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張飛牙咬布條,為斷臂止血,高射炮上鑄就血肉雕塑!

2020-12-17 冰藍月吟
張飛

最後一個高射炮位上,最後一個炮手,年輕的身軀上,爆炸失去了一條手臂和一條腿。他用牙住布條強行為自己止血,用火灼燒傷口以止血,疼得呲牙咧嘴!

同一個炮位的戰友都已經在敵軍的飛機轟炸中死去,只有他在劇痛中清醒過來,他叫張飛。父母崇拜三國中英雄,給他起了猛將的名字!

最為衝擊心靈的場景

從身邊找了一根樹棍做支撐,蹣跚著尋找著剩餘的炮彈。在滿是焦土的爆炸廢墟中,找到了三枚高射炮。少了一隻手和一條腿,他只得把炮彈掛到脖子上,找了一個還可以用的高射炮。他將僅剩的炮彈裝進炮筒,費力地爬上發射炮彈的位置,調整方向,點燃了周圍的雜草使自己暴露在敵機攻擊範圍內。此舉吸引了敵機的火力,擊落敵機,同時也被敵機轟炸。他為大部隊順利渡河,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關磊

這是我今天觀影《金剛川》後,管虎導演的電影留給我印象最深刻一幕場景。這一幕直擊心靈,無畏的精神支撐著這個抗美援朝戰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做出了自己的抉擇。最後,他的身軀與高射炮融為了一體,人的血肉經歷戰火的洗禮,已經紅黑就是一幅血肉鑄就的雕塑,是抗美援朝的戰爭中的一座烈士豐碑!

最為炸裂的演技

張譯飾演的抗美援朝戰士張飛,雖然故事情節不夠豐滿,但並不影響張譯的爆棚的演技。張譯的演技在這部片子裡被演繹的粗狂中藏有細膩!張譯的顏值並不是帥氣的形象,小鼻子小眼睛,並不是典型的英雄形象。正因為這些,才更加貼近事實。英雄在做出壯舉前,本就是個普通人,甚至在戰友關磊的眼中,是個留著「炮彈」下崽的憨憨。

他是小心的計算著還有多少炮彈,怎麼將用炮彈打下最多的地方飛機!看見強橫的關磊,在戰場上看見關磊用裝在盒子裡的菸葉卷了根旱菸,白日都要熄滅的小心之人。還對關磊說:「不知道你是怎麼從連長降為排長的!」臨了偷偷拿走了關磊的菸葉盒子,防止他繼續犯錯誤。

吳京飾演的關磊,強行將張飛驅趕到他自己的炮位上。關磊是個鋼鐵直男,也有狡黠的小心思。為了達到他轟轟烈烈地擊落敵機的計劃,糊弄張飛說他的炮位點有100多枚炮彈。在張飛仔細清點了後,只有48枚,當時看了張譯的妥妥的被糊弄的小表情,不禁覺得他挺可愛的。

最引人心疼的一撮菸葉

張飛從老關的菸葉盒子中,捏出一撮給了工兵連的閆瑞,替關磊履行了承諾。正是這一動作,張譯飾演的張飛,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關拼死擊落敵機而死,激勵了張飛成為一名猛將。

「你安心修橋,別的我來」這是他的承諾!那一撮兒菸葉,是他對關磊的行為的認可和致敬,也是閆瑞和張飛堅定決心,保障主力度過金剛川的決心。

戰友之間的情懷,對生與死的抉擇,雖未用語言來表達,行為更能讓人感到心疼!閆瑞拜託張飛埋葬了軀體紛飛不全的關磊,同時將關磊最喜歡的菸葉也放在了軍裝裡!

最來不及說的傾慕之情

話務員和劉浩是四川老鄉,在為保證主力渡河的過程中,話務員頂著暴露在敵機面前的危險,尋找高低,只為信號傳遞清晰及時。木橋修好時,作為老鄉她倆才互道姓名,並約定戰場前線上見。

然而,隨機到來的敵機轟炸,話務員小姑娘就死了,千言萬語再也無法訴說!戰爭就是殘酷的。但心懷壯志的年輕人,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寫在最後:

今天,其實是參加財務軟體的培訓活動,同時贈送的觀影活動!其實,我所熟悉的是古代歷史,作為一個女孩子,我對戰爭是恐懼的,看待戰爭角度可能和男性不太一樣,對這段歷史的也並不熟悉。

《金剛川》這部電影,將我引領到了一個近代戰爭歷史的故事中,從中也薰陶了很多!對於令行禁止和絕對服從以及金剛川上的這座木橋的軍事地位和重要性都有初步的了解。

喜歡冰藍月吟的文章,就請點下關注!

相關焦點

  •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 張飛發生了什麼事件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據悉,《金剛川》中張飛的原型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張振智。張振智1922年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1946年參加革命,晚年的時候曾經有記者問他:「你最難忘的一次戰鬥是哪一次?」張振智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金城戰役」。
  • 《金剛川》 紀錄電影今日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  在《金剛川》裡,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前線,所有志願軍必須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
  • 《金剛川》致敬抗美援朝的歷史與英烈《金剛川》中的孫子兵法
    金剛川為朝鮮境內一條湍急的河流,河上有一座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連架設的木橋,中國志願軍大部隊只能靠這座木橋前往金城,贏取戰爭地勝利。所以這座橋成為了美軍和中國志願軍地必爭之橋。整部電影從三個視角展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和中國軍人的偉大精神。中國志願軍一共有三個部隊,步兵連,高炮排和工兵連。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為題材,通過精巧新穎的敘事角度,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身無悔許國的故事。戲內,韓戰臨近尾聲,作戰部隊要在一晝夜間突破金剛川上的交通命脈工兵橋,到達作戰指定位置;美軍不斷轟炸,困難重重。
  • 電影《金剛川》多視角展現士兵群像,張譯演技包攬全片淚點
    小切口展現「不斷之橋」《金剛川》故事切入口小,選取了「金城戰役」中的一次戰鬥,圍繞著敵軍飛機轟炸和我軍地面高射炮的反擊展開。四大章節三方視角《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拍攝,在故事呈現上,影片分為四段章節,用三種不同的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造橋的步兵、炸橋的敵軍以及護橋的炮兵,圍繞一座橋,在多處呼應的敘事脈絡中,讓觀眾沉浸在這場戰鬥,逐步將情緒推到高點。
  • 沒想到《金剛川》才是今年最好哭的電影
    三位導演,攜手合作,郭帆拉來了《流浪地球》的老夥計,管虎帶上《八佰》團隊還不夠,連《鬼吹燈之崑崙迷宮》的隊伍都拉上。 演員提前半個月接受訓練。 張譯、吳京,學習高射炮操作;李九霄、魏晨,練槍並練習攀爬施工塔吊。
  • 《金剛川》張譯結局是什麼 被張譯演技深深折服
    《金剛川》張譯結局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非常簡單,我軍大部隊一個師要趕往參加金城戰役,趕上了就是美軍的地獄,趕不上我軍極有可能失利。可攔在我軍前面的是金剛川,那裡暗流湧動,不可能武裝泅渡。因此工兵連要先搭好橋,大部隊才能通過。
  • 《金剛川》再現抗美援朝那座「炸不毀的橋」:中國精神,就是神跡
    「一萬人隱蔽在玉米地裡,等著工兵連在金剛川上修橋,美國的飛機隔一會兒就飛過兩架……多希望也有飛機護著俺們。可是,我們的飛機本來就少,還都在前線作戰……」電影以這樣一個小兵視角,展開了抗美援朝最後戰事前,發生在「金剛川」上的故事。
  • 《金剛川》:不斷走向勝利的團隊,早已提前悄悄地幹掉了失敗
    在金城戰場附近的一條河(金剛川)的北岸,志願軍始終抱著「除卻勝利無路可走」的信念,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懸殊、敵人進攻不斷的惡劣環境下,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棧道,並用僅有的兩門高射炮,有力地做出了回擊。志願軍不但甩開了難以避免的失敗,反而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 《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蘭州新聞網訊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
  • 《金剛川》編劇曝吳京幕後故事,人物姓有含義,曾為道具細節急眼
    今天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金剛川》編劇趙宇寧教授在社交平臺上髮長文來感謝吳京,並曝光了一些拍攝幕後故事。 劇本中吳京飾演的班長本身是不姓關的,現實中吳京是滿族,而關姓在滿族中是個大姓,也為了搭上張譯飾演的張飛這個角色,暗含了關羽張飛,所以就改成了關班長。 而且張教授還稱,拍攝期間還被吳京急眼過。作為高射炮班的班長,劇中吳京的主要武器是一架37毫米高射炮。
  • 《金剛川》三位主角取名源於三國,為何只有張譯直接叫張飛?
    由管虎、郭帆和路陽執導的抗美援朝戰爭片《金剛川》正在院線熱映,截止上映第4天晚間21點左右,電影剛剛突破4億。 《金剛川》的口碑起點就低,三位導演的電影票房加起來穩穩過百億,五位主演有三位(吳京、鄧超和張譯)已經是百億影星,而且紀念抗美援朝的正能量戰爭片,這麼多元素加在一起的《金剛川》,豆瓣開局只有6.9。
  • 《金剛川》網絡首播,張譯吳京鄧超魏晨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脊梁
    昨天,由張譯、吳京 、鄧超 、魏晨 、李九霄等主演的電影《金剛川》網絡首播,你看了嗎?覺得如何?《金剛川》是一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
  • 《金剛川》:山河無恙,現世安穩,致敬先烈
    《金剛川》以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背景,講述為了讓中國志願軍主力部隊渡過金剛川,取得金城戰役決定性的勝利,七炸七修渡川木橋。最終中國志願軍用血肉之軀築起生命之橋,主力部隊順利渡江參加金城戰役的歷史事件。
  • 和《八佰》相比,《金剛川》到底差了什麼?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金剛川》這部電影。同為管虎導演的作品,同為主旋律電影,這一點讓觀眾們很難不去將這兩部電影比較。《金剛川》總體投資超過4億元,由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聯合指導,講述的就是志願軍在1953年的金城戰役前夕,拼命在金剛川上用汗水和血液架起一座橋梁的故事。
  • 致敬最可愛的人 電影《金剛川》今日上映
    10月22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電影《金剛川》開啟超前點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
  • 《金剛川》中國人不怕死、中國人不悲觀、中國人值得!
    《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敵我力量的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雄事。其慘烈、其哀傷、其堅韌不拔直擊每一位觀眾的心底。《金剛川》裡的戰士們不怕死敢直面炮彈,不悲觀敢在槍口上說笑話,他們用驚人之舉一次次地築起生命的橋梁,為了戰爭的勝利,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的,讓那些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對中國人的認識,讓他們永遠的敬畏中國人能力的偉大。
  • 《金剛川》讓我魂牽夢繞的志願軍
    金剛川河寬60米,水深4米,志願軍司令部要求8天之內必須在河上架設一座載重橋,工兵連連長張振智帶領全連官兵經過七天七夜的奮戰,冒著美軍的狂轟濫炸,在金剛川巖裡渡口硬是架起一座載重橋。 整部影片通過步兵,工兵,高炮兵三個角度,相同的時間段講述同一個故事,有模仿《敦刻爾克》拍攝手法的嫌疑。
  • 影評|《金剛川》同一個故事講三遍?就是這樣才好看!
    為保障大部隊必經之路金剛川上的金剛橋暢通無阻,炮兵與炸橋的敵機展開慘烈戰鬥,修橋工兵在敵機的狂轟亂炸中奮力修橋,志願軍最終用血肉之驅抵擋住了敵人的鋼鐵炮彈甚至燃燒彈,用犧牲換來了準時抵達前線,發起進攻。《金剛川》選取的是遠離主戰場的修橋故事,修橋故事中真正的主角也不是工兵連,而是守護工兵連修橋的炮兵和支援工兵連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