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聚焦停車難:挖掘停車空間 緩解供需緊張

2020-12-23 瀟湘晨報

「有時候我寧願打車也不願開車,找車位太難了。」市民洪先生直言,如今開車到老城區辦事,找車位花費的時間,不比辦事的時間少,「有時候兜兜轉轉浪費很多時間,還不一定能找到車位」,洪先生的無奈,是江門市中心城區停車難的寫照。據此前江門市政協調查問卷顯示,有超過8成的市民平均花費10—20分鐘或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到車位。

近日,江門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聚焦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組織委員先後實地走訪了育德社區、華園社區、美景片區等江門市老舊社區以及江門市中心醫院周邊路段,深入了解江門市中心城區停車難點。圍繞「如何緩解中心城區停車難題」主題,委員紛紛建言獻計,共商良策。

公共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

據江門市公安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江門市蓬江、江海、新會三區汽車保有量為50.76萬輛,主城區(蓬江、江海城區和新會會城街道)現有小汽車公共停車位3.7萬個(不含住宅、單位停車場車位),公共停車位供給與群眾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缺口。

記者走訪部分老城區發現,辦事機構地點相對集中的地區,停車更是「難上加難」,也讓當地的交通通行效率大大降低。「周邊停車位少,很多車輛在小巷裡見縫插『車』,隨意停放,有些市民把車停在消防通道上。」洪先生無奈地說。以美景片區為例,建有美景大廈、益源大廈、中國人民銀行江門中心支行等商務辦公綜合體,但周邊可用的公共停車場僅2個,內街巷道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消防通道經常被佔用。

為解決老城區停車難問題,江門市有關部門下了不少功夫。據江門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江門市在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和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中深入挖掘城區內街小巷停車資源,利用邊角地劃設停車泊位,以及進行道路微循環、在次要道路增設停車位。從2014年開始,江門市住建部門開始統籌全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計劃,截至目前累計新增停車泊位近萬個。同時,江門市區通過財政專項資金或國企投資,建設了迎賓廣場地下停車場、勝利路安達立體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提供了1000多個停車位。

江門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調研組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發現,雖然近年來老城區新增了不少停車泊位,但供需缺口依然存在。「停車位數量緊缺是目前導致江門市主城區停車難的主要原因,由於老城區早期規劃缺乏前瞻性,很多地方周邊沒有預留足夠的停車空間,原有的配建停車位未能滿足現有的停車需求,特別是近幾年機動車保有量強勁增長,矛盾更加突出。」江門市政協常委、港澳臺僑聯絡和外事委員會主任趙潔英說。

發動更多小區開展「共享停車」

江門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調研組對城區部分醫院的停車現狀進行了走訪,發現醫院附近的「停車難」還引發「看病難」問題。不少市民直言,看病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找車位。「停車難催生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江門市中心醫院附近車位緊張,來看病的市民經常開車排隊繞圈找車位,救護車輛進出被堵是常事,導致生命通道難暢通,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在江門市政協委員李榮深看來,在土地資源緊張的老城區,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挖掘更多停車空間,緩解供需緊張,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發動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實施錯峰停車的基礎上,還可以發動更多小區開展『共享停車』,白天車位給需要停車的市民使用,晚上業主下班後自己使用,這樣不僅可以為業主分擔成本費用,還能使停車位資源利用更大化。」江門市政協委員黎雄校說。

在白沙大道附近的老社區,有不少閒置的邊角地和一些空地,這些資源在江門市政協委員盧厚洪看來,也為解決老城區停車難提供了空間。「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挖掘更多可利用的土地進行改造,規劃臨時停車泊位,同時利用科技手段將這些改造後的泊位接入智慧停車系統,讓市民在手機上就能知曉。」

城中村「廢地」變立體停車庫、「重金」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人大立法緩解停車難……江門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調研組還對周邊城市緩解停車難的經驗做法進行了梳理,發現配套法規條例和發動社會參與同樣重要,如2018年廣州通過《廣州市停車場條例》,從公共停車場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供給方式、配建停車場的標準、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的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多措並舉緩解停車難。

【來源:江門日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聚焦中心城區停車難題 杜絕公位私佔 做到還...
    近日,市民黃萍開車到市區貫溪市場買菜,停車讓她犯了愁,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車位,發現居然被別人用板凳給佔了,只能「望位興嘆」。「私佔車位行為嚴重浪費了公共資源,如果能解決就好了,我們停車也沒那麼難。」黃萍說。近期,市政協「眾人議事廳」調研組圍繞「如何緩解中心城區停車難題」,實地走訪了市區潮江路、育德街、美景裡等地,了解停車位分布、管理情況等,向市民廣泛徵求緩解停車難題的意見建議。
  • 中山西路停車場2.0 聚焦科技賦能,緩解小區停車難
    2020年,徐匯區建管委(交通委)、交通中心在落實「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的過程中,通過對該停車場進行信息化改造和對周邊居民優惠停車政策的落實,進一步提升停車服務水平。B塊37個車位以居民與商務包月長租車位為主,解決了周邊商務與居民停車需求;C塊為臨時社會車輛停放為主,共設置了142個車位,緩解了周邊的高峰車流問題。
  • 天津多措並舉增加停車泊位供給 緩解停車難 96處213個泊位 限時...
    內容提要:為有效規範停車秩序,緩解市民停車難等問題,日前,交管部門在具備條件的路段新增96處「限時停車點」,以滿足市民臨時停車需求天津北方網訊:既增加綠化覆蓋率,又緩解社區停車壓力,綠蔭泊位在本市推廣已久,並取得良好效果。
  • 錯時共享停車 破解停車難題
    上班找車位、吃飯找車位、下班回家找車位……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數量不斷增長,「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如何緩解停車難題?別擔心,合肥「錯時共享停車位」來啦~機關單位實施「共享停車」為解決「停車難」問題,合肥廬陽區大力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資源對外開放工作。目前,將首批錯時開放廬陽北部免費共享停車場4處472個車位。
  • 無錫三年將新增停車位3萬個以上 緩解停車難
    原標題:三年新增停車位3萬個以上 市區停車難年底有望緩解   日前,記者從無錫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無錫計劃增加10000餘個停車泊位,目前全市建設進度已達80%,年底有望完成年度計劃,將有力緩解停車難問題。
  • 我省近3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7萬多個
    為緩解停車難,各地都在增加車位供給上做文章。淮安滙豐園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配建的機動車停車位不到30個。該小區充分挖掘內部邊角地塊及雜草叢生的廢棄地塊,見縫插針建停車泊位,新增50多個停車泊位;利用街頭零星地塊,先後在小區周邊300米範圍內新建兩個公共停車場,可提供210個停車位。南京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增加停車泊位,目前累計整治717個老舊小區,新增停車泊位1萬餘個。
  • 《交匯點》江蘇「停車便利化工程」再升級,讓你停車更easy!
    交匯點訊 「推動停車立法、推行『停車指數』應用、推進社會共治……」今天上午,記者從江蘇省住建廳召開的江蘇「停車便利化工程」實施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江蘇「停車便利化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特別是停車設施呈現快速增長,停車難、停車亂現象有明顯緩解,下一步,江蘇將在建立停車長效機制方面不斷發力
  • 北京花園路街道龍翔路老舊小區停車難,居民提建議
    解決停車難,街道首先採取措施,協調物業或產權單位在這些小區內部挖掘停車空間。可是除了新建的高層住宅中鑫嘉園(二期)建有地下車庫,車位勉強自給自足外,該區域大多數小區都為老舊小區,當年配建的車位數量較少,而且小區空間狹小,能夠改造停車位的空間非常有限。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中心城區停車難專項治理行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城市道路和公共場所停車管理,理順停車管理體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充分挖掘停車泊位資源,促進車輛規範有序停放,進一步提高車輛流轉率,切實改善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狀況,力爭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三個月有明顯變化,半年實現根本轉變」。
  • 緩解停車難!吳興區龍泉街道百餘天新增車位千餘個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從去年7月開始,龍泉街道啟動了車庫整治和車位改造提升行動,潛莊小區的車庫整治成為當地緩解停車難問題的有力舉措。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在百餘天內為群眾新增車位千餘個。在華豐小區,記者發現原本狹窄的小區道路變寬了,兩邊新增的停車位上有序停放著車輛。
  • 【揚州】開啟停車管理新時代 網際網路+智能停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揚州汽車保有量達80多萬輛,而目前市區共有停車泊位約34萬個,停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車難問題已逐步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題。為破解市區停車難問題,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不斷強化推動市區停車管理可持續發展;建立了市區停車問題綜合治理月度協調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項協調會,進一步加強市區停車常態化管理;編制了中心城區、老城區及周邊區域公共停車場建設的專項規劃,以規劃引領公共停車場建設管理。
  • 破解停車難題要提高治理和供給能力——專訪中規院城市交通分院...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大動脈,在經濟快速發展中我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停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車難成為擺在城市高質量發展面前的重要課題。當前,我國城市建設由粗放型外延式發展轉向集約型內涵式發展,由增量建設為主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優化城市空間交通、解決停車難題勢在必行。
  • 破解停車難題,紫光華智助力孝感智慧停車場建設
    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壓力,動態交通壓力在於「行車難」,靜態則表現為「停車難」。在湖北省孝感市,由於早期停車設施規劃建設滯後,停車難題尤為出眾:一方面,城區停車資源匱乏,空餘車位稀缺,僧多粥少的現狀甚至引發了「以人佔位,先到先得」的奇葩停車糾紛。
  • 東莞市停車產業協會成立,助力緩解「停車難」
    9月23日上午,東莞市停車產業協會揭牌儀式在會展酒店舉行,市政府副秘書長黃淦洪出席儀式並為協會揭牌,東莞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沛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慶文,市交通運輸局三級調研員羅淑儀,市民政局社團科科長歐廣豪,市道路停車事務中心主任張盈等有關領導及友好協會代表、協會各會員單位代表參加了儀式
  • 為緩解李村商圈「停車難」 維客星城提前免費開放停車場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國慶黃金周除了開車外出遊玩,攜家帶口逛逛商圈品品美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停車位緊張幾乎成了市區各大商圈的「通病」。半島全媒體記者獲悉,為了緩解李村商圈的「停車難」問題,同時給周邊居民增加一處休閒健身的廣場,維客集團獨資打造的地鐵商業綜合體——維客星城,9月27日提前開放社會功能,位於地下三、四層的近1000個停車位免費供市民停車,地鐵2號線、3號線與李村商圈各商業體互聯互通的地下通道,也可以順暢通行,假期逛李村商圈無需再從地面車流中穿行馬路,也不用再經受風吹日曬。
  • 為緩解停車難,揚州新增790個免費機動車停車位!
    在新畫停車位的路段,從停車位起始處到結束處均設置了停車標識牌,牌上只寫了「臨時停車泊位」,沒有停車時間或費用信息。也就是說,全天任何時間段都可以停放,但只能是「臨時停車」性質,辦完事就離開,不要長期佔位停放。因為這些泊位使用的道路空間,警方決不允許「殭屍車」佔用,如果發現有車輛長期停放,請市民及時向警方舉報,警方會把這些車輛拖離。
  • 讀創調查|說好的「向上要空間」呢?深圳立體停車泊位佔比僅約1%
    自2016年開始,歷年深圳兩會期間都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向上要空間」,通過建設立體停車設施解決停車難題。從國外經驗看,立體車庫的運用已十分普遍和成熟。在日本,立體停車庫泊位以每年10萬個左右的速度增加,僅東京一地的立體車庫泊位就超過125萬個,極大緩解了城市停車壓力、停車用地緊張的矛盾。
  • 「停車」關於晉城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適時對外開放倡議書!
    關於停車亂停車難問題晉城市智慧停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發出了以下倡議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廣大市民朋友們: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現有社會停車資源,緩解停車供需矛盾,有效改善市區停車亂、停車難亂象,最大限度地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停車服務,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晉城市智慧停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向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一、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具備開放條件的單位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
  • 「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
    記者留意到,在一些城市中心城區的大醫院,停車難頻繁上演。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留言板上,也有不少居民反映醫院停車難的問題。連日來,記者趁上午時段,走訪了太原市老城區的4家醫院,發現每家醫院無一例外——門口都大排長龍。尤其是同處於五一路的山西省婦幼保健院和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兩家醫院呈垂角狀並立,直線距離不過50米,患者入院停車難的情況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