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如花,千嬌百媚。身為女人,誰不希望擁有光潔的肌膚?誰不希望風華絕代,魅力逼人?偏偏有些病恙讓希望幻化成泡影!於女人而言,卵巢,稱得上是女人的生命之源,卵巢有多健康,女人就有多美麗。但卵巢疾病給女人帶來的危害不可輕視,卵巢囊腫便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也是女性不孕的罪魁禍首,如何有效制服它?神奇的火針療法來助力!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尤見於生育期婦女,臨床表現為少腹部位有結塊,或脹滿,或疼痛,或伴有月經失調、不孕等症,屬於中醫學「癥瘕」、「腸蕈」等範疇。
卵巢囊腫早期可無任何症狀,隨著囊腫增大,臨床上多表現為小腹疼痛不適,白帶增多、色黃、異味,月經失常,不孕,通常小腹內可捫及一個堅實而無痛的腫塊,有時會發生性交疼痛。當囊腫影響到激素分泌時,可能出現諸如陰道不規則出血等症狀。如果囊腫發生蒂扭轉,則有嚴重腹痛腹脹、呼吸困難、食慾降低、噁心及發熱等。較大的囊腫會對膀胱造成壓迫,引起尿頻或排尿困難。
盆腔B超示卵巢囊腫;必要時可做核磁共振、檢查腫瘤標誌物以排除其惡性病變。
氣滯型
小腹脹滿,積塊不堅,推之可移,痛無定處,經前乳房脹痛,易怒。苔薄潤,脈沉弦。
血瘀型
胞中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暗,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舌邊瘀點,脈沉澀。
痰溼型
下腹包塊時時作痛,按之柔軟,帶下較多,色白質黏膩,畏寒,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舌質暗紫,脈細濡或沉滑。
脾腎陽虛型
腹部綿綿作痛,按之柔軟,面色蒼白,惡寒,飲食不香,月經量少、質稀色淡。舌淡苔薄白,脈沉。
1.取穴
主穴:阿是穴、天樞、關元、中極、三陰交、子宮。
配穴:辨證屬氣滯型加羶中、太衝;血瘀型加委中、血海、照海;痰溼型加足三裡、豐隆、陰陵泉;脾腎陽虛者加灸神闕、關元,針脾俞、腎俞。
2.操作方法
以中粗火針點刺腫物的中心及兩端,速刺不留針。餘穴施以常規毫針,每次選取3~4個穴進行溫針灸,每周3次。若經期血量多,則停止針灸,待月經乾淨3天後再進行治療。
3.要領及注意點
用火針治療卵巢囊腫時,一般主張深刺,要求達腫物內部。本病針刺之前要排空小便。針刺腹部穴位,一般來說,有針感後即可,以針感向陰道或大腿內側傳導擴散為佳。
唐某,女,38歲。
患者曾流產一次,以後未再受孕。多次檢查,均診斷為「左側多發性假黏液性卵巢囊腫」、「繼發性不孕」。查體:左小腹可捫及16cm×16cm和14cm×14cm腫塊兩個,表面光滑、堅硬、推之不移、無壓痛。月經正常,胃納及二便正常,面黃。舌苔薄白,脈細弦。辨證為痰溼凝聚。刺法:用中等火針,速刺法,點刺左側小腹部腫物,深至腫物中心,每個腫物點刺3針。3天治療1次,火針治療3次後腫物縮小,7次後左小腹基本觸不到腫物。治療13次後,經婦科檢查未觸及原腫物。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診斷分型較為複雜,臨床治療常採用抗生素抗感染、手術治療或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取囊液,但有術後盆腔粘連或再次形成囊腫的風險。
卵巢囊腫屬於中醫「癥瘕」的範疇,總體上與氣滯、血瘀有關,或兼夾寒邪,因氣滯、血瘀、寒凝導致痰溼停留、氣血凝聚,漸成腫塊,久病傷及脾腎陽氣。故臨床治療本病時多以行氣化瘀、化痰通絡、溫補脾腎為治療原則。
從取穴上講,火針點刺阿是穴最為直截了當,可直接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天樞為治療婦科癥瘕之常用穴,《針灸大成》中記載該穴可治「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故取天樞以化癥瘕、通經絡。關元、中極系足三陰經、任脈之會,主治腹部諸疾,功可培補元氣。三陰交為治療婦科病之經驗穴,既可活血化瘀又可疏通肝脈、補益腎氣。子宮穴為局部取穴,針刺可直達病所,使腫塊得化。從治療特點上講,運用溫針灸法,目的在於加強活血化瘀通絡之力;腹部的關元、神闕用灸法,有補益元氣之作用。諸法共奏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溫陽散結之功。
火針治療卵巢囊腫已有不少成功案例,相對其他療法有很大優勢,但治療前必須明確診斷,排除惡性病變。若囊腫生長較快,要考慮手術療法。若症狀較重,婦檢或B超提示卵巢腫瘤蒂扭轉者,也應考慮手術治療。若發現為惡性腫瘤者,應及早手術,術後再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
卵巢囊腫較易復發,因此要注意日常調理,改善卵巢囊腫發生的內在環境。如積極鍛鍊身體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戒菸限酒、勞逸結合、規律生活等。
新媒體編輯:王丹
~ ~ ~
本文選自《火針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楊光主編)一書,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