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帝國風格裝機show,年末挑戰下高難度,ITX主機上搞分體水冷

2021-02-24 Chiphell

最近要裝一臺非遊戲為主要應用的主機。首先被Portal(波特星)機箱種了草,最近還有優惠,於是就沒忍住入了手。而CPU是X3700,而受機箱所限,風冷上不了太高端,而一體水冷最多也只能放入120水冷。所以一狠心就決定上分體水冷。


其實小熊已經接近2年沒有玩分體水冷了,這次上分體也主要是為性能考量(X3700還蠻熱的)。後來發現貌似還沒有國內玩家在這臺機箱上裝過分體水冷(網上未見發文)。國外有人裝過,把硬碟架拆掉後可裝入240mm冷排,但是由於硬碟架為不可拆卸設計,小熊不想作不可逆的改造,而且因為應用原因,也需要裝入3.5寸硬碟。所以整個水冷系統還是自己設計並安裝完成,不知道算不算國內Portal水冷第一人呢?

分體水冷主機展示

▼整個水冷安裝過程還是蠻艱辛的,裝著裝著發現黑白配色以及機箱的外形,很有星戰系列中帝國的味道,所以加入一些貼紙來增加星戰的元素。

▼開機,炫RGB

 

硬體選擇

▼先曬硬體盒子。主要配置如下:

CPU

CPU

主板

華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內存

十銓(Team)  火神系列VULCAN Z DDR4 3000  8GB 臺式機內存

硬碟

宇瞻(Apacer)480GB SSD固態硬碟 M.2接口(NVMe協議) GEN3 x 4(AS2280P4)

顯卡

索泰(ZOTAC)GTX1660Ti霹靂版OC HA

電源

EVGA額定550W_GM電源

機箱

Bitfenix火鳥Portal波特星Mini-ITX全鋁機箱

 
CPU:AMD 銳龍7 3700X 處理器

▼Ryzen三代處理器確實很給力,盒子和上代相比也些有變化,底色變成了比較低調的銀灰色。內部的東東包括Ryzen7 3700X本體、Wraith Prism RGB散熱風扇,Logo貼紙和安裝說明。可惜由於主板的關係原裝散熱器我是用不上了。

▼CPU正面和上代沒有太大的變化,內部封裝了一個7nm的CPU Die(CCD)和12nm的IO Die(cIOD);而在8核心以上的Ryzen9 CPU中,每個CPU有兩個7nm的CCD和一個12nm的cIOD。

 
主板:華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ITX的X570主板並不多,只有華碩,技嘉和華擎有推出產品,入手了華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上面講到原裝的散熱器用不了,因為這款主板沒有採用AM4散熱孔位,而是採用了intel 115X散熱孔位,果然很妖啊。兩根內存槽,最高支持 DDR4 4533+,最大容量支持單條 32G,雙條64GB,還支持 ECC 工作模式。


▼IO 部分配備了一體式 IO 擋板。雷電3接口協議的Type-C接口是這張主板最大的特色,晶片為 Intel Alpine Ridge的JHL7340晶片,最高可達 40Gbps。可以連接高速存儲裝置,或者是外接顯卡,擴展性非常強。當然如果沒有雷電3設備也是兼容USB接口設備的,確實這張主板的U口太少了。另外要注意一個DP接口並不是輸出接口,而是輸入接口,然後在通過雷電3接口輸出。

▼有線網卡的晶片為英特爾I211AT 。


▼由於晶片組的功耗由上代 4.8W 提升至 15W,所以大部分的X570主板都選擇了主動風扇式散熱系統。晶片組散熱器裡面有一個小風扇。

▼ITX主板只有一條 PCIe 插槽,支持 PCIe 4.0 x16,有金屬包裹用於加強強度,防止顯卡過重壓壞卡槽。這一側底部有6個ARGB燈珠,可以通過主板軟體控制燈效。在RGB支持方面還有1個 5V ARGB 插針和1個12V 的 RGB 插針。


▼很多供電元件和檢測晶片都在主板背面,主板唯一一個M.2 接口也在背面,支持 PCIe 4.0 x4規格,最大尺寸支持 2280 的 M.2 ,遺憾沒有配備散熱片。

▼散熱片不光可以為mosfet散熱,還能幫助電感來散熱,也就是VRM散熱。

▼晶片組散熱塊內部其實還有一根鍍鎳的熱管與IO護甲相連,風扇也可以輔助MOS散熱,另外

全金屬IO護甲設計成為供電散熱的一部分。

▼晶片組這次沒用交給ASMedia,AMD自己出品,14nm製程。最大的變革就是支持新一代PCIe Gen 4規格,頻寬由上代16GT/s提升至32 GT/s,傳輸速度提升了1倍。


▼官網上顯示該主板可以支持16核心的處理器。10相供電,其中核心供電為8相(倍相) ,mosfet為Intersil ISL99227B Dr.MOS晶片,單顆最高 60A;CPU SOC 供電為兩項,Dr.MOS型號為 ISL99227F。供電系統還包括60A Premium級電感,並且使用POSCAP 560µ 6.3v聚合物電容來代替一部分固態電容,除了性能比固態電容強外,也是為了節省空間吧。


▼PWM控制晶片為 Intersil ISL69147,最高支持 7項供電。背面的4顆17AFXHPM就是倍相晶片。


▼音效卡採用了集成的 Realtek ALC1220,並搭配了2顆Nichicon Fine Gold音效電容。


▼無線網卡型號為AX200,是一款WIFI6的無線網卡,支持802.11ax的傳輸協議,最高速度可達2.4Gbps,同時支持Bluetooth5.0。

 

硬碟:宇瞻(Apacer)480GB SSD固態硬碟 M.2接口(NVMe協議) GEN3 x 4(AS2280P4)

▼這款SSD支持PCIe Gen3 x4高速通道並符合NVMe 1.3規範。480GB 版連續讀寫速度為 3200MB/s 、2000MB/s,提供3年質保。

▼型號名稱為AS2280P4,無疑一款2280規格的SSD,即22mmx80mm的尺寸。快閃記憶體顆粒為東芝3D NAND TLC;主控為Phison PS5012-E12,緩存為南亞DDR3L-1866DRAM晶片,容量為256M。

▼480GB的背面是光禿禿的,沒有任何電器元件。

 

內存:十銓(Team) 火神系列VULCAN Z DDR4 3000 8GB 臺式機內存

▼套裝版VULCAN Z內存,包裝為簡單的透明塑料包裝,除了內存本體外還有說明書以及logo貼紙。

▼內存馬甲的貼紙上有內存的相關參數:3000MHz頻率,時序:CL16-18-18-38,電壓:1.35V。


▼VULCAN Z並沒有任何燈效,紅色的馬甲設計,由0.8mm厚度的鋁合金一體衝壓成型,沒有燈珠的設計也讓馬甲更加小巧。

▼馬甲上有T-FORCE和VULCAN Z的標識,再無其它文字或者圖案。

▼頂部也印有T-FORCE的字樣。

 
顯卡:索泰(ZOTAC)GTX1660Ti霹靂版OC HA

▼入手顯卡時GTX1660super也未上市,最終選擇了GTX1660Ti。。這款GTX1660Ti霹靂版OC HA採用了3風扇設計(8cm風扇),外觀上還是非常霸氣的。

▼側面有顯卡的型號以及索泰的logo,由於顯卡的定位關係,所以並沒有燈效。從側面還能看到8PIN外接供電接口以及兩根2熱管。

▼顯卡背面:並沒有背板設計,當然本身也不是很重,另外也可以看到散熱系統的長度已經超過了PCB很多。

▼核心背面有4顆330微法的聚合物電容輔助核心的穩定供電。

▼IO部分包括有1個DP1.4、1個HDMI2.0和1個DVI-D,接口並不算多,但是組個雙屏還是沒啥問題的。

 
機箱:Bitfenix火鳥Portal波特星Mini-ITX全鋁機箱

▼火鳥這個品牌貌似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是當年小巨蛋的外觀設計依舊讓人記憶猶新。Portal造型相比小巨蛋要更加特別,造型圓潤,採用了很多曲線設計。白色機體外殼全部是鋁合金材質,質感還是不錯的,機箱重5.81kg。此款有黑白兩色,以及頂透和封閉可選,就是一共有4種機型可選。

▼IO接口在側面,包括1個重啟鍵、1個音頻接口、以及2個USB3.2_Gen1接口。而機箱的散熱孔都隱藏在黑色的接縫處,從設計的美學角度來看非常完美;從散熱角度來說,開孔面積太小,影響了些散熱效果。

▼機箱正面,依舊是圓潤前面板的設計,底部有一個圓形電源開關。側透版本頂部為以弧形的亞克力天窗。如果此部分設計成衝壓網孔,無疑將能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

▼背部,典型的倒置結構,顯卡安裝在最頂部。背面看上去有2個80mm風扇位,其實只能安裝一枚風扇,可以調整安裝的高度。由於採用獨特的抽拉式設計,底部有兩顆螺絲用於固定骨架內殼和外殼。

▼機箱底部有散熱孔,在支腳上套有橡膠圓管來增加穩定性。

▼將骨架部分抽來出來,才能發現它ITX機箱的身材。因為其外殼的尺寸為247x395x411mm (含腳座),基本是一個MATX機箱的尺寸。取出內部骨架後可以看到滑軌,基本上和抽屜的那種滑軌差不多。

▼外殼內部中間有黑色X形加固,進一步加大了理背線的難度,前置接口線程也是從中部引出,裝機時要預留好合適長度用於以後抽拉。

▼骨架部分前置120mm風扇進風,後置80mm風扇排風;內部只能安裝ITX主板,顯卡限長30cm,安裝風冷散熱的限高為12.5cm,當然也能在120mm風扇位上安裝一個120mm的水冷;電源位只能安裝SFX/ SFX-L電源。

▼機箱的硬碟架能安裝一1個2.5英寸和2個3.5英寸硬碟,硬碟架不可拆卸,ITX機箱能安裝2個3.5寸的硬碟非常適合我的需求。

 
電源:EVGA額定550W_GM電源

▼EVGA的SUPERNOVA_GM系列電源有450/550/650W三款產品,均為標準SFX電源,採用100%全日系電容和全模組線材接口,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質保時間為7年(JD提供)。

▼550GM電源的所有模組線材都包裹編織網,提供了1個24pin主供電接口、1個4+4pin CPU供電接口,4個6+2pin PCI-E顯卡供電(2根)、4個SATA供電和4個D型4pin供電接口。另外還附送一個SFX轉ATX的轉接架,可以安裝在ATX電源的孔位上。

▼550GM的尺寸為63mmx125mmx100mm,非常小巧,也正由於體積所限,所以採用了8cm直徑9扇葉風扇。

▼550GM電源是支持智能風扇停轉功能(ECO模式),在電源輸出功率較低的情況下,風扇會進入停轉狀態,實現0噪音,只是沒有了開關控制,不能選擇關閉。使用前還有貼紙貼在電源插口上提示ECO模式的功能。

▼通過銘牌可以看到電源採用單路+12V輸出設計,其中+12V輸出電流最高為45.8A,相當於549.6W輸出功率;+5V與+3.3V最高電流均20A,兩路聯合輸出的額定功率為100W。

▼側面的EVEA的ogo和型號名稱。

▼模組接口擁有1個主板24pin接口、1個CPU 8 pin接口、2個顯卡8+8pin接口,1個SATA接口、1個D型接口。

 

分體水冷配件以及安裝過程

▼冷頭水泵等等大多為Bykski的,接頭彎頭等等手裡還有不少,但也入了些新貨。因為選擇了厚冷排,所以風扇選擇了水冷神扇之一的溫柔颱風,也是手的存貨。

▼CPU冷頭型號為Bykski CPU-XPR-A-MC-V3,幻彩版支持5V 3pin的RGB,因為主板的妖氣,AMD主板選擇intel的冷頭還是挺奇怪的。

▼冷頭底部為純銅鍍鎳並且進行拋光處理。

▼冷頭安裝到主板上,真是剛剛好,再大就會和主板散熱有衝突,並阻礙內存的安裝。


▼先把主板和電源按到機箱內,估算下線長,去作定製線。


▼SSD也安裝好,測下能裝上多高的散熱片。


▼拆解顯卡開始裝顯卡冷頭。

▼GTX1660Ti霹靂版OC HA的GPU晶片編號為TU116-400-A1,顯存採用6顆鎂光顆粒。

▼核心供電為6相,1相採用上下兩橋mosfet設計,搭配1顆封閉式電感,PWM控制晶片為UP9512R,在PCB背面;顯存供電為2相,也可能並聯為1相,PWM晶片為UP1666Q,在PCB正面。作為GTX1660TI這種定位的顯卡來說還算不錯的。

▼顯卡冷頭型號是Bykski N-ST2060HB-X,適用索泰家多款型號,包括RTX2060/2060S毀滅者和霹靂版,當然也包括我這款索泰GTX1660Ti霹靂版OC HA。

▼全覆蓋冷頭,顯存、mosfet的散熱都有照顧到,底部同樣進行了拋光打磨。

▼安裝到顯卡上。

▼顯卡冷頭同樣有5V幻彩版,內側有燈條。


▼這種小機箱受限於體積,其實水泵水箱是很難選擇的,最後找到這款Bykski B-TANK-DDC-MI箱體泵,確實很迷你,高度為102.60mm,寬度和長度為62mm,實測確實能裝進機箱。

▼一體泵箱上面有2個入口,側面還有1個,在選擇進水方案時還是比較靈活的。

▼但出水口只有1個。

▼一體泵箱的性能參數:輸出揚程4m,最大流量450L/H,水泵上標出的功耗為15w(售賣頁面寫TDP10W)。一般一體水冷水泵都是3w左右(大部分都不會標出流量和揚程參數),所以分體和一體水冷很大性能差別體現在水泵上。


▼前面的風扇位安裝一個120mm厚排,內部風扇向外吹風,一體泵箱通過支架安裝在風扇上,後面的80mm風扇改為進風。


▼這麼小的機箱要裝進水冷配件,還要兼顧線材,確實很難

▼配件裝好,再想怎麼設計水路。


▼120mm的冷排,厚度在40mm左右(薄排一般在25mm左右),再厚就阻礙主板24pin供電線的安裝。還要注意機箱預留是其實是風扇位(向前凸起的位置),寬度的餘量並不很大,因為只能裝入一個冷排,其實我購入了一塊更好的雙翅片紫銅厚排,無奈寬度超過,死活裝不進去,只能用我手裡的這塊單翅片厚排。

▼購入的接頭,包括14mm快擰、90度彎頭、45度彎頭、對絲、堵頭、過濾器、水閥、三通等等。我動用了手裡所有的彎頭還不夠,所有又購入了下圖中的4個彎頭。

▼快擰的型號是Bykski B-FTHTJ-L14,主打防脫,可以看到內部的密封結構不再是傳統的幾個膠圈,而變成一個大的藍色膠套,商家宣傳可以承受15kg的拉力,自己試了下確實非常牢固。但是產品沒有提供備用的膠套,所有小熊有點擔心長時間使用材質是否會有老化。

▼其實也就彎了5根亞克力管,另外兩個是用了Ba家的亞克力雙內牙延長轉接座,兩邊都有內螺紋,這種小機箱用起來還很方便,不過裝好後一個裂開漏水,更換就花了很多時間,建議大家還是慎重使用,我也計劃以後換成伸縮接頭或者直接彎管。

▼水管安裝好了,水路為:一體泵箱-顯卡冷頭-CPU冷頭—一體泵箱。過濾器其實安裝在泵箱的進出口會比較好,空間所限沒辦法了,買了也不能不用吧。

▼CPU和GPU冷頭串聯到一起的問題就GPU的熱量會傳到CPU上。其實後面是可以安裝一個80mm冷排的,不過80mm的大多是厚排或者鋁排,空間也不是非常充裕,最後放棄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顯卡擋住了一體泵箱的加水入口,導致只能從顯卡冷頭那裡加水了,後期的問題就是不好排泡。如果是ITX顯卡,就能把一體泵箱的加水入口露出,維護也更加方便。


▼把機箱內側上部的一個支架插下來,要不阻礙推入。

▼儘管有很多不完美和遺憾,但好歹是完整了,外觀還不錯,工作也正常。

 

RGB光效

▼據說RGB能提高主機性能呢?先來看看光效吧

▼單色效果

 

溫度表現

▼顯示器使用了帶魚屏,具體型號為泰坦軍團N34SQ PLUS。也算是小米那款曲面顯示器的對標產品,性能都差不多,買的早沒趕上小米的福利價。

大家應該非常關心這套水冷系統下的溫度表現,看看顯卡的情況。

▼Furmark烤機10分鐘,溫度為51℃,此時平臺輸入功耗為210w左右。

▼上面的烤機溫度其實沒有實際應用的溫度高。因為烤機時CPU的負載很低,而實際遊戲時CPU的負載還是高一些:3Dmark測試時,顯卡的最高頻率可以到達1920Mhz,測試完畢後最高溫度到了52℃。實際遊戲中最高頻率一般在1905MHz,剛開始溫度為49℃左右。經過長時間的遊戲測試後,溫度會升高到55℃左右,頻率也會降低到1890MHz左右。整個平臺的功耗大概在230w左右。


▼單烤12分鐘(計劃烤10分鐘的,溜號了)FPU的CPU溫度到了81℃,由於沒關節能也沒超頻,頻率最後降到了3.9GHz左右。畢竟是只有單120冷排的系統,這個成績我還是比較欣慰的。顯卡溫度也稍有提高,到了43℃(待機為30+℃)。測試平臺輸入功耗為160w左右,即使算上電源轉換效率,主板以及顯卡的功耗,CPU的功耗也不會只有65w。

 

裝機目的

為何要採用這種中高端CPU+中低端顯卡+帶魚屏的裝機方案?除了顏值的考量外,這套主機的最大目的就是用來學習作視頻編輯,所有對CPU的性能就有一定的要求。當然由於喜歡Portal的顏值,又想保證CPU的散熱效果決定上了分體水冷,給自己找了不少麻煩,加了不少難度。不過者也是DIY的一種樂趣,小熊玩的很高興!

▼視頻轉動圖,長長的時間軸用的真是好high。

▼小熊才學習視頻,用簡單的愛剪輯軟體,是不是有點丟人呢?

 

總結

3700X這塊CPU很超值,但也很熱,散熱確實要好好考量。

華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足夠妖,雷電3接口為後續的擴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

由於水冷配件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燈光效果,所以十銓VULCAN Z這種無光的紅色馬甲和整機十分相配,以後有機會再嘗試一下其超頻的能力。

宇瞻AS2280P4在PCIE 3.0X4的SSD中還算高性能一檔,但確實需要搭配散熱片使用。

索泰GTX1660Ti霹靂版OC HA其實本身的3風扇散熱系統已經足夠好了,只是既然我都上了分體水冷,不如就把顯卡也連上吧。

EVGA的GM電源系列做工十分不錯,靜音方面也有保證,另外超長時間的質保也能讓人放心。

火鳥這款Portal波特星造型確實吸引人,不過由於結構限制,確實不適合上功耗太高的硬體。

Bykski作為國貨一直口碑不錯,小熊也是多年使用,畢竟BP之類的進口貨價格太高。至於一套分體水冷要花費多少,真是可高可低。不追求顏值可以使用軟管系統,儘量少用轉接頭,可省不少錢;而一套顏值高的硬管水冷確實是非常昂貴。大家量力而行,玩的開心就好!

 

相關焦點

  • 為性能非炫技,挑戰ITX主機高難度分體水冷安裝,過程全記錄
    最近要裝一臺非遊戲為主要應用的主機。首先被Portal(波特星)ITX機箱種了草,最近還有優惠,於是就沒忍住入了手。而CPU是X3700,而受機箱所限,風冷上不了太高端,而一體水冷最多也只能放入120水冷。
  • [電腦]ITX機箱(船長V2)分體水冷小鋼炮交流分享,3900x+2080TI 新手
    那你說他渲染繪圖搞設計?NONONO 他也不幹。3A大作?手完全不聽使喚。其實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用來鬥鬥地主,但是呢,他就是喜歡看到精緻·美觀·性能強勁的小鋼炮常伴左右,這就是一種滿足感,相信很多裝機的朋友也會有同感。而且DIY這件事,一旦開始自己動手,開始裝機或者改造,不可控的因素越多,完成後的成品看上去就會越有滿足感。其實身為男人,誰又不喜歡挑戰呢?
  • 【ITX裝機思路】迎廣蕭邦裝機案例
    小巧的機主機擁有著更加便攜的優點,但由於內部空間的限制,蕭邦這款機箱所能容納的配置是高不成低不就,遠不及正經臺式機的散熱也比不上筆記本的便捷
  • 【IT大神】 不好意思,我是顏性戀,IN WIN 303 清涼系水冷SHOW!
    IN WIN 303 清涼系水冷SHOW!》內容有刪改。話不多說,精彩呈現:前言其實,之前已經玩過IN WIN 303機箱了,當時是黑色版本的水冷裝機SHOW,因其強大兼容性和簡約的外觀讓我很「感冒」。所以,這次買來白色版搞一個清涼系的水冷SHOW,白の湖藍!
  • i9-9900kf搭配RTX2070S高端ITX小鋼炮電腦主機推薦
    喬思伯A4 itx機箱作為一款itx機箱,體積小巧這是必須的,值得稱讚的是,喬思伯A4這款itx機箱居然可以塞進常規的3風扇顯卡(顯卡長度不超過325mm),這讓小鋼炮愛好者在顯卡的選擇上有了很大的空間。喬思伯A4的尺寸為169mm*273mm*340mm,體積約為15.6升,機箱頂部可以安裝240規格的水冷,底部可裝雙120mm風扇,加強整個機箱散熱。
  • 2020年itx配置推薦 itx主機和筆記本電腦哪個好?
    2020年itx配置推薦 itx主機和筆記本電腦哪個好? ITX只是個一種機型的泛稱,因為所有平臺都基於主板規格,正如ITX都是基於Mini-ITX規格主板,消費級主板規格按照大小有E-ATX、ATX、M-ATX、ITX這四種規格,當然還有更小的就是 2016 年出來的STX這種小眾不能再小眾的NUC使用的主板,各規格主板從上圖可以看出大概區別
  • 水冷遊戲桌上型電腦主機-【精選】18款+更多【電腦組裝】公眾號
    從底價到高價-從上到下6299元御龍者暴龍B706 吃雞臺式遊戲電腦主機(i7-77006499元名龍堂(MLOONG)劍龍GC6八代六核i5 8400GTX1070-8G技嘉Z370水冷臺式組裝電腦主機京東自營遊戲UPC主機
  • 4萬RMB的分體式硬管定製水冷電腦主機,能掃雷嗎?
    歡迎來到王者榮耀召喚師峽谷天上天下,唯朕獨尊朕會用寬廣的心胸包容美女們的大不敬做愛做的事,身為君主就是這麼任性充滿愉悅的為朕粉碎吧誅你九族不錯土豪就該這樣任性開年志碩迎來第一單分體式水冷主機,本著有福同享的原則,想和廣大diy愛好者,發燒級玩家分享,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可以收看我們的鬥魚直播(房間711407)或者點擊閱讀原文,直接關注我們的直播間配置如下 處理器:i7 6900K散熱:分體式雙路硬管水冷主板:技嘉X99-UD4顯卡:技嘉GTX1080
  • 真正的裝機!Tt P90 TG開放式水冷機箱風冷裝機體驗
    由於很高的模塊化設計,Tt P90TG開放式水冷機箱的可玩性非同一般,把機箱裝起來的時間完全可以組裝一颱風冷主機了。關於這臺機箱,其實年前的時候就已經組裝好了,也發布了一篇關於裝機的文章,本打算在春節時裝一臺裝X的分體水冷主機,畢竟手上的Tt分體水冷已經吃灰太久了,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春節各種親戚結婚簡直比平時都忙,整個春節也幾乎都是微醉的狀態。
  • FUXK為您細讀一體式與分體式水冷的生殺!
    對於一些DIY玩家來說,CPU和顯卡發熱絕對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兒,下面我會為大家介紹一體式水冷和分體式水冷。一體式水冷是目前用的比較多水冷,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這種水冷屬於一體式不可拆分的。他的結構如下圖,主要是水冷排+水管+泵頭。
  • [電腦]平淡無奇且枯燥的ITX電腦裝機
    取出正體,嚯,還真不算大,我嘗試安慰下自己,雖然之前見過別人裝機,但是自己用還是有些超預期了。附件一覽,就是有點搞不清,為什麼ROG要用這種一次性塑料包裹螺絲,明明很多是一次性用不完的,你給個自封袋不行嗎,還是說你未來打算送零件盒?
  • 黑與白:SEED高達硬管水冷主機
    而且我的老電腦是X58旗艦平臺,更新換代就理所應當的上X99平臺了。綜上所述,硬體遵循高達風格和配色,也搞個比較熱門的硬管水冷。個人認為主機配置還算均衡,但由於預算不足,又不想捨棄種種,顯示器就只能等後期再升級了~目前主機配置如下,最終效果在下文!
  • 3萬多元的水冷定製電腦主機,玩遊戲穩了,顏值亮了!
    最近《賽博朋克2077》火了,很多小夥伴開始升級電腦,但還是有同學一直專注於電腦逼格,性能可以不高,但是逼格必須先弄起來。浩南給大家分享一套最近在朋友那裡看到的一臺定製水冷電腦主機,這個外觀顏值太驚豔了,可能就是大多數人的夢中情「腦」,夢想中的電腦主機。整套電腦做了定製噴漆,以橘黃色為主,包括水冷管,散熱風扇,以及機箱顯示屏都是黃色的主題,顯卡也取消了原裝風冷散熱,取而代之的是分體式水冷系統。
  • i7-8700K/GTX1070Ti水冷遊戲電腦主機配置推薦
    如今不少遊戲對硬體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導致了硬體越來越高端化,組裝一臺吃雞遊戲電腦,如果在高畫質的情況下主機基本都是5000元起步才能流暢吃雞,而現在上萬的電腦主機都很常見了
  • 電腦主機水冷安裝方法
    現在許多用戶在選購電腦時,不少注重視覺效果的玩家都喜歡挑選側透式機箱,採用電腦水冷機箱,從而降低電腦發熱問題,那麼電腦水冷機箱有什麼優缺點呢?電腦主機水冷安裝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聊聊電腦水冷機箱。1、先來看一下這套信仰水冷主機配置單,硬體上也算是高端配置級別了,就是功耗偏大,好在有水冷來壓制。
  • 不是音箱是機箱,喬思伯V8 ITX小機箱 裝機體驗
    正所謂裝機一時爽,一直裝機一直爽,本次就繼續的來裝機體驗電腦機箱吧。看慣了千篇一律的ATX機箱,偶爾看到一兩個ITX小機箱,眼睛都會發光。這不,鋁廠喬思伯又上新了一款抽拉式ITX機箱:喬思伯V8機箱,抱著我不花錢誰花錢的原則,火速入手了一臺嘗嘗鮮, 這樣才能有內容跟大家分享啊!其實是好久沒東西寫了,急啊 !
  • 巨能裝的喬思伯i100pro 小機箱裝機,大顯卡大電源360水冷那都不是事兒
    體積要小,散熱要好,顏值要高,這是很多玩家組裝ITX小主機的基本訴求。而在實際電腦攢機中,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做出各種妥協。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高性能小主機需求的玩家來講,體積的限制往往也就直接限制了散熱器的可選範圍,從而讓他們不得不做出各種讓步。
  • 【IT大神】一體式水冷也可以很美,簡約黑白配主機達成!
    前言對於升級電腦這件事,我一直比較矛盾,老電腦的性能其實夠用了,但還是迷戀新品帶來的那「一絲絲提升」,也許這就是「發燒友」群體的癖好!當然,除了性能以外,還要考慮的就是「觀賞性」。現在玩RGB光汙染的太多了,我也玩了很多次,但最終還是逃不掉黑白配簡約之美的誘惑。所以,此次電腦升級的目標就是黑白配!
  • CPU散熱器知識:風冷、分體式水冷、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哪個好?
    散熱裝置對一臺電腦來說有多散不出去導致CPU溫度過高,這樣就會影響CPU的性能,從而影響電腦的使用壽命。所以如何選擇一個性能好重要不必多說。CPU在運行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需要及時的散出去,如果、性價比高的CPU散熱器非常重要。目前市面上的CPU散熱器主要有三種,即風冷、一體式水冷、分體式水冷。到底哪種類型的CPU散熱器更好呢?
  • 分體式水冷、一體式水冷散熱到底是個啥?
    「無水冷,不遊戲」,雷神臺式機黑武士系列一直都走在專業電競裝備的道路上,目前全系的遊戲臺式機都標配水冷。同時,水冷散熱器也單獨上市,向DIY市場邁進了嶄新的一步。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雷神粉絲-機佬的文章,為大家介紹一下一體式水冷以及分體式水冷以及選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