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不僅要做好曬前防護,
曬後如何修復也是不可忽視的。
因為即使保護再好,
也不可以百分百地隔絕紫外線等的傷害。
下面趕緊來學習一下曬後修復的方法,
不要等到皮膚發紅髮癢了才行動。
酷熱夏日,強烈的紫外線直射皮膚,容易造成皮膚損傷,誘導基底層黑色素細胞大量合成黑色素,防止紫外線及外界物質對皮膚的傷害。最終,我們的皮膚開始變黑,膚色不均,色斑等,嚴重的甚至曬傷。
面對強烈的紫外線,我們必須做好防曬。出門前,半小時塗抹防曬霜,帶遮陽傘,眼鏡出門,全面武裝對抗紫外線。但是回家後,記得及時做好曬後修復,補水降溫,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黑色素合成,避免皮膚變黑。
被曬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防曬霜的能力不夠、防曬霜沒有塗抹夠量、沒有補塗防曬、或者壓根不塗防曬霜也不做任何防曬措施等。尤其夏天很多人去海島旅行,被曬傷的機率是很大的。
曾經有一年瓶寶的朋友小Z跟瓶寶到三亞遊玩,瓶寶拿出防曬拼命塗抹的時候,小Z一臉嫌棄的說:「我最不要塗防曬霜了,油膩膩黏糊糊的,還要洗。外面太陽也不是很曬呀,我不塗了。」海邊的太陽有時候看上去很溫和,真的曬過了才知道厲害。我們玩了幾天回來之後,小Z開始全身大面積的蛻皮、紅腫(是的她直接穿比基尼去曬了)。整整一周,她坐在家裡哭,不敢出門見人,買了大量的曬後修復產品,可還是基本兩個月肌膚才慢慢恢復正常,並且黑了起碼三個色號。所以這裡再一次強調,防曬很重要!防曬很重要!防曬很重要!如何防曬,可以參考《那些你不知道的防曬秘密》。
其實同樣重要的就是曬後修復。哪怕你沒有曬到小Z那種程度,即便你做好了防曬,在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之後,肌膚多少都會受到一些傷害,曬後修復是一個必經過程。
先做個自我測試,看看你是不是被曬傷了。
皮膚發紅髮燙,但用水衝洗不會有刺痛感。這是輕微的曬傷情況,正常進行曬後修復就可以了。
皮膚發紅髮燙並且感到刺痛,甚至有紅腫的現象。這屬於中度曬傷,應該先用冰敷,之後使用曬後修復產品塗抹在曬傷部位並注意持續進行修復以及做好保溼。
皮膚不僅發紅髮燙、有疼痛感,並且已經出現蛻皮、水泡等狀態性改變的問題。這種情況已經是重度曬傷了,建議先到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其實現在的我們跟古人比起來也真的算好命,大多數問題都有直接的解決方案。現在市面上各種曬後修復產品,有面霜類、精華類、噴霧類、啫喱類、乳液類、還有各種面膜。在曬後修復的過程中,其實掌握好以下三個原則就行。
1.降溫。稍微嚴重一點的需要冰敷,如果只是輕微的發紅髮燙,可以使用噴霧類的產品、蘆薈膠,或者一些吸熱功效的凍膜等保溼類產品。降溫這一步做的越早越好,最好是曬後一兩個鐘頭內直接進行。
2.保溼。我們在第一部分就強調過,保溼是所有肌膚問題修復的第一步。這本身就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課。
炎熱夏日,如果防曬不充分,紫外線增加皮膚通透性的同時造成皮膚細胞損傷,所以皮膚難免被毒辣的太陽曬傷。
曬傷後,趕緊回到室內或者陰涼地方,用冷毛巾或者爽膚水為皮膚降溫和鎮靜。切記,不可冰敷,會刺激傷口加重病情。適當使用蘆薈膠和洋甘菊塗抹曬傷部位,鎮靜降溫和降低皮膚敏感度;同時為皮膚補充大量水分,對損傷部位進行修復,恢復皮膚健康!
皮膚經過長時間暴曬後,皮膚大量天然保溼因子(水分)隨高溫蒸發,想要預防曬傷,就要及時為皮膚補水和保溼。
出門在外,最佳的補水保溼方式就是補水精華噴霧,操作簡單,極速補水。但是對於有化妝女生,建議卸妝後在噴。曬後要先補水後美白。緊急補水降溫,一般用補水面膜和補水軟膜就夠。
在皮膚管理中心,運用純天然植物精華的補水系列產品,天然保溼因子為皮膚補充豐富的水分,同時形成一層保護膜,牢牢鎖住水分,保持皮膚長期水潤。
同時女生也可以做天鵝絨煥膚,雪花煥膚,櫻花煥膚等特殊煥膚管理,在多種透明質酸的作用下不僅能深層補水和保溼,而且補充多種營養精華,能美白緊緻的效果。
紫外線傷害皮膚的同時活化絡氨酸酶,刺激基底層黑色細胞合成黑色,造成皮膚膚色不均和曬黑問題。
在皮膚管理中心,女生通過私人定製的美白管理,豐富的維C等抗氧化成分,還原氧化物,同時與熊果苷成分共同作用,抑制黑色素合成,淡化色斑,美白肌膚。
或者通過雪花煥膚,黃金煥膚等特殊管理,清除皮膚表層汙垢,負離子抗氧化,還原氧化物,彩光嫩膚,柔膚鐳射,改善膚色不均,美白皮膚的同時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加皮膚緊緻度。
紫外線能損傷皮膚,破壞細胞內的DNA導致細胞凋零死亡,同時能增加自由基數量。然而自由基會釋放細胞內的膠原蛋白酶和彈力纖維酶,分解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導致皮膚老化。
曬後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C對抗自由基和清除自由基。同時通過再生管理,及時為肌膚補充再生因子或者膠原蛋白,增加皮膚彈性,延緩皮膚老化。
在皮膚管理中心根據自身皮膚狀況,選擇合適再生管理。MTS再生管理主要在於微針刺激皮膚合成膠原蛋白,配合幹細胞精華液效果更好。木乃伊煥膚以補充人體胎盤素和膠原蛋白,以及密封助氧提拉,提升皮膚緊緻度和塑造小V臉。超聲刀、BTL、黃金射頻微針、逆齡管理在於促進筋膜層收縮和膠原蛋白合成,提升皮膚緊緻度。
夏日護膚建議:
1. 別忘多喝水、多吃富含維他命C、E等蔬果、消炎美白的綠豆、薏仁湯。
2. 避開10-14點高溫和輻射強時段
3. 提前半小時做好防曬,出門後每2小時左右要補防曬霜
4. 敏感肌膚選用物理防曬霜,降低刺激皮膚
5. 給皮膚補水和保溼,記得先卸妝
6. 曬傷後,不可冰敷;
7. 曬傷後,冷毛巾或者蘆薈膠、洋甘菊等降溫修復。
8. 曬傷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後後方可用光電項目進行管理,根據個人皮膚情況。
夏季防曬常識:
1.18歲以前是防曬關鍵
成年人的黑色素瘤大多起因於兒時所受的暴曬,6個月的嬰兒不能進行海濱浴,7歲前的幼兒要穿上T恤衫,戴上遮陽帽,並塗抹兒童用防曬霜,夏季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儘可能不外出。
2.人受曬「資本」約5000小時
據資料顯示,普通人曬5000小時才會引起皮膚癌,但這個日曬時間不僅僅是指夏季陽光的暴曬,也包括日常所有與陽光的接觸。因此,日曬次數較多,扣分越多,當5000小時都扣完了,把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就非常危險了。
3.曬傷不是太陽對皮膚造成的唯一傷害
眾所周知,太陽的暴曬會形成色斑、皺紋、皮膚鬆弛,然而這些僅僅是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事實上,它還會對細胞與基因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有些細胞當場被殺死,而有些受傷的細胞則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刺激毛細血管,造成其破裂,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曬紅。尤其是UVA能滲透皮膚,破壞DNA,使皮膚失去彈性,嚴重的還會引起皮膚癌。
4.並非氣溫越高的地方紫外線越強
首先大家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紫外線是不會發熱的,如在海邊、爬山或滑沙時,你越覺得涼爽,紫外線卻越強。
5.皮膚在陽光下的承受力是因人、因時段和緯度而異的。
市面上的防曬乳,以SPF號碼分成不同的檔次;號碼越大,保護功效越長。通常,防曬乳的保護時間,是SPF號碼乘以15分鐘,像SPF8號的防曬時間是120分鐘。如果到山裡玩,只須作一般防曬,選擇SPF8的防曬乳即可。但如果到海裡遊泳,則需選用SPF15以上的防曬乳;中午時分,陽光強烈,就得選用SPF30以上的防曬乳。
6.SPF30防曬霜的防曬功能不是SPF15防曬霜的兩倍
雖然SPF30防曬霜阻隔紫外線的能力大於SPF15防曬霜,但這並不意味著SPF30防曬霜可以阻隔兩倍的紫外線。如果SPF15能阻隔94%的紫外線,那麼SPF30的防曬霜則能阻隔97%的紫外線。當然,不管是哪一種防曬霜,都應該隔2到3個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7.打把遮陽傘不能擋住全部曬傷危險
事實上,50%的紫外線都能透過遮陽傘,它只能隔離會讓人有灼熱感的UVA(黑色素),而UVB(衰老因子)卻能毫無困難地穿透遮陽傘。
★防曬誤區揭秘
誤區一:提起防曬的「曬」,許多人認為就是曬太陽,認為防曬就是防陽光。其實生活中需要防曬的地方很多,比如長期在電腦前工作,使用手機頻率高,都需要對面部皮膚做一定的防護措施。
防曬誤區二:只有在陽光強烈時才需要使用防曬用品。這是把紫外線與陽光等同看待了。其實,陽光中的紫外線,即使在薄霧、陰天和有雲層的天氣,也照樣存在,因此時時都要注意防曬。
誤區三:在夏天以外的季節,不需要使用防曬用品。即使在夏天以外的季節,紫外線也會奪走肌膚水分,破壞肌膚組織,因此防曬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功課。
誤區四:防曬用品的防曬指數越高,越能提高防曬效果。這是錯誤的。防曬指數過高的防曬用品容易阻塞毛孔,不利於排汗,造成肌膚過度的負擔,故而擦上後會感覺不適,而且不適合天天使用。正確的做法是,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要求,選用不同防曬指數的用品。
誤區五:只需防UVA就夠。其實紫外線中不僅黑色素是皮膚曬黑、曬傷的元兇,UVB也是不容忽視的「殺手」,會讓皮膚過敏、起斑,因此選擇既能防UVA又能防UVB的防曬霜才是最佳防曬品。
誤區六:一天只擦一次就足夠。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因為一般的防曬用品防汗程度為30分鐘,防水程度為80分鐘。如長時間在陽光下,應該隔1小時擦一次。
誤區七:防曬是年紀稍長的人才做的事情。其實年輕肌膚比年老肌膚更容易受紫外線傷害,只是積累的傷害在年紀稍長時才顯現出來,比如色斑、皺紋等。其實防曬是從幼兒時代起就必須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