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200年後才有下聯

2020-12-23 鄧朝芬說歷史

唐朝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朝代,不僅有李白這樣的豪放派詩仙,杜甫這樣的寫實派詩聖,而且還有李賀這樣的浪漫主義詩鬼。李賀才氣逼人,「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曾創作出「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雄雞一聲天下白」「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等千古佳句。

而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詩出自《金銅仙人辭漢歌》整首詩句為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轄車指千裡,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李賀的這句詩在唐代一經面世,就聞名遐邇。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為上聯,以求下聯。但唐代沒人能夠對出,後代很多詩人也競相引用,比如,歐陽修在《減字木蘭花》中的「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賀鑄《梅花引》中的「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

因為此句十分經典,後世之人就把這句詩單獨拎出來,作為上聯想要對出下一句,很多人嘗試對出下聯但都沒有結果,直到兩百年後,北宋時期有一個喜歡嗜酒的人,他叫作「石延年」,此人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他經常與人聚眾喝酒。一次聚會中,酒過三巡,眾人把李賀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搬出來對對子時,已喝高了的石延年卻脫口而出:「月如無恨月長圓」

此聯一出,在當時便驚動四座,之後更是同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成為千古絕對。至於下聯的妙處,便在於不僅詞性聲律等互相對仗,而且都有著引喻生長、興衰的深遠意境。故兩聯相配,自然融為一體。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多麼完美的詩句,富有意境而又有深意。

「天」對「月」,「情」對「恨」,「有」對「無」,對仗工整,都是引用自然作對,可為經典。

現在還能看到這種名詩佳句,實在是非常難得。

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繼續進行創作,能力也是非常高。

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古文化的影響力。

尤其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每一屆都會掀起「詩詞熱」。在節目中,董卿的詩詞涵養尤其令人讚嘆。

從四川遠赴新疆的煤田滅火員,攻擂失敗,遺憾離場,董卿送他陸遊的詩:

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專家討論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時,董卿脫口而出接下句:

月如無恨月長圓」。

接著又對了一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董卿的詩詞涵養來源於成長時父親嚴厲的教育。沒有誰的氣質是天生的,都是後天學習得來的。

家長越來越注重對孩子的文化的教育,很多爸媽早已有了培養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的意識,所以,想法設法的想讓孩子去背古詩詞,這也就造成了現在「逼」孩子背古詩的現象,其實孩子背古詩並沒有那麼難,重要的是興趣。

我們都知道詩詞興趣需要從小培養,1~6歲是孩子培養興趣啟蒙的一個黃金時期,孩子的這段時期,可塑性非常強,給孩子灌輸什麼知識,孩子就會主動去接受什麼知識。

新聞中也出臺了相關教材的改革,教材改革,古詩詞量增加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詩詞日益重要的今天,為什麼不給孩子多一點古詩詞的滋養?

尤其是課本和考試經歷改革的現在,培養孩子古詩詞興趣,刻不容緩。

那麼,我們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那就是讓孩子邊玩邊背。

讓孩子在情境中去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的爛熟於心,不會出現睡一覺就忘了的現象。

到底該怎麼玩?怎麼邊玩邊背呢?

近幾年非常流行一個詞語叫做「飛花令」,其實,這是一個源自古時候的遊戲,就是說一個關鍵字,然後根據這個關鍵字去說出有這個字的詩句。

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擺脫枯燥的背古詩,在遊戲中背詩,孩子肯定越背越起勁兒。

古詩詞的好處不言而喻,有多少名人志士都是在古詩詞的滋養中成就的自己,在生活條件富足的今天,也不能讓孩子的精神食糧落下。

我們不妨也試一下「飛花令」。相信你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意外的收穫。

「飛花令」收錄的都是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著名詩人的經典著作。

北大才女琬如編著的,也是《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們集體給孩子們推薦的。

全本注釋賞析,採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不存在孩子看不懂的情況,分析的非常明白,讓孩子根據書中的意境圖片去理解詩詞的意思,還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想像力。

環保印刷,健康環保材質,不掉色。除此之外,結合古詩的翻譯,以及相關的歷史人物背景和地理知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對於孩子各科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3冊只需79元,是過年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點擊下面的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對,宋朝才現下半句
    引言李淵開創大唐後,國家存世289年。由於早期幾位君王的勵精圖治,為盛唐打下了基礎。盛唐氣象的背後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特別要說的是,唐朝是盛產古詩的時代,直到現在為止,小孩子都能說出幾句唐詩。縱觀唐朝歷史,不僅僅只出現過李白、杜甫等人盡皆知的詩人,也出現過一些名氣不大,實力很強的詩人,詩鬼李賀就是一位。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如果單單從才華這方面論,他完全可以和「李杜」齊名。他寫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竟然沒有詩人可以接出對仗工整的下半句,宋朝才下半句才出來。
  • 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200多年後下聯才被人對出,太經典
    本文所說的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它的出處就是唐代詩人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當然,李賀的這句詩實在太有名,不僅被作為對聯的上聯,還經常被直接引用到詩詞中。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啥?唐朝無人能接,卻被宋朝酒鬼對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無長恨月長圓」。這是唐朝的詩人李賀和宋朝的石延年一人貢獻出一句妙絕的話。李賀、石延年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詩人,他們的才情因為這兩句詩至今被我們記住。1、詩鬼才情耀盛唐盛唐詩歌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不可忽略的名篇。
  •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宋朝才有下半句
    未能順利參加進士考試,對李賀的打擊很大,他也為此寫了不少抒憤之詩。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賀又返回長安,經宗人推薦,考核後,擔任奉禮郎一職。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全詩共十二句,大體可分成三個部分。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來不斷被模仿,卻只有偉人寫出了新意
    其中最難模仿,無法超越的高峰,除了「光焰萬丈長」的李杜文章,還有詩鬼李賀。李賀有七個字,堪稱神來之筆,很多人都能夠隨口說出,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七個字,可以用的場合很多,不過能夠用好的人不多。千年來,歐陽修說這七個字是「傷懷離抱」;賀鑄說是「衰蘭送客鹹陽道」,是依依不捨;元好問說是「世間原只無情好」,是鐵石心腸;晏殊說:「無情不似多情苦」,納蘭性德則說:「情到多處情轉薄」。
  •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此柔美,全詩竟如此豪壯?
    正如我們不少人被曾經剛聽到這樣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所誤解的一樣,以為是形容愛情或者感嘆時光流逝的意蘊,但總覽全詩之後,方才知曉是另一番完全不一樣的風景。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的妙語天成之作
    黎簡《李長吉集評》說:"昌谷於章法每不大理會,然亦有井然者,須細心尋繹始見。"此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01在唐代燦爛的詩歌長河裡,閃耀著的不僅有詩仙、詩聖,而詩鬼李賀,縱沒有「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的巨大影響力,但也被南宋詩論家嚴羽看做可與李白相媲美的「太白仙才,長吉鬼才」。
  • 7歲成詩的李賀,正是「成也才華,敗也才華」
    首先,從李賀的出身和履歷來看。 說到李賀的祖上的家世背景,曾經也是屬於唐朝名門望族中的一支。具體為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雖說是唐宗室較遠的一支,可若要追根溯源的話確實是與當時的皇帝能夠扯上一點兒關係。
  • 天若有情天亦老 哈特又被掄三腳
    @獨笑江湖:天若有情天亦老,看見哈特蒙一腳;萬水千山總是情,看到哈特射就行 @CB-Fighting:萬水千山總是情,放過哈特行不行? @夢被狗吃了啊:哈特這個坎只有退役能破了 @上頭枕:這就是英格蘭門將的企業文化嗎 @時光和新人:你們以為哈特是背景板?錯了,這些前鋒才是! @VAN_N:我看球少,切爾西兩個教練都賣給熱刺了?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得早!
    所以我期待那一天快點到來,但我又不確定它何時能到來。我這幾天總是在思考,失戀到底是什麼呢?不單單是失去一個人失去一段感情失去一段時光這麼簡單吧?失去的應該還有在這個人面前溫暖或是卑微的感覺,與她相處時謹慎又愉悅的心情,與她在一起的歲月裡勇敢又白痴的自己,情願為她去努力改變的勁頭。
  • 為什麼有人認為李賀之才更在李白之上?
    若問唐朝最天賦異稟的詩人是誰?我想,大多數人會把票投給「詩仙」李白。但也有人說,李白之所以能夠一騎絕塵,那都是因為李賀死得早,否則的話,李白未必就能坐穩唐詩界的第一把交椅。總之,李賀就是典型的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同為唐朝最偉大的浪漫主義天才詩人,同樣想像力豐富擅長描寫神仙鬼怪,又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鬼」,所以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喜歡把李白與李賀放在一起比較。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所以後世對每一首詩詞都有多種賞析,甚至對其中的某一個詞,也能總結出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比如:"惘然"二字,有遺憾、嘆息的意思,也有追憶、悵然的內涵,更有許多悲喜交加的複雜情緒蘊含其中。如若杜甫猶在,由他出上聯,我們來猜,其實有些人就有很大機率能對出下聯。
  • 「比酒還醉人」的心碎文案: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11.How about losing you and winning the world?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 天若有情三十年 王晶父親拍攝
    上映日期是 1990 年 6 月 14 日。也就是說,《天若有情》三十周年了。天若有情袁鳳瑛雖然作為父子,都是導演,王晶和其父王天林卻一點不一樣。《天若有情》的導演是徒孫輩的陳木勝,杜琪峯的助手,《天若有情》的故事與陳木勝年輕時候喜歡飆車的經歷有關。「其實真有華弟這個人,他就是一個開車很厲害的車手。所以《天若有情》很多場面都是真的,貨車上面有一個女生,在裡面追逐是真的有。」後來陳木勝講。
  • 老魚跳波瘦蛟舞,李賀詩歌奇怪而又華麗的描寫,留下千古驚豔
    提起李賀這個唐代詩人,大家第一時間就想起一個詞:「英年早逝。」27歲就去世的李賀,假如多活一些年頭,一定可以產生更多經典唐詩。話說回來,若不是坎坷遭遇,若不是鬱悶在心,若不是悲憤難言,李賀的詩歌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成就。正因為李賀的詩是嘔心瀝血而寫成,融合了李賀的身世與人生之感,才會有那種獨特而迷人的魅力。
  • 才華橫溢,英年早逝,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賀
    有詩仙,詩聖,詩佛,還有詩鬼。與前者相比,詩鬼這個名字顯得有些不雅,事實情況並非如此。詩鬼指的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李賀,尊稱為他為詩鬼有兩點原因,其一是說他英年早逝十分可惜,其二是說他才華橫溢,堪稱鬼才。李賀只活了27歲,他是皇室宗親,他的先祖曾經被封為鄭王。李賀出生時家世已經衰落,他父親早逝,他和寡母幼弟相依為命。
  • 「詩鬼」李賀:我用嘔心瀝血地作筆記,追上了李白的「詩仙」高度
    唐朝一流詩人中,「詩仙」李白、「詩鬼「李賀」、「詩豪」李商隱,合稱「唐代三李」。更有意思的是,「詩仙」李白和「詩鬼」李賀,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他們一個筆下洋溢著浪漫的「仙氣」,一個文中遍布陰森的「鬼泣」,一光一暗照亮了唐詩的兩極。
  • 亦舒《天若有情》:輾轉兩世糾纏,終得一世圓滿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天若有情, 天亦會老,月若無恨,夜夜長圓。可是誰知道地老天荒有多遠?嬋娟千裡又為何會有陰晴圓缺?皆因一個情字未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因這個情字,世間空撒多少離人淚?
  • 李賀之才媲美李白,《唐詩三百首》裡為什麼沒有李賀的詩?
    但是,他有如此出身,又有如此才華,卻因父親名曰「李晉肅」,「晉肅」的「晉」與「進士」的「進」同音,犯了嫌名,無緣科舉,仕途失意。 空有一腔抱負的李賀,只能把心中的怨憤和不甘傾注在文學創作上,他的詩歌,想像力極為豐富,善用鬼神託古寓今,遂有「詩鬼」之稱,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齊名,躋身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