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攻擊型人格者的三特徵

2020-12-21 思路漫漫

攻擊型人格的人認為生活就是一場戰爭,人們各自為戰,成王敗寇就是結局。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叢林哲學基礎上,認為強權就是其理,在人生路上沒有慈悲和寬容。人對人就是狼:碰到了羊群,儘管捕殺,碰到了獅子,那就逃跑。逃跑是為了下一次的戰鬥。攻擊型人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

首先,攻擊型人格的人奉行荀子的人性惡的學說。認為人們都有敵意,拒不承認人們的心地是善良的,但是也會不情願地、有所保留地承認有少數例外。《道德經》中有一句: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為他們提供了理論依據:別人都把我當狗,可我偏偏就是狼。狼是有陰謀家的權宜之計的,他們的外表大多溫文爾雅、公正不阿、討人喜歡,因為他希望別人相信他是一個好人,其實這只是服務於他帶有攻擊性的目標。

被鄙視的弱者

其次,攻擊型人格的人拒絕真正的同情和友好,厭惡順從和討好。但是當他遇到一種的確友好而強大的精神時,他能夠很好地識別並對其表示尊重。這兩點看起來是矛盾的,實質是統一的。比如說狼碰到了比它弱勢的動物,所有的順從和討好也換不到狼的同情和友好;狼碰到了獅子一樣更強大的動物,它當然要有足夠的尊重,但這也是為了學習強者,使自己更有攻擊力。

其三,攻擊型人格的人覺得自己堅強、誠實和現實。在他看來,冷酷無情就是力量,因為不會被偽善欺騙;不考慮別人就是誠實,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擇手段追求目標就是現實,因為適者才能生存。因為這樣,他們潛意識中會拒絕人性溫柔的一面,會厭惡別人深情的舉動,會鄙視不合適宜的同情。比如說有一個人確實很可憐,很需要幫助,向他求助時,他不但不會施以援手,反而會把求助者罵走。因為幫助弱者會勾起他的柔情,這會影響到他的戰鬥力。

永遠的鬥士

其三,攻擊型人格的人強調自己是最強大的、最精明的、最受人追捧的。為此,他會努力發展出與之匹配的能力與智謀。在某種意義上,這一點對促進個體和社會的發展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因為要達到這個目標,註定他在與人交往中永遠都是指責他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他超越別人,獲得成功、聲望等形式的被認可需要。我有一個同事,一次我們共五個人沒去開會學習,而被領導點名批評。這個同事竟然說是我們四個人害了他,如果僅是他一個人沒去開會,領導是不會點名批評他的。我們和他一起被批評,仿佛都有損他的聲望和形象。

被尊重的強者

攻擊型人格的人碰到人和事的立場都是:我能從中得到什麼?無論是得到金錢、聲望、人脈,還是創意。而且他堅信,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所以他要比其他人做得更完美。和他們在一起,有時還是能獲得激勵等正能量的。

THE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心理學上認為,迴避型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種病態人格
  • 心理學:孤僻型人格者特徵
    孤僻型人格的人遇到困難時,既不妥協也不抗爭;既不合作也不主導;既不熱情也不冷酷。因為他自有他的「象牙塔",在那兒,他自有他遺世而獨立的風範。每個人都有偶爾需要獨處的時候,因為獨處有助於個人價值仞實現。有意義的獨處是建設性創造的土壤。孤僻型人格的人的獨處有以下幾個特徵。
  • 實用心理學:缺少關愛導致的依賴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有哪些特徵?
    從小缺少愛的成長環境,會使她向依賴型人格或迴避型人格發展。依賴型人格與迴避型人格是心理學中的兩種障礙性人格體現。依賴型人格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童年時期強烈的「失落感」和「被遺忘感」。他們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經常感覺到無助,需要他人的鼓勵和承諾才能平復心中的焦慮感。
  • 心理學:有這3個特徵的人,是討好型人格,這樣的人會活得很累
    以下是正文部分(這是專欄第18節,共50節,每周更新2-4節,周日前更新)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就需要心理學,歡迎來到《人生心理課50講》,在這裡,找到屬於你的人生解析,以下是本節摘要。摘要:1、討好型人格的人,注意力不在自身,他們的精力在時刻捕捉身邊人的感受,然後根據捕捉到的信息會做出應對,迎合或者討好,順應或者依附。
  • 什麼是消極攻擊?心理學解釋被動攻擊型人格的六個特徵
    而消極攻擊行為並不是在被動行為和攻擊行為之間相互交替,消極攻擊將被動行為和攻擊行為合併,是一個讓他人感到困惑和憤怒的行為。消極攻擊存在於各個社會經濟層面,是一種故意的掩藏怒氣的表達方式。而被動攻擊指的是用多種行為來報復別人,而別人很難意識到你潛在的憤怒。從長遠來看,消極攻擊是具有破壞性的,因為與一個常常消極攻擊別人的人的關係會變得令人困惑和沮喪。
  •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揚長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 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心理學:內向型的人格的深層競爭力,別再羨慕外向型人格了
    我們知道,人格大概可以分為內向和外向型的,但是似乎外向屬於褒義詞,內向反而屬於貶義詞。其實在心理學上,性格是不分好壞的,也就是說,內向也有它自己的優點和競爭力的。內向型人格的特徵差不多可以概括為三點:喜歡安靜喜歡安靜就可能更喜歡一個人獨處,不喜歡說話,所以理所當然的,給人孤僻,不合群,不擅長表達的印象,很明顯,這不是內向人格直接帶來的,而是因為不喜歡說話,所以很少說話,所以談話技巧差。喜歡一個人獨處,所以經常沒和別人一起玩,所以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玩,所以給人孤僻,不合群的印象。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成因及其治療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概念及其特徵自戀(Narcissist)與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NPD)「自戀」這個術語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中水仙花戀上自己倒影的故事,而它作為心理病理概念卻 起源於精神分析理論。
  • 攻擊型人格的背後隱藏的秘密是自身的痛苦
    攻擊型人格,就是會慣常把自身內心的痛苦反射到別人身上的一種人格。他/她們的羞恥感通常比較弱,自身沒有很好的修養,無法用健康的方式去排解外界給帶來的心理落差感,因此選擇了用攻擊別人的方式來獲取滿足感。根據概率學,幾乎每個群體當中都會出現帶有攻擊型人格的人,在人數越多的群體當中,他們所佔比例通常越低,簡單的舉例:比如說一個小的群體共有10個人,其中大約有1到2人是攻擊型人格,如果是個100人的較大群體,攻擊型人格可能也只會有4、5人而已,但所佔比例卻比小群體中要小得多。因此,在小群體中遇到攻擊型人格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大的群體,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也更難避開。
  • 什麼是控制型人格?如何與控制型人格者交往
    所謂的控制型人格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過不易察覺地方式巧妙地進行鬥爭,並且利用偽造的「攻擊假象」讓受害者困惑不已。這種人有極強的競爭策略,並且極善於偽裝,通過噓寒問暖的方式營造出知心朋友的假象,在你毫不防備的時候暗地裡捅你一刀,讓你猝不及防、心灰意冷。控制型人格在處理事情上往往表現出冷酷無情,絲毫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與需求,他們隨時準備好迎接挑戰,目的就是兩個字「勝利」。
  • 專家:攻擊型人格的特點,這幾點很常見!患上人格障礙你要注意
    專家:攻擊型人格的特點,這幾點很常見!患上人格障礙你要注意人格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攻擊型人格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你了解攻擊型人格的特點有哪些嗎?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究竟攻擊型人格是什麼。1.情緒急躁易怒,存在無法自控的衝動和驅動力。
  • 女子繫鞋帶被同伴推入水庫,一個關鍵特徵識別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
    可是,如果抑鬱症碰上了反社會人格障礙,這種向內的傷害行為就很可能轉向外部,通過向外的攻擊傷害行為來宣洩悲觀厭世的負性情緒。遇人不淑,則可能失去性命。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本身就具有較大的危險性,若再加上悲觀厭世的想法和情緒,則會極大地放大這類人的危險性,這可能是本案例中黃衣女子沉身水庫的主要原因。
  • 心理學:順從型人格者對自己態度的三特徵
    順從型人格的人以愛為滿足自己需要的唯一途徑。因為愛既能滿足他被人喜歡的需要,又能滿足他支配別人的需要;既能滿足他甘居次席的需要,又能滿足他超越別人的需要。順從型人格的人一般說來,在對自己的態度上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他認為自己有著無處不在的脆弱感和無助感。
  • 健全人格的內涵及特徵
    健康人格者的共同特徵主要是能自我控制.有個人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發生變化。具有健康人格的人首先是心理健康者,他們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已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運;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優點與弱點、善與惡,並容忍和認可它們;他們不是生活在過去的往事之中,而是堅定地立足於現在,並著眼於未來的目標和任務。健康人格是一種在結構.上和動力上向崇高人性發展的特徵,表現出人格的完整.統一和穩定等特點,是人格特徵的完備結合。
  • 自戀型人格障礙特徵及診斷
    他們的自尊很脆弱,過分關心別人的評價,要求別人持續的注意和讚美;對批評則感到內心的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無動於衷的反應來掩飾。他們不能理解別人的細微感情,缺乏將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際關係常出現問題。這種人常有特權感,期望自己能夠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誼多是從利益出發的。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際關係;他們的抑鬱情緒、人際困難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可能影響工作。
  • 心理學:了解這些言行舉止,看看你是否符合「實幹型」人格特徵
    心理學:了解這些言行舉止,看看你是否符合「實幹型」人格特徵「做事型」的人是沒有必要隱藏自己的「現實主義」的代表,無論採取什麼行動都想擺脫「平庸」。他們是工作狂,天生的演員,他們的成長環境類似「型」人格的人,很大一部分出生,家庭,小時候父母表現出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他們的目標為父母的關心,潛意識裡知道兄弟姐妹和競爭的對決,只有自己才能出眾,和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動機與「給予型」相似,但不是獻媚,相反是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他們是忙碌的人,他們的效率志向是其他類型的人無法理解的領域,為了達成很多目標
  • 「付出型人格」自救的三個方法
    這一系列的問題其實最終都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人都屬於「付出型人格」。1、什麼是付出型人格?」付出型「人格是指:在一段關係中,如果我不給予和付出的話,就沒有人愛我。另外,還認為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要重要。
  • 人格心理學(四)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人格心理學(四)作者:周正 荻蘭道德經第十五章老子就人格結構進行了探討。人格在心理學範疇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很難明確其定義,在周正教授《青年應用心理》一書中,人格被解釋為人類本性的格式。有關人類的本性是先天形成還是後天形成的一直以來爭論紛繁。
  • 實用心理學丨迴避型依戀人格到底是什麼?
    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我們先從心理學上剖析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
  • 心理學:討好型人格,一般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從心理學上來講,這類老好人的性格歸屬於討好型人格。 一個事事以別人為基準的人,無論他獲得多大的成就,都不會獲得快樂,反而有時候會覺得異常難受。 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有時候活得很彆扭,一方面內心抗拒討好別人,但是卻還是違背本心不得不去迎合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