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運動發展時間點,不能早也不能遲哦!

2020-12-10 親寶兒歌

一個寶寶從呱呱落地到會爬、會走、會跑、會跳……

每一次進步,每一個新的動作,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爸爸媽媽們心,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早點學會爬走跑跳,但其實,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正確了解寶寶的大運動發展規律是很有必要的。

大運動是指大肌肉群一起參與的運動,比如頭頸部、軀幹和四肢這些部位的大幅度動作。

老話兒常說:「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加七滾,八爬九站……」

這就是根據這是根據寶寶的發育規律總結出來的,雖說每個寶寶的發育程度都不一樣,但是大體不會出現很大差異。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發展時間,輔助寶寶做運動。

0-3個月:抬頭踢腿舉胸

一般寶寶在一個月趴著的時候就可以抬一下小腦袋,後到兩三個月抬頭的角度就會越來越大。

1. 趴著

滿月後,讓寶寶多趴著,能鍛鍊寶寶抬頭,還能鍛鍊頸部肌肉、背部肌肉以及腰部肌肉。

2. 被動操

可以嘗試做一些嬰幼兒被動操,觀察寶寶肢體發育是否對稱,髖關節是否正常。

3. 轉頭訓練

用能夠吸引寶寶注意的玩具或者其他辦法,來回晃動,吸引寶寶轉頭去看。

4-6個月:翻身坐立

讓寶寶處於安全的地方,讓他隨意翻動,但如果半分鐘還沒成功,家長就要幫忙啦。

1. 寶寶躺在床上,爸爸媽媽拉住他的手,一定要輕柔慢慢地抬起來,儘量讓寶寶自己用力,家長輔助。

2. 孩子大點的時候,可以讓他靠在沙發或椅子上練習靠坐,家長一定要在一旁防止寶寶摔倒。

7-9個月:爬行

這個時候的寶寶就會好動了,下肢力量也越來越強。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前面放上玩具吸引他往前爬。但是千萬注意不要推寶寶,讓他靠自己力量往前爬。

有的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無論是會爬還是會走,都比別人家的孩子晚,該怎麼辦?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6項大運動發育時間表。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就算寶寶17個月才學會走路都算正常的。

所以如果寶寶有時候發育晚,也不需要過多擔心,放平心態,順應發育規律。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寶寶太長時間還是沒有進步,就要去醫院找出原因。

相關焦點

  • 抬頭是寶寶第一個大運動發展裡程碑,這些發育信息,父母要了解
    寶寶大運動發展是從上往下進行的,又是連續性的。抬頭是寶寶的第一個大運動,是大運動發展裡程碑,也是所有大運動的基礎。如果不能及時練習抬頭,接下來的大運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寶媽們一定要重視寶寶抬頭。媽媽們可以對照這個時間表,看看寶寶發展得怎麼樣了。從上面的發展規律來看,寶寶的抬頭能力在3個月會取得非常大的發展,如果到3個月還是不會抬頭,就該去看醫生了。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在語言、大動作、手部精細動作等發育指標上,家長其實沒有必要一直和其他寶寶攀比。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晚,但是大動作發展快;反之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早,但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慢。只要寶寶的發育水平是處在正常的月齡水平,家長就不用過度擔心。一般來說,寶寶開始說話代表著語言中樞的發育比較成熟了,一般是1-2歲之間。
  • 經期不能洗頭?不能吃冰?不能運動?| 經期禁忌
    經期不能洗頭?不能吃冰?不能運動?如果沒有什麼反應,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其他的例如不能吃辣椒、不能喝咖啡等等都是同一個道理。3運動同樣的,這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姑娘不會痛經,經期也沒有別的症狀,和平常完全沒有區別,那就沒必要因為姨媽的到來而暫停自己的運動計劃(畢竟運動這種東西停下來很有可能就懶得動了~)。
  • 寶寶大運動發育時間表,重點都在這一張圖裡!請家長們自查
    寶寶哭得那麼大聲會不會有問題?有很多的新手爸爸和媽媽對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非常關心,看著孩子們身體長的飛快,都想讓孩子早點學會走路,可這也得遵循其中的規律,那寶寶的大運動能力的發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仔細說說。
  • 收起「好奇心」,這三個時間段千萬不能摸孕肚,對寶寶有大壞處
    記得老人經常說,懷孕之後不能隨便去摸肚子,之前以為這是老人的隨口一說,但是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並不是所謂的迷信。據說,在不恰當的時間段經常摸孕肚的話,很可能會造成寶寶有臍帶繞頸,或者是胎位不正的情況。什麼時候不能摸孕肚?
  • 寶寶說話晚、走路遲,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
    Open your eyes ,你沒看錯,這個時間彈性可是能拉到11個月之久,4月齡出牙的不算早,15月齡出牙的也不算晚。這是為啥?很簡單,寶寶的出牙時間大概率由父母的遺傳基因決定。也就是說,爸爸媽媽出牙比較早或晚的話,那麼寶寶萌出牙齒的時間就會早一些或晚一些。
  • 寶寶運動開始的第一步,是練習趴一趴,別錯過寶寶練習趴的黃金期
    月子裡的寶寶是完全可以趴著的,只不過不能讓他趴很長時間。適度的趴著,頻次多一些,每次時間短一些,有助於鍛鍊他的身體,發展大動作能力,為以後的爬行等各項運動做準備。寶寶的運動發展遵循從整體到分化、從上部到下部、從大肌肉到小肌肉這樣的順序,寶寶運動開始的第一步,是「從頭開始」。
  • 寶寶發燒要悶汗?嬰兒哭了居然不能抱?大錯特錯的爛方法害人不淺
    甚至還有研究表明,用奶提點正餐會影響孩子智力與注意力。 吃飯和喝奶的重要性是相等的,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進行哺育的時候,要分清主次,根據孩子身體發育的特點來合理分配比例。 04 寶寶2歲之後還不會講話,長大就會好?
  • 為什麼3歲前培養寶寶大運動發展很重要?這篇告訴你答案
    第一次笑、第一次爬、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用稚嫩的聲音喊媽媽······ 在蘭姐的媽媽群或者姐妹聚會中總能聽到各種各樣關於寶寶成長的討論:「我家六個半月了還不會坐怎麼辦?」"我家怎麼還沒爬就要走路了?」…… 寶寶的每一個運動,小到抓一個東西,大到翻身、走路、跑跑跳跳,要用到手臂、腳或整個身體這些大肌肉的運動。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其實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都很重要。 媽媽們總是擔心自己家的寶寶不會爬、擔心走路太晚等等影響孩子發育,其實3歲前關注寶寶的大運動發展幫助的可不只是寶寶的身體發育。
  • 寶寶處於大運動發育有哪些特徵?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
    所謂的粗大運動就是寶寶身體大肌肉群的運動,主要包括頭部、頸部、軀幹、四肢參與的大幅度的動作,比如爬走跳翻身坐等一些粗大的運動。粗大運動會有哪些特徵?從上到下大運動的發展是遵循從上到下的原則的,在發育的過程中,首先從頭頸部開始發展,第一個大運動就是俯趴抬頭,慢慢的往下半身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它與寶寶的四個生理彎曲的形成是相關聯的。
  • 新生兒大運動之寶寶抬頭訓練(0-3個月)
    今天主要嘮嘮寶寶大運動發展之頭部支撐及訓練方法。 說這幹啥?抬頭什麼的並不重要,趕緊說話、趕緊走才是要緊事兒! No no no no no,年輕人你錯了。 頭部支撐很重要。所以,建議寶寶頭三個月多多趴姿抬頭,從兩個多月開始,可以45度拉坐練習,最早不建議超過2個月。 訓練方法及頻次:每次拉坐不超過45度,且緩慢拉起後停留時間不超過5秒。再次強調,新生兒的大運動是靠父母幫助寶寶變換姿勢而進行的半主動訓練,所以父母一定要根據寶寶情況進行,切不可急於求成而傷了寶寶。
  • 1歲前寶寶大運動發展關鍵期,從抬頭到站穩,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出生後長得很快,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出生的時候像是「無脊椎動物」,一歲半的時候就差不多能滿地跑了,寶寶一歲前正是大運動發展的關鍵期寶寶從出生之後,就進入了成長發育的「高速期」,不僅忙著長體重和個頭,還忙著大腦發育、忙著感知能力的發展,正努力忙著讓自己變得更好!什麼是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聽到大運動發育,很多家長都會感到迷茫,這又是個什麼發育?
  • 一個多月的寶寶適合做哪些運動?運動能力訓練分為兩大類
    一個月的寶寶看起來還是軟綿綿的,大部分時間還是以平躺為主。這個時候的寶貝是不是可以做一些運動了呢?想起來我家大寶小時候,好像躺著的時候多,但也可以適當的鍛鍊一些動作了,對以後的發展有幫助。一個多月寶寶運動能力訓練分為兩類:1、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新生兒時期寶寶的手呈握拳狀,還不會抓握。隨著他的成長,寶寶會把手放進嘴裡吮吸。滿月後,寶寶會把手放在眼前,仔細看。但此時的小手還不能主動張開。
  • 大肚媽媽 7項運動不能做!
    婆婆叮囑不能這樣,老公勸誡不能那樣。為了寶寶的健康和自身的安全,孕媽媽還是調整好心態,先忍忍吧!今天,芝寶貝小編來跟你細數一下懷孕後哪些運動是不能做的哦!1.溜冰不管是冰刀還是穿溜冰鞋溜冰,都很容易讓孕媽媽摔倒或感到疲勞。不管怎樣,孕婦在整個懷孕期間是絕對不能溜冰的!2.騎馬一般來說稍顛簸的車子孕婦就不要做了,更何況騎馬。
  • 這三種特徵的孩子難長高,家長早知道早幹預,超過14歲就遲了!
    本來是同齡人中的「大高個」,卻因這個原因導致難以長高亮亮今年已經12歲了,由於父母二人的身高都是比較高地,所以亮亮從小到大在同齡群裡身高都是佔據優勢的,其他孩子父母都稱亮亮為「大高個」。但是亮亮的媽媽最近幾年卻陷入了苦惱中,原來亮亮最近幾年身高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本來是同齡人裡的「大高個」,最近幾年反倒比同齡人要矮掉一大截,亮亮媽媽可是急壞了,立馬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然而到了醫院,醫生的一席話,卻讓亮亮媽媽懊悔不已。原來醫生診斷亮亮長不高的原因,是因為長時間睡眠不足,影響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難以長高。
  • 經期不能啪啪、不能運動、不能吃冰,這些都是真的嗎?
    相信仙女們自打來月經之後多多少少都會聽到像是:來月經不能喝冰的、來月經不能洗頭、來月經不能啪啪啪等等諸如此類關於月經的事情,但是這些是真的不能還是謠言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月經期注意事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謠言吧。
  • 寶寶不能使用學步車?背後的危害你清楚嗎?
    學步車是很多家長的最愛,孩子到了學走路的年紀,有了學步車就變得非常方便了,把孩子往學步車裡一放,就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還能輔助孩子走路,但事實上,過早讓寶寶接觸學步車並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 一說不能吃奶,寶寶就開始哭鬧,戒除奶睡還需要2招心理戰術
    基於這樣的心理髮育特點,在戒除奶睡的時候,你給寶寶說「不能吃奶了」這樣的話,算是戳中寶寶的痛點,不說還好,越說吃得越兇,越不給吃哭得越厲害,當你試圖移除nainai的時候,你說「不能吃了哦,要吐出來了哦」,往往得到的回應是,咬得更緊!
  • 寶寶大運動落後看過來!
    俗話說「三翻六坐八爬」,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會翻身,在六個月的時候會坐,在八個月的時候會爬,但每個孩子的發育階段不同,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比如有的寶寶胖一點,需要更大力量翻身,那麼可能會稍微遲一些,5個月才能自己翻身。有些寶寶天生靈活,3個月就能否翻來翻去。其實多數寶寶能夠在5個月學會側臥翻身,6個月時完成180度翻身。
  • 什麼時候不能餵母乳?這幾個時間點一定要記牢!
    很多藥物都會有相關的標識,媽媽們也要提起注意:標識意義L1母乳餵養期間媽媽服用該藥物對寶寶安全L2代表比較安全L3代表基本安全L4可能存在風險L5禁止母乳餵養哺乳媽媽在服用藥物以後,要諮詢醫生或者藥劑師,自己的藥物等級,如果吃完藥不能立即餵奶或者需要暫停餵奶,一定要記牢,以免對寶寶產生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