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位夠嗎?醫護人員缺嗎?防護物資充足嗎?——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回應...

2020-12-26 映象網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床位夠嗎?醫護人員缺嗎?防護物資充足嗎?——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回應疫情防護三問

  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總動員齊心協力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當前仍處在疫情防控關鍵期,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焦點熱點問題,新華社「民生直通車」欄目自28日起推出「同心戰『疫』」專欄,通過採訪權威部門和專家,回應百姓關切。

  新華社記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人猝不及防。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湖北和全國多地蔓延擴散,防護物資也頻頻告急。

  國家衛生健康委27日24時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15例,現有疑似病例6973例。

  這些人能不能都住上院,床位夠不夠?為他們治療的醫護人員缺不缺?諸多問題牽動人心。

  床位:緊缺有所緩解,武漢2月初將達1萬多張

  【直擊】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湖北已組織騰退床位上萬張,設立112個定點醫院,一律無條件收治患者。也有一些發熱患者住院難。

  【數據】監測顯示,27日武漢市發熱門診的接診量是10261人,平均每個醫院一天接診發熱病人174人,其中真正需要留觀的為377人。

  28日上午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說:最早一批武漢的兩家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和肺科醫院開放的床位是600張。通過10家大醫院出人員、技術、力量,徵用10家中小型醫院作為定點醫院,計劃開放床位5311張。武漢市緊急開工建設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共計2000張至2300張床位,預計2月初建成。此外緊急徵用新一批14家醫院床位。所有床位2月初將達到1萬多張。

  在北京,20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醫院名單已經公布,曾專用於治療非典患者的小湯山醫院正在重建。在浙江,截至26日,已可安排收治床位近1000張,其中重症病人收治能力達到60個。

  【點評】發熱門診和隔離床位,平時需求量不高,突然出現大量人員集中湧入,難免出現「超載」現象。隨著多地床位數快速增加,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並加快檢測速度,目前看病難和住院難的問題有了較大程度緩解。至2月初,1萬多張床位將可收治武漢市現有疑似、確診病例,包括發熱留觀待排查的病例。

  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近6000人馳援武漢

  【直擊】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發熱門診,面積擴大到平時5倍,最高峰每天接診800人,醫護人員忙得一秒都不能停,但依舊無法滿足需求。

  黃岡,湖北疫情發生數量較多的地區之一。本地的醫護人員已經連續戰鬥20多天,輪班倒,疲勞不堪。目前接收送檢樣本的當地疾控中心也是連軸轉。

  【數據】過去幾天,尖峰時段就診人數超過1.5萬人。眼下,湖北省50多萬名醫護人員,全員放棄休假,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

  焦雅輝說,1月24日第一批從上海和廣東派出醫療隊趕赴武漢,到目前已經有30支醫療隊一共4130人到達湖北開展工作。截至28日晚,預計將近6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人員,會同湖北的醫務人員一起奮戰在抗擊肺炎疫情的一線。

  為了彌補人員缺口,連日來,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迅速調集醫務人員和醫療物資,各地醫療機構也紛紛展開馳援行動。除了武漢,醫療隊也會被調配至黃岡、鹹寧、孝感、仙桃等7個城市的定點醫院開展工作。

  【點評】大敵當前,疫情就是命令。醫療隊的構成包括呼吸、感染、重症多學科,醫生、護士,地方、軍隊,西醫、中醫,幾乎涵蓋國家所有的資源和力量。有很多人在年夜飯飯桌上、在和家人團聚的過程中,緊急打起背包趕赴機場馳援武漢。

  一波又一波醫護人員緊急馳援,給人們帶去了希望和信心,但缺口仍然很大。下一步,仍要針對各地具體需求,尤其是醫療救治能力薄弱的農村社區,選派相應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合理調配人力資源。

  防護物資:口罩等緊缺,各地加緊復工復產

  【直擊】在武漢市武昌區惠好大藥房民主路店,近段時間每天來買口罩的人都要排隊。店內儲備的口罩數量最多只能堅持到隔天早上。

  記者採訪發現,隔離病房裡的口罩,4個小時就要換,一天在裡面按工作8小時計算,一個醫生至少需要2個口罩,中心醫院醫護隊伍都在四五百人以上。有的醫院,光N95口罩一天就得消耗2000多個。

  【數據】湖北省的需求清單顯示,對醫用防護服的需求為每日約10萬件。湖北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力爭10天內將防護服產能擴大到每天3萬件。

  浙江省經信廳廳長徐旭27日表示,未來4天,浙江醫用外科口罩缺口約400萬,防護服缺口近2萬件。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說,23日以來收到武漢方面四批物資的需求清單,大致是四大類20多個品種。大部分物資供應能夠滿足需要,但是防護服、口罩等物資需求顯得十分突出。

  【點評】口罩、醫用防護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保障物資,白衣天使依靠「鎧甲」,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救治更多病患。這些物資的供給雖有所緩解,但仍然是面臨的突出問題。正逢春節假期,工廠停產、物流歇業,凸顯供應緊張。經過緊急復工復產,部分生產能力已經「回血」。

  工信部等相關部委正在採取更多措施,包括動用中央儲備、繼續加快復工復產、出口轉內銷、加大國際採購等,千方百計保證防控所需物資的需求,並抓緊建立重點防控物資的調度制度。(記者陳芳、董瑞豐、田曉航、許晟、廖君、胡喆)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做好醫務人員感染的防控 手消毒不能代替洗手
    2月4日,國家衛健委在北京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主題日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針對疫情高發地區的防護物資保證情況及醫護人員支援和防護情況進行了回應。
  • 國家衛健委:醫療機構應儲備充足的防護物資,包括眼罩
    大河財立方消息1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指南要求,醫療機構應當規範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儲備質量合格、數量充足的防護物資,如消毒產品和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眼罩等防護用品,確保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到位。
  • 醫護人員防護裝備包括12件物品:每脫下一件都要洗手消毒
    近日,在武漢市青山區一家酒店的會議室內,河南省人民醫院中心ICU護師秦國順,給大家演示了穿脫防護裝備的過程。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如何快速安全地穿脫防護裝備,是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的第一課。「穿脫防護裝備的步驟比較複雜,進入感染病區之前,所有醫護人員都必須全副武裝:穿好工作服、防護服,戴上醫用口罩、護目鏡、醫用帽子,再套上靴套鞋套、戴上醫用膠手套。為了安全,實行多層防護,僅醫用膠手套就要戴三層。」秦國順說。
  • 專家呼籲把N95口罩留給醫護人員 普通人需要戴N95口罩嗎
    然而,眼下多地口罩告急,尤其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口罩急缺。  醫院發微博求助:  物資即將全部用盡,請求社會支援  30日,網曝武漢協和醫院的醫用防護物資已經殆盡,急需捐贈。該醫院工作人員程老師稱,每天籌集到一點就用一點,現在很需要大家幫助。  3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發布防護物資告急,醫院通過微博急求社會各界捐贈!
  • 外省病例增多,南寧人要囤口罩嗎?部門回應:口罩供應充足不必囤貨
    部門回應:口罩供應充足不必囤貨由於擔心口罩會漲價,市民梁女士通過網購平臺、社區電商平臺、小區團購群共計購買了300個口罩。「去年初那段時間,口罩不僅貴,而且很難買到,當時沒有口罩都不敢出門。現在區外有的地方出現了疫情,我感覺多囤些口罩,心裡踏實些。」那麼口罩會不會漲價呢?
  • 湖北物資供應是否充足、買不到口罩怎麼辦……答案在這裡
    國家出手了!截至2月2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新型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各界在關心疫情的同時,也在關心湖北省的物資供應是否充足?買不到口罩怎麼辦?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 口罩護目鏡緊缺,中山這間醫院醫護人員自製防護「面屏」
    日前,中山市西區醫院醫生們戴的自製防護「面屏」,得到市民點讚。南都記者了解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醫護防護物資緊缺,西區醫院各科室的醫護人員們紛紛搖身變「能手」,根據自己科室的特點,齊齊動手製作防護面屏,並發至科室各醫護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 河南戰疫中心的信陽:全市醫用防護物資告急,有醫院無N95口罩
    然而,在確診人數逐漸攀升的同時,信陽醫療防護物資卻全線告急。N95口罩、醫用連體防護服、全面型呼吸防護器……信陽疫情防控醫用防護物資告急。多家定點醫院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口罩和防護服最為緊缺,可向醫院直接定點捐贈醫療物資。南都記者了解到,自疫情爆發至今,信陽也採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關閉酒吧、KTV等公共場所,要求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延遲開學上班等。
  • 西班牙近萬醫護感染,用垃圾袋自製防護服,政府被告物資供應不力
    兩天增3000醫護人員感染 醫護人員控告政府物資供應不力 據西班牙衛生部門此前的數據,截至25日,西班牙醫務人員感染人數接近6500人,佔全國感染總人數的13.6%,三名醫護人員在疫情中死亡。
  • KN95和N95口罩有區別嗎?KN95口罩能否用於一線防護?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日前,湖北紅十字會發布公告,分別向武漢天佑醫院、武漢仁愛醫院捐贈1.8萬個KN95口罩,用於發熱群眾候診就醫時防護,並表示這批KN95口罩不能用於新冠肺炎治療定點醫院一線醫護人員防護,但可用於普通防護。
  • NIKE決定開始為醫護人員生產防護面罩,為了抗疫,NIKE也是拼了!
    前一段時間,NIKE宣布了要與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合作,以解決俄勒岡當地醫療物資緊缺的問題,研發符合規格的面罩等醫用防護設備。畢竟俄勒岡也算是NIKE的老家,誰也不能看著自己家後院著火不是?
  • 口罩可一天一換 武漢醫用防護物資缺口正加緊堵上
    「沒有N95口罩,我們只能戴兩層一次性口罩」「我不吃飯,不喝水,就想省下一件防護服」「本應是一次性的護目鏡被我們消毒後反覆使用」……來自抗疫最前沿的醫院,對防護用品的渴求,曾讓人揪心。  醫護人員不能保護自己,如何救人抗疫?
  • 國家衛健委宣布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當前核酸檢測試劑有效性等問題做出回應。  有商家菜價漲7倍,從重從嚴打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副局長陳志江表示,從目前巡查監測40個城市數據來看,「米袋子」「菜籃子」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基本平穩、供應充足,一些果蔬類商品價格下降比較明顯。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從重、從快、從嚴打擊各類價格違法行為。有的地方查到個別商家蔬菜價格坐地起價,漲3倍、4倍,最高有漲7倍的。
  • 國家衛健委: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
    中國網財經2月4日訊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合理有效使用醫用防護用品,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加強醫療機構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提出具體要求。
  • 黑色垃圾袋當防護服,紐約醫護人員說著說著就哭了
    這只是紐約市醫療系統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個縮影:防護用品短缺、醫護人員缺乏、醫院床位不足。在電視上,接受採訪的一些醫生和護士常常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他們既要面對救治病人的繁重工作,也為自身安全擔憂……紐約市已然成為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眼」,其醫療系統承受著空前壓力。
  • 皮膚防護藥劑、「火神山面膜」...疫情戰場上出現這些「非常」物資
    CBO記者朱聰 編輯綜合 疫情發生以來,除了醫療物資的捐贈外,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皮膚問題和日常個護需求也不能忽視,這讓護手霜、面膜等日化品成了「戰場」上出現的特殊物資。
  • 安心褲也是戰疫物資,關注一線醫護生理期需求
    一直未受關注的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生理期需求,隨著微博博主@梁鈺Stacey一條詢問向女性醫護人員捐助衛生巾與安心褲的博文,引發了連鎖效應。當這條博文發出的時候,除了對可行性的探討,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現在捐什麼安心褲,人家醫生護士有需要嗎?人家更需要的是口罩防護服好吧。」這樣的質疑不僅缺乏同理心,也缺乏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
  • 成都防控疫情最新信息:後備有超千張床位 口罩會加大供應 哄抬物價...
    物價能保持平穩嗎?一系列的熱點問題都在現場得到回應。關鍵詞:口罩成都共供應410萬隻口罩 還將加大供應疫情發生後,如何保障口罩、防護服、測溫儀、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生產和供應?陳志勇說,2 月 4 日,成都市統一從境外採購物資到貨口罩 24.7 萬隻、防護服 9.3 萬件、防護帽 20 萬隻;從境內採購物資到貨口罩 107 萬隻、一次性醫用橡膠手套 30 萬雙、測溫儀320 只(臺)、醫用隔離衣 600 件,這些物資的運抵一定程度緩解了成都醫療和一線窗口為市民群眾服務人員的應急需求。
  • 國家衛健委:確保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到位,避免他們過度勞累
    剛剛,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印發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其中提出確保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到位,同時醫療機構應當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和班次安排,避免醫務人員過度勞累。
  • 臨滄市物資儲備充足供應充分價格平穩
    臨滄市採取多項措施保障市場供應,城鄉各超市的糧油、生鮮蔬菜供應充足。圖為市民在金泰百貨選購新鮮蔬菜。阮海燕 攝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臨滄市各級各部門立足工作職能,採取強有力的保障措施,確保群眾生活物資和應急物資有效供給,全市呈現物資儲備充足、供應充分、價格平穩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