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根據財報今年三季度拼多多營收142.1億元,同比增長89%,超過市場預期。其中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為4.664億元,對比之下去年同期淨虧損16.6億元,這是拼多多上市以來首次季度盈利。
今年雙十一剛剛結束,其他電商平臺都在忙不迭的發戰績,其中唯獨沒有拼多多多。雖然沒曬戰報,拼多多卻發布了三季度財報,出乎意料的搶佔了行業關注點。財報發布當天,拼多多股價應聲大漲超20%。根據財報披露的數據,截止今年9月底,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數已經來到了7.3億,同比增長了36%,過去一年拼多多新增了1.95億活躍用戶。用戶量方面正在和阿里快速縮短差距。
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現在人們講消費升級,也在講性價比,簡單來講就是下沉市場用戶需要消費升級,而拼多多正好填補了這個需求。」店寶寶是國內電商軟體服務行業的老牌企業,至今已經服務過上千萬淘寶店主,其主要通過提供電商運營工具、貨源、培訓等服務,幫助想在電商領域創業的人開網店。
有了拼多多電商才開始重視下沉市場。而拼多多僅僅用了3年左右時間,月活數量就從0到2.95億,五年時間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已經高達6.434億,同比增長了2.138億。拼多多因何取得這麼快速的增長?從低價切入市場的拼多多有它自己的增長飛輪。
低價是拼多多最著名的招牌,剛開始的拼多多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以遊戲玩法通過社交裂變傳播,迅速突進下沉市場,吸引了大批用戶通過拼多多開始網購,巨大的流量也吸引了商家的注意,很多淘寶c店商家開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遷移。在拼多多遊戲化的運營之下,拼多多消費者呈現出一種高復購、高留存的群體特徵。
在此基礎上拼多多又開始補貼計劃,目的是將低價標籤進一步貼在平時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大牌產品身上,以此來凸顯其平臺優勢。「百億補貼」應運而生,據了解,目前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費用已經早早超過了百億。而被拼多多補貼過的iPhone數量也早就超過了200萬臺,其中大多數都流向了一二線城市之外的下沉市場。真是在拼多多影響下其他電商平臺也先後上線了百億補貼活動。但是作為「百億補貼」的鼻祖,拼多多的補貼力度依然是比較大的,此前面對雙十一,就有拼多多高層直言「在拼多多,每天都是雙十一」。
圍繞拼多多建立起的供應鏈有效的降低了商品的單價,這保證了用戶額的留存和復購,同時隨著商家不斷地加入,有提供了更多的商品和競爭,讓價格進一步降低的同時,提升了用戶的活躍度,形成了良性循環。
換句話說,目前拼多多促成了一種新的消費業態,這個系統中供給側、消費者以及商品的分銷模式都和以往的傳統電商有所區別。最引人矚目的拼多多通過社交裂變帶來用戶,實際上只是電商鏈條上的一環而已。拼多多靠自身生態就完成了電商價值的重構,這也許是它能保持高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