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甦進程與未來美聯儲加息時點

2020-12-22 騰訊網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為減緩病毒傳播而制定的社交隔離政策導致全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急劇放緩,失業率迅速上升。在疫情於今年年中達到高峰的時候,據世界銀行估計,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巨大衝擊,以及防控措施所造成的經濟停擺,可能導致全球經濟2020年萎縮5.2%,隨之而來的是全世界範圍的寬鬆貨幣政策,人們一度認為這種寬鬆的貨幣政策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但是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當時的預測過於悲觀。2020年12月,美聯儲將今年的GDP預測中值從9月的-3.7%調高至-2.4%,失業率從7.6%調低至6.7%。這預示著全球經濟復甦比之前猜測的更快,美聯儲也有可能會更快進入加息通道。

本文通過對比新冠疫情和次貸危機期間的美國經濟活動指標、物價指數和就業指標,考察當前美國經濟復甦處於那個階段,在此基礎上推測加息時點。結果表明:當前美國經濟增速復甦程度大約相當於次貸危機後的2010年,通貨膨脹復甦程度大約相當於2010年,失業率相當於2014年。

從經濟增長和通脹數據來看,美國經濟走勢與次貸危機後政策強刺激下的快速反彈期(2008年3季度至2009年4季度)類似。由於次貸危機導致居民資產負債表受損嚴重,在刺激政策退出後,2011年美國地產再次下滑,經濟隨後進入漫長的居民資產負債表修復期。

不同的是,新冠疫情危機的風險主要來源於供給層面,居民和企業槓桿率相對平穩。如果未來疫苗能夠推動經濟恢復正常,美國經濟可能反彈速度會超出市場預期。我們認為市場暫時沒有考慮美聯儲加息預期,但是從明年年底至2022年1季度,美聯儲可能會給市場釋放一定的加息信號。

一、美國經濟基本面復甦進展: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率

美國在2008年遇到了次貸危機,來自金融市場的衝擊迅速蔓延到了實體經濟,全球的經濟數據也突然惡化。著名投行貝爾斯登與雷曼兄弟先後於該年破產。這是在新冠疫情之前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全球大型經濟危機。這次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次貸危機不同,主要是由於物理阻隔,導致供給能力下降,消費衰退。在這部分,我們將比較經濟活動指標、物價指數和就業指標在這兩次危機期間的表現,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美聯儲在次貸危機期間的貨幣政策,從而對疫情後美聯儲的加息時點進行預判。

當前美國經濟增速復甦程度相當於次貸危機後的2010年。為了更好地反映即時的經濟活動變化,我們沒有使用常用的每季度更新的GDP指標,而是使用了每周由美聯儲更新的每周經濟指數(WEI)來衡量經濟活動。這一指標是通過一些計量方法從十個重要的日數據和周數據(主要有消費、就業和生產數據)裡面來提取一些信息,從而獲取對當季GDP同比增速的最新預測。圖1展示了這一指標在兩次危機期間的走勢。可以發現,這一指標在非疫情期間一般高於0,在新冠疫情之前在3左右,這與近幾年美國同比GDP增速基本一致。在疫情的最高峰,也就是2020年4月底,該指數跌至-12,預示即時的GDP同比增速約為-12%,遠低於次貸危機期間的-3%。可見這次危機的衝擊大於次貸危機。在次貸危機後,該指標在2009年6月中旬到達谷底後經過20周左右回到0以上,按照當前的恢復速度,預計明年1月會轉正。

圖1 每周經濟指數WEI(周)

數據來源:美聯儲資料庫。

當前美國通貨膨脹復甦程度相當於次貸危機後的2010年。本文使用由美聯儲達拉斯分行提供的修正後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來衡量物價指數。這個數據相比於核心通脹率,並沒有完全剔除能源食品價格的影響,僅僅剔除了來自能源食品價格的異常值,這個指標的優勢在於能更好地反映經濟周期,是美聯儲利率決策的重要指標。

圖2展示了次貸危機發生後直到第一次美聯儲加息期間的物價指數環比增速,也展示了新冠疫情期間的物價走勢。可以發現,次貸危機發生後,物價水平快速下滑,但是相比於圖1內反映的經濟活動指標,幅度較小,並且波動更大。在經濟活動指標陷入谷底後的15個月左右,物價指數增速也達到谷底,並且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物價指數在疫情高峰時有快速下滑,但是這個下滑也和次貸危機時一樣,不是一次性的大幅下跌,而是由幾次反覆所構成。在3月大幅下滑至1%後,迅速反彈,近期又快速下滑,比疫情高峰時的環比增速更低。

從這個指標看,當下我們所處的是次貸危機後第18個月左右的階段,考慮到美聯儲在次貸危機後很快遇到了歐債危機,這放緩了美聯儲的加息步伐。這次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暫時看來不會像次貸危機那般具有引爆下一場類似危機的能力。從物價指數增幅來看,美國在危機後的30個月到達可能加息的區間(PCE增幅在1%到2%左右,這與加息時的物價增速大致相當)。從這點可以看出,美聯儲加息沒有那麼遙遠。考慮到這次疫情的經濟波動較大,速度較快,從物價指數的角度來,第一次加息可能出現在2022年上旬。

圖2 物價指數的年化環比增速(月)

數據來源:美聯儲資料庫。

當前美國勞動力復甦程度大約相當於次貸危機後的2014年。為了更好地反映就業市場數據,本文同時使用了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失業率衡量了沒有工作且在積極找工作的人佔總工作的人的百分比,但是沒有考慮一部分對找工作失去信心的人群。勞動參與率是經濟活動人口(包括就業者和失業者)佔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當失去信心的勞工人數上升時,儘管失業率這時會下降,但是這不是一個經濟體所希望看到的。我們需要同時觀察總體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才能完整的認識美國勞動力市場恢復情況。

圖3和圖4分別展示了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在次貸危機和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在次貸危機之後,失業率的上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經過1年左右的時間上升到最高值10%左右,此後緩慢下滑。在新冠疫情期間,失業率直接從4%左右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飆升至14%,但是失業率的回落也非常快,到今年11月,失業率已經回落到6.5%,接近2014年水平。但是新冠疫情後,勞動參與率快速下降了2個百分點,近期反彈相對有限,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由此可見,就業市場距離回復到疫情前還有一定的距離。

來自稅收和長期失業率的數據也反映美國勞動力市場還沒有全面復甦。2020年5月,美國分析師發現聯邦預扣所得稅同比下降33%,由於聯邦預扣所得稅與工人的工資直接相關,這一數據也在當時觸發了人們對於官方失業率數據真實性的質疑,很快便有研究指出五月美國官方失業率數據低估了至少3個百分點。11月,聯邦預扣所得稅同比增速依然下降10%。這表明儘管美國失業率已經下降到了2014年水平附近,但是該數據能否真實反映勞動力市場還有待觀察。美國的長期失業率也反映了虛弱的就業市場,據美國勞工統計局11月的數據,將近400萬美國人失業了27周或更長時間,在總失業人口中佔比為37%,遠高於疫情前的均值20%,這表明3月以來失業的美國人再就業的艱難。

圖3 美國失業率數據

數據來源:美聯儲資料庫。

圖4 美國勞動參與率

數據來源:美聯儲資料庫。

二、基於伯南克規則預測的加息時點

伯南克規則是基於泰勒規則對美國貨幣政策規則的修訂。泰勒規則由學者約翰·泰勒所提出,該規則認為央行制定的名義利率應該與通脹和通脹目標的差值、產出缺口相關。之後,伯南克對泰勒規則進行了修正。一是賦予產出缺口更高的權重,二是用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來衡量通脹水平。在計算理論的聯邦基金利率時,核心PCE與產出缺口是必要的數據,伯南克採用當時時間節點上所能得到的預測值替代了當前已知的的實際值。圖5展示了我們基於文獻與數據自行計算的伯南克規則下的理論聯邦基金利率。在次貸危機期間,理論聯邦基金利率保持了長期的負值,在該時間段內,美聯儲維持了0利率,第一次加息是在2015年年底,這與圖中的曲線所吻合,理論聯邦利率就是在該時間段由負轉正,這展示了這個法則的預判能力。對於這次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我們發現理論聯邦基金利率在新冠疫情期間急速下跌,進入負值,但是之後的恢復非常迅速,該指標會在2022年1季度回復到正值,因此,基於這個法則,我們預測美聯儲將於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進行第1次加息,這與之前的分析非常接近。

圖5 伯南克規則顯示的理論聯邦基金利率

數據來源:美聯儲資料庫。

綜上所述,根據次貸危機後美聯儲對於經濟指標的反應來看,從明年年底至2022年1季度,美聯儲可能會向市場釋放一定的加息信號。當前美國經濟和通脹已經進入復甦通道,不過勞動市場的恢復可靠性還有待觀察,雖然失業率已經明顯下降,勞動參與率卻低於危機前,個稅增速和長期失業率低迷也反映美國勞動力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走出疫情的陰霾。與此同時,根據美聯儲的伯南克規則,美聯儲可能會在2022年年初左右釋放加息預期,這與其他經濟指標給出的結論基本一致。

作者: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尤眾元,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焦點

  • 美聯儲加息是什麼意思?
    儘管面對來自白宮的不斷施壓和股市的持續下跌,但美聯儲還是義無反顧再次加息。北京時間12月20日凌晨,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決議以10:0的投票結果獲得通過,決定上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至2.25%-2.50%,創2008年以來最高,這是美聯儲今年第四次加息,也是開啟本輪貨幣政策正常化以來的第九次加息。小編問問大家美聯儲加息是什麼意思?
  • 美聯儲官員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已放緩
    新華社華盛頓1月6日電(記者許緣 高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6日發布的2020年12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好於此前預期,但近期出現放緩,總體增長水平仍遠低於疫情前。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2020年第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持續復甦,但整體復甦步伐放緩,且GDP水平仍遠低於疫情前。隨著疫情在全美境內惡化,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擴張速度將進一步放緩。美聯儲於2020年12月15日至16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之間。
  • 美聯儲威廉士:預期下半年經濟將繼續復甦;隨著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美聯儲威廉士:預期下半年經濟將繼續復甦;隨著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美國正處於嚴重的拐點;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巨大不確定性;美聯儲當前的前瞻性指引很有作用;包括對家庭和企業貸款在內的財政刺激很有效
  • 美國二季度GDP或暴跌近35%!美聯儲利率決議:暫不加息,不購股票
    北京時間7月30日凌晨2點,美聯儲公布了今年七月FOMC會議的利率決議。據央視新聞,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預期整體乏力,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區間不變。這一決定符合市場預期。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蔓延初期,美聯儲便將基準利率維持在了這一水平。
  • 未來加息只會遲到而不會缺席
    ,其核心是兩點:第一點是引入了平均通脹率的目標,過去美聯儲把2%作為通脹目標,而未來則把2%的平均通脹率作為目標,其含義是如果當前通脹率持續低於2%,那麼哪怕未來通脹在一段時間內升至2%以上也不應該加息。
  • 美聯儲未來3年無加息計劃
    分析人士表示,美聯儲明確表示利率要在長時間內維持低位,這是再明顯不過的「買黃金」的信號了。加息遙遙無期,美聯儲或維持低利率至2023年11月美國大選前的最後一場美聯儲議息會議在昨夜落下了帷幕,這場為期兩天的會議同時也是美聯儲採用新政策框架後的首場會議。
  • 關注歐洲央行及美聯儲官員講話
    (新華財經)   ·美聯儲鮑威爾重申將不惜一切代價支持經濟復甦  ·歐洲央行預計未來兩年核心通脹依然低迷  ·英國央行行長表示近期不會實施負美聯儲主席鮑威爾22日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就業和整體經濟活動仍遠低於新冠疫情前水平,未來道路仍充滿不確定性。只有當人們確信可以安全地重新參與廣泛的活動時,經濟才有可能全面復甦。未來,美國經濟前景將取決於疫情發展以及美國政府採取的政策行動。
  • 2019年大行預測盤點:美聯儲加息太離譜,2020看好新興市場
    美聯儲2019年美聯儲連續三次降息,各大行對2019年美聯儲利率預測都偏離太多。而億萬富翁投資人Paul Tudor Jones的預測則相對靠譜,稱股市潛在的下跌可能導致美聯儲在2019年推遲加息,推升股票價格和增加企業回購,美聯儲在2018年12月的加息,將是其最後一次加息。
  • 彈藥打光急壞美聯儲:再不給中小企業錢美國經濟要熄火!
    工具包用盡仍難重啟美國經濟引擎前兩天美聯儲召開了總統大選前的最後一次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全球媒體的主要關注點都放在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的2023年之前不加息的信息上,卻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事實上從鮑威爾的談話可以看出,美聯儲對目前美國經濟的形勢非常不看好,現在美聯儲已經能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但是仍然沒有看到經濟有任何好轉的跡象,不管下一任總統是誰當選,下屆美國政府都必須儘快採取措施。
  • 一文讀懂議息會議:美聯儲按兵不動,鮑威爾稱美國經濟仍面臨重大挑戰
    騰訊證券12月17日訊,美聯儲在美國東部時間周三下午2點(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點)公布了12月貨幣政策聲明。這份聲明顯示,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此次會議上決定將其基準利率維持在0%到0.25%的目標區間不變,符合市場廣泛預期。與此同時,美聯儲承諾將繼續實施其債券購買計劃,直至美國經濟恢復充分就業時為止。
  • 美聯儲會否給出12月加息信號?大摩&小摩前瞻下周FOMC決議
    大摩轉為預期美聯儲在12月加息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調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估,如今轉為預計美聯儲在12月份加息。摩根史坦利在今年1月時曾預期2016年加息三次,然後在第一季度將預估修正為在12月份加息一次;到6月份,預計2017年前不會加息。
  • 美聯儲上調今年美國增長預期至-2.4%,暗示3年內不加息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連續兩天的議息會議結束。美聯儲點陣圖顯示,委員們預期直到2023年末利率都將按兵不動。會議還發布了對通脹、失業率和經濟增長的多年預期。 點陣圖顯示,17位美聯儲官員與9月時的立場保持一致。
  • 全球經濟2021年下半年才能進入實質性復甦
    黃劍輝: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2021年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中國經濟時報:請問全球經濟2021年將如何演繹?主要經濟體的表現如何?唐建偉:疫苗進展決定復甦進程,全球經濟梯度修復。
  • 「藍潮」預期消退 美聯儲又要獨挑經濟重擔了?
    美國大選結果到現在還沒出來,市場除了關注誰會當選總統外,還在密切注意著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改選,畢竟這直接關係到新一輪刺激計劃以及醫保政策等許多關鍵政策的前景。但隨著國會的博弈在兩黨間如火如荼地進行,所謂的「藍色浪潮」預期正在消退,經濟復甦的重擔又落在了美聯儲的肩膀上。
  • 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加劇K型經濟復甦
    踏入年尾,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發表評論指,美國在短期內通過財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似乎正在減少,加劇「K型」的經濟復甦;估計本周美聯儲將以指導形式發布加強對市場和經濟的支持措施;而預期任何市場拋售都會是非常短暫。
  • 隨著長期經濟復甦,白銀商品屬性漸強,金銀比或跌...
    現貨黃金升至四日高點1738.15美元/盎司,美元指數弱勢徘徊於97關口附近,鮑威爾重申維持寬鬆格局,此外美國二次疫情進一步發展,也給黃金帶來一定避險需求。現貨白銀表現相對更出色,受益於經濟復甦,工業金屬普遍走高,分析師表示,隨著長期經濟的復甦,白銀價格的表現將開始超過黃金,金銀比可能重返80附近。
  • 央行「特麻辣粉」VS美聯儲加息 易綱與鮑威爾兩張牌截然不同
    摘要 【央行「特麻辣粉」VS美聯儲加息 易綱與鮑威爾兩張牌截然不同】我國央行創設「特別麻辣粉」,想方設法將資金往小微、民企領域裡面趕,並降低資金成本。全球兩大央行各打各的牌,雙方貨幣政策走向完全獨立的方向。
  • 美聯儲主席:在通脹重返正軌之前,不會提前加息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維加斯資訊網報導,美聯儲(The Federal
  • 美國經濟刺激方案遇阻 美聯儲12月或延長購債
    美國經濟刺激方案遇阻,美聯儲12月或延長購債11月16日,Moderna公司宣布新冠疫苗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導致美元指數進一步下滑。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表示對疫苗支持美國經濟復甦有信心,但仍認為美國經濟復甦需要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前紐約聯儲主席達德利則認為,即使大規模使用疫苗的可能性增加,美國經濟仍需財政援助。大選結果未定美國暫時無法推出新的財政刺激。
  • 9月決議後美聯儲官員講話匯總!總體基調持穩,但內部分歧加劇,警惕...
    ,但是警告未來的道路高度不確定,這取決於新冠疫情和政策③ 鮑威爾重申只要有需要,美聯儲將盡其所能9月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聽證會① 鮑威爾表示,如果貨幣和財政政策共同起作用,復甦就會加速② 鮑威爾繼續強調未來的道路仍然面臨高度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