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珍珠,就會談起它的漂亮,在當今這個社會,珍珠一般分為人工養殖和天然形成的。種類各種各樣,有大的有小的,五彩斑斕。但是對於自然形成的珍珠,人們格外的珍惜,尤其是在我國曾出現一個很大珍珠,並且慈禧都對它喜愛有加,格外的珍惜,那麼現在這可珍珠現在的命運怎麼樣了,讓小編帶你一起看看這顆珍珠的命運吧!
(一)堪比茄子大小的異形珍珠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叫一顆「真主之珠」的珍珠,它起初在菲律賓發現,經過幾次買賣,後來流到了美國,現在保存在舊金山的博物館中。
那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珍珠,是出於我國,其實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運用珍珠的國家,在古代那時候的珍珠不叫做珍珠,叫做河蚌,當時《尚書·禹貢》中記載,我國早就在4000年前,就開始開採珍珠了,當時的珍珠只是作為欣賞的物件,當後來時代的發展,珍珠逐漸被用作上供的物品,並且歷代的皇帝也都對珍珠喜愛有加。
說起中國這顆珍珠作為世界第二大珍珠,其實叫做「亞洲之珠」,這顆珍珠被清朝的幾位皇帝喜愛的不得了,是幾位皇帝見過最大的珍珠,在當時那個年代也被授予了美好的寓意,代表這自己權威已經地位。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珍珠,它的長度達到10cm長,並且寬度在6-7cm之間,而重量也達到了121克中,這顆世界之珠當時是被漁民發現的,根據漁民的經驗,這應該是當時最大的珍珠,從現在來看,漁民的猜想沒有錯,因為當時「真主之珠」還沒有被發現,所以被成為世界第一珠也是對的。當這個亞洲之珠被發現以後,就被當時波斯的商人以高價買了去,並且作為貢品,獻給了當時的波斯國王,當時的波斯國王喜愛珍藏這種奇珍異寶,對於這個巨大的珍珠,更是愛不釋手。
後來隨著清王朝的崛起,中國也開始外交,當時與中東的關係比較好,兩國經常往來,波斯國王為了向清王朝表現自己的友好,於是波斯的使者把這個碩大的珍珠獻給了當時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以前才沒有見過如此大的珍珠,對這個禮物非常的滿意,於是大肆的款待了使者,並且向波斯皇帝帶去了自己非常喜歡並自己會妥善保管的意向。
而乾隆皇帝也是這麼做的,他把它放到了自己寢室,並且一般人根本目睹不到這個珍珠的真容,不過每逢過節的時候,乾隆都會拿出供大家欣賞,它認為這顆巨大的珍珠,是吸收日月精華,有靈氣的一顆珍珠,並且這個珍珠也能符合他高高在上的身份,也正是由於乾隆的喜愛,這顆珍珠才沒有受到一點破壞。
除了乾隆對於這個珍珠格外的喜愛,對其他的珍寶也格外的珍惜,他把每一件珍寶都登記在冊,並且有專人看守,在乾隆死後,這些珍寶也在各位皇帝中流傳,但是這些寶貝卻在慈禧的手裡竟然沒活過一世。
在慈禧當政以後,她就一直向乾隆當年的樣子學習,想成為乾隆那樣的明君,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乾隆,乾隆喜歡收藏,慈禧就學著乾隆收藏,得知乾隆格外的喜歡這個珍珠,就格外的珍惜,畢竟慈禧作為女人,女人對於好看的東西沒有太大的抵抗力,而這個珍珠也非常符合她的氣質。
(二)流落海外,至今未歸
在乾隆期間,他積攢了許許多多的奇珍異寶,並且都世代相傳,從未流失,就算在清朝末期最困難的時候,皇帝們也沒有打算變賣這些奇珍異寶來渡過難關,因為他們知道,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丟,丟了什麼也不能丟了組訓,否則就沒有臉去見列祖列宗。而在慈禧太后執政以後,一直覺得可以和乾隆一樣,甚至可以更強,可以把國家變得富強,但是卻事與願違。
慈禧在整理乾隆留下的寶物的時候,發現了這顆:「大的」珍珠,對這顆珍珠大大的讚賞,但是慈禧覺得又是這顆珍珠太單調了,應該給他一點配飾,於是她工匠進行裝飾,使它看起來更加的耀眼,更加的飽滿。
工匠在得到指令以後,不敢怠慢,因為當時的慈禧不是一名明君,由於慈禧把握大權,一些人只能敢怒不敢言,這些工匠們為了討好慈禧,專門給這顆珍珠鑲嵌了金葉,打造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茄子」,現在看來還不如不打磨以及裝飾,珍珠的美是自然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美去修飾。它自己的美就是最美的。
工匠們覺著只鑲嵌金葉還不夠,於是在這個形似「茄子」的珍珠上,加上了一個「碧璽」,而碧璽的寓意著「闢邪」的意思,在當時覺得可以起到,趨吉避兇,化險為夷,保護主人的安全。
慈禧對這個形似茄子的珍珠非常的喜歡,並且得知工匠人給她刻上了「碧璽」了解它的寓意以後,慈禧大喜,將這個珍珠珍藏了起來。
可是好景不長,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時候,慈禧卻帶著自己的宮女以及光緒皇帝,逃離了北京,而八國聯軍在火燒圓明園以後,這個珍珠也流落到了外國侵略者的手中,等到慈禧太后回來以後,被八國聯軍破壞的現場一片狼藉,在也不復當年的輝煌。
在那以後,這個世界第二的珍珠,就沒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但是在1918年的時候,這個珍珠卻出現在了香港的拍賣會上,在拍賣會上有對夫婦,認出了這時當年慈禧最喜歡的一顆珍珠,於是就花高價錢把珍珠買回了家中,然而沒過多久,這顆珍珠就便再次丟失,從拍賣會以後,便有人盯上了這顆價值不菲的夜明珠,這對父母立馬報了警,警方通過多重線索,終於找到了盜竊的人,盜竊的這個人是比利時人,在警察到他家搜查,卻沒有找到這顆珍珠,最終在警察的詢問中,這位比利時成為自己偷盜了這顆珍珠,但是在警察來到他家時,他已經把它扔到了下水道,然後慶幸的是,由於這個珍珠長的像「茄子一樣」,它最終卡在了下水道的管口,這對夫婦也尋回了自己的珍珠。
但是後來,由於這對夫婦家庭經濟落寞,不得不變賣了這顆珍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顆珍珠短暫的在巴黎出現過,後來就世人就不知它的蹤跡了。
在1993年,有一家珍珠養殖場把這顆珍珠借了出來,並且供世人欣賞,人們才知道這個珍珠出現在倫敦,但是再往後的一段時間裡,這顆珍珠再也沒有出現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顆珍珠可以回歸到我國?
總結
從我國朝代的建立,每一代皇帝所積累的奇珍異寶,都是物價的,這都得力於這些皇帝把自己的財富留給自己子孫後代,但是有許許多多的文物有的在戰爭中損毀,有的收藏於民間的收藏家手中,不過這些畢竟在我國,但是最令人惋惜的是,那些在海外的文物,他們本來是我國珍貴的財寶,現在卻不知躺在哪個人或國家的手中,希望有一日這些文物,可以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