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控制型人格?如何與控制型人格者交往

2021-01-15 向陽花丘比特

優勝劣汰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為我們揭示了生活鬥爭的實質,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社會上,而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勾心鬥角的情況就無法避免,我們可以把這種情況理解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攻擊性」,通過實現生存目的而進行的提升自我、掃除障礙的適應法則。

所謂的控制型人格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過不易察覺地方式巧妙地進行鬥爭,並且利用偽造的「攻擊假象」讓受害者困惑不已。這種人有極強的競爭策略,並且極善於偽裝,通過噓寒問暖的方式營造出知心朋友的假象,在你毫不防備的時候暗地裡捅你一刀,讓你猝不及防、心灰意冷。

控制型人格在處理事情上往往表現出冷酷無情,絲毫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與需求,他們隨時準備好迎接挑戰,目的就是兩個字「勝利」。此類人往往具有自戀者的全部特徵,不過自戀者不一定喜歡操縱別人,而控制型人格則偏向於控制,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他們方方面面都想要「贏」的結果,因此有時候往往顧此失彼,就像下圍棋一樣,在短期內可能是勝利的,但是整體的布局謀篇仍然需要極強的策略性,所以有時候寸步不讓反而會導致後來的滿盤皆輸。

比如說有一位父親王濤,他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王語嫣,之前女兒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沒想到進入青春期後成績有所下滑,王濤非常擔心女兒有學習障礙,儘管極其關心女兒,他還是讓王語嫣轉學了,妻子對這一做法表達出了極度的不解,在妻子看來,女兒只是因為課業壓力過大導致的正常成績波動。

可是在王濤看來,他所有的做法都是為了女兒好,他只希望女兒取得全優成績,為此他不聽任何人的建議,也不顧及女兒的想法。他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這種不惜一切代價得到想要東西的做法其實就是攻擊性的一種隱藏。

一旦遇到控制型人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避免成為其下手的對象,因此首先採取的措施就是正確評價這個人的性格,避免因為其行為的隱蔽性而遭到「迫害」,其次就是認清自我人格中薄弱的地方,不管控制者使用何種策略,其必然會使我們成為劣勢的一方,因此合理地修改遊戲規則,讓規則能夠更偏向於我們才是至關重要的。

這就涉及到預判對策,在與控制型人格者接觸時,要不斷地傾聽與分析,他們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並且給其使用的策略「貼標籤」,在頭腦中強化其行為的目的性,同時要對自己的需求以及他們的行為做出防禦性反應,這個前提條件是自信與獨立。

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行為來推測目的,語言可以騙人但是行為不會,所以在腦中要繃根弦,防人之心不可有,適當地梳理過去就是為了更好地預測未來。在與控制型人格博弈的過程中儘量保證使雙方共贏,否則一旦控制型人格失敗,則他們會想方設法讓你也失敗,這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完全發現操控者的所有策略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李楠就是一位受到虐待的妻子,她丈夫為了不離婚不斷地做她的工作,從結婚15年的時光談起,還原了鄰居朋友的流言蜚語,還扮演受害者,表達了內心多年的傷害。所幸的是李楠一直不為所動,她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設定自己邊界,避免事態持續惡化,另一種就是告訴丈夫,如果他變好,她願意改變自己行為,她會一直陪著他,這樣就達到了雙贏,而選擇權重新回到了丈夫手中,他只需要做出判斷。

在社會發展中,有很多性格障礙者無法承擔其個人應有的責任,這種責任讓他們不堪重負,因此控制型人格者需要從自身出發,加強性格建設,雖然成長環境和外在環境已經確定,但是仍然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他們在生活的挑戰中分清優勢與劣勢,克服「攻擊性」的本質。有時候,這種轉變是痛苦的,卻也是必然的,作為身邊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多給他們一些空間和信任,相信總會有轉機。

相關焦點

  • 自從了解了控制型人格,我就懷疑自己在操控別人
    「我很享受那種支配者的感覺,但我也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好混亂啊…… 我是控制型人格嗎?怎麼辦啊?」先別急。大叔知道,隨著 PUA 這一概念不斷被大眾熟知,每個人都越來越擔憂自己身邊的人是控制型人格,害怕自己被他們操控。
  • 什麼是控制型人格?如何改變自身認知以及挽回對方?
    01 什麼是控制型人格?今天我們講的主題就是,控制型人格,應該如何去挽回對方呢?如果你們的分手原因是,由於你的過度控制,而讓對方在這段關係中失去了舒適感,那麼你就應該好好看一看。一段親密關係的結束,有沒有可能是一個人的原因?答案是可能的。
  • 讀《不要用愛控制我》:論控制型人格如何養育心理健全的孩子
    本文首先闡述如何界定為人父母的自己是否具有強制性控制行為傾向;接著從控制型人格父母對孩子成長最大的傷害著手論述控制型人格父母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孩子的自我感覺和自我定義,尊重孩子的自我精神邊界;最後,因為控制型人格如果沒有強大的幹預是極其容易代代相傳的。我們控制型人格很可能來自於我們父母的控制型人格。
  • 怎樣去判斷你的對象是否為控制型人格呢
    首先我們必須去了解,什麼是控制型人格?並不是說父母對我們管教,不讓做這做那,或者是在古代制定不出閨房半步之類規矩的人便是控制型人格。控制型人格通常出現在男女朋友之間,區別於控制欲。正常的一種控制欲是他對你的愛意,並不會對你的心理和生活產生困擾,也不會危害到你的人身安全。相反,控制型人格則會困擾你的心理與生活,甚至還會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所以說了解怎樣去辨別對方是否為控制型人格是非常有必要的!
  • 什麼是疏離型人格?
    依戀關係主要是指孩子和主要撫養者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一般來說,就是孩子和母親的親密關係的建立,現在也用於描述成人之間的依戀關係。根據人們在關係中「焦慮」和「迴避」不同程度,可以將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分類。目前關於依戀模式的研究並不趨向於將人們分為不同的依戀類型,而是按照焦慮與迴避的兩個維度分析。
  • 偏執型人格者/妄想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我永遠都是受害者!
    偏執型人格者/妄想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我永遠都是「」受害者」!張琪和於樂是一對戀人。在外人看來,於樂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男生,在一家業績不錯的公司上班,有著不錯的穩定收入。而且對張琪很體貼、愛護。因此,很多人認識他們的人都說張琪的運氣真好,找了這麼一個稱心如意的男友。
  • 你能識破控制型人格的偽裝嗎?
    心理學上稱這種擁有極強控制欲的類型為 "控制型人格",擁有這種人格的,可能是父母、戀人、夫妻,也可能是朋友或領導。 控制型人格在處理問題時,往往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與需求,他們目的就是別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的善於偽裝,有的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有的乾脆使用強硬手段。
  • 父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控制型人格,該怎麼跟他們相處?
    具有控制型人格的父母,容易忽視孩子的想法和建議。作為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為父母反對,不得不聽從父母的意見,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該怎麼辦,這種心情很讓人理解。控制型人格看重個人主觀意願,具有較強的控制欲和好勝心理,最明顯的特徵是願意說服別人以證明自己是對的。先來看一個故事:露露從小喜歡畫畫,他的美術作品多次獲得市級大獎。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分裂樣人格障礙(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DSM-5對這種人格障礙的定義是「脫離正常的社會人際交往,情感表達範圍受限」。儘管通過團體治療等手段,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可以習得足夠的社交技能,但由於社交動機的匱乏,這類患者往往不會主動選擇接受治療。因此,也有人說他們就像是現代社會裡的隱士——無欲無求、獨來獨往。
  • 邊緣型人格障礙測試,始終有種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如何幫助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似乎很渴求和你交往,但在一起的時候卻不斷被他的敏感折磨。溝通是無效的,無論多麼心平氣和地談論,到最後都會變得失控,歇斯底裡。然而,他沒辦法承受你的離開,他甚至拼盡全力將你挽留。他可以去嘶喊,可以去自殘,可以自殺。只要,你別走。你困惑了,為什麼他要用這樣的方式去折磨你、折磨自己呢?
  • 【423】什麼是ABC型人格?
    經過我們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精神科把人格障礙分成邊緣型、偏執型、自戀型、依賴性、分裂性、反社會型等幾個類型。但在心理學基礎理論中,往往會分成ABC三類的人格。ABC性格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比較陌生,但是在心理學的理論中,ABC性格對於人們的行為或者身心健康狀態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何謂ABC性格呢?
  •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社會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
    《什麼是反社會人格》看了這則短片,有些觸動,同時也分享給您,希望對你略有所用。
  • 被嫌棄的邊緣型人格的一生
    每每我這個朋友跟我抱怨她男友的時候,我腦中浮現的幾個字愈加清晰:「邊緣型人格」。什麼是邊緣型人格?研究發現,在幼年的性虐待經歷與之後發展成邊緣型人格的可能性有很強的正相關。 2. 不安全依戀多數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在童年經歷過與家人或主要照顧者的分離。在本應該與父母建立依戀的階段,他們體驗到的是孤獨和被忽視,這讓他們對於「被拋棄」產生了深入骨髓的恐懼。
  • 如何挽回完美型人格的伴侶?
    (從職業性格mbti來分析)講到了今天的重點,這就是INTJ完美型人格。01 INTJ有什麼性格特徵?所以伴侶一方,常常會在關係中感受到壓力和被控制,長時間相處下來情緒啊,矛盾啊,經過積累,就很容易造成爆發,2、計劃性完美型人格會對未來做出一個規劃,而每一個規劃下面也會附帶各種小計劃,對他們來說一步步去完成制定的目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事。
  • 心理學:攻擊型人格者的三特徵
    攻擊型人格的人認為生活就是一場戰爭,人們各自為戰,成王敗寇就是結局。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叢林哲學基礎上,認為強權就是其理,在人生路上沒有慈悲和寬容。人對人就是狼:碰到了羊群,儘管捕殺,碰到了獅子,那就逃跑。逃跑是為了下一次的戰鬥。攻擊型人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
  •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揚長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 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心理學:孤僻型人格者特徵
    孤僻型人格的人遇到困難時,既不妥協也不抗爭;既不合作也不主導;既不熱情也不冷酷。因為他自有他的「象牙塔",在那兒,他自有他遺世而獨立的風範。每個人都有偶爾需要獨處的時候,因為獨處有助於個人價值仞實現。有意義的獨處是建設性創造的土壤。孤僻型人格的人的獨處有以下幾個特徵。
  • 讀心醫話 | 強迫症與強迫型人格障礙有什麼區別?
    前者是我們常見的「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而後者則是「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 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什麼是強迫症?
  • 「迴避型人格」是如何毀了我們的一生
    近日,「迴避型人格的具體表現」登上熱搜。不少人驚嘆:這說的不是我嗎?!我就是這種人,小時候讀書的時候經常被別人欺負,長大了開始有點厭惡跟人交往,實話實說我有點討厭現在的自己但是就是改不了,不知道怎麼辦對未來很迷茫。我已經走不出來了,走哪都覺得與別人格格不入,越來越自卑了。我現在不相信任何人。
  • 無法擺脫的控制型伴侶,該如何跟他相處?
    心理學上稱這種擁有極強控制欲的類型為 "控制型人格",擁有這種人格的,可能是父母、戀人、夫妻,也可能是朋友或領導。控制型人格在處理問題時,往往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與需求,他們目的就是別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的善於偽裝,有的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有的乾脆使用強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