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寶寶從呱呱落地到會爬、會走、會跑、會跳……
每一次進步,每一個新的動作,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爸爸媽媽們心,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早點學會爬走跑跳,但其實,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正確了解寶寶的大運動發展規律是很有必要的。
大運動是指大肌肉群一起參與的運動,比如頭頸部、軀幹和四肢這些部位的大幅度動作。
老話兒常說:「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加七滾,八爬九站……」
這就是根據這是根據寶寶的發育規律總結出來的,雖說每個寶寶的發育程度都不一樣,但是大體不會出現很大差異。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發展時間,輔助寶寶做運動。
0-3個月:抬頭踢腿舉胸
一般寶寶在一個月趴著的時候就可以抬一下小腦袋,後到兩三個月抬頭的角度就會越來越大。
1. 趴著
滿月後,讓寶寶多趴著,能鍛鍊寶寶抬頭,還能鍛鍊頸部肌肉、背部肌肉以及腰部肌肉。
2. 被動操
可以嘗試做一些嬰幼兒被動操,觀察寶寶肢體發育是否對稱,髖關節是否正常。
3. 轉頭訓練
用能夠吸引寶寶注意的玩具或者其他辦法,來回晃動,吸引寶寶轉頭去看。
4-6個月:翻身坐立
讓寶寶處於安全的地方,讓他隨意翻動,但如果半分鐘還沒成功,家長就要幫忙啦。
1. 寶寶躺在床上,爸爸媽媽拉住他的手,一定要輕柔慢慢地抬起來,儘量讓寶寶自己用力,家長輔助。
2. 孩子大點的時候,可以讓他靠在沙發或椅子上練習靠坐,家長一定要在一旁防止寶寶摔倒。
7-9個月:爬行
這個時候的寶寶就會好動了,下肢力量也越來越強。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前面放上玩具吸引他往前爬。但是千萬注意不要推寶寶,讓他靠自己力量往前爬。
有的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無論是會爬還是會走,都比別人家的孩子晚,該怎麼辦?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6項大運動發育時間表。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就算寶寶17個月才學會走路都算正常的。
所以如果寶寶有時候發育晚,也不需要過多擔心,放平心態,順應發育規律。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寶寶太長時間還是沒有進步,就要去醫院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