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大事:常泰大橋2號墩首節鋼圍堰吊裝就位、黃湖大橋主橋合龍

2020-12-23 橋梁雜誌

01

黃湖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11月27日上午,安徽省最長跨湖特大橋梁——黃湖大橋主橋順利合龍。黃湖大橋主橋的順利合龍為黃湖大橋按計劃在2021年12月底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在黃湖大橋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轟鳴,項目建設者正在對主橋合龍段進行混凝土澆築作業。黃湖大橋北起下倉鎮,南至華陽河農場,全長7.5公裡,主橋長230米。今年以來項目全體員工克服疫情和內湖水位上漲等施工困難,優化施工方案,採取多種措施,在保證安全高質量的前期下,確保了黃湖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黃湖大橋是目前安徽省最長跨湖大橋,也是華陽河湖群溼地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大橋的建設將對推進墾地共建和農場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調節華陽河湖群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預計黃湖大橋建成後,下倉鎮和華陽河農場間交通將由原來的50分鐘車程,縮短為15分鐘車程。(來源:宿松融媒體中心)

02

常泰長江大橋2號墩首節鋼圍堰吊裝就位

11月28日,常泰長江大橋2號墩首節鋼圍堰成功在墩位處完成吊裝,標誌著常泰長江大橋天星洲專用航道橋水下基礎施工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當天上午,在大橋施工現場,600噸和800噸兩臺浮吊船體並排固定,運輸船穩穩停靠在鑽孔平臺下遊側,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浮吊船吊起鋼圍堰後進行平穩橫移,將這個龐然大物精準挪位。據了解,2號墩圍堰相當於3.7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共分2節進行吊裝,此次完成的是底節鋼圍堰的吊裝,高度13.7米,重775噸。

天星洲專用航道橋主跨3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鋼桁拱橋,1#-4#墩承臺施工均採用雙壁鋼圍堰進行防護施工,鋼圍堰一方面作為承臺施工期間的擋水結構,另一方面作為承臺混凝土澆築的模板,其斷面形式與承臺平面布置保持一致。首節鋼圍堰順利吊裝到位,正式拉開了主塔墩承臺施工的序幕,奠定了常泰長江大橋下一步的圍堰接高、主墩封底和承臺施工的良好基礎。預計2021年2月底完成4個圍堰封底施工,2021年6月底完成4個承臺施工。(來源:荔枝網)

03

珠海金海大橋鶴洲岸首個0號塊澆築完成

11月28日,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澆築,珠機城際金海大橋鶴洲岸左幅75#墩0#號塊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鶴洲岸已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大橋鶴洲岸位於鶴洲島圍墾區(孤島),無電無水,無道路通往施工區域,施工環境非常艱難。由於磨刀門水道航道等級為Ⅰ級,棧橋需預留航道,無法從橫琴直接通往鶴洲圍墾區。根據施工組織設計鶴洲岸需修建1.1公裡棧橋,13個水中鑽孔平臺,鋼結構投入量約1.5萬噸,所有鋼結構材料均需從橫琴岸通過船運至施工位置。

而鶴洲側施工墩位多,樁基、圍堰、承臺、墩身、箱梁、鋼梁等部位作業時存在同時施工的情況,涉及多種工序在相鄰作業面同時進行,現場管理難度較大。

此外施工範圍內橋梁構築物多,工程量大,與之對應的所需人、材料、大型機械設備等投入量巨大,施工高峰期會有十幾套掛籃在高空同時作業的情況,安全質量管理風險和難度高,橋區內地下水具有硫酸鹽侵蝕、鎂鹽侵蝕,化學環境作用等級高,鹽類結晶破壞和氯鹽環境作用等級高,大橋混凝土均採用高性能海工耐久性混凝土。鶴洲岸在無水電情況下,前期僅靠發電機發電,完成了1.1公裡棧橋和部分鑽孔平臺的施工任務。經過現場工人們的不懈努力,通過敷設海底電纜和水管,解決了用電用水問題,為鶴洲岸主體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鶴洲岸樁基設計總數量共計323根,目前已完成308根,剩餘15根;承臺設計51座,已完成32座;墩身設計51座,已完成24座。

金海特大橋是珠三角入海口上建設的第一座公鐵兩用大橋,主橋為挑臂式鋼箱梁多塔剛構體系公鐵同層斜拉橋,橋長1369m,橋寬49.6m,中間通行雙線160km/h城際鐵路,同層左右兩側通行六車道100km/h高速公路。(來源:羊城晚報)

04

景文高速高嶺頭水庫特大橋進入上塔柱施工階段

11月29日7時30分,經過24個小時的連續澆築,景文高速控制性工程高嶺頭水庫特大橋Z2#主墩完成下橫梁第二次澆築,標誌著主塔0#塊施工順利完成,這座目前浙江省最高的混凝土斜拉橋進入上塔柱施工階段。

高嶺頭水庫特大橋為塔墩梁固結體系,整個主梁0#塊包含了主塔下橫梁及其大小裡程側方向的π梁懸臂,本次施工0#塊連同塔柱第20節一同完成。主塔下橫梁採用單箱單室截面,頂面為2%雙向橫坡,箱形截面中心處梁高6.28m、橫橋向寬30.063m、順橋向寬度6.0m;π梁中心處高2.98m,橫橋向寬28.5m,單邊懸臂長度為5.5m。

項目團隊通過幾番論證交底,順利將下橫梁高空懸挑支架付諸實踐,解決了下橫梁離地面較高無法採用落地式支架進行施工的問題,使兩邊懸臂π梁穩穩落成;根據0#塊的結構形式,採用混凝土塊、水袋、鋼筋、型鋼等進行支架預壓,觀測沉降,消除非彈性變形,正式澆築中也採用由測量部與第三方監控單位聯合進行監控,進行實時觀測;通過優化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配合比,使混凝土的流動性狀態最佳,避免了大體積混凝土高塔泵送容易堵管等施工難題。

考慮到主橋的後續施工,項目部提前對橋面施工預埋進行合理布置規劃,進行了大量的預埋件設置,包括掛籃預留孔及止推塊,卷揚機預留孔及預埋鋼板,橋面電梯預埋鋼板,檢查車軌道預埋鋼板等,為主梁、電梯和下橫梁支架拆除等下一步工序提供了便利。

Z2#主塔0#塊的成功澆築,使高嶺頭水庫特大橋的施工突破最難的一環,順利完成主塔第20節段施工,開啟了上塔柱施工的序幕,同時也為上塔柱的施工提供了關鍵平臺,給Z1#主塔的後續主梁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來源:交通旅遊導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大跨徑上承式鋼箱拱橋雲南景海高速瀾滄江特大橋順利合龍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 通訊員 車迎希 張建永)12月16日凌晨,由雲南交投集團承建的國內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箱拱橋——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瀾滄江大橋順利合龍。雲南景海高速公路瀾滄江大橋合龍 車迎希 攝  景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全長500米,由引橋和主橋組成,主跨300米,屬國內同類橋型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箱梁拱橋。
  • 「鑽石繡帶」連南北,浦江兩岸喜「牽手」——昆陽路越江大橋主橋...
    2020年5月28日凌晨,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承建的昆陽路越江大橋成功「牽手」浦江兩岸,標誌著黃浦江上第13座大橋實現全橋貫通。昆陽路越江大橋又稱閔浦三橋,工程範圍全長約3.49公裡,其中,黃浦江大橋長約1.94公裡,主橋設計為獨塔斜拉橋。
  • 「鳥巢」在黃河上挪動了一千多米 ,濟南鳳凰大橋主橋合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10月15日,記者從中交二航局獲悉,正在施工的世界最大跨度三塔自錨式懸索橋——濟南鳳凰路黃河大橋(「鳳凰大橋」)主橋鋼箱梁於當天上午頂推順利合龍。
  • 橋梁大事:京濱城際鐵路北辰特大橋水中墩全部完工
    11月17日,雙塔雙索麵鋼箱混合梁斜拉橋順通大橋,其主橋2號墩的樁基近期已全部完成,這標誌著大橋「出水」指日可待。今年正式開建的順通大橋,是佛山市順德區金沙大道南延線關鍵控制性工程。未來通車後將進一步連接大良和容桂,有效緩解德勝大橋、容奇大橋的交通壓力,更進一步打破中心城區交通瓶頸,助推一河兩岸加速融合發展。據介紹,順通大橋全長633米,主跨413米,為雙塔雙索麵鋼箱混合梁斜拉橋,混凝土主梁和鋼主梁均採用分離式雙邊箱PK梁斷面。
  • 孟加拉國人民的「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主橋鋼梁10日實現合龍!
    12月10日,隨著最後一跨鋼梁緩緩提升至指定高度,孟加拉國的帕德瑪大橋主橋鋼梁實現合龍。帕德瑪大橋是孟加拉國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自主中標的最大國際橋梁項目。 帕德瑪橋大橋位於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偏西南約40公裡處,橫跨帕德瑪河。大橋為公鐵兩用大橋,全長7.7公裡,採用雙層鋼桁梁結構,上層為四車道公路,下層是單線鐵路,主橋上部結構為跨度150米。
  • 常泰長江大橋沉井下的盲區如何取土?龍門式絞吸機器人「上線」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通訊員 王海芳 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12月11日,在建中的常泰長江大橋6號主塔墩施工現場,一個龍門式絞吸機器人正式下水並進行水下取土作業。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為主跨1176米的斜拉橋,主塔高352米,建成後,主跨和主塔將超過今年7月1日剛剛開通運營的滬蘇通大橋。如何在超大跨度、超高塔、複雜環境深水基礎等橋梁施工領域取土,中鐵大橋局自主研發大型沉井水下取土機器人,解決了盲區取土的難題,將施工效率提升4-6倍。
  • 青山長江大橋,請卸妝!
    2015年10月開工建設的武漢青山長江大橋是武漢長江上的第十一座橋梁,在青山人的關注下「茁壯成長」。儘管這已是武漢第 11座長江大橋,但「世界級」的自帶屬性,令青山長江大橋自開建之日起就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從樁基、圍堰到承臺、主塔,再到鋼梁、合龍,青山長江大橋在萬眾矚目中一點點長高、長壯,直到長成今天的模樣。
  • 廣連高速大灣連江大橋掛籃懸澆段施工全面啟動
    11月1日,小布從中交四航總承包公司了解到,廣連高速公路項目TJ07標大灣連江大橋主橋5號墩右幅首節掛籃懸澆段順利完成澆築,標誌著主橋左右幅掛籃懸澆段施工全面啟動。大灣連江大橋是廣連項目重控工程,也是「保省優創國優」工程,全長894.6米,主橋採用(64+2×118+64)米預應力變截面連續梁跨越連江。主橋的5、6、7號墩左右幅懸臂澆築各分15個節段,配備2對(12隻)菱形掛籃從兩側對稱進行澆築作業。
  • 圓夢在即 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合龍
    【環球網報導】12月10日,隨著最後一跨鋼梁緩緩提升至指定高度,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孟加拉帕德瑪大橋主橋鋼梁實現合龍,孟加拉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距離通車更進一步。橫穿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帕德瑪河,哺育著孟加拉的萬千居民,卻也嚴重阻礙兩岸發展。
  • 臨夏雙城至達裡加公路臥龍溝2號特大橋主橋合龍
    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11日電 10月10日,由甘肅公航旅集團投資建設的臨夏雙城至達裡加(甘青界)公路項目最後一座控制性工程臥龍溝2號特大橋主橋雙幅順利合龍,標誌著該項目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為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臥龍溝2號特大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全長1818米,主橋單孔最大跨徑140米,最大墩高162米。
  • 合潼安高速涪江特大橋主跨順利合龍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李松)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合潼安高速控制性工程——涪江特大橋190米連續剛構右幅中跨於7月16日順利合龍,標誌著涪江特大橋主跨110米連續梁、190米連續剛構已全部完成,為全線按時建成通車提供了有利條件
  • 湖南平益高速白泥湖湘江特大橋完成基礎施工
    4月20日,湖南平益高速白泥湖湘江特大橋108號墩右幅承臺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築,標誌著白泥湖湘江特大橋全部基礎施工已完成,全面轉入下構施工階段。平益高速主線全長176.7公裡,項目投資概算243.2億元,為省內在建投資最大、裡程最長、模式最新的高速公路項目,其中白泥湖湘江特大橋位於湘陰縣,全長2369米,作為平益高速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橋梁7個主墩樁基達126根,
  • 鄭萬高鐵雲陽段最新消息:澎溪河多線特大橋合龍時間…
    預計在10月下旬實現合龍 在黃石鎮境內的鄭萬高鐵澎溪河多線特大橋施工現場,整個橋梁建設已經初具雛形。目前工人正在抓緊時間進行梁體施工。
  • 「亞洲第一跨」南沙港鐵路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柔性拱順利合龍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 通訊員 範踩燕12月22日下午2時,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柔性拱成功提升到位,隨著數十名焊工將合龍口焊縫焊接完成,由中鐵六局承建的南沙港鐵路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迎來勝利的一刻——主橋小裡程一側柔性拱順利完成提升及合龍。標誌著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一帶一路」上最大橋梁工程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成功合龍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6日電 孟加拉當地時間12月10日12時08分,隨著中國建造的萬噸級中心架梁起重船「天一號」成功將重約3376噸、長150米的最後一跨鋼梁緩緩提升至指定高度,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孟加拉帕德瑪大橋主橋鋼梁實現合龍,孟加拉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距離通車更進一步。
  • 沿印松高速蛇頭特大橋右幅順利合龍,「翠翠」來梵淨山更方便
    12月12日,在沿印松高速公路的重點工程——蛇頭特大橋的施工現場,機械轟鳴,現場作業人員正在對主橋合龍段進行混凝土澆築作業。隨著最後澆築的完成,標誌著大橋右幅合龍成功。
  • 平塘特大橋、大小井特大橋榮獲「黃果樹杯」優質工程
    近日,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2020年度貴州省「黃果樹杯」優質工程的公示》,貴州橋梁集團承建的平塘特大橋和大小井特大橋均榮獲2020年度貴州省「黃果樹杯」優質工程。平塘特大橋為平羅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位於貴州省餘慶至安龍高速公路平塘至羅甸段K32-K35公裡處,橫跨槽渡河峽谷,橋梁全長2135米,在世界高橋網中排名第21。大橋為主跨2×550米的三塔雙索麵組合梁斜拉橋,主塔塔高332米,被業內專家和同行稱為當今「最高、最美」的空間索塔。施工技術非常複雜,施工難度大,屬於世界級橋梁,2019年9月26日,平塘特大橋成功合龍。
  • 建設再提速 培森柳江特大橋主墩承臺施工圓滿結束
    培森特大橋象州岸P2主墩承臺完成澆築。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景輯 攝  廣西新聞網來賓1月8日訊(通訊員 黃景輯)1月7日,在經過22個小時的緊張施工後,最後一車混凝土泵送入模,備受關注的「亞洲第一跨徑公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培森柳江特大橋建設又有了新進展,該特大橋象州岸P2主墩承臺順利澆築完成,標誌著培森柳江特大橋主墩承臺施工圓滿結束,取得了在複雜地質地形環境下施工的階段性勝利,為後續墩身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湖北】世界最大啞鈴型承臺首層混凝土澆築完成
    本網訊 6月14日,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武漢青山長江大橋19號主墩承臺完成首次混凝土澆築,共澆築混凝土8666立方米。首層承臺的成功澆築預示著19號主墩施工「與洪水賽跑」贏得了階段勝利。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19號主墩是該工程重難點之一,承臺高6米,為102.9×43.5米的啞鈴型結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啞鈴型承臺。承臺分兩次澆築完成,每次澆築高度為3米。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長江汛期到來較早,在19號墩基礎施工中,超過1998年同期水位,同期高差最大值達2.7米,給施工帶來極大的挑戰。
  • 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合龍 「夢想之橋」離通車更近一步
    12月10日,隨著最後一跨鋼梁緩緩提升至指定高度,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孟加拉帕德瑪大橋主橋鋼梁實現合龍,孟加拉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距離通車更進一步。孟加拉帕德瑪大橋主橋鋼梁實現合龍帕德瑪大橋位於達卡偏西南約40公裡處,橫跨帕德瑪河,為公鐵兩用大橋,全長7.7公裡。大橋採用雙層鋼桁梁結構,上層為四車道公路,下層是單線鐵路。帕德瑪大橋也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交通支點、中國和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