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離開我們的150年

2020-12-17 汽車人雜誌

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作品中特有的仁慈與悲憫影響了中外許多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他與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差異。

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也是失望的冬天。

沒有人會對上面的文字陌生,尤其是第一句,很多行業分析的深度文章中,我們都似曾相識,這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小說《雙城記》的開頭。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作品中特有的仁慈與悲憫影響了中外許多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他與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差異。

今天(6月9日),是狄更斯逝世150周年的日子。

為弱勢群體代言的正義使者

狄更斯的生日,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學者、作家。以《烏託邦》而名垂史冊的託馬斯·莫爾、元素周期表的發現者門捷列夫、鐵達尼號的設計師託馬斯·安德魯、美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獲獲得者辛克萊·劉易斯以及電腦大王王安。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誕生在英格蘭東南部漢普郡,15歲以後,他步入社會,成為律師事務所的學徒和法庭記錄員。20歲的狄更斯開始做報館採訪員,報導英國下議院。這些從業經歷為他描寫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做了絕佳的鋪墊。

19世紀中葉,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前期。狄更斯以寫實筆法不斷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貪婪,他對婦女、兒童、老人和窮人的悲慘處境十分同情,以嚴肅、審慎的態度描寫逐漸覺醒的大眾抗爭。《博茲札記》、《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貝》、《老古玩店》、《巴納比·拉奇》都是這一時期的著作。

是狄更斯的,也是你我的《雙城記》

首次出版於1859年的《雙城記》,是狄更斯累積到如今為止最為暢銷的小說,曾被改編為多部電影、電視劇。

《雙城記》是根據法國大革命部分史實(即攻陷巴士底獄,及一七九二至九三年間的大屠殺等情節)寫的一部歷史小說,也是他的鴻篇巨製中最短小精煉然而故事情節最曲折、驚險的小說。

小說中的艾弗勒蒙德侯爵,他的馬車橫衝直撞,壓死一個農民的小女孩,他無動於衷,揚長而去。他年輕時憑藉自己的家世,霸佔農家婦女,逼死她的全家,甚至憑他的貴族特權,把敢於揭發他這一罪行的正直的馬內特醫生送進監獄。狄更斯就是以這樣陰鬱沉重的筆調描寫了工人、農民階層忍無可忍的悲慘處境。1789年7月14日法國革命爆發,他們終於可以攻打象徵封建堡壘的巴士底獄。作者始終保持著對底層民眾的理解和同情,他多次指出,民眾之所以狂暴積憤,是因為殘酷的迫害扭曲了他們的人性,是前一個時代的邪惡造成的惡果。

《雙城記》的偉大以及在世界範圍得到共鳴,是小說中英國律師卡頓的潛臺詞作出的預言:凡壓迫者必將受到懲罰,自食其果。

在諸多中文版本的《雙城記》中,特別推薦由羅稷南翻譯的、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的版本。

沒有文憑的世界頂級作家

狄更斯沒有在學校系統學習過,沒有亮麗的名校證書,一切靠自修,不幸的生活卻造就了他的文學高度。作為當時風靡世界的頂級暢銷書作家,他對底層民眾的同情和理解,最終影響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正如馬克思的評論: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他們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的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

狄更斯的創作能力旺盛,講故事的手法無人可及,筆下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任何一部單獨的作品都無法盡收狄更斯小說的妙處。他的作品總能讓人得到「讀小說」那種純粹而淋漓的快感。而狄更斯筆下的倫敦,今天讀來也使人獲得躍然紙上的生動。在他的作品中,全世界的讀者們形成了對許多事物的最初想像,包括:聖誕、倫敦、童年、英國社會、普通家庭、工業社會形態等等。

150年前的6月9日,年僅58歲的查爾斯·狄更斯在蓋茨山莊逝世。在他創作的30多年中,他留下了短篇小說數百篇,中篇小說數十篇,長篇小說十五篇。狄更斯的長篇小說每一部都是傑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匹克威克外傳》、《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遠大前程》等,而最被推崇的則是《雙城記》。

根據學者的統計,狄更斯一生創作了125篇與公共衛生環境有關的文章,289篇與醫療發展、醫院設立、醫生成長相關的文章,以及數百篇與社會條件、貧困有關的文章。

在西敏寺的詩人角,狄更斯的墓碑上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相關焦點

  • 在最壞的時代與最好的時代之間丨狄更斯逝世150年
    雖然已過一個半世紀,但狄更斯筆下的人物卻鮮活如初:奧立弗·退斯特、大衛·科波菲爾、小耐兒、小杜麗們依然吸引著新讀者,影視不斷重複塑造著他們的獨特性格與樣貌。這大概是後世對為數不多的大作家們的特殊待遇。1812年,狄更斯生於樸次茅斯市郊,主要生活於英帝國的巔峰時期——維多利亞時代。
  • 讀狄更斯《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雙城記》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經典文學名著。雖成書時間已是近200年以前,但今天讀來,其故事情節仍然十分令人動容。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基督山伯爵》,同樣是法國大革命背景,革命的過程中沾滿了多少無辜的人的鮮血,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座大山,個人只能隨著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向前。不過,作者也用細膩真實的文字,讓我們在白色恐怖中看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光芒。
  • 狄更斯|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查爾斯·狄更斯1812年生於英國的樸茨茅斯市,他在8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他父親經常在經濟方面陷入困境,12歲時,父親因負債入獄。狄更斯不得不輟學掙錢,以補貼家用。他在一家又髒又破的老工廠找到一份工作,職責就是把標籤貼在鞋油瓶上。
  • 《雙城記》開篇一句思考——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一起走向天堂,我們一起走向地獄。——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故事背景寫於法國大革命前後,故事暫且不提,在全文開端寫下這一段,是作者對全局的一個描述,這段話套用在任何一個時代或者區域,都非常經典。
  • 我們最好也最壞的時代
    特別喜歡英國大文學家狄更斯在《雙城記》裡說的一段話,「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
  •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今年可以說是最壞的時代,文玩行業從10年前歷經虛假繁榮直到現在,期間雖然也是各式各樣的模式試圖救市,但事實就是行情越來越差。有人說是大浪淘沙,我到並不這麼認為。我倒認為這是常態,文玩是什麼我之前有寫過,「 文化和玩 」 這本來就不是大眾消費和全民化的東西。現在的文玩行情肯定是最冷的時候,但是怎麼辨別?
  • 告別狄更斯150年:他標立了職業寫作的尊嚴
    他是他那個世紀裡內心意圖與時代的精神需要完全相符的、惟一的偉大作家。在我們的眼前,狄更斯的世界變成了貝克特的世界,狄更斯晚期的作品中充滿了黑色幽默,我們在其中預先嘗到了貝克特的味道。卡爾維諾1870年,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寫作《愛德溫·德魯德之謎》時突發腦溢血去世。
  • 一周美股回顧|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來源 | 公眾號:CapitalWatch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壞事——即使是一直幸運的總統也看到自己的好運走到了盡頭(不公平還是公平,取決於一個人的痴呆症程度)。 但就投資者而言,今年波動較大,但總體來說是成功的一年,股指交易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當然,如果你在三月份就停止參與市場活動——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那麼你就完蛋了)。2020年產生了史詩般規模的贏家和輸家——「最好的時代,最糟糕的時代。」
  • 以史為鏡|什麼是最好的時代?這本書從歷史的角度為我們做了解答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狄更斯所寫的《雙城記》中的話語,很多人引用來描述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今天當然不會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最好的時代嗎?讓我們跟著歷史專欄作家溫伯陵一起,穿越時空隧道,去翻看厚重的歷史,讓歷史照進現實,為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 這是樓市最好的時代,卻是投資者「最壞」的時代
    這主要得益於教育政策新規的頒布。由於4月30日作為北京市「教育高地」的西城區發布教改新規,根據規定,新購房者子女入學,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而一個學區房,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登記入學學位。多校劃片意味著部分學區房的價值將被削弱,使得西城區二手房交易量增快,需求量快速湧入樓市。
  • 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好處在網絡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在更多的平臺可以分享神的聲音,讓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渠道聽到神的話語。但是壞處同樣明顯。網絡時代目前我們的生活基本衣食無憂,並不像老一輩過得那麼辛苦。教育水平、醫療水平的提高也給予我們生活很多的保障。相較之前讓我們可以活得更加有安全感。
  • 「別無選擇,我們必須相愛或者死去」,在那個最好和最壞的時代
    千百年後,依然擁躉無數。這是因為修昔底德相信「人性總是人性」,人不會變,事也相差無幾。每個時代都是「最好」和「最壞」的時代。每個時代都需要「修昔底德」。1939年9月1日破曉,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 狄更斯逝世150周年|「最偉大的膚淺小說家」
    不同於巴爾扎克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靈魂寫照,狄更斯的想像力是「物質的、視覺的」,人物通過情感或者感官進入世界,其內心是不可知的。匹克威克必然只是一個快樂的老紳士,挺著大肚子,肥胖的大衣上綴著金紐扣。他的文學來自於英國的田園詩,平和、滿足,新的生命在其中汩汩湧出。他的濃縮式(比漫畫式更好)、他的不連貫的獨白讓人物具有強烈、可以被讀者隨意吸收的特質。直至今日,這仍然是我們的文學最好的那部分。
  • 「大鵬說車」總結2019: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我是一個傳統的人,相比其他媒體人,我更習慣在農曆年前總結這一年的感受,過完今天才是過完這一年...這幾天也看了大咖們的各種總結,全是賠錢,我都要吐了,都被網站廠商投資了,還說假話,行吧,隨他們去吧,我來聊聊我想說的...我們生活的汽車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谷歌2017創始人信:算力爆炸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來源:點拾投資導讀:在2017年的谷歌創始人信中,謝爾蓋·布林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是我們一生中計算機領域最大的發展。在布林剛剛創立公司的時候,神經網絡是計算機科學中一個被遺忘的腳註,時至今日,人工智慧已經開始被廣泛應用。計算機的算力從未如此強大,而且會更加強大。今天,我們回過頭看這封信,依然感到無比震撼。
  • 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深度分析NBA內線球員為何不再重要
    「得內線者得天下」,對於籃球運動來說,這句話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適用,但是現在的NBA最大的問題是太久沒有出現具有統治力的內線球員了,加上小球打法的崛起,人們對於籃球比賽的審美和觀念也發生變化,所以促進了內線球員的重要性急線下降的局面,也造成了中鋒位置人才的斷層。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作為95後,被稱為次時代的他,坦言自己初中時就受到陳冠希和他的自主品牌CLOT的影響,開始「觸電」潮牌。在日本潮牌BAPE大火的那幾年,不入手一件BAPE搭配球鞋,仿佛就沒有資格談「潮流」。不過,他這幾年已不再執著於國外潮牌的逼格。「衣服褲子買的最多的是復古國潮牌子。」他說道。
  • 《雙城記》狄更斯暮年之作,關於愛和救贖
    現在社會我們更多的是被新知識推著走,年輕人總是最容易接受新東西的一群人,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越來越弱。看過一句話:問年輕人和年長人的最大區別在哪裡?在於過去的積累。我們都在前進,而年輕人缺少的是對過去的經歷,經驗和積累,這就是我們重讀經典的原因。希望你能從老的經典中找到新的出路。
  • 你覺得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嗎?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我們評價一個時代的好壞,通常每個人心中的標準都不一樣,有的人以過往五千年的歷史為標準來看待,有的人以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來評判,還有的人以科技、軍事等來評判,還有的人,以對標歐美西方世界的標準來看待,凡此種種不一而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