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的教育,國內緊缺,日本卻已遙遙領先

2020-12-14 日本二三事

上個月日本發生了一起海難事故,從發生到沉船,只有20分鐘。最初聽到事故的時候比較震驚,因為這是一艘搭載著小學生修學旅行的船隻,船上除了船員和班主任以外,還有52名小學生!要知道,即便是青壯年在海難事故當中,生還的機率也比較低的。繼續跟蹤關注以後,懸著的心逐漸放下,因為52名小學生全部獲救。而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現在距離事故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期間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筆寫這篇文章,我一直在反覆的思考一件事情,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那是不是會造成一件「慘案」?當然我並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只是海難事故並不罕見,在任何地方發生都有可能。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韓國世越號事件,當時船上有325名中學生,15名教師,30名船務人員,以及89名其他乘客。而沉船以後,只有172人獲救,296人確認遇難,尚有8人下落不明。對比這兩個事件,確實有不少值得反思之處。這種危急時刻,才能夠看到平時危機教育的意義,日本未雨綢繆的教育機制,或許是這次事件能夠以最小損害而結束的原因。

日本學校的危機教育

平成21年(2009年)日本實施了《學校保健安全法》,其中規定各個學校必須制定學校安全計劃以及危險等發生時的對應措施要領。在此之前,日本就會根據以往發生的安全事件(包含自然和事故)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但是此法律第一次將其納入了學校義務範疇。

日本學校的危機管理分為三項:事前危機管理、個別危機管理以及事後危機管理。

日本的學校危機管理要點是危機管理的精髓,首先要求的就是各個學校根據現實當中有可能發生的危險,然後根據這些危險項目來逐一討論如何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學校日常管理當中發生的事故,如體育、運動活動中發生的事故、中暑、食物過敏等;犯罪傷害,比如誘拐、上學過程當中;交通事故,比如上學過程中的事故、校外活動的交通事故等;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暴雨、海嘯等;

日本學校比較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有危險就直面面對這些危險,通過管理方式進行規避,而非像某些地方的做法是一刀切,將危險項目全部剔除。這樣做雖然從根本上規避了風險,可是也造成了孩子沒有面對風險的經歷,而當真正出現危險的時候,顯得會手足無措。

防災訓練

除了相關的制度以外,日本的學校同樣將防災訓練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規定和制度只是文字上的,如何讓學生正確的理解並且按照規定進行操作,日常的訓練必不可少。

日本人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會進行各種各樣的防災訓練。學校的老師會設定發生災害的場合,進行模擬,然後教導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上面是一家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火災避難訓練的場景,在這樣的訓練當中,孩子們會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防災器具,如何跟隨老師的引導進行避難,訓練的方式以及方法會根據學生的年齡進行不同的劃分。

地震避難訓練是日本各個學校都會實施的訓練項目之一,訓練內容包括如何保護自己的頭部、如何確認避難指示、如何選擇正確的避難道路。在這些避難訓練當中,最重要的是「おはしも」原則,即「おさない」(不擁擠)はしらない」(不跑動)しゃべらない」(不說話) 「もどらない」(不返回)。

除了上述的避難訓練以外,日本常規的訓練還有發生泥石流災害時的訓練、屋外活動時發生緊急事件的訓練、出現負傷人員時的訓練、發生災害時停電後的訓練等。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災難發生的場景,訓練的目的和內容雖然大致相同,但各個學校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體的安排。比如在山區容易發生泥石流的地區,學校就會著重的安排泥石流災害時的避難訓練等。

訓練的目的不僅僅是避難

日本學校進行避難訓練的目的除了避難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培養學生的集團行動的意識,在緊急狀態之下,按照指導進行操作,不會一個人單獨行動。這一點也是日本發生沉船事故時,小學生能夠全員獲救的一個重要原因。試想,如果當時小學生陷入了慌亂,到處亂跑的話,在場的成年人,是無法完全照顧所有人的。在日本的任何避難訓練當中,幾乎都是團體進行的。

根據日本的報導,沉船事故發生時,船員向船內的所有人發出「穿戴救生衣」的指示。而如何穿戴救生衣,也是日本日常訓練內容之一,即便是小學生也知道如何正確的穿戴。之後海水進入了船艙,學生們集體移動到甲板之上,這裡就體現出了集體性的重要性,雖然也有孩子落後,但是大部分都安然無恙的移動到了甲板。

之後船長發出「跳海,從船上離開」的指示,現場的孩子和老師紛紛跳海逃生。跳海以後,附近的捕魚者前往救助,日本海上保安廳到現場時已經距離發生事件一個小時以後了,此時全員已經獲救。雖然當時有些兒童陷入了慌亂狀態,但大多數的孩子相互鼓勵。

日本新聞對這些事件的描述文字雖然看似平淡,但是也只有在日本能夠做到。就拿遊泳這個事情來說,小學生有多少會遊泳的呢?而陷入緊急狀態之下,有多少人會安慰別人呢?

在日本學校危機管理指南的最後,出現了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說明。實際上,這個概念也就是近幾年才在國內開始普及,而日本已經作為義務進行實施。在日常的避難訓練當中,是能夠提升孩子對災難的認知,也能夠讓他們應對災難時能夠擺正心態,才會有互相鼓勵的那一幕出現。

誰也不想災難發生,但是當發生的時候我們如何面對,在未發生的時候如何避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日本人從小就會接受危機教育,而如何應對災難也是深深地烙在每個日本人心中的事情,或許這些能夠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一些啟示吧。

相關焦點

  • 口罩緊缺,日本人為何瘋狂搶購衛生紙?
    據了解,感染者中包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696人,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遊客等357人,以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隨著「鑽石公主」號郵輪人員陸續完成檢測,日本感染者增加病例僅需統計國內各地感染者,確診病例增速明顯放緩。日本國內感染者之中,北海道的狀況最為嚴峻,已出現90人感染。
  • 教育|紀錄片推薦——日本教育
    這是梨子的第5篇文章日本教育——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01日本的食育教育聽說過「食育」教育嗎?這是日本對孩子的一種教育理念。一部名為《日本的學校午餐》的紀錄片,是號稱震驚世界的日本小學生吃午飯的短片,雖然視頻中只是紀錄了吃午飯這一件事,卻能從中看出日本教育的優秀。
  • 為什麼日本在男裝界總是遙遙領先?
    正如「澳大利亞時裝」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被認為是一個讓人質疑的說法或笑料,但也有一些國家以其在服裝方面的專業知識而聞名於世。僅僅是米蘭或巴黎這兩個詞就立刻讓人聯想到時裝周、奢侈品牌、衣著華麗的男女。
  • 日本的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這4個方面值得家長學習
    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在21世紀的今天,教育狀況已經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依據,身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在兒童教育方面一直都是處在世界領先行列之中,隨著我國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國人對日本教育兒童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表達了認可。
  • 日本老城大阪市,經濟水平相當於國內什麼水平?這方面超越北京
    日本的城市大阪市,經濟水平相當於國內什麼水平?這方面超越北京說到日本,我們每個小夥伴都不陌生吧,日本這個國家別看面積小,但卻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日本城市的經濟整體都很高,人均收入也很高,其實日本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並且他們的經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日本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就是東京,這所城市也是世界上GDP最高的城市,超越了紐約。不過我們今天主要說的不是東京,我們來說說它的「二弟」大阪市。
  • 在教育方面,日本人從來不會對孩子溺愛,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您看到過日本的街道嗎? 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和小巷,人們以適當的禮節進行溝通。 這反映了人們的高素質。 這是否意味著日本人天生素質高? 顯然,歸根結底,質量來自「教育」。前兩天,一名日本小學生的作文爆紅網絡,他為了悼念自己未能誕生的妹妹寫了一篇作文,《我有一個天使妹妹》,語言純真又熱烈,打動了很多人。下次一定要好好地出生,一起去做各種事情,我有一個成為了天使的妹妹,對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的妹妹。這樣一個溫柔善良的男孩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為什麼日本人的教育從未軟化? 值得各位父母深思。
  • 三明市教育系統赴集美大學公開招聘2021年緊缺急需教師
    12月2日,三明市教育系統2021年緊缺急需教師招聘會在集美大學舉行,三明市直屬學校和6個縣(市、區)所屬學校參加現場招聘會,共提供200多個崗位,用於招聘緊缺急需崗位教師。2020年11月6日,三明市教育局與集美大學籤署教育領域合作框架協議。此次我市教育系統赴集美大學開展招聘緊缺學科教師工作,是三明市教育局與集美大學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式,預示著雙方進一步深化了合作層次,拓寬了合作領域。招聘會現場共接收簡歷和報名表60餘份,現場籤約10人,初步達成意向23人。
  • 2021甘肅白銀靖遠縣教育系統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69人公告
    為進一步優化我縣中小學、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水平,按照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白銀市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人才引進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白組通字〔2019〕170號)和市委辦《關於印發白銀市企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工作辦法(試行)的通知
  • 日本醫療、教育、氣候等方面都非常吸引人,也有幾點不便之處
    而且,日本醫療服務也非常細緻,可以說,日本醫療服務水平堪稱世界第一。基本上病院和病人、病床和病人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1,護士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非常完整,在國內,住院需要自己請陪護、看護,在日本就完全不需要,護士可以完成所有的陪護和看護工作。
  • 日本口罩有多緊缺:6000醫用口罩被偷 一盒炒到456美元
    日本口罩有多緊缺?隨著「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確診病例不斷增加以及乘客相繼下船,日本國內的恐慌情緒正蔓延開來。據法新社2月18日報導,日本一家醫院有6000隻醫用口罩遭盜竊,目前該國正面臨著口罩短缺,以及因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網上大幅提價問題。此次被盜的是日本神戶市中央區的紅十字醫院。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01:耐寒教育日本教育有段時間被稱為「變態教育」,這個稱呼是因為他們的耐寒教育而得名。我們經常能從動畫片、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不管冬夏都穿著短褲、短裙,其實這在日本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日本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被要求穿短褲、短裙。
  • 日本幼兒園建築對國內鄉村幼兒園設計的啟示
    從發展背景和實踐典例簡述日本現代幼兒園建築的設計理念和關注重點,從中日幼兒園教育綱要對比、國內幼兒園設計理念等方面總結分析國內鄉村幼兒園現狀和矛盾,針對鄉村資源利用和空間模式等角度提出日本幼兒園建築對國內鄉村幼兒園建築設計的啟示。
  • 防護服緊缺 日本大阪市長呼籲民眾提供雨衣「救急」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日本醫用防護用品供應日趨緊張,大阪市政府14日呼籲市民提供未使用過的雨衣,以彌補防護服的短缺。當地時間4月13日,日本橫濱一所柔道場正在改建成為臨時避難所。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當地一些24小時網吧、漫畫店和咖啡店暫停營業,一些曾經在這些地方過夜的流浪者無處安身。當地工作人員將柔道場改建成為臨時避難所,安置無家可歸者。
  • 這種緊缺職業的技能等級認證培訓已開啟!
    健康管理師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個體和群體從營養和心理兩方面健康的檢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諮詢、指導和危險因素幹預等工作的專業人員。據了解,近年來,江蘇每年都會根據產業發展、高技能人才緊缺狀況發布緊缺職業目錄。與去年相比,今年更新了29個職業(工種),其中健康管理師職業是加大醫療衛生健康類從業技能人才培養而新納入的,以提升健康體檢、健康保險、基層衛生,及健康管理相關機構從業人員關注健康危險因素的意識,強化健康幹預與效果評價。
  • 日本小學生火了,這3方面的教育細節,建議中國家長們收藏學習
    其實這跟日本的教育也不無關係,我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在日本,即使是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是自己提著自己的包包。對於教育,日本他們有自己的一套,不吹不黑,我們應該認真審視。
  • 國內動漫產業已成為高新產業,成為原畫師,月薪過萬隻是起步
    可是,為何日本的動漫產業為何如此發達,在全球遙遙領先,非常具有影響力是動漫文化的大佬。用偏見看待動漫只會讓自己的眼光變的狹小,想要批判一個行業首先得先去了解這個行業,而不是盲目地待著自己的個人意見去評論,同時還幹擾別人的看動漫的自由。
  • 科教前沿丨人才緊缺!高校探尋精算教育的「詩和遠方」
    然而,在中國,被稱為「金領中的金領」的精算師不過千餘人,開了精算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不過14所,精算人才緊缺。12月19日,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主辦精算專業標準化建設研討會,20所高校齊聚長沙,尋找高校精算教育的「詩和遠方」。
  • 一日本家電巨頭,國內市場份額前三都沒有,卻還每年撈走4900億?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麼一位日本家電巨頭,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中,像索尼、東芝等日本廠商都是瘋狂湧入了國內,而且哪怕是現在的格力、美的重新奪回了國內市場的主動權,但是實際上這些外國廠商依舊是有著不少的支撐者。
  • 全球第一家創意經濟學院在國內一流職業教育在線平臺環球網校成立
    而目前國際與國內所有大學和在線教育平臺都沒有創意經濟專業學科和培訓課程,與需求側相比,創意經濟的人才供給側呈現「冰火兩重天」。人社部教育培訓中心作為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直屬事業單位,承擔著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幹部培訓、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以及職業技能培訓的重大職責。
  • 日本的小學生又火了!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
    這一舉措讓國際足聯都公開稱讚。那麼,難道是日本人天生就素質高嗎?不是的,它歸根結底,來源於「教育」。日本人堅信,只有教育才能改變貧窮,提高社會的文明層次。他們在1907年普及全民6年義務教育,英國達到這一水平用了70年,德國用了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