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輕則讓人悶熱難受,重則有中暑,甚至是窒息的危險。特別是長期暴露在高溫環境中的朋友更是容易遭受中暑之痛。
一、何為中暑?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的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中暑後會出現高熱、皮膚乾燥、大汗或無汗、口渴、噁心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會失去意識,且程度很深,有可能導致意外的發生。
當高溫來襲時,除了常規的空調、電扇等來幫忙之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呢?特別是在高溫的戶外。
二、如何有效預防中暑?
1、出行避開烈日
中午12時到下午14時往往是一天當中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出現中暑的概率更大,因此,我們要儘可能地避開這個時間段。當你不得不外出時,防護工作要重視起來,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另外建議塗抹防曬霜,還要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2、記得及時補水
許多朋友有這樣的習慣,就是等到口渴時才想到要喝水,殊不知,此時身體已經處於脫水的狀態了,這是身體正在發出的一種危險信號。
建議每天飲水量不少於8杯,大概是1.5升至2升之間,溫度越高,飲水量相應的增多一些。如果出汗量過多,可以補充一些淡鹽水,用來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3、多吃含水量高的食物
夏天的瓜果較多,且含水量不少,也可以作為補充身體水分的方式之一。如黃瓜、西紅柿、西瓜、哈密瓜、桃子等,這些瓜果可以多吃。
值得注意的是,辛辣油膩的食物往往容易加劇腸胃的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建議以清淡的食物為主。
4、保證充足的睡眠
夏季晝長夜短,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每天要保證7小時的睡眠時間,8小時最好。中午適當午休一會兒,精神更佳。
二、中暑後有哪些急救措施?
如果不小心中暑了,那麼我們要學會嘗試急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身體傷害。
1、搬移
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臥並解開衣扣,鬆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溼透應更換衣服。
2、降溫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補水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很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痛、噁心等症狀,適得其反。
4、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甦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如果中暑非常嚴重,那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抓住黃金搶救時機。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朋友出現中暑,可能自己都沒有及時覺察到,等到反應過來可能情況已經很不妙了。為了避免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大家一定要在夏季養成良好的防暑習慣,輕鬆度過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