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作家方方:端誰碗,服誰管

2020-12-15 愚伯的自留地

文:石家友

庚子大疫期間,作家方方的日記,火了。跟著火了的,還有某個公眾號,發了一篇《一位高中生給「方方阿姨」的信》。

那位自稱的「高中生」,在信中有這麼兩段話——

我小時候,母親告訴我,吃人飯,要說人話,端別人碗,要服人管。

方方阿姨,您穿誰的衣,您端誰的碗?我從網上看到您曾經因為某個事發脾氣,說過「大不了不當作協主席」。我看到這句話時笑了,感覺您像個孩子一樣可愛。作協主席,僅僅是個職務嗎?

看到這裡,我會心一笑。這個「高中生」,把從前老輩人嘴邊的老話都搬出來了。可見用心良苦。

這封信之後,有很多人都懷疑「高中生」是不是真實。要我看,能夠在這封信中說出來「端別人碗,要服人管」的話,何止是一個「高中生」這樣簡單。

端誰碗,服誰管。從前我們皖北農人,也是這麼說的。

那時候,小年輕中出現了對單位的領導,村裡面的幹部有牢騷、發不滿的苗頭;哪怕是生產隊的隊長,集體出工的「工頭」呢,老輩人都會在背地裡諄諄教誨:端誰碗,服誰管啊。

言語之中,你的飯碗,你在吃的這一晚飯,都是人家給的。既然這樣,你就得服從人家的管教,人家的規矩。人家指東,你不能朝西;人家叫你打狗,你不能去攆雞。這個,才是吃人家一碗飯的人,應有的態度和本分。

古往今來的皖北農人,淳樸善良,溫順本分。他們的意識深處,跟給碗飯吃的人「炸毛」,提出不同意見,那是要砸自己飯碗的。你說人家這安排的不好,那做得不對,問題是,你手裡端著的飯碗,就是人家給你的啊。惹得人家不高興,得,把飯碗奪回去,你咋辦?

端誰碗,服誰管。其實這個話,不只皖北農人這樣說。看網上的議論,很多地方的人也都有這個所謂的傳統。我本來也沒打算寫這句話。但不寫出來,似乎又心有不甘。

我想說的是,作為傳統觀念,「端誰碗,服誰管」,與現今的現代觀念,現代化的意思,是格格不入,甚至根本上對立的。我就不說所謂納稅人意識了。

但我還是認為,如果「端誰碗,服誰管」的觀念,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還有市場,還能夠在網上堂而皇之地拿出來示人,還有那麼多的人「打賞」,那麼,新時代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確實——任重道遠。

當我們一邊說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一邊信著「端誰碗,服誰管」,我真的感覺到這很「魔幻」。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的表徵嗎。

相關焦點

  • 是誰給了方方「日記」春天?
    作家 方方二、方方「日記」的「危害」是什麼?對方方「日記」的質疑,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失實」。比如關於一地的 「無主手機」、護士是否已經犧牲等等。二是「抹黑」。特別是橫向比較,美國等西方國家竟然能夠白白浪費中國作出重大犧牲所爭取的寶貴兩個月,導致全球大流行,釀成150餘萬人確診、近10萬人喪生的慘劇;誰更對人民負責,誰更對社會盡責,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如果僅僅因為個人的政治立場、偏見甚至情緒而罔顧事實,那就喪失了一個作家最基本的職業倫理和道德操守。
  •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亞馬遜開賣 作家方方個人資料起底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亞馬遜開賣 作家方方個人資料起底時間:2020-04-08 14:06   來源:荊楚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亞馬遜開賣 作家方方個人資料起底 中國作家方方在今年年頭針對湖北武漢當地新冠疫情暴發後所寫的,反疫情生長和記載疫情下日常點滴的方方日記英文版預計將於
  • 今天的熱搜第一名「方方」是誰? 我分析了一下方方的微博
    我們先從看圖1——方方年微博數量變化趨勢圖,可以看出方方這些年整體上發布微博的數量是下降的,剛剛註冊的微博2012年平均每天發布4.4條微博。我們大膽推測,這應該是起床發一條、中午一條、晚飯一條,最後睡前一條,一日四更,比較可怕!到了2018年(1.27條/天)、2019年(0.68條/天)差不多每天一條;進入2020年,方方發布微博的頻率又略有增加,達到1.72條/天。
  • 把方方日記埋在春天裡
    誰叫她是個率真直白的老太太呢——我就這脾氣,誰來質疑我罵誰,你們都是極左分子。看上去吵架是她人生的一部分,別人太客氣了反而對不住她。反對者也有陰謀論,比如挖掘代理髮布日記的「二湘」的美國背景。我看根本不需要挖背景,她們的表現只是中國當代文藝界智識水平、情感水平和邏輯水平的平均狀態。
  • 作家方方:沒想到這麼多人讀我的「武漢日記」 現在仍不習慣
    作家方方:沒想到這麼多人讀我的「武漢日記」,現在仍不習慣|草地·訪談  首發:「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ID:xhmrdxwx)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喻珮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被疫情籠罩的近段時間裡,這句話被頻頻引用、傳播。
  • 武漢日記,方方的新「傷痕文學」
    傷痕文學流行了很久,而且對中國文學與藝術界影響深遠,現在文學界和影視界依然有人在不斷地炒「傷痕文學」這碗冷飯。最近十分流行的《方方日記》的作者——方方同樣位列其中。而且這次「冷飯」不「冷」,方方還因此成為了紅人。在疫情進行的過程中,方方積極記錄著武漢人民的傷痕,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方方又積極號召大家記錄人們所經歷的「傷痕」。
  • 關於《方方日記》的8個問題:文學沒有國界,但文人有
    一次是,2月19日的二條,我引用了方方說的一段話:「現在,我雖然不是湖北省作家協會的主席,但我還是個作家。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湖北同行,以後你們多半會被要求寫頌文頌詩。但你們下筆時,請思考幾秒鐘,你們要歌頌的對象應該是誰。
  • 堅決反對方方日記出海的8個理由
    中寫過:第一、方方寫日記,並不是文學創作,她只是隨手記錄日常,在微博上分享感悟;第二、寫日記的方方,並不是以作家的身份在寫(但出於職業原因,她可能用作家的思維與視角去寫,這是她的自由,其實,這樣寫出來的日記會更好,因為日記是用文字記錄的,作家對文字是專業且敏感的,寫日記駕輕就熟),「方方日記」中的方方是一名普通的女性,是一名身處最重點疫區的當事人;第三、方方已經退休了,她現在並非作協領導,於她而言
  • 從方方到許可馨,為何總有人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後有方方發表《武漢日記》,為辱華勢力送去彈藥。臺灣黃智賢是這樣評價方方的,「她的日記結束後2週,就迎來美國和德國的出版。這樣光速的出版合約與預售,不但非比尋常,也代表了西方世界,某種情緒的迫切需要。所以方方,實在太可愛,太符合需要。千萬人的奮鬥與犧牲,14億人的隔離與努力,換來了方方的榮華富貴。所有中國的犧牲,英雄的事蹟,14億人的努力,他們什麼都不要看見,只想要方方的聽說與閨閣。
  • 方方:春節來臨,吃字當頭(4)- 南吃北吃
    方方:春節來臨,吃字當頭(1)- 大吃小吃方方:春節來臨,吃字當頭(2)- 遠吃近吃方方:春節來臨,吃字當頭(3)- 東吃西吃南吃北吃方方 | 文南方人和北方人從相貌和體型上看,委實不那麼相同。而南方人卻要瘦小得多,面部輪廓也顯得柔和,言談舉止,有一種舒緩有致的意味。民間有諺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話極是有理。南北兩方的人,吃的東西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好吃麵,南方人好吃米;北方人吃得粗,南方人吃得細;北方人愛吃鹹,南方人愛吃淡;北方人大塊吃肉大碗喝湯大口喝酒,吃得很簡單,南方人卻喜歡將肉弄成精精瘦瘦的,湯也用小器皿燉煮,蛇蟲鳥獸之類,什麼都吃,吃得很複雜。
  • 出席活動誰都不服,就服範冰冰帶上「刷碗手套」還那麼靚麗!
    然而這身服裝比較亮眼的搭配就是這個「刷碗手套」了。這個橡膠的質感真的是太像廚房裡媽媽經常用的手套了。然而範冰冰搭配起來並沒有怪異的感覺,反而添加了許多亮點。白色的襯衫裙比較單調,添加了橘色系的手套作為配飾,將整個氣質更深一步,變得更加有味道。這種穿搭的感覺也特別像是民國時期的名媛穿法,時尚而特別的有魅力,帶給大家一種新感覺。
  • 作家方方:復興不復興,對我來說無所謂。真要復興,喊不喊口號,都照...
    著名作家方方,2歲隨父母遷至武漢,現已在武漢生活60多年,其小說裡塑造的諸多武漢人形象廣為傳播。 在作家和武漢居民的角度,方方表示,武漢確實在變漂亮和乾淨,偶爾會產生陌生感;武漢人的暴躁性格,隨著環境也在漸變。
  • 日本人吃飯要端碗,韓國人吃飯卻不能端碗,那中國人吃飯端碗嗎?
    但是即使受到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日本和韓國也改善了當地的飲食文化,一些文化習俗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吃飯要不要端碗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意見。韓國人們吃飯時不能拿碗,在韓國的人們看來,端碗是一件非常不禮貌和自私的事情,沒有人和你搶飯吃,你為什麼要端碗?所以在韓國的人們眼中,端碗就像「乞丐吃飯」。
  • 湖北重啟,60集《方方武漢日記》今晨劇終
    作家方方今日凌晨零點15分,在微信公號發出《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之後,《方方武漢日記》宣告完結。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澤,生於江蘇南京,定居江城武漢。她是中國當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水在時間之下》《萬箭穿心》《風景》等,曾任湖北作家協會主席,現已退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後,《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給身在武漢的方方發信息說,不妨寫寫「封城記」。
  • 喪鐘為誰而鳴?
    圖 | 網絡01我喜歡上是枝裕和,是因為他曾說過一句話:我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拯救世界之類的情節,更想表達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甚至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正如作家方方說的那樣: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那裡,可能就是一座山。苦難本身沒有意義,但銘記苦難,會讓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 對話方方:日記之外,沒有其他創作打算
    疫情爆發以來,作家方方的日記火了。3月12日,筆者有幸對話方方,暢談她的這些日記,她的這些日子……您是怎麼想以「日記體」記述這樣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事件的?方方:他叫我走,我就走給他看?用武漢話說:他算老幾?我是一個獨立的人。現在有多少信息必須自己親眼所見才能寫呢?網絡這麼大,這麼靈通,語音、視頻、文字,所有都是活的。說這種話的人,我只能認為他們蠢唄。
  • 最新網絡小說作家人氣排行,愛潛水的烏賊當仁不讓,50強還有誰?
    權威數據研究與分析機構—— 速途研究院近年來不斷地推出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對國內最具影響力男作家TOP50 及女作家TOP50進行梳理 ,並與上一年的作家影響力榜單作對比,為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變化及網文行業發展趨勢提供參考。
  • 張愛玲蘇青、亦舒瓊瑤、池莉方方,讀者喜愛的女作家總是並蒂盛開
    女作家與男作家儘管同為作家,卻似乎是更引人注目的一種存在。她們感性、銳敏,以心弦彈奏,用文字舞蹈,很常見的情況是,她們本身的人生歷程就是一部跌宕有致的小說,一詠三嘆的曲謠。同時代的女作家經常被一起談論的還有池莉和方方。這兩個人聯結密切度更高,都是同飲長江水的武漢女作家,寫作風格也都是以武漢街頭巷尾的柴炊生計、生死歌哭為題材的現實主義創作。
  • 誰了《摩天大樓》誰了美寶?情節還在橫向發展,作家的鄰居是關鍵
    那麼誰是最有可能到美寶的人?美寶是一個天生麗質女孩,但是卻有一個不幸的家庭。儘管她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她仍然很善良純潔的心。在美寶死後,第一個發現屍體的人是保安謝潑德,因此他成為第一個嫌疑人。在審問謝潑德的過程中,他的懷疑有時增加,有時減弱,使人看不清真相。
  • 方方: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每個時代總要有人去書寫、去記錄、去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作家或許就是這樣的一類人,方方就是這樣一位對生存的時代負有責任感的女作家。「好好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很久很久。」最早聽說過方方,只是知道是位敢說敢寫的作家,因為大膽揭露一次文學獎項評比過程的「暗箱操作」,而引起了文學界的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