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責任與任務在於化(除)惡為善,走向共產主義大同社會

2020-12-13 仁和拳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文化就是文在化,文這種信息類物質在不斷的變化、演化,向前發展,人類出現以前是天文,天的文化,也就是自然界的文化,出現了人以後是人文,文化發展到了人這一文,人這一文也不斷的向前發展變化演化,出現了人類文明。

什麼是文明,我認為是文這種物質逐漸自己明白了,所以叫文明,文發展到人這一文,逐漸研究文這種物質本(自)身,所以文逐漸明白了什麼是文,就進入人類文明了。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認為為公即是善,損公濟私即是惡。

怎麼阻止惡,怎麼化惡為善,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中國文化當下的責任。

中國文化在孔孟時代就認為,什麼是華夏?只要你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中華文化就是華夏,只要你認同大同文化就是華夏,不管你住在那裡,什麼人種,什麼膚色,你是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紅皮膚,住在亞州、歐洲、非洲、美洲,都無所謂,認同大同文化,踐行大同文化就是華夏,不然就是夷狄。

從當下來講,認同走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人就是華夏,認同人類永遠處於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的叢林社會的就是夷狄,不管你標榜的多麼民主人權。

相關焦點

  • 「大同」理想的文化解讀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謂大同。」「大同」,代表古人對理想社會的最高憧憬,表達了一種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追求。此一憧憬和追求,歷數千年,始終是中華傳統思想的主流,具有重要的價值。古典情境下對理想社會的憧憬作為「大同」思想核心的「和諧共生」具體指什麼,或者經由何種路徑才能達至呢?古人給出了答案,這就是《中庸》所云的:「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 建行大同分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建行大同分行2020年開展了多次防範非法集資、打擊洗錢犯罪以及《民法典》宣傳活動。一是7月20日建行大同分行在我市名堂公園參加了由大同市處置非法集資領導辦公室發起的,大同市人民檢察院及中國人民銀行大同中心支行主辦的「防範非法集資,打擊洗錢犯罪」宣傳活動。在宣傳活動中,該行員工向往來市民認真講解了非法集資、洗錢犯罪等具體表現形式,並就如何防範非法集資、洗錢犯罪向市民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建議。
  • 【雪峰文集】共產主義在這裡已全面實現,認為共產主義社會就是共妻是天大的誤解
    人類中有些人是頭朝下活著,他們平視時看到的都是垃圾,他們仰視時看到的大都是人們的屁股,那些說共產主義社會一定是「共妻」社會的人,就是一些頭朝下活著的人。  共產主義社會是共妻的社會嗎?當然不是。因為在共產主義社會沒有婚姻和家庭,沒有婚姻和家庭的社會就沒有丈夫和妻子,哪來的妻子可共?
  • 法槌千鈞掃黑惡 正義昭彰安民心--全市兩級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自2018年1月23日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大同市兩級法院作為這場正邪較量的主力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決策部署,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始終將專項鬥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政治責任,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全力攻堅克難,努力實現「長效常治」,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 佛教認為:人性是善,還是惡?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因為不修養而有了惡。荀子、韓非等則認為人性本惡,主張用政治管理、社會教化來改惡為善。後世思想家對此也多有闡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不過,從世間的角度來說,佛教一般不說人性本善或本惡,而是認為人性中有能生起善與惡的「種子」(因種),遇緣而產生善與惡的想法和行為。
  • 「原創」大同思想和鄭和文化
    選賢舉能,誠信和睦,四海之內,皆為親朋……這就是大同社會」。大同思想匯合、總結了諸子百家的社會理想,既是中華民族所創造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之一,也是中華文明關於人類社會的共同主張。近代以來,康有為在清末撰寫《大同書》謀求變革,孫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發出「振興中華」的口號,確立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
  • 共產主義社會是烏託邦嗎
    對共產主義社會失去信心的人總是拿烏託邦作對比,結論是共產主義不現實;似懂非懂的人糊塗了,不由自主的附和起來,並把烏託邦與共產主義社會一起當作「不可能」。由於生產力的制約,把三個「極大」作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前提,似乎只有同時滿足了三個「極大」,才能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主觀共產主義,根本不懂共產主義的使命是什麼。似乎人類解放了,生活資料豐富多彩了,共產主義社會就實現了,完全是資本主義思想的簡單前推。只考慮個人需要,沒有考慮社會最大節約的需要,也是根本需要,忽略了最大節約是宇宙原則。
  • 聖人的教誨都是貫通的,教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責任是什麼?一個人從小成長,連對自己的家庭、家族都沒有使命,他能做君子嗎?人生能不空過嗎?所以古代的人難得在哪?他知命,他知道時時要想著家族的命運。當他念念為家族著想,不為自己想,那自私自利沒起來。我看到身邊的一些長者,真的是道義人生,幾十年下來我們從沒看他們為自己想過,這個就是傳統文化的根。
  • 大同世界與人間天國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的社會的確是儒家理想的社會,也是孫子中間山先生所要建立的理想的中國社會,和孫輩中午山先生同時代的許多知識分子也有這樣的理想。  許多人誤以為基督教的信仰,只重視精神而漠視物質;特重靈魂輕賤肉體;只著眼於來生而不在意於今世。
  • 西南聯大精神的時代內涵:行大道,求大同
    18 世紀下半葉開始 , 隨著英國產業革命(技術革命)的興起,新興的資產階級、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沿著資本擴張的道路,逐漸形成了強勢的西方文化,並不斷自我膨脹,產生了殖民主義、種族主義、文化沙文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以至於霸權主義,其所造成的種種危害逐漸顯現。
  • 我們與惡的距離,與善的距離
    我們習慣了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習慣了垃圾收拾好交給廢品收購者,習慣了雨天開車慢行避免濺溼路邊的行人...這些簡單的舉手之勞,都源於善,那麼人性的惡,究竟是什麼?小朋友都知道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而當世的我們啊,是不是丟掉了什麼?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斌心學校第三屆傳統文化培訓隆重舉行
  • 任務清單化、責任具體化、時間節點化 西安高新區紮實推進掃黑除惡...
    央廣網西安12月近7日消 近日,記者從高新區掃黑辦獲悉,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之際,為奪取專項鬥爭的全面勝利,高質量完成工作,高新區掃黑辦按照「任務清單化、責任具體化、時間節點化」的工作標準,制定《高新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戰決勝階段重點工作任務分解方案》,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
  • 「小康社會」的文化源頭與發展
    在另一部儒家經典《禮記》的《禮運·大同小康篇》中,對於與「大同」相對應的「小康」有過具體描述:「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可見,「小康」是希冀出現賢能統治者、講求仁政以達到富民強國的理想社會狀態,體現了儒家經世致用的思想傳統。相對於有烏託邦色彩的「大同」,「小康」是歷代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的現實基礎,這為我們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文化土壤。
  • 【每日一習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每日一習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020-02-24 07:12:00來源:央廣網
  • 讀孔子《禮記禮運大同篇》有感
    孔子在《禮記禮運大同篇》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
  • 山西大同:立足文化 綠色崛起 發展為人民
    大同,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中國煤都。人們幾乎已淡忘了大同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歷史沒文化」,一度,大同人自己也無奈地這樣自我解嘲與反諷。而如今,人們已很難用一個詞彙來定謂大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古都,中國雕塑之都,中國文物保護、文化傳承典範城市等等。
  • 上海家化: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上海家化: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2月19日 18:51:25&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上海家化: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公司計劃每年發布一次《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我們肩負企業社會責任,為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創造了精益求精的產品,為合作夥伴創造了全新的商業價值,為支持政府工作勇做行業排頭兵、傳揚中國文化,為成就祖國綠水青山的中國夢節能減排,為公益事業和社會進步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 新邵縣大同文化研究會組織社會力量修建烈士陵園
    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鍾 鵬 謝永中 張正平)9月20日,經過新邵縣大同文化研究會三位理事人員一年多時間的奔走和艱苦努力,籌集社會捐款12萬餘元,77歲的理事人員周明志傾盡家裡所有積蓄,耗資36萬餘元的坪上鎮周氏烈士陵園終於在該鎮時榮橋村竣工落成。
  • 每日一善文案|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慈善事業的最終目的不在於給予了多少, 而在於有沒有一顆同情和善良的心。慈善不應該是富人, 良心發現時的施捨和恩賜, 而應該是每個人 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對他人的同情與關愛。2. 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要立志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鬥,把祖國建設成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國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