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供水果,這2件事情不知道,都是徒勞

2020-12-14 段姐談世界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一看到關於佛的信息,就會想起一句話"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佛是我們父母甚至我們的信仰,我們通過燒香鮮花拜佛來表達自己對於佛的敬仰和皈依之心,在拜佛時我們也會選擇購買水果來祭拜佛祖,但是我們要清楚,佛可以是我們的信仰,但是如果妄想通過拜佛以此來藉助佛祖的"神力"來提升自己的財力或者權勢,那是不可能的。上常念的:"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一切唯心造。"佛以修心為主旨,我們通過拜佛、念佛經來洗滌我們的內心,在佛前我們可以心無雜念,洗滌自己渾濁的心。通過拜佛,讓自己的心重新變得純潔,懷著正確的信念,開始自己新的人生旅途。佛讓我們能夠在難過或者煩躁糾結不安時有一個能夠靜下心思考人生的清淨地,我們也要在拜佛時體現出我們的敬意。拜佛我們多數人會選擇水果,但是你也許不知道這兩件關於水果的事情,以下我總結了兩條拜佛時的"禁忌"。

1、 上供的水果數量必須避開這幾個數字

大多數人忌諱一些數字,所以我們在拜佛時選擇水果的數量也會避開這些數字,雖然這些並沒有什麼依據,但是我們會認為這些不好的數字會讓我們有不好的運氣。以下是上供水果數量需要避開的數字:

第一個是四,四諧音死,而我們最忌諱就是這個死字,這會讓我們在拜佛時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導致我們會在拜佛時心不在焉,心不在焉的拜佛是對佛祖的不敬。

第二個是七,七的諧音是氣,另外,七的阿拉伯數字長得像一把鐮刀,是兇相,拜佛時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是心平氣和,而不是心中有氣的去見佛祖,佛心懷蒼生大愛無邊,但是如果心中有氣的拜佛,那不是生悶氣,而是在對佛祖生氣,這個數字也是上供水果數量的避諱。

第三個是三,三的諧音是散和傷,受傷和離別都不是吉利的數字,我們拜佛時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向佛祖祈禱,要用讓人覺得吉利的水果數量來上供,讓佛祖從各個方面看到我們的真誠,來保佑平安。

2、 上供的水果要避開這一樣

上供水果的首選我們通常會選擇蘋果,因為蘋果寓意平安、吉利。我們拜佛是對佛祖的恭敬心和感恩心,也是為了讓佛祖能夠保佑我們生活中平平安安,家庭生活幸福、溫馨、美好。但是,也有一些水果的寓意不太美滿,我們在上供時要注意避開這樣的水果。

梨,諧音離,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其中有一苦是關於離別,梨會讓我們想到離別,相聚的興奮還沒消散就要面對離別。所以,在拜佛時,我們要避開梨這種貢品,不太吉利。

除了要注意這兩件事情,我們要記住虔誠的心更能表達我們對佛祖的敬仰和恭敬心。在佛祖面前,我們要保持安靜,過於嘈雜或者竊竊私語會打擾了佛祖聖地的安寧;衣著要保守,衣著端莊會讓人從心裡感受到你對佛祖的敬意;不要帶葷腥進入寺廟,佛大愛無疆,愛護世間萬物,不殺生,也不會吃肉類,我們進寺廟也要吃得非常清淡,以此來表達對佛祖的恭敬和尊重;不要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在寺廟這種清淨之地要保持文明,寺廟不是一個旅遊景點,它是讓我們內心得到修煉的聖地,也是和尚的修煉之地,更是佛祖的聖地。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所以我們不要妄想著以此與佛菩薩做交易,而得到佛菩薩的額外加持,這是妄想,也是迷信。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重在於發心,心地善良慈悲,哪怕不供養任何東西,也無礙,只要用心恭敬,皆功不唐捐。有些人信佛信的很迷信,看到佛前所供物品有些減損,就誤認為是佛菩薩食用了,覺得是自己的誠心感動了佛菩薩,佛菩薩食用了他的東西,就會保佑他,這是迷信思想。
  • 佛前供水果,有3條忌諱,要是不知道,不但沒功德,反而有過錯
    對學佛人來說,都有到寺院裡做功德的習慣。我們去寺院時候,也會發現佛菩薩像前,都會擺著各樣的供品,如水果、鮮花、水,等等。這些供品也都是虔誠的佛教徒發心供養,當然也不外乎自己有所祈求,無論如何,皆在於自己發心,只要用心真誠,便有無量功德。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你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食用,不要覺得自己供養了佛,佛菩薩就會對你有偏私,這是愚痴,也是妄想。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不論是在自己家的佛堂,亦或是到寺廟裡去,我們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之情,都會力所能及地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同時也增進自己的功德。那麼佛前都有哪幾種供養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
  • 佛教:給佛供花供水果,這2點你要提前知道
    我們平時去寺院拜佛菩薩的時候,相信大家也有看見過給佛供花,供水果,供燈,供水之類的。我們也都知道,給佛供花,供水果,供養佛的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自己,有時候也會想要買點水果,買點花,供給佛菩薩。這當然也是最好的了,因為供佛也有功德。那你知道給佛供花,供水果代表著什麼嗎?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供花或許是給佛菩薩欣賞的吧,供水果可能是給佛菩薩吃的吧。甚至有些人就是沒想過,認為別人供自己就供。這裡面的知識你就不知道了吧,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給佛供花,供水果,到底代表著什麼吧!
  • 佛前供水果,牢記這三點,讓你的功德圓滿!
    譬如,傳統文化認為「禮多人不怪」,所以每逢佛菩薩誕辰等佛教節日,善男信女在入寺廟禮佛之際,總是習慣帶上香燈、花果等供品,希望藉此表達對諸佛菩薩的恭敬。其實,拋開種種供品的外相,一切供養都是在行財布施,屬於六度波羅蜜多之一。《華嚴經》中說:「若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 佛前供奉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你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食用,不要覺得自己供養了佛,佛菩薩就會對你有偏私,這是愚痴,也是妄想。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教:這三種「水果」不要拿來供佛,對佛菩薩不敬
    很多人把佛菩薩聖像請到家中,都會用一些水果去供養佛菩薩,我們在選擇水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容易對佛菩薩不敬。 民間有很多關於供佛的說法,有人說,用水果供佛時,不能用梨來供佛,因為「梨」的諧音是「離」,會讓人聯想到分離,所以「梨」不適合用來招待親友,更不適合用來供佛。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供佛,供品有哪些,又有什麼講究呢?這恐怕就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了,大家常見的方式應該是燒香和水果,但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我早些年還沒學佛的時候也一直都認為如此,後來才明白這只是「中國佛教」的規矩,和佛法並沒有什麼淵源——古印度的原始佛教中什麼都沒有燒香一說,都是供燈,這是傳入咱們中國以後才有的習慣。而且燒香也和佛菩薩的感應無關——那個是要靠心誠,比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自然見佛,而燒香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持戒的信念。
  • 佛前供水果,這3種「聖果」最表心意,看看你有帶過嗎?
    導語佛菩薩普度眾生,人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在佛菩薩眼皮底下進行的。因此,佛菩薩可以說是在保佑著每一個人,於是便有信眾為了感謝佛菩薩的庇佑,常常誠心禮佛,供養佛祖。而在供佛中,用水果供佛是許多佛徒常有的一種供佛方式,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對佛菩薩的供養,具有普遍性,當然也具有一些特殊性需要供佛者注意。須知,供果是佛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在佛教中果代表結果、圓滿,佛教十分重視因果,萬事萬法不離因果。其中,供鮮花代表善因,供水果則代表善果。因此,供果是十分重要的,是務必要嚴謹對待的。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 【佛學常識】 為什麼要點香燭、佛前供花果、水、糕餅?
    我想同大家談談,佛教裡為什麼要點香燭、供水果、糕餅、花、水等等。按佛教的教義來說,以上這一切都是表心表法的作用。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是到寺院裡去,還是在自己的小佛堂,我們在禮拜諸佛菩薩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佛前供養,以表自己的誠心,增進自身的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可以供奉哪些東西呢?其實這個隨緣,看自己發心,沒有強制要求。因為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用的,供佛的目的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是一種表法,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法。當然,不論供養什麼,都是處於清淨的發心,所以最好保證所供物品的乾淨清潔、無損壞,以免冒犯佛菩薩莊嚴,對佛菩薩不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佛前供養鮮花、水果、淨水、燈燭、香支等等。
  • 佛教:佛前「供聖水」,這三件事不能弄錯,一定要提前知道
    每一個地方,每一座寺廟裡都會有它特有的佛像在,我們去寺廟需要的不僅是要帶上我們虔誠的心,帶上一些必要的貢品,例如:香燭,點心水果,紙錢,素酒等等,而且要清楚知道供佛時的每一個步驟都有它的學問和禁忌所在,學習它的學問,避開觸犯禁忌,因為觸犯了裡面其中的禁忌就是對佛的大為不敬,更不必妄想佛會把你的訴求記住,陪伴你左右,保佑你心想事成了。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有4條不成文「規矩」,一定要知道!
    為了表達對佛祖的信奉,人們都會擺上供品,寺廟中是由僧人擺放的,自己就不必在意,可是當在自己家中擺佛堂時,一定要知道上供水果的這四條""禁忌"1, 破損的水果不可以擺"花開結果"照應了因果關係,而"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則照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為什麼蔥姜蒜也不可以?因為吃了蔥姜蒜,嘴裡會有股難聞的惡臭味,自己聞到或他人聞到,都是不清淨的。腥食主要指蛋奶類,像雞蛋牛奶這類東西也儘量不要供佛。一般情況下,供桌上陳列的都是各種水果,比如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火龍果、西瓜、梨、柚子、橙子等等,各種應季的水果。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為了方便拜佛修功德,現在很多善信都會選擇在自己家設置一個簡易的念佛堂,雖比不上寺院殿堂那麼莊嚴大氣,但也功不唐捐。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大家都知道,佛教寺院是大眾培福修慧的地方,人們帶著對佛菩薩的感恩與恭敬之心來到寺院裡燒香禮佛做供養,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小編觀察發現,人們來到寺院裡做的最多的就是燒香和磕頭,寺院的請香處也總是人滿為患。其實,除了佛前供香,佛教裡還有其它形式的殊勝供養行為。
  • 佛前上供水果,到底要不要洗?99歲寺廟僧人說:這樣就可以
    我們當中許多人其實都不知道怎樣供佛或者是供佛到底需要用什麼方式,再或者供佛究竟有哪些忌諱。這些都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而這樣就會導致許多人在拜佛求平安或者是祈求保佑的時候得不到佛的回應。其實這大多都是因為供佛方式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