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潮人請注意,古著服裝真的和那些廉價的二手垃圾不是一回事!

2021-01-08 不懂潮流

當代年輕人,對衣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看不起批量生產的快時尚,質量差款式醜,穿幾個月就扔了;潮牌前兩年還與潮牌打的火熱,如今滿身潮牌的精神小夥兒已經被歸入過氣潮人的行列了;買得起奢侈品,但是網紅爆款一律入不了眼。於是一個閃耀著個性和檔次的詞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那就是——古著。

古著多酷啊,時尚博主穿上身,粉絲留言問連結,回復一句「這是vintage」優越感就來了,但是用識圖軟體一找某寶一抓一大把,原來穿的是某寶vintage風啊。古著交易有多火,上二手平臺看看就知道,幾十塊一件的皺巴巴巴洛克襯衣,打上古著的標籤,也有一堆人戰戰兢兢問:能包郵嗎?你也不想想,幾十塊的二手衣服,配叫古著不?

如果你還想知道古著在中國到底有多火,種草軟體會給你最直觀的感受。輸入古著兩個字,19w+篇筆記配合著花裡胡哨的封面湧現在你眼前,從北上廣到三四線小城,各式各樣的古著店如雨後春雨般湧現。

每到一個地方上小紅書看看該地有沒有古著店成為了一種新潮流,不管是二手衣物還是從東南亞批發市場淘來的舊衣服,打上古著的標籤都能賣個百來元。古著仿佛成了性價比和撐臺面的代名詞。可古著,哪是那麼廉價的東西啊。日本大城市街頭總是能看到含有「中古Furugi」兩字的店招,不過大家可能對vintage這個詞更熟悉。它的原意指博物館的珍藏,因此能稱得上是vintage的,本身必須是精品,有著特殊的歷史價值,有文化沉澱,並且能夠代表某個時期的時尚元素。比如曾經風靡一時的夾克、牛仔褲、包包首飾等。

值得注意的是,古著絕對不是什麼廉價的二手貨,或是來歷不明的舊衣服。古著發源於二手商店,但是並不代表陳舊,也並非一定就是二手的,前人將做工精良的衣物保存下來,讓現代人感受不不同年代的經典,愛惜衣物的人穿過用過,再讓它回到古著市場。一句大白話來就是:古著過去能穿,現在能穿,將來還能穿。

它們不是為了迎合當季時尚而設計的衣服,所以沒有什麼過不過時的說法,越久越有味道。就像是50年代香奈兒穿的粗花呢套裝,70年代的barbour油蠟夾克,90年年代的Levi’s 501,穿在身上的滿足感是現代衣物給不到的,對服裝文化有研究或是鍾愛某個老牌的,穿上這樣的衣服興許能直接高潮了。

日本的古著文化已經相當成熟,又或者說,日本其實是一塊養肥古著文化的沃土。戰後嬉皮士文化在日本盛行,那時候街上就有了古著店,那時候的日本青年是崇洋媚外的,外來的牛仔褲和奢侈品鞋包成為了可以穿出去炫耀的寶貝。後來日本的經濟來了個急剎車,有錢人一邊甩賣自己的奢侈品,年輕人一邊以低價收入,古著店成為了他們發洩物慾和彰顯個性的地方,vintage文化就這樣紮根在了日本這片土壤。

更重要的是,日本物慾至上的消費觀被古著文化重塑,奢侈品式的浪費消費被抑制,人們開始關注時尚本身。很多人去東京原宿逛街總是能看到穿著個性的年輕人甚至大叔,看起來時尚但是又不是當季的,他們的衣服你在任何一家店都找不到同款,很多時候他們穿著的就是古著。當然,這也和日本文化中的物盡其用的傳統有關,他們認為精緻的衣物是可以代代相傳的,他們也很樂意將自己的奢侈品出售或是購買古著。

從高中生到社會精英,他們都熱衷於擠進表參道或是下北澤的古著店淘貨,從如何挑到精品古著到如何搭配古著,都是一門學問。下北澤、原宿、澀谷、高圓寺成為古著聚集區,甚至還產生了古著連鎖店,走向產業化。去日本中古店購物也是許多時髦明星和設計師列在東京行程上的必行項目。古著文化傳到國內也沒多久,還是個舶來文化,更沒有明確的規定什麼樣的古著才稱得上是正規古著,一些衣物來源不明,定價也是賣家由著心情來,買家買到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全憑運氣。雖然古著風在中國風颳得很大,但負面評價也不少。

某乎上有個古著到底是不是死人穿過的衣服的話題,一些用戶還曬出了自己在網上買到洋垃圾的經歷,血跡、符咒等驚悚字眼讓你懷疑是不是進錯到了靈異小組。古著是死人穿的衣服這種說法確實挺嚇人的,洋垃圾進入中國的報導不是沒有,但國內大部分的古著洋垃圾都是從東南亞的批發市場,或是從歐美國家的捐贈處、醫療機構、工礦企業等地方低價搜刮來的二手衣物,哪來那麼多死人穿的衣服?

古著被汙名化,我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國內的古著交易市場確實不那麼乾淨,黑心商家為了賺錢什麼垃圾不敢賣?那些用非法渠道引進的洋垃圾,衣服沒有經過檢疫消毒,其面料樣式裁剪再普通不過,卻能賣出好價錢。遇到便宜的、來歷不明的古著,大家可長點心。

另一方面,人們對於古著文化的了解還是過於片面,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關于洋垃圾非法進入中國的負面新聞已經在一部分人心裡留下了刻板印象,即便有很多媒體傳遞了正面的古著文化但還是有人不能接受它。欣賞不來互相尊重就好,不喜歡稍加了解做個旁觀者也足夠,畢竟,在國內買到精品古著還是需要做足功課的。

雖然國內不乏有一些精品古著店,但古著交易市場依然浮躁,從選品到定價都不是很合理,其中利用古著標籤賺錢的也人多了去,就像是總有一些fake店鋪賣假鞋一樣,也有不少打著古著孤品的旗號賣洋垃圾的店,還是有很多似懂非懂的人去買。

正規的古著店回收的古著,在衣物上架前會經過鑑定、清洗、消毒甚至是修補等一系列的處理再放到市場上出售,推廣的是一種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這要一系列操作下來成本可不小,卻是正規古著店的必走流程。國內很多小作坊都做不到這一點,也沒有傳承到古著傳遞的那份人與物互相珍惜的精神。說來也奇怪,古著本來是那些對服飾文化感興趣,且有一定經濟能力的玩家追求個性而買的。是的,一件古著不便宜,且數量稀有,有的古著甚至比原價還貴,放著能當藝術品一樣等著升值。但是到了中國,卻成了標榜著性價比和廉價欲望的東西。

在國內購買古著的主要渠道無非是某寶、實體店之類。在某寶上,我找到了一家三個皇冠的專賣vintage的店,一批30塊錢不到的巴洛克襯衫,銷量最好,賣的只剩下幾件了,除此之外還有40塊一件的「純羊毛復古毛衣」,50塊一件的加厚鹿皮絨外套。一般人還真不敢穿。某魚上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打上vintage的空殼標籤,二手衣服不愁賣。花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一件「vintage」,牛不牛啊?

他們真的不知道古著不可能這麼廉價嗎?明明知他們想要的,不過是花很少的錢,買件便宜的衣服,濾鏡一加朋友圈一發,就到位了。買回來的東西帶著味兒、質量差,至於到底能不能穿出門,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那實體店情況如何呢?種草軟體上介紹古著店是這麼說的:「不用吃土也能過上精緻的生活啦」,「不到一萬塊就可以買chanel包包」,「打卡廣州古著批發市場」。古著店就這樣成了網紅們推薦的拍照打卡店,還有用低廉的價格換取名牌的地方,完全背離了古著文化的本意。他們只是想去蹭蹭古著的熱度,為自己鍍上一層個性的光環。

你要問當代青年為什麼總是把古著掛在嘴邊,他們或許能和你說一堆關於個性和復古的美夢。但真實原因他們不說:一件百元不到的夏威夷襯衫價格既便宜,還能裝。這也是為什麼,如今跟風追捧古著的只是一幫年輕人而已,他們以前或許追過潮牌,追過亞文化,現在來追古著,只不過在個性和錢包之前找到了最好的消遣。明天流行別的,這幫人也就不買古著了。

對於真正熱愛古著文化的人來說,穿古著是一種態度,他們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古著背後的文化,去感受衣服的面料和過去優質的做工,向過去的潮流學習審美,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挑到一件精品古著實屬不易,多少人都是由洋垃圾買起,在古著圈,沒有踩過坑是不可能的。不得不承認,興趣愛好的養成和品味的形成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至於對古著和它背後的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想體驗文化,不如去國內外正規高檔的品牌中古店。正規店的商品來源清晰,在上架之會經過鑑定和消毒清洗,那裡有YSL領帶,絕版的RRL,Valentino的中古西裝,嬉皮士外套,紳士套裝。

誠然,當代年輕人對於個性的追求和對時尚的獵奇是可以理解的,但前提是要有基本的辨別能力和審美。便宜不是買古著的目的,懷念並欣賞古著的材質、工藝文化乃至精神才是。物質世界充滿了同質,精神世界可別再荒蕪。

From 蟬市。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

相關焦點

  • 表面「古著」「尾單」 你買的很可能是洋垃圾
    如果品牌、風格、材質不達標、甚至是殘次品的話,並不能被稱為「古著」。  至於那些從某寶上輸入「原單」、「古著」搜索而來的、十幾塊錢的衣服,只不過是黑心商家們看準了不太富裕卻又想追逐時尚的人們的心思,基本全是「洋垃圾」。  「洋垃圾」是指國家《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中所列境外產生的電子垃圾、生活垃圾、醫用垃圾、工業礦渣、舊服裝、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的俗稱。
  • 時尚「弄潮兒」都在菜市場,古著文化有何魔力?
    在抖音,單#菜市場衣服真的絕了#這一話題詞條下的視頻播放量就已達到6.4億次,「用100塊錢淘十多件衣服」「29塊錢穿出高定感」的攻略或教程也層出不窮。古著文化是什麼?有人說是二手貨,有人說是舊衣裳,甚至有人認為其是「洋垃圾」而進行抨擊。實際上,古著在英文裡繼不是old clothes,也不是secondhand clothing,而是vintage clothes。
  • 古著:新時尚、「洋垃圾」還是標本庫?
    人們為其背後的故事買單,為僅此一件的獨特性買單,讓古著成為一種新時尚。與此同時,各種問題和爭議撲面而來,以次充好、惡意競爭的現象並不鮮見,甚至有人用「洋垃圾」、「死人衣服」來代稱古著。爭議聲將小眾的古著文化推到臺前,也給了我們一個探尋其本質的機會。
  • 賺時間差的錢:二手服裝裡的「歧視鏈」
    2019年4月,快時尚巨頭H&M集團宣布,集團將以&Other Stories品牌瑞典本土市場為試點,出售二手和古董服裝,未來或將推廣至其他品牌。在審美更加個性化的今天,二手衣服和古董衣服都有了更多的市場,可同樣是舊衣服,卻有著不同的受眾和命運。
  • 會火潮人:你說古著別人穿過的衣服,我說古著是壓在箱底的時尚
    古著,字面意思為古代著裝。日文稱「ふるぎ」 。英文為:old clothes、secondhand clothing。由日本流行而來,指在二手市場淘來的服裝。《會火潮人》本周用鏡頭記錄了與一屋子舊衣服談戀愛的男人,有人說他是老街巷的戀物癖怪人。
  • 奧斯卡上女明星穿的古著,真的不是你衣櫃裡的舊衣服
    但是現在,古著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可以展現獨特品位的行為。在英文裡,古著叫做vintage,二手叫做second hand,這兩者貌似重疊,但其實有很大區別。但凡轉過手的東西都可以叫做二手,但並不是所有二手貨都能承擔傳承的功能。
  • 表參道、澀谷、代官山 古著店多到數不清
    但是,在杭州,在我們身邊,還真的很難把這個詞彙具象到某一個具體事物上,許多人對它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雜誌、時尚網站的介紹上。當然,已經有一群敢為天下先的潮人開始行動,去國外接觸、了解那些真正的古著,體會其中的樂趣,並努力著把它帶回來。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小餘,就是這樣一位潮人。
  • 警惕「古著」、「孤品」,別被洋垃圾玷汙你的生活
    「古著」、「孤品」衣服由於款式新穎、數量罕有在一些年輕的消費者中十分流行,它指的是從二手市場淘來的獨一無二的頂級服裝品牌。但是有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謀取利益,不惜用有問題的衣服冒充外貿樣衣,而這些衣服的來源更是觸目驚心。
  • 你以為買到了古著孤品?實際上可能是洋垃圾!
    7月26日,廣西東興,海關對7車共計75噸「洋垃圾」進行無害化銷毀。據介紹,這些走私入境的廢舊服裝來源複雜,主要是從國外的垃圾場、廢品處理廠、醫院太平間等地搜集而來,不僅有明顯汙漬,還可能攜帶病菌。2010年後,網絡上和實體店內開始出現大量外貿店,其中售賣的衣物摻雜著不少這些「洋垃圾」的影子。而因為這些商品大多時髦好看又便宜,就成了大部分青年人的最愛。後面或許是因為新聞漸漸開始曝光關於「洋垃圾」的新聞,某些不法商販就開始換了一個名號:古著,來售賣這些衣物。
  • vintage/是二手垃圾還是復古藏品?
    大家好,這裡是天然子,和你一起探討古著之美對於vintage這個詞,大家都是如何定義的呢?vintage一詞從英文翻譯過來的中文意思有古董,老式的意思,在日文中vintage有古著之意,不僅僅是二手衣物,還包括一些各大品牌因為一些原因不再銷售的款式。
  • 這不是二手貨,是老物件,古著店在西安悄然出現
    (原標題)老物件呈現特有年代感 古著店在西安悄然出現儘管認為自己的店已經小有特色,但孟槐還是最害怕別人問他,古著是什麼?其實古著一詞是「舶來品」,在孟槐看來,這些古著是「真正有年代而現在已經不生產,有特色有價值」的特定物品。
  • 你的二手衣服,在非洲成了網紅
    每年光是從廣州銷往非洲的二手衣物都上億件,而中國年規模幾十億件的二手衣服超過60%都出口到了非洲。二手衣物買賣中,國內出口商賣舊衣服,每20噸的舊衣服,純利潤至少在3萬元。非洲收購商手中那些收購價不足一元的衣服經過倒騰,轉手賣出去時價格能翻十幾倍。因為這其中巨大的利潤空間,很多非洲商人會定期跑到廣州來挑貨。
  • 米蘭站大陸官網上線 二手「古著」奢侈品或成時尚
    近年來,隨著奢侈品價格的逐年增長催生了一個歷久彌新的行業——二手古著市場的興起。本月初香港知名二手奢侈品牌專賣店米蘭站(需求面積:300-400平方米)(milanstation.cc)在大陸的官網新版正式上線。  春節前後各奢侈品牌相繼漲價,SK-II、香奈兒、迪奧等打頭陣,漲幅最高達到30%,這確實讓不少消費者望「奢」興嘆。
  • 從高圓寺這16家古著店,透視東京發達的二手時尚市場
    低迷的經濟增長和高居不下的失業率,讓往日一味買買買的消費者開始「節衣縮食」,把自己持有的奢侈品和閒置物品出售變現,也驅使二手商品市場的興起和發展。而在二手商品市場內,有一個特殊的品類:古著(Vintage)。不同於普通的二手服裝,能稱得上 Vintage 古著的服裝,一般都有20年及更久的歷史,最初面世時就是品牌的經典款式——能代表所處時代的潮流特點。
  • 我在二環賣古著
    但是在看熱鬧的外行心裡,讓他們更感興趣的,大概是新聞裡所寫的「數噸從海外運回的洋垃圾」以及「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衣服」,獵奇的字眼和略帶戲虐的描述,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古著=垃圾」的印象根深蒂固。在「黑粉」注視下的國內古著在國內,古著文化還沒有真正發展成型。「屍體」、「病毒」、「過時」、「二手」……這是很多人關於古著下意識的印象。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你買過二手貨嗎,我很喜歡古著
    03:21攝影愛好者常常會在二手市場上尋找一些已經停產或者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膠片相機,對於潘超群來說,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最激動的時刻,就是尋覓已久的膠片相機突然上架了。浙江杭州攝影師潘超群:特別是一些比較小眾的系列,它的產量並不多,當年就不多,那麼現在在二手市場流通的量也不是很多,所以就需要去等,需要去找。
  • 冬季古著風穿搭指南
    什麼是古著?「Vintage=古著」是指20年之前的服裝,現在國內也有把古著和二手模糊的趨勢。古著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這些曾經的服飾無論從使用的面料,還是細節的剪裁甚至用途都是當時較為好的。簡單來說有需求就有市場,那些剛開始踏進復古大門,又衝著低廉的價格選擇了所謂的孤品、古著的「古著熱愛者」讓部分無良商家看到商機,把濫竽充數的垃圾衣隨便翻新打著古著的名號出售,玷汙了整個行業。在此不過多贅述古著是不是洋垃圾的問題。為什麼喜歡古著?
  • "古著"代表"舊"?這10家古著店才是潮人們真正的秘密武器!
    「古著」潮流從來就沒有走出過潮人的世界,如果您沒有獨特的品味和搭配技巧還真不容易駕馭Vintage風,其實大可不必糾結於風格,加入一些俏皮單品就能成功,可愛碎花長裙配復古醫生包都可以完美演繹「古著風」。「古著」在價格上有很大的魅力,但是對於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來說,「古著」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情結。  Free'p' Star的三家店都位於巴黎4區,店與店之間步行即可到達。
  • 古著背後的故事和時尚理念
    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中,Lisa解釋說古著有些是二手,有些是當年庫存積壓的衣物,有些是她從古著市場淘來的,但她都會統一清洗處理。店裡面的顧客看起來非常時髦,但穿的又不是流行元素,各具特色。古著店裡的每一件單品都不一樣,許多衣服放在一個架子上面需要你仔細一件件去翻,而且價格優惠。
  • 古著就是舊衣服?獨一無二的復古 比你還老的「舊衣服」會買嗎?
    等等,古著可不是廉價二手貨,也不是庫存打折款,更不是來歷不明的「洋垃圾」舊衣服。大墊肩、花襯衫、蓬蓬裙、嬉皮士風、工裝風……每件古著上都有著它出生的那個時代的印記,由前人保存下來,又讓現代的你感受到穿越時空的品質和經典,體會出幾十年前特有的美妙設計,收藏價值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