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辰
長年累月穿跑鞋會弱化我們的腳部力量,因為大多數跑鞋材料會採用減震技術如氣墊等,使得穿著更為舒適,這樣一來走路時腳部肌肉活動就會減少,嚴重甚至會導致足弓塌陷。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長期穿鞋跑步可能會產生的問題。
這屆年輕人早已是炒鞋界馳騁多年的「老手」,但凡有最新款的限量版跑鞋要發售,就會有蜂擁而至的年輕人通宵排隊。當中既有狂熱的收藏愛好者,也有專門炒鞋的團隊。一雙原本售價數千元的限量版跑鞋,往往可以炒到原價數十倍的金額轉手。
上個月最近,就有眼尖的網友在某APP上發現王思聰花了將近10萬元購買一雙跑鞋。Dior AJ1。這是一款聯名合作款,全球限量8500雙,據說這款鞋入手難度堪比中彩票。
儘管人類對跑鞋如此瘋狂,但悲傷的事實是:你斥巨資買來的跑鞋,可能還不如不穿。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跑鞋對於人體的傷害遠大於好處。
穿跑鞋跑步的弊端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裡,我們已直立行走超過數百萬年,並逐漸進化成優秀的遠足者和長跑運動員。然而讓人驚訝的是,直到最近三萬年鞋子才被發明出來,這意味著在此之前,人類一直是赤腳行走和奔跑的。
鞋子被發明出來後,人類開始穿著它行走和跑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磕碰受傷,並起到了保暖禦寒的作用。時代的發展慢慢衍生出了各類的鞋子,麻鞋、木屐、皮鞋、帆布鞋、靴子等花樣繁多。上個世紀70年代,隨著各大運動鞋廠家的興起,跑鞋逐漸成為了時尚運動的標誌,並逐漸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現今,無論是專業的跑步運動員還是業餘的健身愛好者,跑鞋都是他們行頭裡面必不可少的一項裝備。
來自《英國醫學雜誌》(BMJ)的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穿鞋跑步會改變我們的跑步方式,削弱我們的腳部力量,從而導致運動損傷。
赤腳與穿跑鞋跑步最大的不同在於腳部先著地的部位,赤腳者習慣先用腳趾著地,而穿跑鞋者則是先用腳跟著地。跑步是一項高衝擊性的運動,當腳接觸地面時會產生很大力量,這種撞擊很容易造成傷害。
當赤腳接觸地面時,腳部的皮膚、韌帶、肌腱和神經會向大腦和脊髓提供豐富的信息來確定腳的確切位置,這些高效的信息有助於精準地控制肌肉,使得關節移動到可以緩解衝擊和避免受傷的位置。
(赤腳時的跑步姿勢,Peter Francis / 圖)
但是穿著跑鞋會降低這些信息的傳遞質量,畢竟隔著一層鞋底,肌肉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跑步時人體用更直立的身體姿勢和腿觸地,這種僵硬的著地方式容易產生過度的制動力,繼而引發運動損傷。
(穿鞋時的跑步姿勢,Peter Francis / 圖)
當跑鞋面世時,廣告牌子上寫著它是「可以防止跑步損傷的鞋」,這種敘述甚至出現在一些科學文獻中,比如說「好的跑鞋」可以減少跟腱受傷,而「差的跑鞋」容易導致應力性骨折。但結果卻與宣傳效果大相逕庭,穿跑鞋跑步反而會更容易受傷。
偶爾做回「赤腳大仙」
根據《Nature》一篇專門研究為了研究赤腳與穿鞋對跑步方式的影響的文獻中,研究小組把研究對象分為了三類:經常穿鞋跑步的美國運動員,從小就赤腳跑步但現在開始穿鞋跑步的肯亞運動員,從小穿鞋跑步但現在開始赤腳跑步的美國運動員。
結果發現一直穿鞋跑步的運動員往往是腳跟先著地,而赤腳跑步的運動員是腳趾先著地。即使是後來換成了穿鞋跑步的肯亞運動員,他們也會保持腳趾先著地的習慣。這表明幼年時期練習赤腳跑步可以影響腳部的著地方式,所以光腳要從娃娃抓起。
研究甚至發現,赤腳和穿鞋人群在腳的結構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長年累月穿跑鞋會弱化我們的腳部力量,因為大多數跑鞋材料會採用減震技術如氣墊等,使得穿著更為舒適,這樣一來走路時腳部肌肉活動就會減少,嚴重甚至會導致足弓塌陷(Collapsed Arch)。
(5月1日,一名男子在跑步。新華社/法新 / 圖)
但無需擔心,你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跑鞋並非不能穿,因為這些損傷大多數都是可逆的。一般人改穿簡單的鞋子極簡鞋(如五指鞋)行走8周後,腳的肌肉量和力量都會增加。這是因為離開了跑鞋的腳跟緩衝和足弓支撐,我們的腳部肌肉在行走時得到了更充分的鍛鍊。
能多練習赤腳跑步就更好,但並非人人一開始都能習慣,所以建議嘗試赤腳跑步之前,先練習赤腳步行一段時間,或者先從穿回普通鞋子跑步開始。
穿普通鞋子和赤腳雖然還是有區別,但在步行和奔跑時,其使用的運動機制和赤腳十分相似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擬赤腳運動。
運動雖好,也不要太放飛自我,過度的赤腳奔跑容易導致小腿或跟腱損傷,因為赤腳者跑步時通常步幅較短,臀部、膝蓋和腳踝的彎曲度更高。所以為了避免受傷,還是要控制運動量。而且在跑步時要留意路面狀況,避免劃傷或高溫燙傷。
跑鞋作為當代廣大年輕人猛男們的心頭好,拋棄是不可能拋棄的了。熱潮發展至今,除了其本身使用價值外,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影響力,它所代表的時尚和創新意義,斷不是能概括為一款用來跑步的鞋子那麼簡單。而且導致跑步受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年齡、體重、舊患、不當的姿勢、過量鍛鍊等,穿跑鞋絕對不是全部責任。
儘管你從出生起就開始穿鞋,但是對於已經赤腳直立行走超過數百萬年的人類物種而言,才出現了三萬年的鞋子相對還是個新鮮事物,我們還未進化到完全適應它的地步。所以穿鞋跑步對人類來說依舊是一種「非主流」的運動方式。就連久坐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樣——畢竟我們的祖先已經習慣了奔跑狩獵和戶外勞作。
既然人類的進化速度趕不上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速度,那麼避免運動受傷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一些赤腳走路或跑步,以及保持適度鍛鍊。
所以,好看歸好看,也不要總是穿著你的AJ到處逛,偶爾換回普通鞋子,或者嘗試赤腳走走,感受來自大地傳來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