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說車」總結2019: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20-12-13 大鵬說車帳號

我是一個傳統的人,相比其他媒體人,我更習慣在農曆年前總結這一年的感受,過完今天才是過完這一年...

這幾天也看了大咖們的各種總結,全是賠錢,我都要吐了,都被網站廠商投資了,還說假話,行吧,隨他們去吧,我來聊聊我想說的...

我們生活的汽車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13/50

2019年,有很多人說是電動車元年,或者叫高科技造車的元年,我們作為生活在2019年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是要見證歷史的,不是每一代人都可以見證,03年-09年,13年-18年就沒有歷史巨變,我會放在2020年在汽車說歷史節目中說,我們正在經歷電動車的更迭,我們也趕上了網際網路膨脹的大潮,我們看到,是歷史上從未出現的,科技與汽車如此近的融合

我敢說10年以後,回想這三年,我依然會心潮澎湃的,內心依舊是激動的...同時這些都發生在汽車市場少有萎靡的時代,蛋糕在縮小,但廠商在湧入,越來越多的品牌,互相摩拳擦掌,物競天擇,最終留下的沒有太多品牌,我相信對老百姓是好的,那在我看來就是積極的...

5/50

同樣我們也生活在最壞的汽車時代,媒體圈的從業人員,大多數都在害人,都不專業,特別是汽車媒體,入門的門檻是最低的如果你觀察夠久,他們就是在做生意,如果說十年前,車評人在實事求是,那時的年輕人是幸福的,看他們節目能得到真實的東西,但現在,那些人儼然是一副老闆和富豪的嘴臉,這個時代的壞是不懂車的年輕人極容易受騙,我們在信息如此流通的時代,卻越來難得到真相.....

21/50

就在今天啊,有一個人被戳穿了,我在大鵬拆車裡揭穿過,

現在終於暴露在大陽光之下,這種勒索廠商的人造就了這個時代的壞

還有很多人隱藏著,希望我們一起揭發,把他們打下去

我出身草根,從事汽車工程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懷疑,大咖們沒有一個人為老百姓說話,節目內容都是廠家制定或者自己的觀點,我一直以為車評人就是一個臭評測,應該仰望老百姓才對,沒想到幾乎所有人都變成了大爺,只要廠商給錢,老百姓是誰?

20/50

有時覺得特別累,一個月點擊量那點錢,志志誠誠拍一輛車,也還好,這一年也堅持過來了,也挺知足,總歸嘛,是好事,看到有人看懂我堅持的東西,有萍水相逢的人支持,我常常傻笑,仿佛所有的心酸,這個圈子所有的黑暗都被陽光曬乾了,我也什麼都不怕

我希望咱們老百姓的力量越來越壯大,這個時代需要正義,而不是虛假...

從半個月前就開始寫這篇總結,想了很多,今天咱們會聊的很深刻,也很深情;2019年總結就一個詞:知足,我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吧,哪怕2020年比今年差一點都認同,其實每年都是這個感覺和想法

2019最大的成就是生了女兒,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知足和責任;第二是給父母搬過來住,賣掉老房子,住在和我一個小區,房子不大但每天回家彼此都十分幸福;第三才是大鵬說車的業務,其實也不盈利,只是做點實事,也沒想著有成績,就像我說的,人這一生別太看高自己,伺候伺候小的,照顧照顧老的,能做到這兩點,就算不錯!

那天總結了一下,2019年的節目,動態測了大概10輛車,靜態就多了啊,車展或者活動靜態體驗挺多,動態試駕都是老百姓的車,阿特茲,明銳,朗動差不多十輛,跟那些每周或者半個月固定播出的人沒法比,我測的車都是大家關注的、靠譜的車,一輛坑的都沒有;活動呢,去了四五個吧,發布會、車展、車友活動,忙忙活活也算做了點事;2019年節目數量大概155期,包括發大段視頻,短視頻,文章和音頻;第四,粉絲數量漲了大概3萬,其實之前真的總在關注,也不賺錢那就把這個當作欣慰吧,但最近也不咋,因為我知道有一些人支持就夠了!

今年最喜歡的車:其實看了很多,也有一些變化,今年開始喜歡自然吸氣的車,我開過的2.5排量的車;因為渦輪增壓在介入前和介入後,感受比較突兀,個人感覺循序漸進的駕駛或者生活是挺舒服的,邁騰也不錯,但是我的年紀應該更適合CC,邁騰就等到5年以後吧

現在我的總結:大鵬說車到了一個我比較美好的階段,也沒有因為關注的人太少,4S店不肯借車,也沒有太火而遭到充值的困擾,無欲無求,其實挺舒服

這一年的增益:讀了不到10本書,寫了幾篇文章,跟十幾個車友見面參加活動,聊了很久,他們的訴求,也看清了一些現象,這些都讓自己思想更清晰,也知道了大鵬說車以後要怎麼做;

我不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者,但我和大家一樣,善於觀察,有自己的感覺,2019年我能感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各個大V媒體越來越「商業化」,或者用我的一個詞就是「被金錢吞噬」:

如果您關注手機媒體圈夠久,你就能感覺到某Z開頭的公司,創始人現在飄的離譜,少年成名的他傲的不可一世,他被融資以後迫不及待的透出「我最牛逼」的感覺,節目中滿屏的惡評而他卻不自知,他離倒下沒多長時間;某愛開頭的公司,宣稱「獨立測評」,實際也早已被手機廠商融資,現在內容與充值視頻別無二樣,只有每期開頭那句「獨立測評xx天」越發的尷尬又不能刪掉,它的創始人立了flag,辭職了又回來,我能感到內部應該很亂;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物極必反」,如果大到一定程度而改變初心,必垮!

再到網紅圈,一個個鏡頭前光鮮亮麗,背後骯髒不堪,大網紅剛火就被封;有時候在思考,其實「火了」這個詞是虛假的,能火多久才最重要,拼的就是你的人品,你的文化,你的立場,這些東西裝不出來,裝也裝不久;

再到最病態的汽車媒體圈,我寫了幾行小文總結他們都幹了什麼:

此年正經車圈至暗之時,展赤子之心濟世拒騙人之財助人;觀大咖現狀,感悲天憫人之緒,

望車圈

中年報告男移民

中年裝嫩女出軌

青年紋身女打人

更有YP者,全篇假話收錢害人

或妖言惑眾

或利慾薰心

思前想之,並非富而變壞,而是原本壞而變富...

富二代帶頭盔開捷達贏的滿屏喝彩說真實

小姐姐用大腿懵百姓給廠家宣傳被稱女神

有哥名虎逼逼譁眾取寵

有哥在南吹吹全無底線

思前想之,原來是滿圈動物早無良心,搶百姓錢全無底線

想加一橫批,滿腦子只有一句話:都在扯犢子...

的確,汽車媒體圈是病態的,拆車的只拆座椅,說是自己買的車,測試的只測加速,也說自己買的車,真不明白這樣騙人有啥意思,車還沒上市他測上了,只拍一天以後就不提了,如果連車源都要說謊,那這個節目就不沒個看了;

汽車媒體圈充斥各種虛假,這些如果你觀察的久了,自然會覺得他們說的不對勁兒,甚至比廠家還要虛假;看了這麼久,其實99%的所謂車評人做汽車媒體的目的不是為了說出真相,傳播普世價值,而就是為了賺錢,就是做生意!所以它們不會說真的東西,他們離廠商近而離消費者遠,他們在吹顏值、吹配置,或者抽象到什麼轉向手感,說句實話,老百姓過日子,這些表面的東西最多排第二位,故障率保值率誰說過嗎??有時候很著急,都是很多年輕人辛辛苦苦攢的錢啊,看了他們的節目,買了一個兩年賠一半的車,買了小毛病越修越多的車,賣的時候會很痛苦,他們要陪上的是未來幾年的工資,車評人知道的,他們不說,有的時候我會去看看他們現在的節目,看他們被罵,也讓自己清醒,說假話的後果,收了幾萬塊錢被罵一年,值嗎?

其實測評媒體,最好只是工作室這個體量,只要有人拍、有人剪就行,因為你盲目擴建成大公司,你會發現,你衝多少值都不夠,你必須要更充值更說假話;但是,你商業化,你被融資甚至上市,被充值,你覺得你願意為錢而失去老百姓,說句實話,咱們就是搞測評的,你的節目老百姓不看了,廠商還能給你多久的錢?他們很顯然想的很短淺,沒想明白,我不敢黑白顛倒,因為人說謊,天在看,遠報兒女,今報己身

我看過一句話「無論是小草還是大樹,都不要離開大地」,這些大V創業時都很辛苦,老百姓將你託起,現在你急於離開他們,你不垮下去沒有道理的....

其實越來越覺得,世上沒有一個觀點對所有的人都適用,饅頭還有人不吃呢,對吧,大家支持一個車評人,不是說他說的觀點適合所有人,這不可能,而是這個人靠不靠譜,代表的是哪一個群體,你認可這個人就不會太錯;當然大家可以選擇戴著頭盔開捷達,或者只選擇外觀和配置,說實話,這些選擇都沒錯!只是記住,買車和房子這種東西,是一家人的夢想和收入,咱們不能後悔的,它們歸到最終只是一個工具,靠譜最重要

2020年計劃:

1,每個月點擊量錢不多,那咱一個月就拍兩輛車,我租也好,是管4S店借也好,一定跟大家說它的缺點和大家的注意點,4s店不願意,那我以後就不聯繫了,咱們能幫一個人是一個人;

2,大的夢想,可以說大到沒邊,說與不說都不能實現,我想聯合一些4S店,如果它能給我的朋友我的粉絲,在講到最低價之後再便宜500塊錢、1000塊錢,我就告訴我朋友去它那裡,老百姓賺錢都很難,我看到很多小夥伴為了500元、1000元跟4S店銷售講了半個月、1個月...我想盡我所能,做一些事情...我跟很多網站說過我的想法,希望有一家做實事的,我們一起為老百姓做點事

最後,總結一下2019年的我自己:

我不企望什麼成功,一個工程師去測車,也沒啥了不起的意義,只是跟大多車評人不同的正向思維,如果有一天我覺得的有點成績了,那就是每個人買到適合自己的車,不後悔的車,而且在買之前就知道它的優點和缺點;我有時會微笑只是因為人們給我留了言,說看了我的節目改變了之前片面的想法、不成熟的想法,買到了適合的車,不浮華的車,過著務實的生活,然後為夢想、為家人去奮鬥,換下一輛車,再換下一輛車,這才是值得過的人生;年輕時受過的背叛和誤解,那些求之不得又心心念念的夢,有得有不得,其實這就是人生;有時在想我做這一切為了什麼,我堅持的是什麼,有時又想,那我為家人為愛的人默默付出應該有理由嗎,那我再幫一些人,一大群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在這些病態的汽車節目中,想到這裡就不猶豫了;我相信有一天,絕大多數的人會明白過來,我應該是一個俗人,我愛的人就是我的世界,我想讓世界更好一些

每一年總是悄悄的過去,每一年也都是在有些恍惚中到來,願大家,願我的每一個關注者,車友,在2020年少想一些海闊天空的想法,腳踏實地點去生活,低著頭去努力,也低著頭去做人;感謝那些默默支持我的人,那些在我艱難時用肩膀扛起我的人,你們的一段一段真情的留言,我很多次都很感動,也幾乎每條都回復,因為我知道看大鵬說車的人都是溫暖的,在這裡,祝大家闔家幸福,家人萬福安康,感謝有你陪伴的2019,2020年,我們繼續一起度過,各位過年好,我們下周再見

相關焦點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故事背景寫於法國大革命前後,故事暫且不提,在全文開端寫下這一段,是作者對全局的一個描述,這段話套用在任何一個時代或者區域,都非常經典。
  •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畢竟我當年也是混跡潘家園一代,花著低價買著假貨。今年可以說是最壞的時代,文玩行業從10年前歷經虛假繁榮直到現在,期間雖然也是各式各樣的模式試圖救市,但事實就是行情越來越差。有人說是大浪淘沙,我到並不這麼認為。我倒認為這是常態,文玩是什麼我之前有寫過,「 文化和玩 」 這本來就不是大眾消費和全民化的東西。
  • 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深度分析NBA內線球員為何不再重要
    「得內線者得天下」,對於籃球運動來說,這句話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適用,但是現在的NBA最大的問題是太久沒有出現具有統治力的內線球員了,加上小球打法的崛起,人們對於籃球比賽的審美和觀念也發生變化,所以促進了內線球員的重要性急線下降的局面,也造成了中鋒位置人才的斷層。
  • 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好處在網絡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在更多的平臺可以分享神的聲音,讓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渠道聽到神的話語。但是壞處同樣明顯。網絡時代目前我們的生活基本衣食無憂,並不像老一輩過得那麼辛苦。教育水平、醫療水平的提高也給予我們生活很多的保障。相較之前讓我們可以活得更加有安全感。
  • 《雙城記》開篇一句思考——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一起走向天堂,我們一起走向地獄。——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 「媒體聲音」亞信安全陸光明:「安全定義邊界」是 5G 時代必然趨勢
    「安全定義邊界」是5G時代必然趨勢「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時代社會的改變深入到各行各業,雲網協同的新基礎架構使產業發生深刻的變化。5G時代將會實現真正的三網融合,標準、封閉的通信協議和通信網絡開放成軟體定義的網絡後,數據的入口和各種接入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的參與者從只有通信設備廠商變成向所有IT人開放的新型藍海。2019年,亞信安全提出「無安全,不5G」,因為5G的低時延、大連接將給網絡安全架構帶來巨大的改變,以萬億級計算的設備連接在一起會出現各種安全問題和挑戰。
  • 國民機動時代的「摩託瘟疫」丨機車摺疊
    如果你有一天真的認識到了這個代價,你會發現免費的服務往往才是最貴的。這個系列開篇中提到的那份關於「金融民主之花」的報導中,就用了這句話做為總結。這也是當公眾號「反禁摩」的創作者與我聯繫時,我先提醒他後續內容需要認真閱讀的原因:涉及十數億人、逾 36 年的群體事件背後的「真相」之複雜,遠超過 Windows 10 剪貼板的容量上限。
  • 讀狄更斯《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雙城記》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經典文學名著。雖成書時間已是近200年以前,但今天讀來,其故事情節仍然十分令人動容。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基督山伯爵》,同樣是法國大革命背景,革命的過程中沾滿了多少無辜的人的鮮血,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座大山,個人只能隨著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向前。不過,作者也用細膩真實的文字,讓我們在白色恐怖中看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光芒。
  • 一周美股回顧|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來源 | 公眾號:CapitalWatch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當然,更廣泛地說,當2020年的歷史被書寫時(也許用普通話?),對於這個噩夢般的日曆年,沒有什麼好說的了。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壞事——即使是一直幸運的總統也看到自己的好運走到了盡頭(不公平還是公平,取決於一個人的痴呆症程度)。 但就投資者而言,今年波動較大,但總體來說是成功的一年,股指交易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在前不久的巴黎時裝周上,中國運動服裝品牌李寧帶著體操服和漢字等元素加持的2019春夏系列,掀起了新一輪的「國潮」話題熱議。「國潮」概念的出現,遠可追溯至前些年飛躍與回力的民間走紅。作為95後,被稱為次時代的他,坦言自己初中時就受到陳冠希和他的自主品牌CLOT的影響,開始「觸電」潮牌。在日本潮牌BAPE大火的那幾年,不入手一件BAPE搭配球鞋,仿佛就沒有資格談「潮流」。不過,他這幾年已不再執著於國外潮牌的逼格。「衣服褲子買的最多的是復古國潮牌子。」他說道。
  • 我們最好也最壞的時代
    特別喜歡英國大文學家狄更斯在《雙城記》裡說的一段話,「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
  • 百年豪華的「破局」之作,奧迪e-tron將「豪華駕駛」注入電動時代
    這是一個在燃油車時代都一直具有爭議的話題。但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之下,人們對於「駕控性」的注意力顯然被轉移了,人們被科技功能、酷炫的全新交互方式所吸引。所以,這個被「智能電動汽車」忽略的「駕控」究竟是什麼?
  • 「我也是」時代,接受心理治療的男性們說了什麼
    「我需要談一件事,我怕你會因此對我有看法,」他說。他告訴我,他在想和他發生過關係的女人,他對一些經歷感到很後悔。「我沒有強姦任何人或者做出類似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我讓她們很不舒服。」我是一名心理治療師,主要與紐約的男性打交道。去年秋天以前,我不記得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自願承認對女性的脅迫或操縱行為。「#我也是」(#MeToo) 時代改變了我的工作。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明治時代」!原來這些都是「明治Style」
    明治時代」的日本快速接受西方文化,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巨變,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東西和生活習慣,很多都是在「明治時代」就出現的喔!想要體驗明治時代的生活,不用捨近求遠,跟著「樂吃購!日本」一起從日常生活中來了解何謂「明治Style」!
  • 資深「沙發土豆」的年終總結
    這篇總結我將不會談論從磁帶時代開始聽音樂對所謂「人生夢想」帶來的巨大影響,而只想說說腦中的「理想生活」場景從何而來。答案是:從電視劇而來。沒錯,我從小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沙發土豆。1我看了太多太多的電視劇/電影,從電視劇裡望向縣城外的世界,妄想如戲劇一般的生活。
  • 從江戶時代文房大亨「鳩居堂」,聞到日本香
    「鳩居堂」如今是日本最古老的文房用品店之一,分別在京都和東京,擁有兩家店,其中位於東京銀座五目丁的店鋪,一向都是文人墨客及觀光客們必去搜羅的地方。創立於 1663 年的「鳩居堂」,在江戶時代從藥店起家,其名取自《詩經·召南·鵲巢》中的「維雀有巢,維鳩居之」,鳩佔雀巢,本不是褒義,但其背後卻隱喻著感激先人恩澤和庇護,所做的事只是代先祖保管傳統的經營哲學,鳩居堂的文房用品及薰香一直都供給日本宮中御用,據說當年常常為齊白石、金北樓制筆的京城著名制筆藝人李福壽,也曾參照過鳩居堂的毛筆製作。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離開我們的150年
    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作品中特有的仁慈與悲憫影響了中外許多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他與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差異。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也是失望的冬天。
  • 谷歌2017創始人信:算力爆炸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到來,數字經濟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領域。以下是我們的全文翻譯。文章來源 | 谷歌2017年創始人的信那是最美好的時光,那是最糟糕的時候,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
  • 勒布朗·詹姆斯場內外都是領袖 獲選「時代雜誌」年度運動員
    時代雜誌指出,這個組織提議利用體育場館作為投票所,以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期間,能提供更大的空間,讓民眾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投票,同時也在全美各地招募了超過4萬名的選務人員。時代雜誌中寫道說:「在每個階段,詹姆斯都號召運動員支持此事,在推特(Twitter)上對4800萬追蹤者宣傳『不只是一張選票』,更讓自己成為一塊活看板,在練球時穿著『不投票就等死』(Vote or Die)的T恤。」這是2020年在體育圈的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
  • 這是樓市最好的時代,卻是投資者「最壞」的時代
    近期樓市裡面傳來好的消息,也傳來壞的消息,然而這些消息對於買房者和投資者來說是喜憂參半的。在中央宣布「住房不炒」的大基調以及樓市迎來新的利好下,購房剛需者迎來了買房最好的時代。而投資者卻迎來了樓市最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