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G,備孕女性和準媽媽再熟悉不過的名字,一提到這簡單的三個字母,許多早孕期準媽媽都有點擔驚受怕,生怕它的數值不按常理出牌!
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絨毛膜(胎盤)產生的激素。它和胚胎質量直接相關,最早可以在卵子受精後第6-8天就開始產生——所以可以根據HCG的變化來測定女性是否懷孕。
HCG會刺激女性產生孕酮,孕酮可以維持懷孕早期8周內的胚胎發育。簡單比喻的話,HCG是受精卵生根發芽的溫床。
驗孕棒就是尿HCG的試紙,是自我檢測是否懷孕的方法,可以在家檢查,是孕媽媽自己判斷是否懷孕的主要方法。
血HCG值需要去醫院檢查,一般醫生會對剛發現懷孕的準媽媽進行第一次血HCG+孕酮的檢測,當然,僅檢測一次血HCG只能代表基礎情況,並不能判斷是否為正常受孕。因此必要時醫生會對血HCG進行複查,或者反覆動態監測。
這裡需要多說一句,就像下圖所示,正常妊娠的血HCG參考值範圍很寬,而每個孕媽媽早孕期的血HCG水平都不會一樣,甚至差異很大!因此,醫生說的動態監測是和自己的血值對比做比較,和好朋友的血值是沒法比較的,也沒有醫學意義的。
檢測血HCG的意義並不是只看一次的化驗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它變化的趨勢。妊娠早期血β-HCG會快速增長,隔天會翻倍。如果翻倍不理想,需要考慮宮外孕或者胚胎發育不良等情況。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HCG翻倍不好的媽媽也別因此擔驚受怕,因為最終是否正常懷孕,還要依據超聲決定妊娠囊是否在宮內,是否有胎芽和胎心。
保胎藥的效果其實取決於「是否是宮內妊娠」,「保胎有沒有價值」。比如常見的保胎藥之黃體酮/地屈孕酮,實際上是一種孕激素。有些孕婦認為,自己是因為孕酮低,那補充黃體酮提升孕酮了,就不會流產了啊。但事實上,有時候不是因為孕酮水平低而造成流產,而是因為胚胎的質量比較差,有流產風險,才導致了孕酮水平低。
所以,使用保胎藥的前提是有先兆流產的徵象,而且不是宮外孕。而質量比較差的胚胎,就算額外補充了孕酮或者其他的保胎藥,也可能會發生流產,這實際上就是被自然淘汰的過程。
一些孕媽媽會出現孕早期陰道出血或是血性分泌物特別擔心會發生流產。其實正常懷孕也可能會出現陰道少許出血,一般有個兩三天的就過去了,之後就不會再出現。但是如果出血量較多,或者是反覆出血、持續出血,流產的可能性會增加,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可以告訴大家,臨床上推薦檢測血HCG水平來推算胚胎活性,用超聲監測胚胎發育情況。
懷孕階段,孕媽媽們本就承受著身體裡各種激素的變化,而且早孕的孕期反應也容易引起心情不佳,不要因為一些指標的偶爾變化和波動而過於擔憂,對自己的困惑的地方要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祝孕媽媽們都能有個好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