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書明理,以慈懷道,慈懷共讀選取慈懷讀書+會員小程序「深讀書房」欄目中的內容,7天共讀一本經典好書。
今天我們讀的是《稻草人手記》的第六部分:即使老了,也要活得興高採烈。
三毛的一生,可以說是流浪的一生。
流浪給了她艱辛與疼痛,但也擴大了她的生命容量,帶給她對人生更加深刻的領悟。
三毛在加納利島上居住的社區裡,住著許多從北歐來度假養老的老人。以前她總覺得大凡天下老人,大都是寂寞悲涼,自憐自哀的一群人。然而,在逐漸的接觸中,她發現這些歐洲的老人跟她想像的很不一樣。
她的鄰居是個從銀行退休的老頭,太太已經過世,他將院子裡的花草打理得美不勝收,還一個人翻新房屋,給牆壁刷漆,聊天時常常哈哈大笑,活得很有勁頭。
有一次三毛問他會不會想念太太,他告訴三毛:「我當然懷念她,可是既然上帝不叫我走,我就要盡力歡喜地活下去。」
三毛還認識一個叫艾力克的老人,已經74歲了,還每天拖著工具箱幫鄰居做零工,修修補補,忙得半死卻不收一毛錢。
艾力克還邀請三毛去他家參加音樂會,都是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年人,帶著各種樂器興高採烈地演奏,唱歌,跳舞。
這些老人對生命的熱愛,對短促人生的把握,令三毛無比的感動,也讓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下半生要如何度過。
的確,不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應始終堅持對生命的熱愛。
即使是來到人生的盡頭,也同樣可以有春天,有希望,在生活中創造出奇蹟般的燦爛。
三毛曾經對她的姐姐說:我的一世,比你活十世還多。
她的一生是短暫的,只走過了48個春秋,但她的人生確如她自己所說,比許多人都活得精彩豐盛。
她一生讀過三千多部世界名著,遊歷過五十多個國家,會說十幾種外語,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她的把握中,綻放出了獨特的光彩。
她用手中的筆寫盡世事繁華悲歡離合,她也用乘風破浪的一生,影響無數人走出束縛,追尋自我,活出生命的極致。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分享《稻草人手記》的第六部分就到這裡了。
溫馨提示:微信公眾號系統已經改版,好多書友說,和慈懷讀書失聯了,如果大家還想第一時間看到慈懷讀書,歡迎置頂「慈懷讀書」,並點擊【在看】我們每天在這裡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