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鍾 鵬 謝永中 張正平)9月20日,經過新邵縣大同文化研究會三位理事人員一年多時間的奔走和艱苦努力,籌集社會捐款12萬餘元,77歲的理事人員周明志傾盡家裡所有積蓄,耗資36萬餘元的坪上鎮周氏烈士陵園終於在該鎮時榮橋村竣工落成。
新邵縣坪上鎮在民國時期原名新化大同鎮,這裡人傑地靈,英雄輩出,1926年底,該村共產黨人周琨在村裡建立了中共湘中特委大同支部,同時也成立了新化第三區農民協會。先後有共產黨人周琨、周歧、周維煥三兄弟,周叔川、周維渥等六餘位烈士為革命獻身,還有一大批革命志士從這裡走上革命道路,1928年初,中共湘中特委在這裡組織成立了老虎巖遊擊支隊,烈士周維渥任政委,周琨任大隊長。時榮橋是中共組織和群眾基礎較好的村,因此很多重大革命活動曾在這裡舉行。現村內存有較有豐富的黨史勝跡。
「1928年春,烈士周琨被叛徒誆騙被捕後,受盡酷刑,但絕不屈服,在新化城外西門嶺英勇就義。烈士們的遺骨埋葬在這裡較早,周昆的墓碑有92年了。」71歲的村民周永年老人告訴記者,「這些烈士開始時是用木板製作的簡易墓碑刻下他們的名字以及生死信息,後來這些烈士的後代和親屬才用石碑刻上他們的英勇事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墓碑遺失或損壞嚴重,整座山頭僅存三塊烈士墓碑,並且東倒西歪地豎在雜草叢中,其他烈士墓已無法找到。周明志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心痛地說:「這些烈士為了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業犧牲了,我們不能忘記!看到他們現在躺在雜草中,有的連名字也沒有了,我真是過意不去啊!再不給他們建個集中的陵園供後人瞻仰,以後更難找了!」
為了緬懷先烈,紀念革命烈士,新邵縣大同文化研究會幾次召開常務理事會議,首先搜集烈士的歷史材料,材料整理好後,理事會人員多方奔走,多方籌措資金,對周氏烈士墓進行修繕,修建烈士陵園。有了祭奠緬懷英雄烈士的場所,每逢清明時節,該會組織當地的志願者和中小學生進行祭掃烈士陵園,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也為當地紅色文化的傳承及紅色旅遊的開發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