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2020-12-21 胡小筱

(文/冰橙de世界)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早晨起床上班,鬧鐘想了卻一拖再拖不想起,非得拖到最後時間來不及了才匆匆忙忙起床,急急忙忙去上班。今天要完成的一件事情,覺得時間還很多,不著急留著明天在做吧!想要馬上閱讀一本書,聽到旁邊有人和你說話,把書放一旁,等空了在讀吧!

想要靜下心來寫作,剛提筆發現網站上有彈出吸引人的消息,於是去瀏覽網頁去了。等想起來寫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幾小時了。領導安排的工作報告明天要交,今天心情不佳,明天交明天在寫吧……

明明可以提前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可是拖延的心裡讓自己一拖再拖,到最後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感到很痛苦。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

《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

詹尼·沃爾夫博士對本書的名言是:「每一個以拖延戰鬥的人都可以從本書中發現新鮮的觀點,快速見效的技巧和強大有效的自助練習,為自己開啟一種卓有成效的快樂生活方式,開卷有益!」

可能有的人有拖延的習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什麼是拖延?拖延已經是一種問題的習慣了。就是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時間限制的事情,能拖則拖推到其他的時間去做。可是這個拖延的過程可能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後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即將要去完成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有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最後用無關緊要的事情來代替,所以這個過程是伴隨著拖延的思維,例如:「晚點再做吧或者現在還沒準備好,等我準備好再做吧」。

可是這種拖延可不單單是逃避的行為,這個過程是包括了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理解和想法、情緒、感受以及行動,所以拖延的問題是比較複雜的多。千萬不要小看「晚點兒會更好」的拖延種子,殊不知後面便會長成一顆問題的習慣之樹了。

一、通過認知、情緒和行為方法來終結拖延症

你是否會擔心一旦被拖延的習慣給粘上了,就甩不掉了呢?別灰心,你還有選擇的方向,面對讓人苦惱的拖延依然可以採取辦法把它給除掉。

我們需要做到改變錯誤的思維(認知方法),發展對不舒適的忍耐力(情緒方法),以及尋序漸進的方式(行為方法),就可以甩掉拖延,並防止反覆了。

奇普·希思名言:「想要改變任何事情,都必須讓人以與之前不同的方式來行事」。

拖延是我們生命中的竊賊,它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盜走你的熱情、機會,消磨你的鬥志,讓你在生活的原地不停的打轉。但是,這個拖延症也並非是無藥可救的。

我們要實現自我,取得成績,就要和拖延症做鬥爭,面對導致拖延的每一種原因都要戰鬥到底。我們要知道,每解決掉一個問題,我們就朝著戰勝拖延症更近了一步。只要我們付諸行動,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就能徹底戰勝拖延症。

在本書中你將會學到怎樣去使用這個認知、情緒和行為「三管齊下」的療法,用它來徹底擺脫拖延的糾結,從那些你通常要拖延的時間中,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收穫。這種方法也適用於那些有截止日期和預定日期的任務。讓你免於「最後一刻的疲於奔命」狼狽狀態。

這個「三管齊下」療法可以幫你做到以下幾點:

1、教你看清拖延行為是怎樣運作的,以及怎樣改變拖延思維(認知方法)。

2、建立起你的忍耐力和持久性,使你及時面對不適的環境,也能堅定地沿著原路前行(情緒方法)。

3、確定你的方向落實在行動上,善始善終,運用你的知識,通過你的工作和成就取得成功(行為方法)。

這種「三管齊下」的療法,將會使消極層面(拖延的層面)有所緩解。也可以用以強化積極的選擇和意圖。對緩解毫無必要的消極事件是一件富有積極意義的事情。

這三個方面既是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的。在任何一個方面取得進步時,都會對其他方面有積極的影響。這種三管齊下的療法可以應用於多領域的挑戰。

如果你還在為拖延而煩惱,終結拖延症!從你的計劃開始吧!你可以學著去緩解束縛你的壓力的環境,這些壓力環境通常與拖延是共存的。

比如:焦慮、將問題嚴重化或者感到不堪重負等等。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或者你的腦海中有沒有出現一些對付拖延行之有效的方法?

想要打破拖延習慣必須要努力,這是解決拖延事項最有效的辦法。面對當拖延成為痛苦情緒的一種症狀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勇往直前。

也可以利用蘇格拉底、弗蘭克爾和埃利斯的方法評估這種情緒,總有一個方法適合你。

預設目標:設置一個目標,積極主動迎接面臨的挑戰。

制定行動計劃:制定出一份保證書和思維挑戰方法,以幫助你提前想出應對方案。

實施計劃:按計劃實施,並卓有成效的執行預定計劃,減輕你的壓力。

評估進程:評估你的工作進程,而非你本人。

鞏固練習:鞏固練習這種預定挑戰和承諾的思維方式,直到可以運用自如。

Facebook說過的一個座右銘:「完成好過完美,當你能努力去「完成」的時候,你就已經戰勝了拖延症,這好過你不知疲倦地探求為了完美而去拖延。實際上,當你追求完美時,最終的結果往往更加不完美,只是你給自己找到了足夠的心理安慰」。

二、在工作場所中應用戰拖技術,解決工作拖延問題

1.找出工作中的拖延習慣及其成因

工作拖延是否能成為更大問題的徵兆?如果你在工作中持續不斷的拖延,你就要思考一下,不管你在任何地方工作都是這樣一貫的模式嗎?如果是,無論你在哪裡工作,你都可以著手解決你拖延問題。如果不是,那麼拖延預示著你從事了錯誤的工作,這是你需要注意的一個信號了。

想要終結拖延的第一步就是自我覺察,思考一下我們在工作中拖延的習慣及其成因,問一下自己拖延是否是另一個更嚴重問題的表現,拖延是否是自己對工作不滿或者其他問題引發的?

WORKS計劃:

(1)一旦(When):為保證效率,一旦項目開始啟動,就要做那些最具有挑戰性或最關鍵的部分。

(2)組織(Organize):組織你所擁有的資源,並對行動步驟進行先後排序,以提高效率。

(3)調整(Regulate):調整思路和行動,推進工作計劃的實施。

(4)隔離(Keep clear of):隔離一切不必要的分心活動,比如讓你拖延的娛樂項目。

(5)圍繞(Stay with):緊密圍繞你所擅長的領域展開工作,針對解決拖延問題將大有裨益。

2.用SWLO分析法自我評估

用SWLO分析法自我評估,它是一種很好的策略性規劃工具。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培養有益於自我發展的能力,努力克服拖延。

還可以用SWLO為自己列出以下可做的事情

通過你所列的項目,認定你的優勢和所從事工作之間的關聯程度。

是你自己明確自己最擅長做什麼,是為什麼最擅長做這些事。

認清並強化那些可以用來緩解拖延的功能價值。

在不計拖延的情況下,明晰你的工作職責以提高工作產出。

如果你從事的那些事情可以充分發揮你的優勢,那麼將發生拖延的風險就會降至最低的工作。這可是會影響到你全盤的表現。

你應該從事那些做起來比較容易,並且真正喜歡還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你在工作中充滿熱情,減少拖延,最終收穫成功的黃金法則。

三、打破厭惡學習的怪圈,解決學習拖延問題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B.F.斯金納把分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做白日夢、逃學等等看作厭惡學習的表現。他認為學生們逃離和迴避行為的背後,往往充斥著恐懼,焦慮以及憤怒的情緒。

例如:厭惡也可能表現為「忽略」,如果你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發現其他學生總能得到表揚和好處,而你並不在這個圈子中,你可能會相信「我是不是有問題」,而且就像真的有問題一樣來感受和行動,這種消極的觀點可能會影響你學習的積極性。

如果負面的學習經驗、記憶、信念催生了學習上的拖延,要麼就選擇打破厭惡學習的怪圈,要麼就繼續在厭惡學習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可以使用以下自我調節問題來幫助你順利推進的簡單行為練習:

1.當你學習那些在你能力範圍內的東西時卻退縮了,你給自己的拖延準備了什麼理由?

2.當你處於很有挑戰性的學習情景的時候,你使用的理由有何不同?

3.你如何向自己解釋這種差異?

4.如果你相信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可以做的更好,那麼是什麼阻止你投入時間呢?

5.你如何發展出關於學習的自我效能信念?

建立正向聯繫,將學習和愉悅的事情聯繫起來。比如你喜歡古典音樂,那麼就可以在學習的時候放古典音樂做背景。

就如普雷馬克原理所說的: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通常不喜歡的事情之後,跟著做一件你很喜歡做的事,你就是在利用你喜歡的行為去強化你不那麼喜歡的行為。

比如:每學習30分鐘,可以做一些平時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原地跑幾分鐘,或者看一看自己喜歡的新聞都可以,只要他能對你重拾平時會拖延的重要學習過程的行為構成獎勵。

也可以給自己做一個內在的獎勵。按時完成學習或者表現進步,可以對自己做一個內在的獎勵。也可以做一個條件性的合約獎勵,給自己約定一個時間,一旦完成就給自己渴望已久的獎勵。比如飽餐一頓,或者給自己寫一封表揚信。這種條件性合約的方法是否有效,取決於你在執行合約過程中對自己拖延的懲罰力度。

不管在學習還是工作方面,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績或者成功,關鍵是看他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或計劃變成行動,再把行動變成結果。其實,能做到這一點很難,這也是更多人之所以平庸一生的原因。貪圖安逸是人的天性,拖延也就成了很多人難以消除的頑疾。

寫到最後

拖延成性的人往往會貪圖當下的安逸,殊不知,工作、理想、成功、事業乃至生命都會喪失於其中。所以,告別拖延症,提升執行力必須成為我們最基本的素養,馬上行動更是我們成功的保證。因為沒有誰可以不勞而獲,只有趕走體內的惰性,才會通過行動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拖延症其實並非是嚴格意義上的疾病,但是它卻是執行力的罪魁禍首。造成拖延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趕走拖延症必須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執行力,成就自己的事業。

相關焦點

  • 計劃一拖再拖、深陷拖延症無法自拔?5招教你高效戰勝拖延症!
    這現象並不少見,而且通常不會使人煩惱和沮喪。」01什麼是「拖延症」?「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詞拉丁字的解釋是「向前」加上「為明天」。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行為。嚴重的拖延症甚至會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會使人不斷地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 如何戰勝「拖延症」
    「明天再動手吧」「再拖一拖」「截止時間是第一推動力」,是不少人的真實寫照,也是「拖延症」的顯著表現。拖延工作、放任自我,看似輕鬆了一時,實際上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而且耽誤了單位的整體工作進度。那麼如何戰勝「拖延症」呢?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 《終結拖延症》,3個方法讓你幹掉拖延症,遇見喜歡的自己
    而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拖延症」。如何幹掉拖延症?威廉克勞斯在《終結拖延症》這本書中,告訴我們三管齊下治療拖延症。01    認知方法——磨亮自我覺察,改變拖延思維保持警醒是認清拖延陷阱的第一步,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做出積極的改變,以克服拖延習慣。首先,我們要知道拖延常見的四種類型:第一類:期限拖延。
  • 如何克服終結自己的拖延症?
    我們都有拖延症,只不過程度有重有輕,有研究表明有20%的人認為自己有著難以克服的拖延症。生活中,拖延症有哪些呢?比如有人周末想發憤圖強,想要完成一個報告,但是你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就是會被太多的事情,牽引你的注意力。
  • 你有拖延症嗎?竟有75%的大學生有拖延症,教你如何擺脫拖延毛病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表現為懶惰、專注力差、手忙腳亂等,拖延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不利,如何戰勝拖延?給大家推薦以下幾個方法:方法一:改變環境拖延患者「老託歲月」裡,身邊應該少不了手機、沙發和身邊其他事物。手機軟體不斷彈出的通知,讓人忍不住想看微博的熱搜,想看某站的博主,想刷某音的小視頻,這些軟體正是抓住了人的心理特點,推薦一些你常關注的、感興趣的內容,以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身邊的事情自然就耽誤了。所以,戰勝拖延必須關閉手機。2、遠離沙發和床。
  • 心理學家:拖延症都有幾大表現?活用心理學辦法戰勝拖延症
    那是因為你病了,這個病的名字就叫做:「拖延症」。所謂拖延症,和懶惰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懶惰是單純的由於「懶」,而根本沒想過去做;拖延症不一樣,他是屬於自我行為受限,一直有想做的欲望,但由於一直拖延而導致無法完成預期目標,甚至還會因此陷入自責,產生心理障礙。
  • 如何擺脫拖延症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症,而且現在各種各樣的手機app,都在盡其所能地幫助用戶使用好碎片化時間,現在很多人已經到了只會使用碎片化時間,還經不住手機的誘惑,結果導致自己手上應該去做的事情一直往後推
  • 如何擺脫拖延症的困擾?專家教你三種方法,從此告別拖延症
    許多人都因為拖延症而煩惱不已,因為拖延症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相信大家也都遇到過類似的煩惱吧?那麼,為什麼我們做事情會拖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大腦非常地活躍,一直都在不停地操控著我們的注意力,控制著我們的身心,導致我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很難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結果就導致了拖延症。#教你告別拖延症#可以說,大腦是人類最神奇的器官之一,雖然只佔人體總重量的3%,但卻消耗了人體20%的能量。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④
    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當然除了交稅和死亡這兩件事是肯定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事是必然的,所以也沒有那麼多的失敗。「立即行動」哲學,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時間去做合理的事情,拒絕哪些拖拉衝動,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動。三管齊下搞定拖延症,這就是認知、情緒和行為的三管齊下方式。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你有拖延症嗎?很多人可能都覺得自己或多或少會有拖延症,原來打算要做的事情,由於自己內心抗拒的想法,拖著拖著最後什麼都沒有做。什麼是拖延症?,說明你大概率是一位拖延症患者,估計很多人想問懶惰是不是就意味著有拖延症呢?
  • 「為了逃避焦慮,我選擇拖延」 |6個實用方法戰勝拖延症
    拖延是現代人經常提及的一個話題。提到拖延,大家就會想到拖延症。那麼到底什麼是拖延?拖延是指: 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敲黑板,劃重點啦:拖延是一種行為,並非某種心理疾病。
  • 不甘平凡的你,如何科學地「終結」拖延症?
    一、你為什麼會有拖延症?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全國有5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經常出現拖延的情況,有7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其實,真正有拖延症的人,恰恰是那些極度渴望自律卻有難以自律的人。他們無法真正地成為「佛系」青年,讓一切順其自然;也無法與那些擁有超強自制力的人比肩,而解決心理和行為的矛盾,恰恰是解決「拖延症」的關鍵。在我看來,拖延症來自於我們的平凡和不甘。單細胞生物草履蟲碰到鹽水都會逃避,平凡如你我面對任務時,自然也會有畏難情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也免不了懶惰,自制力差,難以抵擋諸多誘惑,這是人性本身的弱點。
  • 拖延症、懶癌,如何戰勝這磨人的小妖精?
    拖延症、懶癌,如何戰勝這磨人的小妖精?B:咦,你不是說睡了嗎!!!?上面這種情景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沒錯,平時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懶癌犯了,而且容易拖延,今天小王醫生就和大家來好好說道說道,究竟該如何戰勝拖延症你是否會晚上上床刷抖音、微信,一再拖延睡眠時間?
  • 你值得收藏的「幾個戰勝拖延症的好辦法」
    人類世界存在一個大魔王,它的名字叫做:拖延症。試想,如果妖精沒有拖延症,那麼唐僧肯定活不過第一季就死翹翹;如果達文西沒有拖延症,想必蒙娜麗莎一家都可以畫完。那麼這個人類世界的大魔王,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去戰勝它嗎?不,有的。
  • 一個連「克服拖延症」都拖延的重度拖延患者,是如何走向自律的?
    不僅買了不少克服拖延症的書籍,比如《自控力》、《時間管理》等,還去看B站的拖延心理學視頻,刷遍知乎對這個問題的高贊回答。但諷刺的是,「克服拖延症」這個努力本身也被我拖延了。書翻了十多頁再沒看過,後來實在礙眼扎心,乾脆放進書架落灰。B站的視頻看了一半,跳出鬼畜視頻的更新提醒忍不住點開,瀏覽記錄就永遠停在了53%。
  • 《五秒法則》:簡單粗暴的擺脫拖延症方法!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你要是在亞馬遜、京東等網上書城搜索「拖延症」三個字,會跳出上百個條目,都是各種關於拖延症的書。一般的書籍會從拖延症的原理講起,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做分析,教給你各種各樣的方法。網上還有克服拖延症的互助小組,大家一起抱團取暖、互相監督去戰勝拖延症。
  • 如何戰勝拖延症 How To Stop Procrastinating
    你認為自己是個拖延者嗎?在這段視頻中,我們將更深入地探究拖延症的根源,並探討它如何顯著地影響一個人的健康。Procrastination is defined as "the action of delaying or postponing something".拖延被定義為「延遲或推遲某事的行為」。
  • 拖延症背後的行為心理學依據,如何緩解拖延症的心理折磨?
    01拖延症是一個世紀難題。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就發明了一個詞,用於描述意志力薄弱、無自制力的現象:akrasia。Akrasia指的是儘管你知道現在應該、必須去做某件事,但就是不去做,而是去做其他並不要緊的事情。
  • 克制拖延症!鍛鍊讓你動力十足
    克制拖延症!說起拖延症,24歲的趙靚便打開了話匣子。「我從小就有拖延症,到現在越來越嚴重,已無可救藥了。」趙靚笑說,上學寫作業時就是犯拖延症最厲害的時候,寒暑假作業都要等到假期的最後幾天再一股腦兒地寫完。上大學最嚴重的時候就要數寫論文了。
  • 清華學霸分享對付拖延症六個簡單好方法
    嚴重的拖延症會非常影響學生的學生成績,選擇拖延,學生們所面對的事情、問題、麻煩不會減少、不會消失,反而會更多、更嚴重,越是拖延,內心越是緊張焦躁,越往後心理壓力越大。今天來聽一位清華學霸李採星同學分享的對付拖延症最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