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當下,著眼長遠,是現今智者之選擇,是生活哲理的總結,特別是經歷過這次疫情考驗的人們對此一定感悟至深。
人的一生中的「當下」有很多方面,這裡既然要「珍惜」,那這個「當下」就一定是積極的、美好的、愉悅的。「珍惜當下」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層次的含義:
一是享受好當下的擁有。比如說物質上的富有,久別後的重逢和歡聚,情感上的甜蜜和美好,婚姻上的和睦和幸福等等,強調的是對當下的一種滿足感和知足感。
二是把握住當下的所獲。比如工作事業上的晉級到一定高度,經濟夥伴人脈資源的擴充且龐大,經濟收入達到一定的理想狀態等等,懂得捨棄和放下,而不是一味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貪圖望梅止渴的遐想和虛盼。
三是著眼於當下的啟點。做好當下,今事今畢,不把事留到明天,不把事拖到未來,不把最愛的人留在最後去疼,不把盡孝留到死後的燒香跪拜和悲痛欲絕,愛人愛己從此開始,一生不留後悔和遺憾。
為什麼要享受當下?把握當下?著眼長遠?我講三個理由,和夥伴們探討:
第一、光陰似箭,人生苦短。人生一輩子就那麼幾十年,眼一閉一睜一輩子就過去了,兒童時年輕時發生的事就像是昨天一樣,生命也只有一次不能複製,更不能重來。人,自從生下來即開始一生中生命的倒計時,過一天少一日,經不起折騰,容不得浪費。「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們總是把願望攢著,結果事與願違:年輕時想去爬山沒去成,結果老了,只能看著山嘆氣;逛街時喜歡的連衣裙太貴,攢夠了錢,衣服卻已經過時了。
白巖松在《你幸福了嗎?》一書中寫道,很多人就是在無謂的忙碌中,丟掉了本心。活著活著就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邊付出,一邊失去。一輩子趕路,一輩子都享受不到沿途的風景。
第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人生一輩子好的機遇也就那麼幾次,賺錢的機會、提升的機會、事業的發展高度等到達一定的時期就會慢慢平緩下來向下運行,所以機會一旦來臨,千萬別讓其溜走,要牢牢把握住。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紀回憶時才發覺自己其實白白放過了許多機會,但此時已經追悔莫及、無法回天了。機會稍縱即逝,能有一番作為的人都懂得如何掌握恰當的時機,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抓住了機會就掌握了主動權,節省和縮減了成功的時間跨度,把握住了人生的未來。
第三、起點當下,著眼長遠。人生在世,不可虛度。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雖然不圖大富大貴、大紅大紫,但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著眼當下,勤學苦練,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是最基本的起點。及時在盛年時期做點事情,成就一番事業,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無愧平凡的人生,無悔時代賦予的使命。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演員,在不同的舞臺,有的演得平淡,有的演得濃烈,有的是笑,有的卻是淚,但不管結果怎樣,我們必須要演好,直至最終謝幕。
因此,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就是珍惜生活中的當下!著眼當下也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