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現代年輕人都處於禿頭掉發各種危機之中,但髮型的成功與否,依然是頭等大事。
男生可以擁有幾個髮型?而離開東亞板塊的Asian Boy們又能擁有幾個髮型?這似乎是每個背井離鄉的亞洲男孩心裡最苦的事情。
亞洲髮型藝術:
國外Tony的手有多笨?
在留學生圈子裡,他們有一招識人鑑婊的招數:
「某富二代帶剛回國的留學生女朋友去換髮型,而富二代的朋友則會仔細觀察這位留學生新女友換的是空氣劉海還是齊劉海。如果是齊劉海,那說明這位留學生女友在海外都是自己搞定髮型,家境一般。而這位富二代在看到女友換了齊劉海後,直接推了個圓寸,用自降身價的方式來讓女朋友避免陷入尷尬。」
或許這就是海外留學生富二代能帶來給你最真摯的愛了,堪稱現實世界的瑪麗蘇式柔情。
而一直生活在海外的第一代,第二代移民ABC們,可能這輩子都沒走進過歐美沙龍的大門。
U是一名18歲的亞裔ABC少年,他說自己長到現在只在唐人街和媽媽手下的剪子下理過頭髮,因為我媽媽一直堅持「美國髮型師不知道怎麼剪亞洲人頭髮」。
所以國外Tony到底有多不會剪頭髮?
著名理髮師Alberto Olmedo的日常操作是這樣的,一邊剪一邊還貼心問顧客「你覺得怎麼樣」?
我看刀下之意是:你敢說不咋樣頭都給你削掉。
你如果好奇問他為什麼會選擇武士刀作為剪髮工具,該大師振振有詞:如果我先修了左邊的頭髮,那右邊很難和左邊絕對一樣,使用武士刀作為工具可以同時修建兩邊的頭髮,這樣才能使我尊貴的客人的髮型保持絕對的完美。
貪便宜的知乎小哥在好友的推薦下去了一家美髮沙龍,毛寸變成藝術毛寸。
在國內受到了嘻哈文化薰陶的男孩Lilsup,獨身前往布魯克林的Barber Shop,希望這裡經驗豐富的地道老鐵給自己整個髮型,沒想到上來就被火炎術攻擊。
最後剪出來的髮型變成了這樣,美國Tony還特別心滿意足告訴你:我就知道你們這些亞洲佬喜歡動漫裡面的頭髮樣子。
你以為只有普通人會遇到這種問題?偶像idol就不會?
ONER的嶽嶽顯然知道「亞洲人的頭髮,外國沙龍搞不定」這一點,於是不剪頭髮,只讓美國Tony給自己造型,但結果???
再來看看曾經一直呆在西雅圖的Jay Park,說好聽點是西雅圖陽光男孩,說難聽點,這種慄子頭,10個亞洲男孩裡,有5個愛健身玩滑板的都剪這個髮型。
樸宰範:想要成為理髮師嗎?(豎起大拇指)
亞洲男孩的特殊技能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男生是如何打理自己頭髮的。反正作為一名不做頭髮的普女Chessidy,見過男生出門前搞髮型,小卷棒,啫喱,定型噴霧全部弄一遍的精緻男孩。
而出國在外,如何剪頭髮做出好髮型一直都是亞洲男孩們是第一頭疼大事。畢竟就像上面我們提到的,在海外,要做出一個好髮型實在是太難了。
不僅Tony技術不過關,而且還很貴。
在英國的理髮沙龍裡,普通男士理髮價格為20-30英鎊左右(300rmb左右),在巴黎的沙龍裡,價格在40歐左右(3/400rmb左右),而在美國同樣也差不多這個價格。
想像一下你在理髮店花了幾大百,得到的服務如下:
所以你會發現,在國外生活的Asian Boi們的髮型進化史則是從:圓寸→半長不短的隨意短髮→有點長了那就扎個揪揪吧→文藝青年半長發。
於是亞洲男生已經集齊了龍珠,召喚了許多「如何自己打理頭髮」的小心機。
比如很多亞洲男孩都知道如果半長不短的頭髮可以整理成三七分,分縫的位置恰好要在眼睛瞳仁的正上方,這樣不僅能做出來K Boy的隨意慵懶感,還能在視覺上讓頭顯小。
會打扮的男生還會汲取最近流行趨勢的靈感,Jennie和啪姐都玩過的掛耳染和劉海染,他們也學的有模有樣。
而LA的亞洲男孩們,深受美式潮流的影響,則是更喜歡燙一頭捲髮+漁夫帽來搭配。
或者直接自己把兩側頭髮推掉,留著上面的頭髮直接做個染髮,反正現在也流行一染到底的風格了。
有的時候膩了做個溼發,或者直接戴個帽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等到髮型完全長長後,他們就會去做個捲髮,讓頭顱變得更圓潤,髮型在視覺上也顯得更為有層次感和少年感。
而酷炫一點的亞洲男孩,則會直接選擇Gel個溼發背頭,性感與誘惑並存,畢竟這些都比去沙龍搞個所謂的「蓬巴杜背頭」好看太多了!
我想很多亞洲男孩應該都私下吐槽過吧,為什麼外國Tony這麼喜歡給自己搞個貓王髮型。
你在家自己搞的髮型 vs. 你去沙龍做的髮型
所以亞洲男孩該去
哪裡剪頭髮?
歐美與東亞人種的不同導致了發質的不一樣,相比起亞洲人,歐美地區的人頭髮更粗更卷,這導致了很多歐美沙龍裡的理髮師對染燙定型理解有限,更是對亞洲人推崇的層次感,弧度都不熟悉。
白種人的真實發質:
根據日化公司的調研來看,白種人的每平方釐米的頭髮又400多根,而亞洲人種則只有200多根。而且他們的頭髮令人匪夷所思,既乾燥又油膩,稍不打理就會變成毛團。
也難怪有人吐槽:黑人的髒辮才是白種人最適合的髮型。
像是黑人也很少去白人開的理髮沙龍一樣,遠在海外的亞洲男孩們對去哪裡剪出個潮流髮型愁眉苦臉。
畢竟在ABC中流傳這麼一句話「美國Tony離了推子啥也不是」。
「我曾經走進一家顧客99%都是白人的沙龍裡,那個白人理髮師簡直是個混蛋,剪頭髮的時候不停的抱怨我的頭髮不好控制和其他的種族影射,甚至當我指出你還沒幫我修建鬢角後,他假裝聽不見就去幫另一個白人女孩理髮了。」
「每次我去所謂的美式沙龍剪髮,總是給我搞出錯!害我最後又只能變成一個圓寸!現在我只去唐人街和韓國沙龍做頭髮,因為他們總是對我的髮型有更多了解。」
事實上不光是亞洲男孩會在社交軟體上抱怨這些「白人至上」的沙龍收費貴態度差,連白人自己都受不了。
在國外版知乎上,就有不少白人青年推薦大家「請一定要前往亞洲人/西班牙人開的髮廊!」
因為你不需要費口舌來解釋如何修剪頭髮。他們知道怎麼做,如何做而不需要你去「教」他們,甚至他們還會給你推薦合適的髮型。
來自東京髮型設計師Shou Otsuki就能通過一個小小的髮型改變,讓顧客們直接實現「換頭術」。
而在曼哈頓,中國臺灣的Edison Lu的高端沙龍&Hair Lounge在亞洲人中名氣也是槓槓的,他的店在Yelp上評分高達4.5星。
Edison Lu曾經還擔任過沙宣的品牌導師,GQ與Vogue的拍攝也參與過。而你如果想去那裡剪頭髮,直接打電話預約就行了,甚至可以可以說普通話。
還有像開了20年的Hazuki,由日本髮型師Mr. Ishihara創立並且現在已經有三家分店,但依然是全預約制。
其中修剪男士髮型是該店的強項,並且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樣,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專業服務並且做得更好,據說開在布魯克林的這家分店還接婚禮的妝發。
雖然全世界的Tony都不太能聽懂顧客的「修一點」和「剪短一點」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對於長期生活在海外的亞裔朋友來說,剪頭髮是他們的噩夢。
衷心的希望有一天,
全世界的Tony都能成為好的Tony。
IMAGE CREDIT
圖源見水印
Vogue
Tumblr Google
為什麼現在的中國女孩兒都想變成卡戴珊?
耳機纏腰,是Jennie這種妖精女孩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