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T變速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手動變速箱。在如今的自動擋天下,手動變速箱似乎快要被人們忘記了。手動變速箱是通過拔動換擋操縱杆來切換變速箱裡面的齒輪,以達到換擋的目的。手動變速箱技術成熟,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性能可靠,皮實耐用,壽命長。
手動擋汽車是很多新手的噩夢。起步熄火,尤其上坡起步,更是困難重重,換擋時頓挫明顯。但開手動擋汽車有他自身的操縱樂趣,完全靠司機的人腦來切換檔位,可以將司機的技術發揮到最佳。比如賽車用的都是手動擋。如今的自動擋汽車,也往往保留有手動模式,因為在有些情況下(比如崎嶇山路),自動擋往往會顯得力不從心。
手動變速箱油的主要作用是潤滑和散熱。
2、AT變速箱。比較專業的名稱叫液力自動變速箱,也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自動變速箱。從早期接觸到的4AT變速箱,到現在的9AT變速箱,技術越來越成熟。AT變速箱的優點很明顯,司機不用頻繁的去換擋,也解放了左腳,再也不怕起步熄火,開車變得更加容易,更加「傻瓜化」。
AT變速箱的變速箱油除了潤滑和散熱功能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傳遞動力。變速箱靠近發動機端會有兩個渦輪,連接發動機端的渦輪通過高速旋轉推動變速箱油帶動另一個渦輪旋轉,將動力傳到變速箱上。這也可稱為動力的「軟傳遞」。目的可以理解為是為了減少換擋時的頓挫感。因為手動擋汽車換好擋以後,可以通過左腳緩緩抬起離合來減輕頓挫感,而自動擋沒有了左腳的離合。這也是為什麼叫他「液力自動變速箱」。
AT變速箱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加速時仍有頓挫感,油耗相對手動擋汽車較高。
3、CVT變速箱。比較專業的名稱叫機械無極自動變速箱,主要以日系車為代表。本田和日產等車型大都使用CVT變速箱。如果把手動變速箱以及AT變速箱的換擋方式比作上臺階,那麼CVT變速箱的換擋方式就好比是上斜坡。
CVT變速箱的結構簡單,工作原理也非常好理解。它的特點很明顯,由於變速比不是間斷的點,而是一系列連續的值,所以平順性表現的非常好,而且燃油經濟型也比較突出。但是 CVT變速箱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動力的瞬間輸出缺少爆發力,相對比較溫柔,不適合大排量,對動要求較高的汽車。
4、AMT變速箱。專業名字叫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AMT變速箱是MT變速箱和AT變速箱的折中產物,優點就是生產成本比較低,操作相對於手動變速箱更加便捷。但是AMT變速箱缺點更加突出,很容易有強烈的頓挫感,非常影響舒適性。所以現在市場上裝配AMT變速箱的車型比較少。
5、雙離合變速器。簡稱DCT,雙離合顧名思義就是採用兩套離合器,通過兩套離合器的相互交替工作,來到達無間隙換擋的效果。雙離合又分為乾式雙離合和溼式雙離合。大眾的汽車使用雙離合變速器較多。高檔跑車(如保時捷、法拉利)也較多使用雙離合變速器。
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速度快,換擋過程中動力損失小,燃油經濟性表現的也不錯。雙離合變速箱技術複雜,故障率高。所以,質量的穩定性是雙離合的一大弊病。不過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雙離合變速器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