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如何用光的?

2020-12-16 大洋網

 有人說: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有人說:我的錢早就用光了,但是依舊拍不出好的照片!那麼,攝影到底該如何用光呢?不論是單反攝影還是手機攝影,用光既是一種基本功,又是體現攝影師水平高低的重要內容。無論你多麼會構圖,多會運用道具和布置場景,最終在完成的影像上,你會發現,還是光起到了最決定性的作用。

光   質

光質是指拍攝所用光線的軟硬性質,可分為硬質光和軟質光。

1、硬光(直射光)

硬光即是強烈的直射光,如沒有雲彩遮擋的太陽光,或直接照射在人或物體上的人造光,如閃光燈、照明燈光等。直射光照下的人或物體受光面和陰影部分光比較大,亮部清晰,陰影濃重,畫面反差強烈,立體感強。多用於表現硬朗、粗糙或質感強的物體或人物。在自然光照下,晴天或中午時,光線較硬。

2、軟光(散射光)

軟光也可稱為柔光,軟光是一種漫散射性質的光,有明確的方向性,在被照物上不留明顯的陰影。其反差較小,明暗過渡比較柔和,表現層次變化細膩,色調層次豐富,一般多雲或陰天就會產生軟光的效果。由於軟光比較柔和細膩,所以經常被用於女性和兒童題材的拍攝中。


 光    位

1、順光

順光是攝影時最常使用的採光手法,是從被攝體正面照射過來的光線。它的特點是能把被攝體的形態和顏色表現得非常到位。因此,順光最常被使用在風景攝影領域,不僅可充分展現地形、地貌,順光下湛藍、飽滿的天空也是襯託各種風景的最佳背景。

但順光拍攝時,被攝體側面不容易產生陰影,缺乏立體感,畫面會顯得平淡,缺乏藝術性。在使用順光拍攝人像時,應儘量尋找深色背景或能突出主體的表現形式,有時候為了表現出人物背景天空的湛藍色或細節,也會採用順光。




2、側光

拍照時,凡是從被攝物的左右側面45度-90度角打來的光線,都可以泛稱為側光。側光千變萬化,只要在拍攝時稍微改變光源角度,就能為整張照片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增添戲劇性。此外,側光能夠依據被攝物的型態特徵,營造出豐富的光影變化,因此在各式各樣的攝影領域中應用甚廣。

除了光線照射到的地方,其他雜亂的背景都在陰影中被淡化了,讓人把目光鎖定在表現主體上。

一般來說,側光適合應用在表現被攝物的質感、輪廓、形狀和紋理,或是用來強調甚至誇大被攝物的立體感,對建築物的雄偉高大很有表現力。同時,拍攝男子肖像多採用側光,給人以硬朗的感覺。

3、逆光

逆光即是從被攝體後方照射過來的光線。從被攝體正面看,被攝體輪廓光顯得非常明亮,閃爍的光輝很漂亮。這是最具戲劇張力的用光方式,可以創造富有戲劇感或意境的影像,卻也可能讓被攝主體的面貌與細節完全看不清,拍攝時要特別注意。然而,如果能妥善運用逆光,可以為被攝主體增添更多細節,例如表現模特兒輕柔的髮絲、昆蟲身上的纖毛,甚至是空氣中飄揚著的塵埃。


逆光拍攝人物時,由於人的正面處於陰影中會顯得很暗,因此,要做的是儘量讓臉部曝光準確,這樣的效果或許會讓背景曝光過度,光暈嚴重,但如果控制得好,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當然,還可以用反光板或閃光燈進行正面補光,平衡畫面曝光,或者用逆光表現剪影的效果。

晨曦的光穿過樹林,配合樹林中的霧氣,形成了美妙的丁達爾效應,而樹木只有剪影。

光線透過山間或雲層形成的區域光,這種光線是風光攝影師的最愛。

4、頂光

頂光即從被攝體頂部往下照射的光線。在戶外,最常遇上頂光的時刻大約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左右。在頂光的條件下拍攝人物的鼻下人中處和脖子處容易產生陰影,甚至很容易產生黑眼袋,顯得模特不怎麼好看,一般來說,運用頂光是不容易進行拍攝的,但使用得當一樣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比如讓模特抬頭來改變光線的照射方向。而在拍攝風景時,頂光卻是不錯的選擇,可以營造明朗、活潑、熱情的氣氛。



5、底光

底光和頂光正好相反,它是從人的腳下垂直照上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主體顯得陰森、恐怖和刻板。底光更多出現在舞臺戲劇照明中,而在人像拍攝中較少用到,但低角度的反光板、廣場的地燈、地面的反光等也帶有底光的性質,

可作為補光效果。


6、倫勃朗光

倫勃朗光是一種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術。拍攝時,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對著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其中臉部的任意一側呈現出倒三角形的亮區,因此也被稱為三角光。倫勃朗光塑造出來的臉部,立體感強,層次豐富,更重要是陰影那邊的眼睛,依然有眼神光,以保持炯炯有神的面貌,並且照片也具戲劇感。

7、蝴蝶光

蝴蝶光也叫派拉蒙光,由於鼻下所呈現出的影子為蝴蝶形,因此被稱為蝴蝶光。它是美國好萊塢電影廠早期在影片或劇照中拍美女、影星慣用的布光法。蝴蝶光的光源設定在人臉的正斜上方,這樣會製造出面頰與下巴的陰影,因此會更突出兩頰顴骨,並且讓面孔看起來更瘦、下巴更尖,能提升對象的魅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時需要使用反光板在人臉底下補光,消除掉較重的陰影。


8、分割光

分割布光就是將光源以90度置於對象的左邊或右邊,使人臉表現出一面亮、一面暗的效果。這種布光會製造出較強烈的戲劇感,合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或氣質。

例如藝術家、音樂家等,也常常被用來拍攝男性以表現出硬朗的感覺。同時,用黑白畫面來表現,明暗對比會顯得更強烈,能得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9、環形光

環形布光是在蝴蝶光基礎上稍加改動而成的,非常適合拍攝常見的橢圓形面孔。這種方法能夠讓鼻子在面頰上投下一些陰影,要得到這樣的效果,光源要稍稍高於眼睛和相機的平面30-40度。用環形採光布光法時,主要強調人物輪廓和立體感。


比如這個沙漠駱駝,很多時候我們基本都是拍攝了駱駝,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只拍攝駱駝影子,就可以表現這個畫面,再比如街拍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利用光影,對畫面進行剪影構圖,利用明暗突出畫面的趣味點。
實踐證明,我們平時在街上,還是在拍攝地,注意觀察一切有門的地方,有巷子的地方,有街道的地方,利用光影的透射,進行用光,這樣的用光方法,往往可以帶來意向不到的效果。
12、 利用燈光代替日光,對人物的投射所帶來的用光效果。
比如婚禮上的光線投影,路燈的投影都是這樣的用光手法,不同城市,比如城中村,也有這樣的路燈都是可以嘗試的題材。
13 、還有利用逆光拍攝。不管是什麼題材,逆光你可以拍攝輪廓,可以拍攝剪影,可以拍攝立體感,也可以營造畫面的色彩情緒都可以。
反正我是強烈建議同學注意觀察我們生活的有光場景。只要有光就可以營造情緒,所謂有光無處不在。期待大家有時間有條件多創作。
所以大家一定要多花時間思考在如何用好光線的研究上面。




來源:網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GZphotos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產品攝影如何用光?
    光線一直是攝影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都說攝影其實就是「用光在作畫」。
  • 電影用光如何運用到攝影中?
    《如何從電影中尋找拍攝靈感》之二「電影用光如何運用到攝影當中的問答」電影《小丑》劇照Q:為什麼電影用光值得平面攝影師去借鑑學習?在攝影術剛剛誕生的時候,還沒有電影技術。有的攝影師嘗試借鑑繪畫、雕塑,有的則堅持尋找攝影獨到的藝術語言,當時就有討論,到底該不該去「模仿」。
  • 攝影大師必備的5個攝影用光技巧
    攝影,向來被稱為是一門光和影的藝術,也被說成是用光來作畫是藝術。由此可見,合理地運用光線對攝影是何等的重要。在攝影活動中,光線能造成明暗的對比,光線能產生變幻的色彩基調,光線也能突出被攝對象的質感紋理,光線還能強調形狀的外觀輪廓。
  • 攝影是「用光」那麼,攝影都包括哪些「用光」呢?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攝影是用光影繪畫。這說明攝影與光影關係極其重要。好的攝影作品必須有理想的光線條件,也可以說,光影是攝影作品的靈魂,沒有光影,可以說就沒有攝影。所以說,攝影師就是要熟練掌握和運用光線,用好光、拍好我們每一張理想的照片。
  • 攝影雜談|用光的藝術,如何駕馭你的光線
    光感是塑造畫面影調的基石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每次按下快門的瞬間同時也記錄下了光的參數。不管是暖煦的自然光,還是柔美的人造光源。利用好光線,可以讓你的照片更加充滿活力。不單單只是簡單的提亮與增白。有的時候,透過光線,你能感受到畫面整體的意境。
  • 攝影藝術眼養成——攝影用光,如何利用光的方向性拍出好的圖片
    在上一篇文章介紹到光的特徵,其中講到光的方向特性,這篇文章就詳細給大家介紹不同方位的光在攝影中的特點及應用。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光線的方位。通常我們把光的方位分為七種基本類型:順光(正面光)、前側光(側順光)、正側光、側逆光、逆光(背光)、頂光和低光,下面分別介紹。1、順光順光是指從攝影者背後射向被攝物體的光,或者是從拍攝點投射出的光線。
  • 攝影藝術眼養成——攝影用光的類型
    光比光比是指被攝物體主要部位的受光面亮度與陰影面亮度的比值,通常指主光與輔光的比值。光比越大,明暗反差大,有利於表現「剛」的效果。光比越小,反差值越小,有利於表現「柔」的效果。光比的大小,決定著畫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調和色調構成。通常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調節光比:1、調節主光與輔光調的強度;2、調節光源到被攝物體的距離;3、用反光板、閃光燈對暗部進行補光。
  • 攝影用光聖經 如何在拍攝中掌握正確的曝光
    典型的例子就是身著黑色的西服和白色襯衫的人物,都至於自然光下,用入射式測光表測光,它們的反差能達到6 檔之多。光比是攝影上重要的參數之一,指照明環境下被攝體暗面與亮面的受光比例。十一、如何完成對太陽的曝光    對太陽進行正確曝光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拍攝者往往會避免將太陽收入畫面,因為其極高的亮度會給照片的曝光帶來難以克服的難題。唯一的例外是日出和日落時分,這兩個時間段裡的太陽光線相對柔和,將它們收入畫面往往可以使畫面的眾多元素在曝光時得到相對平衡的效果。
  • 靜物攝影用光基礎-主光與輔助光
    所謂布光,是指既要把被攝主體照亮又符合攝影創作意圖的操作。其中包括需要哪一部分亮起來,讓哪一部分暗下去,怎樣調整光比等等,這樣便可以人工創造出所需要的「光」。攝影師想掌握室內布光的技巧,不妨先觀察太陽光照射在物體表面的光影效果,並嘗試能否在影室內用人工光源再現出相同的光影效果。
  • 攝影技巧 | 自然生態攝影中的用光技巧
    「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用光線來繪畫」。
  • 攝影入門|手機攝影也能用這些構圖和用光技巧
    框架式構圖 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畫面的縱向對比和裝飾效果,使照片產生深度。除此之外,這種形式的構圖還能增加作品在視覺上的層次感。 除了構圖之外,對攝影作品起著關鍵作用的因素還有「光」,它是攝影的基礎,攝影實際上是「用光創作」,也就意味著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同樣也是光學方面的專家。
  • 攝影用光離不開的六大基本因素,上
    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光影對於攝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光,我們無法看見這個世界,更別說拍攝照片了。不僅攝影曝光需要光攝影作品中的藝術造型、環境氣氛渲染以及質感、色彩等方面的表現,都離不開光和影。光影與人一樣,也有各自的性格特點。為什麼這樣說呢?
  • 在攝影創作中,主題、用光、色彩、構圖哪一個更重要?
    攝影愛好者在進行創作時,首先要明確攝影主題,然後是根據攝影主題選擇相應的拍攝題材,接著是根據拍攝時的現場情況考慮用光和構圖。無論是拍攝人像也好,風光也好,植物、靜物也好,都是主題先行,光影和構圖其次。如果非要羅列一個順序的話,攝影主題是第一位的,光影和構圖是並列第二。拍照片,先選題普通人都會在做事情之前先進行規劃。同理,攝影愛好者在拍照之前,也要先制定拍攝方案。選擇攝影主題,就是制定拍攝方案的第一步。以人像攝影為例,人像攝影當中,有很多種拍攝風格,可以演繹出不同的攝影主題。
  • 自然攝影中的用光技巧
    「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用光線來繪畫」。一幅照片能否成功,除了技術的因素外,沒有什麼比巧妙地運用光線更重要了。
  • 人像攝影如何運用高低光位?詳解用光技巧,拍攝人像必備
    攝影是門光影藝術,若無自然光可用,就要創造光。因此光線作為攝影的本質,使用好的光源能對攝影創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人像布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布光還是有一些基本方法可以遵循的。一旦你掌握了這些基本技巧,就可以自己延伸並發揮,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 攝影術~用光(自然光、人造光、色溫、白平衡)
    2.窄光照射角度小或者範圍小的光稱為窄光↓ 側光又稱90度側光,側光下被攝體呈陰陽效果,是一種人像攝影中富於戲劇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強烈對比。色溫就是定量地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色溫的國際單位為K(Kelvin)色溫值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中午日光色溫值為5500K,攝影專用鎢絲燈色溫值為3200k,日出日落時的色溫約為2000K,燭光的色溫為
  • 攝影用光實踐之總結,太實用了!
    (遮光、反射光)  光比——受光比例(輔助光、反射光)光型——主光(主要照明,塑形光)、副光(暗部補充照明,光比適度)、修飾光(人物攝影的三角光、眼神光、發光、唇光,工藝品攝影耀斑光、星芒光)、背景光(背景部位打光)、輪廓光(結合逆光、側逆光攝影)、模擬光(模擬應有光源,加強效果)、特殊光(非用來照明的光,霓虹燈光、極光、雷光等)、形狀光(具有幾何形或圖案形的光亮
  • 攝影藝術眼養成—攝影用光,一名合格攝影師的必備技能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技術,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光線對於攝影師而言就像是畫師的顏料,廚師的菜料,染坊的染料……沒有光,攝影師什麼也拍不了,光是攝影的基礎,掌握光學特性是作為一名合格攝影師的必備技能。接下來帶大家認識光線的基本特性。
  • 【攝影講評】如何用攝影描述心理 第1380講?
    它如何拍攝,需要用哪些技巧,有哪些注意事項?  今天要為您分享的,正是這一系列低調人像的拍攝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3  用光技巧  拍攝低調照片多使用側光或半逆光,用光影效果體現畫面的層次。  高調人像的用光  拍攝高調的人像攝影,攝影現場的布光有很重要。高調影像的照明實際上是一種無影照明, 首先主體必須是亮色調的。燈光大多以柔性光為主,儘量要散射柔和,位置要儘量接近相機。
  • 你知道專業攝影怎麼用光嗎?看完就懂了
    智慧型手機拍照在追求專業攝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算法調教和AI功能的加入以及雙攝甚至更多攝像頭的引入,都在無限模擬專業單反的拍照水準。不過,攝影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套完整的工業配套流程。其中光線幾乎是攝影永恆的主題,如果說手機拍照已經學全了攝影器材的皮毛,但多數手機攝影對光的運用才剛剛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