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壟斷實體和地攤,應不應該限制電商?

2020-12-15 清水魚科技
參考圖

出自|清水魚科技

作者|Yt_Cwei

最近各媒體平臺的博主都在談電商壟斷問題,連360的周鴻禕也出來發聲,網際網路巨頭是壟斷之舉通過交叉補貼,摁死小公司!之前有段採訪王健林和馬雲的視頻也在網絡平臺中挖掘出來,其視頻內容就是王健林叫板馬雲「不可能所有行業都會搬到網際網路,並說在網際網路可以做足療嗎?根本不可能!」而馬雲的回答是「網際網路不能完全取代各行業服務,但是它可以服務大部分企業」,資本家說話都是說道做到的,確實沒有完全取代,而是取代了大部分企業和個體,現在連地攤的生意也要開始搶了?

01電商平臺壟斷了實體店

首先淘寶,拼多多,京東三個電商平臺可以說壟斷了很多實體店鋪的生意,比如,服裝,化妝品,鞋帽,廚具,汽車用品,床上用品等等,比如我們在汽車店裡買瓶車載香水,可能要5-10元一瓶,而拼多多上購買只要3元包郵到家,這個就是差距!我們再來說服裝生意,會做的服裝生意的人,往往退貨率是很低的,不會做服裝生意的人往往在網上關店的原因也是因為退貨率太高了,為什麼退貨?

參考圖

我覺得很多人都能知道就是衣服不合適,大部分賣衣服的商家這塊服務確實沒有做到位,但是也有很多商家做得很好,而對於電商平臺不用很多商家都做得好,恰好只要有幾家會做生意的人做好就行,這就是一種智慧型壟斷。

02外賣平臺壟斷了餐飲店

參考圖

因為實體服裝之類的生意難做,很多人轉行到餐飲小吃,飲品之類的實體店,但是這種實體店又被外賣平臺壟斷了!加入外賣平臺,會被平臺收取高額的抽成費用,不加入外賣平臺,指著線下的人員流動又很少,總是恰在進退兩難的位置,忙乎一年的收入估計剛好夠交房租的,餐飲行業也是難上加難!

03社區團購壟斷超市和地攤商販

參考圖

現在各大行業巨頭又開始對超市和地攤商販下手了,社區團購次日到貨,稍微推廣一下就可以輕鬆爆單!而且是次日送貨上門!以後如果沒有人出門了,在外面擺地攤還會有人去買嗎?社區團購主要針對的都是年輕人,現在也只有父字輩的中老年人去地攤買菜了!人員流動會大幅度減少!沒人去買了,還會有多少攤主繼續做生意呢?

04應不應該限制電商平臺?

今天看到一個網紅博主說道了這個問題,就是「應該限制電商平臺!」就是因為電商平臺對於各行業的實體經濟壟斷的太厲害了,所以發聲限制電商平臺!那麼國家應不應該限制發展呢?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可能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科技水平發達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但是科技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造成了很多人員失業問題!比如智能化機械,可以取代一個流水線的職工!滴滴打車平臺可以取代司機出租,現在還有很多無人超市,無人酒店取代了多少服務員?而且現在美團還在搞無人配送機器人,將來快遞小哥也面臨失業問題!

參考圖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好好珍惜現在自己的崗位和機會,如果您對內容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本文由清水魚科技原創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閱讀更多精彩科技資訊,請關注清水魚科技百家號。

猜您喜歡:

跨境電商有沒有前景?跨境電商市場怎麼樣

相關焦點

  • 實體店鋪vs電商平臺的優劣對比
    實體店鋪屬於階層壟斷,全國有一大批的實體店鋪擁有者。電商平臺屬於寡頭壟斷,全國平臺屈指可數!這就是本質,但從國家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來看,階層壟斷好過寡頭壟斷!實體店鋪優勢在於售後服務,電商平臺優勢在於價格!兩者各有優劣,但電商平臺能擊垮實體店鋪的根本原因則是實體店鋪並不能在售後服務上贏得客戶,更無法在價格上與電商平臺競爭,屬於全方位吊打型的失敗!
  • 實體商鋪之敗,緣於租金還是電商?真相是輸給了網際網路數據壟斷
    還是現在客戶都不買東西了?商鋪的租金也是年年要漲,未來應該怎麼辦?經營者可以得到一個不專業的初步結論:房地產持續開發推升了商鋪租金的持續上漲,最終電商模式給實體店來了最後一擊,淘便宜貨成為主流。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更是引導了這個趨勢的更快發展,最終商鋪輸給了趨勢,敗給了租金,消費者只喜歡而不買。
  • 三大電商平臺被查,實體企業的機會來了?
    文丨Mark Mao 編輯丨illa電商平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這是不爭的事實。然後,電商平臺同樣也對實體產業造成了巨大衝擊。許多實體企業面對著電商平臺,更多的是「店大欺客」和「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的感覺。
  • 實體店鋪生意不好做,究竟是不是電商之過?
    首先說明一點,實體店鋪並不代表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指的是農林牧漁和工業製造業,而街上的實體店鋪和電商一樣,同屬服務業。所以,說電商導致實體店鋪生意不好做,就是打垮了實體經濟的說法,站不住腳。再者說實體店鋪生意近幾年不景氣,現在有很多店鋪倒閉,真的是電商之過嗎?是電商的低價不公平競爭導致的嗎?當然不是!
  • 地攤回歸,或將成為電商「終結者」?不!它能為新零售帶來光明
    最近,小編看了幾篇關於地攤經濟是否會對電商行業產生衝擊這個話題的文章,而且看他們那標題:大有一副地攤經濟回來了,各大電商企業的老闆就要回家種地的趨勢。(滅霸老農也覺得很贊)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啦,人線下開店鋪的商家都慢慢的接受了地攤經濟的回歸,有些腦子轉得快店主幹脆也在自家店門前擺起了地攤,您還別不信,就昨天,那五星級酒店在自家店門口擺燒烤攤的新聞都上了熱搜了。(我之前有一篇文章預言過這個畫面,大家可以翻翻看。)雖說,電商行業與實體銷售行業,一個走線上,一個走線下。
  • 菲律賓電商市場:被Lazada和Shopee壟斷 電子產品最
    而且就目前來看,菲律賓的電商事業正處於起步發展的階段,電商佔總零售的份額並不大,不過巨大的發展潛力讓許多企業和賣家們紛紛入駐。01我們先來看一下在菲律賓做電商,都有哪些平臺,也好確定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
  • 電商到底有哪些功過是非?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可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生意人總會想著法子,他們渴望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如果不辛苦更好,後來就產生了資本控制,最早的資本控制無非就是控制貨源的流出,賣場的限制或高價壟斷,所以現在很多人說房租貴,這個太正常了,古已有之。皇城十裡長安街繁華了幾千年,那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普通人就能進去經商的。資本控制只能控制賣,卻控制不了買,就算對買有影響,但也不是絕對的影響。
  • 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因為啥?
    對於電商來說,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手機普及之後,電商行業更是猶錦上添花,發展速度飛漲,之後導致各種實體店難以生存,甚至不少店鋪因為電商的出現,直接關門倒閉。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卻大大相反,日本電商行業發展多年,卻一直很難打開市場,反觀實體店生意經常火熱。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是何原因?
  • 電商跟菜攤、水果店搶生意是否構成壟斷?請給底層留一些生存空間
    (一)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三)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採購市場; (四)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五)聯合抵制交易;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問題在...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為什麼日本的電商市場做不到中國那樣大那樣快呢?
  • 主流電商與耐克阿迪達斯實體折扣對比
    比如說現在,能夠在一些較大的知名電商平臺銷售耐克阿迪的都是較大的品牌經銷商,以及官方的品牌旗艦店。他們佔據了大部分的流量,後來者幾乎沒有多大生存空間。而且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大部分電商用戶還是喜歡到耐克和阿迪官方旗艦店購買,佔據搜索頁面前幾頁的大部分產品也都來自官方旗艦店商品,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局面呢?我們認為出於以下四種原因。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阿迪達斯耐克折扣店項目,電商真的比實體店好做麼?
    電商比實體店好做?你沒有開玩笑吧,你真的懂電商麼?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是有目共睹的,筆者承認,這是兩種零售業態競爭的必然趨勢,但作為個體零售投資者,這並不意味著你加入獲勝的一方就能賺錢,這是兩個概念。筆者了解到,現在有很多商家依託線下實體店,同時做社群和短視頻的線上數字營銷,經營業績都做得不錯,他們並沒有被時代淘汰,在最大化發揮線下優勢的時同,也積極地擁抱網際網路,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戰略性轉變,所有實體投資者必須意識到,線下線上相結合才是零售業的未來。那麼線下耐克阿迪達斯折扣店會有哪些優勢呢?
  • 「死傷」無數 實體商業自營電商平臺現狀盤點
    按照王健林最初的設想,希望有一個自營電商平臺來為萬達廣場、萬達百貨等導流,後期將萬達的消費者數據牢牢攥在手中,實現O2O(線上到線下)閉環後,再將萬達飛凡電商所持有的商家、消費者大數據做成品牌輸出,為萬達以外的商業地產商服務。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萬達飛凡電商,真真應了那句「出道即巔峰」。
  • 金瑪果食:引領實體+電商突圍
    (新店開業現場圖片)地址:邵東市高麗路富都花園金瑪果食旗艦店這是湖南金瑪美購供應鏈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社區體驗式水果超市實體經濟與電商經濟的衝突似乎很長時間以來都是熱門話題近日有數據顯示:當街門店需要月售2580個包才能存活下來,諸如此種,能不前景堪憂?再說電商,都說幾大巨頭下難有強者。拼XX的突起無疑打破無數常態思維。實體與電商的融合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大家爭相探討的藍海。甚至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共識:線上線下的融會貫通,雙嚮導流,多維服務才是今天商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然真正落地才會發現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某種天然的敵意」。
  • 實體企業的「救命稻草」?電商平臺崩盤,貪婪騙局浮出水面
    而在我們旁人眼中,電商和實體企業的"江湖對決"看起來勝負已分,因為雙方目前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儘管實體企業已經日漸式微,但還是一抓住機會就"咬上"電商一口,店鋪指責馬雲是如此,實體企業家對於電商的嗤之以鼻是如此,而到電商平臺的崩盤亦是如此。
  • 郴州:發展電商產業 助力實體轉型升級
    紅網時刻5月2日訊(通訊員 安志恆)4月30日下午,粵泰華泰城首屆電商論壇暨郴州播商產業示範基地籌備處成立儀式在華泰城綜合體舉行,標誌著郴州實體商家轉型升級邁出重要一步。近年來,隨著電商的發展,給實體店銷售帶來很大的衝擊,網絡銷售非常活躍。今年的疫情給電商發展帶來良好發展機遇。
  • 貨源、資金全面對接,各大電商爭相扶持「地攤經濟」
    自中央定調「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後,一夜之間,地攤火遍大江南北。阿里1688、蘇寧、拼多多等聚集諸多貨源的電商平臺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機遇。5月29日,阿里1688網站推出「地攤批發專區」,並提供超過700億元免息賒購,通過源頭工廠、數據智能、金融扶持、客戶保障四個維度,為攤主提供進貨和經營支持。
  • 更學教育:電商創業與實體開店創業哪個更好?
    創業已經成了時下的熱詞之一,比較打工而言現在大部分人都是願意自己創業的,但是創業卻不知道幹什麼。其實可以選擇實體創業或者是電商創業的,二者相比較,實體創業成本是比較高的,很多創業者在這兒就望而卻步了。與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電商創業呢?電商創業比較簡單,開店成本也比較低。
  • 直播電商治理難的根源和破解對策
    從近日全國12315平臺公布的全國直播電商投訴舉報情況來看,涉及直播的消費投訴也呈增長趨勢。直播電商領域問題廣受社會關注,表層反映的是監測全量難、證據獲取難、執法認定難、輿情壓力強等問題,但本質體現的是直播電商交易帶來的交易關係重構以及數據量的幾何級增長,與市場監管部門現有治理經驗、監管協作關係的不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