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時一直想讀完一本書,但永遠卻只翻了那麼幾頁,要做 一件重要的事,卻要先玩玩,每天晚上到睡覺時間,卻不想上床。這些都是拖延症的表現,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把要做的時候不停地往後推遲,而且有百分之 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有拖延症,拖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除了這些,拖延症還有什麼特徵呢?
拖延症特徵
1、拖延症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並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這種家庭環境下,朋友對拖拉者的寬容會助長這種習慣。
2、拖延症的人對自己撒謊。比如「我更想明天做這件事」,或者「有壓力我才能做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個謊言是時間壓力會讓他們更有創造力,其實這只是他們的感覺而已,他們是在揮霍時間。
3、拖延症的人會不斷找消遣的事兒,而刻意拖延做重要的事情的時間。因為對重要事情的害怕,這樣的事情成為他們調節情緒(比如害怕失敗)的一個途徑。
4、拖延症的人毫無時間時間概念,嚴重的不守時,不把別人的時間當時間,影響他人的情緒,也會破壞團隊協作。
5、拖延的事情可以緩緩再做,而且拖延症也不是太嚴重的問題,這種心理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變成了自己寬容自己拖延的藉口,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為什麼會拖延?
從本質上來講,拖延是一種逃避,你一定是在逃避什麼東西,因為逃避,所以拖延。而造成拖延的具體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1、不喜歡。讓你做一件不喜歡做的事,你肯定會覺得枯燥、困難,心裡不認同,想偷懶,先幹點自己喜歡的事,能拖就拖。
2、追求完美,害怕失敗。除了不喜歡做,很多時候,你是擔心事情做不好,所以畏首畏尾,猶豫不決,不敢放手去做,即使開始做了,也一定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力求盡善盡美,導致拖延。
3、和他人的情緒對抗。每個人都情緒化的一面,特別是當別人讓你做一件事,又搞的你心情不爽的時候,你就會想把事情拖著不幹來和他對抗。
4、已經形成慣性拖延。無論出於什麼狀況,當你經常拖延,時間長了就會養成習慣,不管大事小事,簡單困難,遇事必拖,形成慣性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