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家友
庚子大疫期間,作家方方的日記,火了。跟著火了的,還有某個公眾號,發了一篇《一位高中生給「方方阿姨」的信》。
那位自稱的「高中生」,在信中有這麼兩段話——
我小時候,母親告訴我,吃人飯,要說人話,端別人碗,要服人管。
方方阿姨,您穿誰的衣,您端誰的碗?我從網上看到您曾經因為某個事發脾氣,說過「大不了不當作協主席」。我看到這句話時笑了,感覺您像個孩子一樣可愛。作協主席,僅僅是個職務嗎?
看到這裡,我會心一笑。這個「高中生」,把從前老輩人嘴邊的老話都搬出來了。可見用心良苦。
這封信之後,有很多人都懷疑「高中生」是不是真實。要我看,能夠在這封信中說出來「端別人碗,要服人管」的話,何止是一個「高中生」這樣簡單。
端誰碗,服誰管。從前我們皖北農人,也是這麼說的。
那時候,小年輕中出現了對單位的領導,村裡面的幹部有牢騷、發不滿的苗頭;哪怕是生產隊的隊長,集體出工的「工頭」呢,老輩人都會在背地裡諄諄教誨:端誰碗,服誰管啊。
言語之中,你的飯碗,你在吃的這一晚飯,都是人家給的。既然這樣,你就得服從人家的管教,人家的規矩。人家指東,你不能朝西;人家叫你打狗,你不能去攆雞。這個,才是吃人家一碗飯的人,應有的態度和本分。
古往今來的皖北農人,淳樸善良,溫順本分。他們的意識深處,跟給碗飯吃的人「炸毛」,提出不同意見,那是要砸自己飯碗的。你說人家這安排的不好,那做得不對,問題是,你手裡端著的飯碗,就是人家給你的啊。惹得人家不高興,得,把飯碗奪回去,你咋辦?
端誰碗,服誰管。其實這個話,不只皖北農人這樣說。看網上的議論,很多地方的人也都有這個所謂的傳統。我本來也沒打算寫這句話。但不寫出來,似乎又心有不甘。
我想說的是,作為傳統觀念,「端誰碗,服誰管」,與現今的現代觀念,現代化的意思,是格格不入,甚至根本上對立的。我就不說所謂納稅人意識了。
但我還是認為,如果「端誰碗,服誰管」的觀念,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還有市場,還能夠在網上堂而皇之地拿出來示人,還有那麼多的人「打賞」,那麼,新時代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確實——任重道遠。
當我們一邊說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一邊信著「端誰碗,服誰管」,我真的感覺到這很「魔幻」。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的表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