭重地放在枕頭下壓歲,寓意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大年初一早上起來就穿上母親備好的只有過年才穿的新衣和烏拉鞋,從頭到腳都是煥然一新。
  • 我們,無法拒絕長大
    一眨眼間,20歲生日就到了,一直很驕傲自己的生日在年尾,當同齡人過生日又大了一歲時,我就可以說自己還沒過生日,比他們少一歲。怎知推著推著也就真的到了自己的20歲生日。按照我們計算年齡的方法,我今年應該是22歲了。
  • 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年味從未變淡,只是屬於你的快樂,被埋藏了
    沒有網絡的時代,才是人聯繫最為緊密的時代。網絡的到來,讓大家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也讓曾經隔壁屋的距離,變得異常的遙遠與陌生。雖然還是鄰居,可已經少有了鄰居街坊的味道。年味的變淡,不是沒有道理的。年味是什麼?年味不過是你來我家嘮兩句,我去你家嗑個瓜子。可現在呢,一切都是急匆匆的。來了說不上兩句話,就忙說「不好意思」,因為還要趕去下一家。過年,成了走形式。走掉的不是形式,而是緊緊相連的心。
  • 2018,辭舊迎新,一個有年味的大年三十
    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開始慢慢地變淡了曾以為是長大的必經過程可現在認為大概是因為長大後那份天真散去壓力湧上心頭二春運期間,一票難求可我們還是樂此不疲的刷票所以我們才要一家人吃個團圓飯所以我們才要一家人圍著看春晚所以我們才要一起圍坐著嗑瓜子、聊聊天所以我們才要......
  • 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
    小編在抖音上看到這麼一句話很火的樣子:「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小時候總是在想,本寶寶多會兒才能長大呀,長大以後爸爸媽媽就不會那麼管著自己了,就可以幹很多自己想幹的事情了。慢慢地,我發現越長大,越憂愁,當我們真正獨立的時候,身前的風雨再無人能擋,這時候我們就又在想,我還是個寶寶呢!哈哈哈!長大了,小時的玩伴早已不在身邊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一個個各奔東西,而我們就像小時候丟失去了玩具一樣,就那樣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想挽留卻又挽留不住。和小時候的唯一區別就是,小時候的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哭出聲。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演唱之前,她有感而發:「人生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領悟,人會長大。來到這個階段,我經歷了好多,我的人生有很多沉澱,人生有更多領悟,我們成長過程中,每人都有開心、眼淚、經歷和痛,但不要緊,因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 常路年集上陪伴我們童年的「滴滴金」和「小汪狗」還在,可兒時的年味去了哪?(附視頻)
    一年又一年,不經意間,2017年就和我們說再見了。在過去的年節裡,相信你我都會有特別感懷的故事。
  • 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走親訪友,期待著每家不同的年果子。但是長大之後,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連走親訪友都變得很公式化。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在翻譯「年味」之前,我們看幾個讓人可能退散的英文例句。在大過年的,能忍著不跳出去,堅持看完這三個例句的親,我敬你是條好漢,來日必成學霸!
  • 慢慢地,我們都長大了
    轉眼間,我們都各奔東西,離開了家鄉,為各自的人生奮鬥著,我們好像都忘記了時間在悄悄的流逝,在相見,好像沒有孩提時的那種親切感,可能是我們離別的時間我們都忘記了是什麼時候! 家鄉的玩伴們,我們各自長大,都要好好努力奮鬥,要好好加油,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加油!
  • 從小聽著他們的歌長大,如今我們長大他們未老,細數這些凍齡歌神
    我們一起來看下那些凍齡的歌神,小時候聽著他們的歌長大,如今我們長大了,他們卻還是曾經的樣子,未曾變老。1、 林志穎一張林志穎和郭德綱的同框照片,鮮活地對比了同齡二人的差異,這張照片也成了很多減肥美容產品的推廣效果圖。但聽著林志穎的歌度過青春期的80後應該知道,小志一直都是這副模樣啊,跟其他產品無關。
  • 長大以後,我們都變小了
    長大以後,我們開始穿梭這個世界,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不覺中,進了長大的繭房。長大以後,世界看起來離我們更近了,但是我們離自己也更遠了。小時候,我們愛自己,喜歡周圍的一切,長大以後,我們假裝喜歡周圍的一切,唯獨不喜歡深夜的自己。我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