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用光聖經 如何在拍攝中掌握正確的曝光

2021-01-11 蜂鳥網

一、正確曝光應該是最佳曝光

    在數碼時代,獲得正確曝光的方式往往要依賴相機的測光系統,它們現在已經非常完備,能夠勝任幾乎所有複雜的拍攝場景。從技術上講,最原始的測光系統會將畫面亮度還原為18% 灰,但由於拍攝場景千變萬化,攝影師所希望表達的情感也千差萬別,因此,技術上的正確曝光往往不是一張照片的最佳曝光。

    作為攝影師,應該尋求作為照片最佳表現效果的曝光,而不是技術上的正確曝光。在數碼時代,要獲得最佳曝光的方法除了攝影師對照片的構思以外,還需要能合理運用相機上的其他輔助功能,比如機身後部可以預覽拍攝效果的LCD 顯示屏、相機所顯示的關於照片正確曝光信息的直方圖,以及各種豐富的測光模式、曝光補償甚至包圍曝光。

二、曝光的正確順序

    攝影師在拍攝完成一張照片的過程中,測光以及正確曝光的工作和構圖一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能讓新手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下面將講解一下數碼單眼相機拍攝時的曝光操作順序。

    第一,選擇測光模式:測光模式大體分為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和評價測光等,攝影師要根據被攝體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測光模式。

   第二,選擇感光度:攝影師要根據環境光線的強弱,結合拍攝焦距和安全快門等因素,來設定適用的感光度。

    第三,設定白平衡:根據光線條件確認白平衡,通常可選擇自動白平衡模式。

    第四,確定曝光模式:從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程序自動曝光和手動曝光等幾種曝光模式中選擇,其中最為常用的是光圈優先模式。

    第五,取景構圖:根據拍攝意圖完成取景構圖。

    第六,考慮是否使用曝光補償:如果攝影師需要對曝光進行微調,在這一步可以使用曝光補償功能;第七,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三、測光模式:評價測光

    評價測光是最常用的測光方式,不同廠商賦予它不同的技術名稱,尼康稱為矩陣測光,佳能稱為評價測光。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測量反光鏡不同區域的明亮度得到光量範圍,根據各廠商海量的照片曝光值分析數據來確定更準確的曝光值。

    評價測光並不是簡單地將畫面還原成18% 灰的平均測光,而是一種能夠應對各種複雜情況的測光方式,它的算法綜合考量畫面大部分區域的各種因素。雖然如此,但其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的,當拍攝者需要快速拍攝或是畫面中亮度分布相對均勻的時候,推薦使用評價測光功能。

四、測光模式: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相比於評價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更多地考慮畫面中央區域被攝體的曝光準確性。這種測光模式在特寫或半特寫的人像攝影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應用效果,因為它更多地考慮畫面中心的人物,往往能正確地還原人物的膚色。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在拍攝中心構圖的景物時效果非常理想。例如本例中的彩色佛像,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威嚴神秘,畫面中央的大部分區域是曝光的重點和依據,此時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模式就顯得恰到好處。

    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拍攝場景也推薦使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例如拍攝幾十人的合影,由於人物都位於畫面中央位置,因此,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方式往往能獲得最準確的測光數據。

五、測光模式:局部測光或點測光

    在複雜的光線條件下,局部測光和點測光能派上大用場。在數碼時代,它們是經驗豐富的攝影師推崇備至的一種測光方式,因為它們更加依賴技術,也更加純粹。當畫面中的景物光比很大時,到底依據哪一部分來進行測光就成為棘手的問題。這時,攝影師可以根據拍攝意圖,對畫面中需要著重表現和正確還原曝光的位置進行局部測光或點測光,以此設定整張照片的曝光值。

    使用局部測光或點測光時的測光區域往往是畫面的視覺中心和著力表現點,在人像攝影中往往是人物的面部,在風光攝影中往往是那些獲得光線恩寵的小景。局部測光或點測光功能使相機的測光系統只依據設定的小範圍區域來計算曝光值。

   本頁的兩張風光小景中,拍攝者都是對畫面中被照亮的景物進行了局部測光或點測光。在它們獲得正確曝光的同時,畫面背景也暗了下來,營造了低調的畫面效果,被攝體在畫面中更好地呈現了出來。

六、反差與寬容度

    在一張照片中,即使被攝體處於平均光照下,其最亮部和最暗處的亮度差距也可能很大。典型的例子就是身著黑色的西服和白色襯衫的人物,都至於自然光下,用入射式測光表測光,它們的反差能達到6 檔之多。光比是攝影上重要的參數之一,指照明環境下被攝體暗面與亮面的受光比例。

    同時拍攝光比很大的元素時,它們的細節往往不能完美記錄下來,因為相機的寬容度是有限的。現今數碼時代,隨著技術的發展,感光元件的寬容度有所增加,但還是無法與肉眼所能觀察到的明暗細節相媲美。

   相機的寬容度一般為5~7檔。下圖表現了夕陽下在湖邊嬉戲的兒童,畫面中亮部細節和暗部細節都有所缺失,人物以剪影的形式呈現出來。雖然畫面反差大、細節少,但照片的表現效果依然非常理想。可見,相機優先的寬容度只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並不是限制攝影師創作的絆腳石。

七、靈活運用曝光補償

    數碼單眼相機的測光系統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被拍攝者信賴,但在複雜的光線情況下,拍攝者同樣可以利用曝光補償這一特殊的工具對相機測定的曝光數據進行相應的調整。

    面對光效複雜的拍攝場景,有些拍攝者選擇使用點測光功能,而有些拍攝者則憑經驗在評價測光的基礎上大膽運用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功能的實現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在光圈優先拍攝模式下,通過在測定曝光值的基礎上調整快門速度來實現曝光的增減。下圖是拍攝者在使用評價測光的基礎上減2 檔曝光補償所獲得的低調效果。

八、最後的武器:包圍曝光

    包圍曝光是所有曝光手段中最為可靠的「武器」。在難以選定合適的曝光值的情況下,拍攝者可以在±3 檔範圍內以1/2 檔或1/3 檔曝光量為遞進拍攝多達7 張甚至9 張曝光不同的照片,以便在後期整理時獲得最佳曝光。更為重要的是,只要進行簡單的設定,包圍曝光功能便可以自動完成,這大大減少了拍攝者的工作量。當拍攝跋山涉水辛苦獲得美麗的景色時,獲得曝光正確的照片對拍攝者來說是最重要的,雖然包圍曝光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但它卻是最可靠、最有效的。

    數碼時代,即使是曝光的大師、高手也離不開包圍曝光功能。因為它還有另一個巨大的作用,那就是在光比很大的拍攝場景中,可以獲得曝光值不同的多張照片,以便在後期處理中將它們進行合成,生成HDR 影像這種特殊效果的圖像。

九、捨棄暗部的曝光方法

    由於自然界中光線營造的明暗反差和相機寬容度較為優先的事實,拍攝者在曝光時往往難以做到將畫面中所有的細節都清晰地呈現出來。面對擁有極端光比的拍攝場景,拍攝者必須在曝光時做出相應的取捨——是捨棄畫面的暗部,還是捨棄畫面的亮部。

   捨棄一定細節的曝光方式雖然損失了拍攝現場的一些信息,但很多時候卻能讓照片產生更強的形式感或得到完美的低調和雅致的高調效果。在曝光傾向的選擇上,必須為照片的主題所服務。除了使用點測拍攝那些被光線照亮的花花草草以外,一些複雜的拍攝場景則考驗著拍攝者的決斷力。

    圖片拍攝於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建設時期,作為一張新聞照片,拍攝者必須將畫面中工人的形象很好地展現出來。因此,拍攝者採用對畫面中心亮部區域點測光的方式,保留畫面亮部的細節,因為工人正在這一區域內活動,同時,畫面中逆光的區域由於光比過大,都以黑色幾何線條的形式呈現出來,整個畫面充滿了形式感和現場感。

十、捨棄亮部的曝光方法

    仔細觀察右圖,你會發現畫面中被光線照亮的區域很多都曝光過度,而畫面中書櫃內部處於陰影中的書籍卻擁有著豐富的細節。

    拍攝者在拍攝這張照片時採用了捨棄畫面亮部的曝光方式。因為被光線照亮的亮部區域大多位於書架的木質框架上,如果對這些區域進行點測光,保留它們的細節,那麼書架中絕大多數的書籍都會以黑色陰影的形式呈現出來。雖然僅僅是一張小景照片,但沒有書籍細節的書架不是拍攝者所希望看到和表達的。因此,拍攝者在拍攝這張照片時採用了捨棄亮部、保存更多暗部細節的曝光方法。具體的測光方式是對書架中位於暗部區域的書籍進行點測光,同時減1 檔曝光補償,在保留書籍細節的同時,適當壓暗影調,營造出立體感。

十一、如何完成對太陽的曝光

    對太陽進行正確曝光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拍攝者往往會避免將太陽收入畫面,因為其極高的亮度會給照片的曝光帶來難以克服的難題。唯一的例外是日出和日落時分,這兩個時間段裡的太陽光線相對柔和,將它們收入畫面往往可以使畫面的眾多元素在曝光時得到相對平衡的效果。

    其實,攝影沒有一成不變的規矩,曝光更是如此。在烈日將太陽收入畫面也未嘗不可,但前提是必須讓它在畫面中呈現迷人的表現效果。 

    通常對太陽的曝光都是採用逆光的拍攝手法。拍攝者可以選擇抗眩光能力好的鏡頭,避免出現難看的眩光和灰霧,同時採用遮擋的方式來弱化太陽光線的強度。下左圖中,拍攝者在樹林裡拍攝從樹枝縫隙傳進的太陽光,巧妙地採用了小光圈的拍攝手法,在評價測光的基礎上做了減2 檔曝光的處理,由於太陽被樹枝遮擋了一部分,因此亮度適中。加上小光圈的因素,畫面中還呈現出了迷人的星光效果。

十二、在畫面中營造點光源

    在戶外攝影中,除了太陽這個光源以外,拍攝者還可以自行創造一些奇妙的光源,尤其是當這些光源被置於純粹的大自然中時,人造光源與自然的結合能夠擦出極大的火花。

    圖片拍攝於壩上草原,表現落日下一輛MINI 轎車在草原上行駛的場景。拍攝者選擇了合適拍攝時機,天空中的亮度與畫面中車燈的亮度關係在照片中得到很好的平衡,整個畫面呈現溫馨的暖色調,讓人忍不住對畫面中的場景心生嚮往。與拍攝太陽所不同的是,人造光源在照片中雖然是視覺中心,但卻僅僅是複雜場景的一個點綴。此時採用評價測光的方式更加適當,因為人造光源的亮度與太陽相比弱得多,它往往能夠與畫面中的其他元素在曝光時取得平衡的效果。

十三、曝光與意境——宗教的神聖感

    拍攝者在曝光的選取時要考慮照片的主題和情感表達。上圖拍攝於一所教堂,被攝主體是一尊非常不起眼的小聖像。拍攝者發現它所在的區域被窗外的光線打亮,於是用長焦鏡頭捕捉了這一場景。拍攝者在拍攝時對聖像做了點測光的處理,獲得的照片曝光適當,很好地刻畫了聖像與光線的微妙關係。

    圖片拍攝於博物館,佛頭頭燈的透射光很亮,拍攝者在曝光處理時,如果使整個佛頭獲得正確曝光,那麼頭燈的光線必然曝光過度。考慮到拍攝的對象是歷史文物,因此採用了減曝的方法,在營造佛像神聖感的同時,選用深沉的影調來還原歷史文物應有的那份厚重感。

十四、曝光與意境——完美的舞臺效果

    好的曝光往往可以為照片帶來一種特殊的意境和氛圍,這種效果甚至不同於拍攝者拍攝現場所見的實景。由於相機寬容度的限制,通過正確曝光所誕生的照片,甚至往往比觀者現場所見的景象更具有一種儀式感。

    圖片拍攝的是大學的話劇舞臺表演。在舞臺現場,射燈和環境光的亮度使這一幕場景顯得並不神秘,而是充滿了動感和激情。但拍攝者通過減少曝光的方式,使它以低調的形式呈現在畫面中。高位透射燈的燈光打到繪製了各種面具的雨傘上,在畫面中形成了多個高光點,同時,由於精確的曝光控制,畫面中無論高光還是陰影區域,大部分都充滿細節。攝影曝光所營造的特殊低調效果,比舞臺現場本來所具有的氣氛更加濃烈,這正是攝影曝光所要追求的境界。

選自中國青年出版社《攝影用光聖經》一書

相關焦點

  • 攝影技巧丨在拍攝中怎樣靈活正確的曝光?
    在數碼時代,要想獲得最佳曝光,除了攝影師對照片的構思以外,往往需要依賴相機的測光系統,比如機身後部可以預覽拍攝效果的LCD 顯示屏、相機所顯示的關於照片正確曝光信息的直方圖,以及各種豐富的測光模式、曝光補償甚等等。
  • 拍攝中如何判斷照片的曝光是否正常
    拍攝中如何判斷照片的曝光是否正常,曝光(exposure),簡單說來,攝影中的曝光是指讓感光材料受到光線照射的過程。正確曝光,是攝影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張照片基本表現,在攝影中我們常常會說,「這張曝光過了」或者「這張還欠一點」。那麼該如何判斷照片的曝光是否正常?又該如何調整參數以確保照片正常曝光呢?
  • 天空攝影:如何在照片中拍攝戲劇性的天空?掌握這些技巧足矣
    無論您是拍攝令人驚嘆的風景,戲劇性的日落海灘照片,甚至只是互補的前景主題。天空攝影都會拍攝出一些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除了具有獨特的、令人驚嘆的天空,雲朵和下面的地面色彩組合之外,還會展示出天空在拍攝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潛質。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拍攝漂亮的天空照片相當容易,但是您確實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識才能拍攝出它們,就像我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甚至更好。
  • 攝影是如何用光的?
    >  有人說: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有人說:我的錢早就用光了,但是依舊拍不出好的照片!那麼,攝影到底該如何用光呢?不論是單反攝影還是手機攝影,用光既是一種基本功,又是體現攝影師水平高低的重要內容。無論你多麼會構圖,多會運用道具和布置場景,最終在完成的影像上,你會發現,還是光起到了最決定性的作用。
  • 電影用光如何運用到攝影中?
    《如何從電影中尋找拍攝靈感》之二「電影用光如何運用到攝影當中的問答」電影《盜夢空間》劇照其實電影用光和攝影用光是相通的,沒有本質區別。但電影在表現一個運動鏡頭和無數日常生活畫面過程中會涉及營造比平面攝影更複雜的光線變化;在連續不間斷的攝製期間,需要應對更多陰晴不定的太陽光給拍攝帶來的麻煩。加之電影是一個團隊作業,導演對劇本進行再創作,告訴燈光老師他要的氛圍,燈光團隊再次細化照明的實現,攝影師則依據燈光以不同角度展開鏡頭語言。
  • 攝影社區:逆光攝影中光線的使用技巧!
    3.逆光可以表達更豐富的題材比如拍攝人像,婚紗,創意攝影的時候,都可以適當的選擇,這種拍攝手法,也不一定都拍成這種效果!可以適度地去表現一些畫面!增強趣味性!4.如何正確地掌握曝光?談到曝光的問題,其實很多新手朋友,在剛學攝影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會選用,全自動檔或P檔,這樣雖然說,可以讓你的相機正確曝光,但是很多時候是不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的!所以,在拍攝的時候,需要一個正確的測光方式,這個時候是需要使用點測光,或者區域測光的模式,因為只有在這種測光方式下,才能讓拍攝主體的曝光更加準確!
  • 攝影基礎——如何巧妙掌握光圈拍攝照片?大光圈鏡頭為什麼很貴!
    光圈在我們的拍攝曝光過程中非常重要,大光圈鏡頭是每個攝影師追求的信仰,同時光圈越大的鏡頭價格越是昂貴!光圈有什麼迷人之處?怎麼樣巧妙的掌握光圈的技巧?光圈的大小決定光通過感光元件的大小!光圈值用F來表示,F=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所以光圈值F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一般來講F1.2~4之間為大光圈,F4~8之間為中等光圈,F8~32之間為小光圈!
  • 拍攝技巧:人像拍攝中的用光
    來源:中關村在線對於人像攝影而言,在自然環境中拍攝人像總是無法避免的。自然光和環境光的組合千變萬化,為人像拍攝創造了豐富的可能性,而如何從中找到理想的光線環境,以達到良好的光線效果,渲染氣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人像拍攝中的用光。
  • 攝影:如何拍出好照片?掌握這些拍攝技巧,輕鬆拍出好照片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針對初學者剛拿到相機時該如何設置相機參數作了簡單的講解,其中主要參數就是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曝光補償、模式轉盤、白平衡和對焦模式等,當我們掌握了這些參數的作用和如何使用後,還需要掌握景深、構圖和用光技巧等,才會讓你的照片更加好看。
  • 攝影是「用光」那麼,攝影都包括哪些「用光」呢?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攝影是用光影繪畫。這說明攝影與光影關係極其重要。好的攝影作品必須有理想的光線條件,也可以說,光影是攝影作品的靈魂,沒有光影,可以說就沒有攝影。所以說,攝影師就是要熟練掌握和運用光線,用好光、拍好我們每一張理想的照片。
  • 攝影:學會曝光直方圖,掌握正確曝光的「秘訣」
    拍完照片再查看照片構圖、主體、曝光等情況,是攝影人最基本的習慣,從而判斷照片是否滿足拍攝需要,其中大多數是依靠肉眼來判斷的。肉眼判斷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曝光直方圖就被用來判斷照片的曝光情況,從而指導拍攝者調整曝光參數來實現正確曝光。
  • 攝影入門的拍攝模式該怎麼選
    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攝影師,有時也可以使用預編程的模式來專注於照片而不是計算曝光,但是,如果不熟悉攝影,或者想在自動模式之外擴展技能,那麼需要先了解相機的拍攝模式。將相機設置為拍攝模式時,有四個結果可供選擇:深景深,淺景深,運動模糊或定格。如何知道在攝影中使用哪種模式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可以看看下面介紹。
  • 產品攝影如何用光?
    光線一直是攝影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都說攝影其實就是「用光在作畫」。
  • 【攝影講評】如何拍攝特寫和眼神光 第1207講?
    如果它們適合作品的整體視覺風格且能在敘事中向觀眾提供重要信息的話,那麼它們就適應其他的景別。否則,它們將有可能太「大」,並且有跟整體作品在視覺上格格不入的風險。 主要內容都是受訪人的頭部近景鏡頭的紀錄片是這類作品中的例外,例如人物傳記,即使在被訪者不講話的時候也會要求你用中景、中近景、特寫、大特寫拍攝臉部的長鏡頭。
  • 攝影 如何用手機拍攝一本書?綠茶婊必學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幫助你早日「變得更好」的技能:拍攝一本書。它有助於你在咖啡館、茶館、地毯甚至漫漫旅途中展露自己最綠茶的一面。在某種程度上說,你並不是為了成為綠茶婊才這麼做。你,本來就很婊。基本設置首先,關閉你的閃光燈,因為很多書或雜誌的封面材質會反光。
  • 初學者如何提高攝影水平?初學者必須掌握的20個攝影技巧
    正確把持相機這聽起來似乎很奇怪,但是許多新攝影師都沒有正確握持相機,這會導致相機抖動和圖像模糊。三腳架當然是防止相機晃動的最佳方法,但是除非在昏暗的環境下拍攝,否則您將較少使用三腳架,因此務必掌握正確把持相機的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抖動。
  • 攝影用光專題,各類方向光的運用技巧,學會受用終身
    哈嘍,大家好,上一期小李給大家講解了直射光與漫射光的運用技巧,本期咱們繼續講解攝影用光,大家知道,不論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源,它們發出的光都是具有方向性的。不同方向的光線可以造就不同視覺效果,對各種光線方向的拍攝技巧的掌握,是一個專業攝影師的必備素養。
  • 人物室內肖像攝影,照明用光和拍攝技巧不會使用,參考學習吧!
    光線是攝影的基礎,因此在拍攝人像時,不僅要了解光線的原理,而且還要能夠掌控它以為照片創造所需的心情和氛圍,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不可能為了了解光線而專門去學習物理學知識,因此為你提供一些提示和技巧,以幫助為肖像照片獲得最佳照明方式。
  • 自然攝影中的用光技巧
    「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用光線來繪畫」。一幅照片能否成功,除了技術的因素外,沒有什麼比巧妙地運用光線更重要了。
  • 攝影技巧 | 自然生態攝影中的用光技巧
    「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用光線來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