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一張健身房的「百元8次卡」,到底值不值?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我們不妨從三個角度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便宜。
每次健身多少錢?
按照表明價格來計算,這張「百元8次卡」,每次使用的均價只需要12.5元,那真是相當便宜。就算不鍛鍊,去健身房蒸個桑拿、洗淋浴,都很划得來。不過,辦健身卡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去洗澡,健身鍛鍊才是正經事。
然而,每次健身的實際成本,和實際使用次數是緊密相關的。只有在8次都用滿的情況下,你才能真正享受到12.5元一次的最低價格。
接下來的問題是,會員能否保證自己一定去健身8次。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
(1)由於一共才8次,如果辦卡者確實有長期健身的動機,那麼多數人應該是可以使用完這8次的。
(2)另有一些人在辦卡時,純粹是因為感覺它便宜,一共才100塊也沒當回事,那麼是否能完成8次鍛鍊就得打個問號。這些人的實際每次使用成本就不會是12.5元。如果只去一次,就是一次100元,這真不便宜。
別以為御行君在開玩笑,有相當一部分「只是因為便宜才辦卡」的會員,辦卡後一次也不去鍛鍊的也大有人在。因為像此類次卡,有效期一般都較短。當這部分會員想起來要去健身時,健身卡的有效期往往早就過期了。
實際上,就算你去了4次,算下來,一次才25元,好像也不貴。但如果你換算成年卡,以每周健身出勤3次計算,年卡的費用就是3600元(每次25元*每月12次*12個月)。可以理解成,你是按一張3600元年卡的費用,拆零購買了4次健身房使用權。
結論是:「百元8次卡」是不是真的便宜,不在表面價格和約定的最高使用次數,而是你的實際健身次數。用足它,一定合算。用不足,很可能單次成本並不低。
你練了什麼,效果如何?
接下來的問題是,健身房可不像餐館,「健身房的服務質量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鍛鍊者本人。
如果你只是去洗澡,御行君無話可說,那只能用澡堂服務作比較,不用我在這裡贅述了。
如果你是去健身,那就得問問你練了些什麼。好吧,咱們還是假設幾種情況:
(1)你只是去跑跑步,或者學別人的樣子,胡亂地舉了舉鐵。那麼,這張卡的價值就沒有發揮。到哪裡不能跑步呢,胡亂舉個鐵還要去健身房嗎?
(2)集中精力使用了其中的一兩種有氧器械,比如跑步機或划船機,堅持去了8次,取得了一定的減肥效果。那不錯,物有所值。
事實上,初進健身房的人,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這張「百元8次卡」沒浪費。
(3)上了8次團操課程。非常好,這才叫會用卡!
事實上,健身房裡的團操課程,通常都是對所有會員開放的,費用已經算在了會員卡中,不會另行收費。但也可能有些健身房會另行收費,在辦卡時問清楚就行了。
由於新手沒有運動經驗,用僅有8次機會,去舉鐵做力量訓練,純屬浪費時間。去做8次有氧運動減肥,更實際一些。而自己練,不如跟著團操課的教練上團操課,效果會更好。
可見,「百元8次卡」是否划算,並不單單取決於每次的均攤費用,還包括實際練了什麼,取得了怎麼樣的效果。這當然和你會不會選擇健身房的運動項目,以及是否認真練了有關。
這裡所說的「百元8次卡」只不過是一個例子,只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健身卡,是不是划算,關鍵並不在它看上去有多便宜,而在於鍛鍊者去了多少次,以及去了之後練了什麼、效果如何。
所以,下次在路上碰到推銷「便宜的」健身卡的銷售員,先冷靜一下,想想你準備去健身房練幾次、能不能做到,而不要立即被表面低廉的價格所迷惑!
現在,你可以重新計算一下塵封在你錢包裡的那張健身會員卡的實際價格了,看看他到底劃不划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