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懟方方的巧巧女士,您也出來走幾步吧!

2020-12-16 柏文喜Kevin

原創:覽小科 原載:科學嗎 前天

本文作者:偽·爵爺

一位名叫「巧巧」的女士突然跳出來寫下洋洋灑灑2000多字,對方方日記極盡抨擊批判,還要「方方奶奶出來走幾步」。

硬著頭皮讀完巧巧女士的作品,可謂是「滿紙荒唐言,通篇是謬論」。

謬論之一

不得不說,親愛的老鄉教授,本來很喜歡你,你用「麻普話」講詩詞很好很風趣,可是特殊時期,為什麼犯糊塗呢,不看電視,不信官媒,你怎麼知道每天那些疫情數字是咋來的?全省全城幾千萬人生活如何保障的,如何運轉的?是方方日記告訴你的麼?說文字記者有失偏頗,可電視鏡頭、視頻畫面,有做假的麼?不信那些天天冒著生命危險在醫院一線採訪的記者發回的報導,反倒把「方方日記」作為唯一信息渠道和信仰,戴老是不是有點被帶偏了?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本人恰恰學過新聞皮毛,講三點意見:

其一,對政策效果的評估,均需從施眾和受眾兩個層面獲得反饋,才能獲得最客觀的答案。官媒的報導不可或缺,但無法面面俱到。自媒體作用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前期醫療資源擠兌時,微博和微信求助甚至起到了救命的作用。方方的日記既是暴露問題的清醒劑,也是緩解不滿的的潤滑劑,其安撫人心的作用,電視報紙無法替代。

其二,無論何種宣傳方式,都應當以人民為中心。李鴻忠在任湖北省委書記時要求各級幹部時刻牢記「六民要旨」:民評民說是標準、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聲是依據、民願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標、民苦民痛是失職。當下王曉東省長赴鄂州暗訪,要求保障米麵油菜市場供應;王忠林書記一走馬上任,就採取「四不兩直」方式,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暗訪疫情防控工作,也就為了聽民評民說,知民意民聲,更好地解民苦民痛,以期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

方方日記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之一,客觀上暴露了基層存在的問題,可以為領導暗訪提供問題線索。按巧巧女士您的邏輯,省市領導坐在家看新聞和報紙就可以了,何必直奔現場搞暗訪?您把方方日記批得一塌糊塗,是要堵塞言路,妨礙上聽麼?

其三,媒體人應重道輕術。您自稱華師畢業,戴教授也算是授業恩師,又和您是老鄉,他有自己獲取信息的取向和偏好,但他何曾說過「把方方日記作為唯一信息渠道和信仰」?

您亂扣帽子的做法,在辯論中叫詭辯,在司法上叫誣陷,在道德層面屬造謠生事。究竟是戴老被帶偏了,還是您處心積慮要把讀者帶偏?對自己的老師無中生有後又上綱上線批評,稱他「犯糊塗」, 廣大校友師長會怎麼看您自作聰明的舉動?

謬論之二

剛封城時,方方日記我也是每天必讀,她的文章有事、有情、有理、有觀點,而且有強烈的老百姓情懷。當下,對官媒的報導進行批判和反詰,很符合那些想說話卻又無能力表達的社會大眾的口味……所以,她的任何一篇日記閱讀量都是10萬+,而且評論者眾,共鳴者眾,在當前全國老百姓都宅家刷手機的時期,一點也不奇怪。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您的前一句沒錯,方方日記不僅老百姓在看,知識分子在看,我想政府官員也在看。方方日記連載至今未中斷,方方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仍能發布,充分說明為政者的寬容務實與自我警醒,是「四個自信」的生動體現。

至於您的後一句,簡直讓我出離憤怒了。如果我們能早一點傾聽那些「想說話而又無能力表達的社會大眾」的心聲,並採取果斷措施,局面又何至於此?!

另外,方方每篇日記的點擊量不是「10萬+」而是上百萬甚至上千萬。難道人民群眾都是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只會看熱鬧的吃瓜群眾?您不僅侮辱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格,還侮辱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智商!

謬誤之三

二來是我覺得作為作家,這些日記的寫作水平確實有失水準,比不了「財新」的深度,更比不了「三聯」的鮮活,甚至不如那個懷念小賣部小老闆的中心醫院的醫生的文章那樣真實感人。日記記敘如流水帳,觀點像一個渾身長刺的刺蝟,專門批判,從不弘揚!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一千個觀眾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方方作為一位退休老人,日記中有宣洩,有情緒,也有很多藝術的渲染,和文人的悲觀。但更多是平靜記錄著圍城中的每一天,不僅生動鮮活,而且真實感人,須知深度源於真實。其中不僅有圍城中的困頓與犧牲,也有對人性的拷問,對真相的追尋。對每一點積極的變化,無論是診斷標準的改變、方艙醫院的建設、中西醫結合取得效果,方方絲毫不吝溢美之詞,何曾「專門批判,從不弘揚」?!

謬論之四

三者,作為一個新聞專業,並幹過宣傳工作多年的「老文字」,我尤其不能認同那些不深入採訪、拼湊事實、臆想細節的文章!從方方的日記不難看出,封城以來,她幾乎足不出戶,作為名人,她經常享受著親友、粉絲饋贈食物,每天拼湊著她道聽途說的故事,批叛著她認為不對、不公、不好的各種現象。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有位網友說得好:「媒體人有媒體人的責任,作家有作家的責任。你不能要求每一位作家要像媒體人一樣在抗疫一線採訪。」

方方也說了她有準確消息來源,事後可追溯,經得起檢查。而且她講的很多情況,我們也能從武漢的眾多親朋好友處得到印證,證明此言不虛。您動不動給人扣帽子不是在耍流氓嗎?虧您能說出口!

至於說大家願意饋贈,不是因為方方老師缺這些食物給了什麼暗示,而是大家只想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她講真話、表真情的敬意。我反倒想問問巧巧女士,寫了這篇譁眾取寵的文章,您又能收穫什麼?

謬論之五

作為作家,名人,用筆墨、思想冷峻地看待當下社會,批判不公,引導人們向好向善,應該職責所在,而若一味批判、抱怨,而未有任何正義的賦能,倒憑空為社會增添了不少戾氣!除了讓本已疲憊失衡的公眾情緒更加低迷失去信心外,有多少正能量呢?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沒錯,文學是應當給人希望的。相對於「方方」曾經給我的「刺頭」印象,我反而覺得此時的方方更平和,更公允,更向善,也更向上!對於圍城內外的人來說讀「方方日記」感同身受的不是憤怒而是悲憫,不是戾氣而是博愛,不是絕望而是充滿希望,從中獲得了更多的正能量,但某些本就內心陰暗、動機不純的人除外。

謬誤之六

好在,已有人看到了這些不足,有篇《方方、易中天的大缺失》客觀地寫道:「知識分子的反思應該分三層:第一層是尊重科學;第二層是制度變革;第三層是信仰重生……從這個角度看方方、易中天的反思仍然不到位。我雖然敬重他們,但也為他們感到遺憾。我不是為了故作高深,不是為了批評他們二位,我只是覺得有必要指出這個大問題。方方、易中天的缺失,其實是整個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的缺失。」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巧巧女士把《方方、易中天的大缺失》搬了出來,本以為來了強援,但筆者仔細品讀後,哭笑不得。如果按照《方方、易中天的大缺失》一文的邏輯,只怕方方的日記還不夠負面、不夠消極、不夠大膽,不夠離經叛道。巧巧女士真明白作者的弦外之音嗎?如果您讀懂了,還拿這篇文章來批方方和易中天,就是舉著紅旗反紅旗,挑事的不嫌事大。只怕您根本就沒讀懂,是典型的「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好講話而不得要領」,回去好好補補課吧!

謬誤之七

方方奶奶,現在還有時間,武漢還在疫情之中,不妨下下樓,上上街、做做志願者,慰問下你關心的老人、病人等弱勢群人,「見證」而不是「推論」地寫好你的日記。請您出來走幾步,如何?

——巧巧《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

巧巧女士深諳「拳怕少壯,棍怕老狼」的道理,出名專靠打老年人,要和年過六旬方方奶奶比較下樓、上街、跑腿,真的是仗著年輕為所欲為,欺負老年人穩賺不賠,若要出名,只需亂拳打死老師傅。但法乎其上得其中嘛,巧巧是否更應該和楊紫瓊比拳腳,和孫楊比遊泳?雖會敗得灰頭土臉,但有益於您快速進步。

我想,方方奶奶如果年輕20歲,一樣會奮鬥在志願服務第一線。但是現在,我們更想她能安心寫日記,慰藉圍城中和圍城外的眾生,讓困頓者前行,讓無力者有力,讓困在籠中之鳥依然嚮往黎明的曙光。

反倒是要問一句:如果方方奶奶也倚老賣老,點名向您下戰書,請您出來比劃比劃詩詞歌賦,您敢不敢出來走幾步呢?

不知巧巧女士的真實身份,但跳出來以一人之力懟起方方、易中天、戴建業三位知識分子,不是蠢,就是壞。

如果您是普通文學青年,那便以自己的作為充分表現了什麼叫「無知者無畏」,水平有限,但勇氣可嘉。

如果您是體制內的幹部,只能說您高高在上,麻木不仁,對武漢人民的犧牲缺乏應有的同情和尊重。

我甚至懷疑您的動機不純,是錯誤揣摩領導意圖的政治投機行為。抓住幾個文人幾句帶有情緒性的話,揪小辮子,羅織罪名,其實是在給領導添亂,給群眾添堵,給媒體添笑料。

奉勸您一句:

重溫一下毛主席的話—— 「讓人講話,天塌不下來!」

相關焦點

  • 巧巧食品  巧玲瓏食品  巧巧(漯河臨潁)食品有限公司 「用心創造美味食品」
    「巧玲瓏」為香港巧巧集團旗下品牌,巧巧(臨潁)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薯片、蝦條、米餅等3大系列50多種產品,公司秉乘「用心創造美味食品」的企業理念、科學健康的配方、嚴謹的生產工藝、綠色天然的原材料,致力為廣大消費者奉上美味、安全、健康的食品!
  • 對話方方:日記之外,沒有其他創作打算
    疫情爆發以來,作家方方的日記火了。3月12日,筆者有幸對話方方,暢談她的這些日記,她的這些日子……您是怎麼想以「日記體」記述這樣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事件的?您的封城日記,看似行文隨意,但其實每篇都有一個「核」,都提出一個問題,這些叩問是之前的思考還是寫作過程中突然的靈感?方方:其實都是很隨意的,日記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意。就當天或頭天發生的事情,就事論事。在記錄的時候,就是想說自己心裡想的。其實一個經常寫作的人,在寫某件事時,是會有很多想法湧出來的。
  • #拍拍手藝人#品酒師巧巧
  • 護士梁小霞走了,方方表示不幸和悲哀
    相信,大多數善良的人們對梁護士的走,真心感到悲哀,真心為其祈禱,願天堂裡沒有疾病和哀愁。方方昨日也轉發了新華社公號上的消息,並且配文「很不幸。很悲哀。一路走好。武漢人會永遠記得你為武漢拼了命。」但願方方所謂的「不幸」和「悲哀」,是真的為梁護士的走有感而發。
  • 日走2萬步傷膝蓋,走3萬步斷大腿骨!嚇了一跳吧?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健步走」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曬步數」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潮流。
  •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日行2萬步走傷膝蓋,3萬步走「斷腿」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健步走」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曬步數」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潮流。
  • 作家方方:沒想到這麼多人讀我的「武漢日記」 現在仍不習慣
    方方:我女兒去日本旅遊,走之前,跟她父親一起吃了飯。結果她回來的時候,她父親一直發低燒,有可能被感染。而我女兒覺得自己也有點感冒,所以我很緊張,擔心她被感染。同時,我自己元月中上旬,曾經三次去過醫院,兩次沒戴口罩,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也不知道。所以,我跟我女兒商量好,讓她先隔離起來。實際上,我一個人在家,也相當於隔離。
  • 每天走一萬步是養生,還是傷身?醫生為您解開疑惑
    每天走一萬步是養生,還是傷身?回到今天的問題,既然走路那麼好,如果"我"每天走一萬步,對身體還是否有益呢?這件事,咱們還需要辯證地看待。* 健康的成年人,或者身體強健的人每天走個一萬步,甚至走兩萬步都是很常見的。他們可能是愛好運動,也可能是工作等原因,就算不刻意鍛鍊,每天都會走一萬步以上。
  • 別再刷步數了!有人日走3萬步「走斷了」大腿骨...
    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商報君看了一下自己排行榜,居然有人刷了4萬5千步.在微信運動排行榜中,如果有人成為第一名,排行榜頁面就會換成優勝者的圖片,對不少市民來說,這意味著榮譽~「排行榜」讓一些小夥伴陷入「狂走幾萬步」的「魔圈」雖然日走萬步讓覃小姐覺得有成就感,可是萬步在排行榜中「根本不算回事」。
  • 小小襪子巧巧手 童真童趣樂悠悠
    冬之校園【小小襪子巧巧手 童真童趣樂悠悠】兒童襪子往往色彩鮮豔、質地柔軟、款式新穎,充滿了童真童趣,那麼小朋友穿過的舊襪子還有沒有別的用途呢?近日,西安交大韓城幼兒園的一場親子活動,揭曉了答案!
  • 巴州老年人走模特步展現時尚風採
    「練習走模特步可以提升氣質,我本來打算到楊老師的模特班學習,但是已經滿員,只能等到明年再來。」57歲的李紅梅說,當天她是來預約明年的課程的。「走模特步與在部隊裡走隊列有相似之處。」69歲的王保銳曾當過兵,對此他很有感觸,「但是走模特步是一種從腳跟到眼神都需要注意的關於美感的展示。」他是跟隨楊晴學習的第一批男模之一。
  • 西裝短裙布料縮水吧?還沒走幾步路,又要扯下來了
    當我們穿上漂亮衣服的時候,整個人也變得格外的優雅與魅力無窮,相信很多女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像醜小鴨一樣,秒變成天鵝吧?不過我們不僅僅需要注重時尚穿搭,還需要利用衣服來襯託出自己的優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圖中這位美女的衣品吧,看看她的審美觀是否值得我們研究。
  • 女子連續半個月每天走一萬步 結果攤上大事了
    本市一位40歲的女士連續半個月每天走一萬步,被醫生診斷為筋膜勞損。對此,醫生提醒,快走最容易傷腳踝,這樣的損傷大多數都不可逆。所以,不要一味追求每天的步數多少,科學鍛鍊很重要。  連續半個月每天1萬步腳底痛得下不了地  「我看別人一天走2萬多步都蠻好,我怎麼一天只走1萬步就這樣了。」
  • 今天的熱搜第一名「方方」是誰? 我分析了一下方方的微博
    我們先從看圖1——方方年微博數量變化趨勢圖,可以看出方方這些年整體上發布微博的數量是下降的,剛剛註冊的微博2012年平均每天發布4.4條微博。我們大膽推測,這應該是起床發一條、中午一條、晚飯一條,最後睡前一條,一日四更,比較可怕!到了2018年(1.27條/天)、2019年(0.68條/天)差不多每天一條;進入2020年,方方發布微博的頻率又略有增加,達到1.72條/天。
  • 為什麼走路可能是最佳的健康運動,您真的需要每天走10000步嗎?
    科學說:不必擔心每天要走10000步。但是,您可以想走得更快一些,以減少疾病的風險並延長壽命。 人類是唯一站起來的物種。在人類已經成為雙足動物的600萬年中,我們直立行走的能力使人類能夠走很長一段距離,並在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中生存。
  • 堅決反對方方日記出海的8個理由
    中寫過:第一、方方寫日記,並不是文學創作,她只是隨手記錄日常,在微博上分享感悟;第二、寫日記的方方,並不是以作家的身份在寫(但出於職業原因,她可能用作家的思維與視角去寫,這是她的自由,其實,這樣寫出來的日記會更好,因為日記是用文字記錄的,作家對文字是專業且敏感的,寫日記駕輕就熟),「方方日記」中的方方是一名普通的女性,是一名身處最重點疫區的當事人;第三、方方已經退休了,她現在並非作協領導,於她而言
  • 致作家方方:端誰碗,服誰管
    文:石家友庚子大疫期間,作家方方的日記,火了。跟著火了的,還有某個公眾號,發了一篇《一位高中生給「方方阿姨」的信》。方方阿姨,您穿誰的衣,您端誰的碗?我從網上看到您曾經因為某個事發脾氣,說過「大不了不當作協主席」。我看到這句話時笑了,感覺您像個孩子一樣可愛。作協主席,僅僅是個職務嗎?看到這裡,我會心一笑。這個「高中生」,把從前老輩人嘴邊的老話都搬出來了。可見用心良苦。
  • 【方方日記】所有的疑問,都無人回應(3月23日)
    後來,他們中的一些人沒吃沒喝住在城市的地下通道時,被記者發現,寫了出來。人們這才想到:哦,還有這樣一批人。哦,這些人太慘了。政府也出臺了一些辦法,讓他們有地方可住。然後,又有這麼多時間又過去了,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還滯留在這裡。他們比起有家的九百萬武漢人,更急切地等待著開城。有時候想,這世上如果多幾個有心人,幫著政府出出主意,想點辦法,讓他們早點回家,不也很好呢?
  • 大學生是如何看待《方方日記》的?清華大學老師就此做了一個調查
    最近一段時間《方方日記》沸沸揚揚,各行各業中的人士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那麼具有較高智慧和較多知識儲備同時更為理性的大學生群體是如何看待《方方日記》的呢?調查顯示,有87人對《方方日記》偶爾關注,12人持續關注,8人沒有關注。關於對《方方日記》的態度,38人表示一直反對,22人表示一直支持,29人表示無所謂。另外從支持變為反對的有28人,從反對變為支持的有2人。
  • 高手模仿李白拿下大獎,女作家方方稱:真是笑話,她自己水平如何
    而在當代文壇,莫言和餘華都是當代文壇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但兩人都一直互相欣賞,莫言得諾貝爾獎後受到了不少質疑,餘華第一時間站出來力挺兄弟。賈平凹和路遙也是當代文壇泰鬥,兩人也一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文壇高手之間的心心相惜,讓我們看到了文人身上的容人之度。但在近些年的文壇,也曾發生過兩件讓不少人不太能理解的懟同行事件,這兩次事件的共同主角之一是湖北女作家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