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公安分局白市驛派出所所長申立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謝鵬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0日11時40分訊(記者 闕影)近日,「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渝警楷模」名單揭曉,高新區公安分局白市驛派出所所長申立軍獲殊榮。2011年,申立軍因工作調動來到白市驛派出所,一待就是10年。期間,他打造網格化巡邏隊伍,一心守護群眾安寧;建立司法聯調機制,快速化解群眾矛盾;提倡面對群眾要首接首辦,讓群眾找到民警的AB角。他常說,把企業當家業,把群眾當親人,以心換心,換位思考,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辦去好的事。
首接首辦 讓群眾辦事不跑冤枉路
「申警官,我沒有找到開具戶口證明的民警,是不是有事出去了,能麻煩您幫我辦理一下嗎?」申立軍毫不猶豫應下來:「來我辦公室嘛,我來幫您辦。」
這樣的情況在白市驛派出所很常見。每個崗位都有AB角,目的就是讓群眾辦事少跑路,不跑冤枉路。
「我常和民警說的一句話就是,要讓群眾隨時隨地看到『你』。」申立軍說,而這裡的「你」是崗位的統稱,群眾辦事需要的是崗位上的民警。
申立軍提出的AB角工作機制,確保警務室內天天有民警,負責社區安全防範工作、受理群眾報警求助、社會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戶口管理有關登記等工作。如今,村民辦理暫住證,在社區警務室即可辦理;若周末辦理出入境證件,社區民警可幫助群眾提前預約;若家裡有行動不便的老人等,可開闢綠色通道,預約民警上門辦理業務。
除此之外,申立軍還提出首接首辦機制,確保群眾進門可詢、可問,民警不推諉、不敷衍。
「這個首接首辦並不是真的喊你給群眾辦理業務,而是一定要主動接待、主動詢問、主動帶路,讓群眾有幸福感和歸屬感。」申立軍說,接下來,還將在現有機制基礎上,不斷創新,夯實群眾基礎,為群眾做好事,謀實事。
司法聯調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以前的白市驛是一個驛站,相當於交通樞紐,人口流動大,社會治安問題一直比較複雜。」申立軍回憶道,作為轄區派出所所長,如何維護轄區穩定,讓百姓安居樂業,是他一直琢磨的事情。
從2011年開始,申立軍通過打造網格化巡邏隊伍、重點打擊黃賭毒、逐漸建立人民調解機制等舉措將白市驛的治安「打理」得井井有條。
2019年,白市驛派出所在申立軍的帶領下,不斷摸索,建立了司法聯調機制。在案件發生過程中,派出所民警、法院幹警、綜治專幹、鎮司法所工作人員及律師共同調解、介入,對案件進行處理。
去年6月,高新區某小區三樓一戶人家水管爆裂,導致二樓天花板漏水嚴重。通過司法聯調,雙方籤署了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三樓住戶賠償二樓住戶2000元維修費,案件就此了結,沒有其他糾紛產生。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能在現場化解的矛盾、解決的問題就現場解決,絕不拖沓。」申立軍說,有了司法聯調機制,案件可以當場定性,認帳了就不能翻舊帳,提高了辦事效率,也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戰疫先鋒 39天連軸轉轄區零感染
去年1月,申立軍在上班途中聽到廣播裡「武漢封城」的消息,驚了一跳。每年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都有近十萬群眾到高新區龍居山、仙友山陵園進行祭掃,大規模人群聚集容易引發病毒感染擴散蔓延,這是申立軍第一時間想到的事情。
他立即向高新區管委會、高新區公安分局匯報,同兩個陵園的負責人進行緊急商討。隨即,這兩個陵園在全市率先實行暫時關閉,並第一時間通過@平安白市驛、陵園墓主群等傳播渠道發出暫停祭掃活動的溫馨提示,並張貼閉園防疫告示,廣泛宣傳周知。
除夕當天,申立軍帶領40餘名民警、輔警分成8個小組,會同白市驛交巡警大隊的20名民警及轄區社區幹部等,24小時值守在兩個陵園的4個進出口,極力勸返祭掃群眾,做到除夕當天和春節期間無群眾集聚和進園祭掃,消除了疫情隱患。
申立軍還組織精幹警力在極短時間內走訪勸說企業、相關場所暫停營業;在34個小區、396個老舊樓棟推行封閉管理模式;對外省來渝人員進行連夜排查;組織宣傳隊,普及防護方法、宣講疫情形勢、宣傳法律法規,先後成功化解多起因隔離產生的矛盾糾紛;防控形勢穩定後,又主動上門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發生後,申立軍39天連軸轉,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實現轄區零感染,被稱為「戰疫先鋒」。申立軍回憶道,這是他從警以來最難忘的一段經歷,每當自己疲憊的時候,耳邊總會響起自己的入黨誓詞和入警誓詞。公安衝在前頭,轄區內的群眾安居樂業,就是他最大的期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