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連日連軸轉,一直穿梭在醫院預檢分診、發熱門診、住院部採樣點和口腔科,奔波在南山區的高速公路、隔離酒店、學校等地,進行核酸檢測工作,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他們是南山區婦幼保健院五官科醫護人員。
主動請纓做好「守門員」與「排雷兵」
疫情初期,南山區婦幼保健院五官科醫護人員在科室負責人劉蔭的帶領下,主動請纓,積極參與高速公路防控防疫、院內發熱門診和住院部隔離點口腔咽拭子採集等工作。他們24小時輪流值守,與患者口腔咽喉部正面接觸,排查可疑人員,以便對可疑病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堅決守住第一道防線,做好南山區的「守門員」。
3月中旬,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境外疫情不斷升級,五官科又迅速轉場至蛇口的兩家隔離酒店,嚴防境外輸入。根據防控要求,五官科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採集,並做好14天隔離期的體溫監測等檢疫工作。
奮鬥在防疫一線是光榮的,也是艱難的。他們24小時三班倒值班,一穿戴上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面屏等防護用具便密不透氣,但還是要不停地上下爬樓梯,挨個敲門進行檢查。為節省資源和時間,有時5到6個小時都顧不上喝水、上廁所。此外,被採集者來自全球各個國家,不同國籍、不同語言、不同方音,增加了溝通難度。由於擔心、害怕、恐懼,有的隔離人員會不停地哭泣,有的會雙手捂著嘴巴特別緊張,無法配合採樣。其中一位外籍年輕小夥,由於精神特別緊張、咽喉部較敏感,在張開嘴的過程中產生了噁心、嘔吐、呃逆等反應。在醫護人員的耐心安撫、引導配合下,最終完成了採樣。
不久後,五官科醫護人員又轉戰校園,充當「排雷兵」,切實保障教職工和學生的返校健康安全。
不負韶華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
五官科醫生曾雅是「90後」碩士,今年年初準備回男友家商量結婚,完成人生大事。在接到科室主任召回待命通知時,她對男友及家人說「我現在要去做的事,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年初二從外省返回單位待命,曾雅成為最早一批加入交通點檢疫和發熱預檢分診的人員。
口腔科種植醫生李鴻在疫情期間取消假期,主動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因疫情需要,口腔科全科停診,僅留下急診。他積極參加了沿江和同樂高速檢查站、蛇口汽車站的檢疫工作。2月初,因醫院工作的特殊需要,他與同樣處於抗疫一線的妻子同時接到咽拭子採樣工作。咽拭子操作需要患者取下口罩,頭部向上揚起,從而增加了暴露感染的風險。夫妻兩人團結一心,將兩個年幼的孩子交給了父母,做好有可能被隔離的準備,全心投入到發熱門診咽拭子採樣的白班和夜班的工作中,進入了防疫最危險的前線。
該科室負責人劉蔭表示:「先有國才有家,白袍加身,不負韶華。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醫院一起『疫』路護航,和科室的兄弟姐妹們守住深圳,再辛苦再累也值得。」
當抗疫進入到一手抓復工復產、一手抓疫情防控的新階段時,五官科全體醫護人員不忘口腔專業,齊心協助共同努力創作的《假牙也想有夢想,「植」齒一次,長相廝守!》榮獲深圳市護理學會2020年護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影音視頻類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