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日本發生了一起海難事故,從發生到沉船,只有20分鐘。最初聽到事故的時候比較震驚,因為這是一艘搭載著小學生修學旅行的船隻,船上除了船員和班主任以外,還有52名小學生!要知道,即便是青壯年在海難事故當中,生還的機率也比較低的。繼續跟蹤關注以後,懸著的心逐漸放下,因為52名小學生全部獲救。而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現在距離事故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期間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筆寫這篇文章,我一直在反覆的思考一件事情,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那是不是會造成一件「慘案」?當然我並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只是海難事故並不罕見,在任何地方發生都有可能。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韓國世越號事件,當時船上有325名中學生,15名教師,30名船務人員,以及89名其他乘客。而沉船以後,只有172人獲救,296人確認遇難,尚有8人下落不明。對比這兩個事件,確實有不少值得反思之處。這種危急時刻,才能夠看到平時危機教育的意義,日本未雨綢繆的教育機制,或許是這次事件能夠以最小損害而結束的原因。
日本學校的危機教育
平成21年(2009年)日本實施了《學校保健安全法》,其中規定各個學校必須制定學校安全計劃以及危險等發生時的對應措施要領。在此之前,日本就會根據以往發生的安全事件(包含自然和事故)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但是此法律第一次將其納入了學校義務範疇。
日本學校的危機管理分為三項:事前危機管理、個別危機管理以及事後危機管理。
日本的學校危機管理要點是危機管理的精髓,首先要求的就是各個學校根據現實當中有可能發生的危險,然後根據這些危險項目來逐一討論如何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學校日常管理當中發生的事故,如體育、運動活動中發生的事故、中暑、食物過敏等;犯罪傷害,比如誘拐、上學過程當中;交通事故,比如上學過程中的事故、校外活動的交通事故等;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暴雨、海嘯等;
日本學校比較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有危險就直面面對這些危險,通過管理方式進行規避,而非像某些地方的做法是一刀切,將危險項目全部剔除。這樣做雖然從根本上規避了風險,可是也造成了孩子沒有面對風險的經歷,而當真正出現危險的時候,顯得會手足無措。
防災訓練
除了相關的制度以外,日本的學校同樣將防災訓練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規定和制度只是文字上的,如何讓學生正確的理解並且按照規定進行操作,日常的訓練必不可少。
日本人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會進行各種各樣的防災訓練。學校的老師會設定發生災害的場合,進行模擬,然後教導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上面是一家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火災避難訓練的場景,在這樣的訓練當中,孩子們會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防災器具,如何跟隨老師的引導進行避難,訓練的方式以及方法會根據學生的年齡進行不同的劃分。
地震避難訓練是日本各個學校都會實施的訓練項目之一,訓練內容包括如何保護自己的頭部、如何確認避難指示、如何選擇正確的避難道路。在這些避難訓練當中,最重要的是「おはしも」原則,即「おさない」(不擁擠)はしらない」(不跑動)しゃべらない」(不說話) 「もどらない」(不返回)。
除了上述的避難訓練以外,日本常規的訓練還有發生泥石流災害時的訓練、屋外活動時發生緊急事件的訓練、出現負傷人員時的訓練、發生災害時停電後的訓練等。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災難發生的場景,訓練的目的和內容雖然大致相同,但各個學校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體的安排。比如在山區容易發生泥石流的地區,學校就會著重的安排泥石流災害時的避難訓練等。
訓練的目的不僅僅是避難
日本學校進行避難訓練的目的除了避難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培養學生的集團行動的意識,在緊急狀態之下,按照指導進行操作,不會一個人單獨行動。這一點也是日本發生沉船事故時,小學生能夠全員獲救的一個重要原因。試想,如果當時小學生陷入了慌亂,到處亂跑的話,在場的成年人,是無法完全照顧所有人的。在日本的任何避難訓練當中,幾乎都是團體進行的。
根據日本的報導,沉船事故發生時,船員向船內的所有人發出「穿戴救生衣」的指示。而如何穿戴救生衣,也是日本日常訓練內容之一,即便是小學生也知道如何正確的穿戴。之後海水進入了船艙,學生們集體移動到甲板之上,這裡就體現出了集體性的重要性,雖然也有孩子落後,但是大部分都安然無恙的移動到了甲板。
之後船長發出「跳海,從船上離開」的指示,現場的孩子和老師紛紛跳海逃生。跳海以後,附近的捕魚者前往救助,日本海上保安廳到現場時已經距離發生事件一個小時以後了,此時全員已經獲救。雖然當時有些兒童陷入了慌亂狀態,但大多數的孩子相互鼓勵。
日本新聞對這些事件的描述文字雖然看似平淡,但是也只有在日本能夠做到。就拿遊泳這個事情來說,小學生有多少會遊泳的呢?而陷入緊急狀態之下,有多少人會安慰別人呢?
在日本學校危機管理指南的最後,出現了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說明。實際上,這個概念也就是近幾年才在國內開始普及,而日本已經作為義務進行實施。在日常的避難訓練當中,是能夠提升孩子對災難的認知,也能夠讓他們應對災難時能夠擺正心態,才會有互相鼓勵的那一幕出現。
誰也不想災難發生,但是當發生的時候我們如何面對,在未發生的時候如何避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日本人從小就會接受危機教育,而如何應對災難也是深深地烙在每個日本人心中的事情,或許這些能夠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一些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