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門 · 咖啡器具入坑指南

2021-02-26 knewone公眾號

每逢四月,冰河解凍;彩蝶紛飛,狗熊撒歡;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嗯,正是春(jiao)困(pei)的好季節。

在這樣的日子裡,去星巴克點杯咖啡解(zhuang)乏(bi)成為城裡人的工作日必備,不過真的 bigger 則在於自己動手做一杯咖啡,還沒入門的小夥伴,跟著學起來吧!

Before starting:

首先要理解咖啡是神馬。其實,咖啡就是豆漿嘛!不過是濾掉了渣而已。

豆漿會做不?小時候嘛嘛帶我做過豆漿,把黃豆泡發然後磨碎,接著用紗布過濾出生豆漿,煮熟就能喝啦!不過咖啡的基本煮製流程稍有不同:因為咖啡生豆在經過曬乾後有一個烘焙過程,經過幾百度烘烤的咖啡豆體積膨脹、水分含量大降,咖啡豆在烘焙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風味,所以製作過程大概就是——磨碎、衝煮、過濾,然後就能喝了。

所以要想想做一杯咖啡似乎也不是很難,流程像泡茶,實際上就是磨豆漿。不過對於同一種咖啡來說,有四要素決定了咖啡成品的口感:水、比例、研磨度、新鮮度。

水:純淨水,加熱至所需溫度

比例:每 10g 咖啡粉對應 180mL 的水

研磨度:不同器具適合不同的研磨度

新鮮度:注意咖啡粉和咖啡豆的保質期

調整其中任何一個參數,都會影響最後成品的口感:水溫高則苦、低則甘;比例高則濃、低則淡;研磨粗則清、細則濁;新鮮則醇香、反之無味。當然人有所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調整水溫、比例和研磨度,配備不同的煮咖啡器具能帶來截然不同的衝煮效果,因此真正的入坑從下面開始。

一、法式壓濾壺

French Press 是最經典的咖啡衝泡方式之一,起源於 1850 年左右的法國,基本結構就是由一個瓶身和一套帶濾網的壓杆組成的簡單衝泡器具。當然這個結構也適用於泡茶,因此也是衝茶神器。

使用步驟:

①用水溫熱法壓壺和咖啡杯,溫杯能保證咖啡衝煮足溫而保證口感

②倒出水,往法壓壺中放入適量、磨好的咖啡粉(根據壺的杯量放置已研磨好適合法壓壺粗細度的粉)

③緩慢注入熱水(90~96℃),攪拌均勻並加蓋燜煮 4 分鐘

④緩慢壓下壓杆到底,倒出咖啡至已溫好的咖啡杯中,盡情享受

使用法式壓濾壺製作的咖啡,可以輕易控制水溫、比例等參數,隨意控制時間更可以讓同一種咖啡豆呈現出不同的口感。不過由於其一般採用較粗的金屬濾網,過濾性一般,因此建議咖啡豆需要磨粗一些,讓口感更乾淨、減少粉質感,實在愛純淨口感的同學也可再用濾紙過濾一遍。

二、手衝、滴濾壺

似乎還是法國人發明的,不過是由日本人將其發揚光大,因此市面上手衝器具較多來自日本。其基本結構就是一個漏鬥滴濾杯和一個承接杯,以及一個長嘴手衝壺。當然基於這種結構原理開發出來的壺就多種多樣了,例如在滴濾杯中使用濾紙、濾網或布濾,使用不同材質、造型和功能的手衝壺和滴濾杯,另外全自動衝煮的滴濾咖啡機也很常見,這裡簡單介紹較傳統和通用的手衝咖啡。

使用步驟:

①用水溫杯,同時預設好比例加熱適量熱水

②將磨好的咖啡粉均勻倒入鋪好濾紙的滴濾杯中,稍微抖動攤平

③緩慢注入熱水,一般分兩次,從咖啡粉的中央開始螺旋圈以達到均勻燜蒸的效果

④注意水量控制,並等待滴濾完畢後,即可享用

使用滴濾方式製作的咖啡,能較方便地控制其萃取程度,一般也會使用比較粗的粉末保證不過度萃取或難以滴落。可以使用不同過濾裝置也讓其口感豐富,相較法式壓濾壺口感更乾淨。美國人常用的滴濾咖啡機只是此種方法的代工機器,而日本人更喜歡的咖啡掛耳包衝煮也是使用相同原理。

三、虹吸式咖啡壺

起源於德國,利用空氣壓力壓水燜煮咖啡的一種衝煮方式,有些類似於蒸汽機的原理。結構上是一對上下放置的玻璃器皿,下部分放水、中間管道、上部放咖啡粉,加熱時利用空氣壓力將下部的水壓至上部與咖啡粉混合燜煮,逐漸冷卻後咖啡液體經過過濾重新回到底部。

使用步驟:

①放水在壺的下半部分,放咖啡粉在上半部分,加熱水

②加熱沸騰後,把咖啡容器插在水容器的上部,注意密封性

③沸騰中的熱水會因為水蒸氣的壓力,自動壓至上半部分與咖啡粉混合

④觀察情況並繼續煮至水全部被推至上半壺中,關閉熱源

⑤嘗試用溼布或其他方式冷卻下壺,讓咖啡液體留回下壺,倒出享用

虹吸咖啡壺操作難度較高,需要多多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其比例、萃取時間等參數。不過很大的優點就是避免了攪拌咖啡,而萃取出更多的咖啡甘度與膠質,對於資深一些的咖啡玩家一定是愛不釋手的工具。

四、AeroPress

愛樂壓 是一個被註冊了專利的器具,因此我們只好把它與其他類別器皿區分開。結構上來說 AeroPress 也是一種創新,一個針筒結構的器具加上濾紙,相當於是集合了手衝和壓濾,它也有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

正壓步驟:

①把濾紙放入蓋中,旋上蓋子,扣於杯中

②放入咖啡粉,並倒入開水,攪拌與時間控制看個人喜好

③加入活塞,緩慢下壓,並在最後用力壓乾淨水分

④享受杯中的咖啡

反壓步驟:

①將活塞插入管體,倒置器皿

②放入咖啡粉,並倒入開水,攪拌與時間控制看個人喜好

③把濾紙放入蓋中,旋上蓋子,倒扣於杯中

④緩慢下壓,用力壓乾淨,享受咖啡

由於 AeroPress 標配了濾紙,因此口感的乾淨程度與手衝、滴濾咖啡接近;其又借鑑了在法壓壺容器中可以攪拌的特點,讓咖啡萃取更為充分;加之其便於清潔的特點,因此不得不說,AeroPress 是衝咖啡的神器了。不過 AeroPress 還被玩出了一個功能,這裡為大家送上。

獨門冰滴咖啡:

①把濾紙放入蓋中,旋上蓋子,扣於杯中

②放入咖啡粉,放入已凍好的冰塊,放置在低溫環境中

③靜置 8 小時左右,冰塊融化並與咖啡萃取,滴入杯中

④盡情享受冰滴咖啡的口感和樂趣

關於冰滴咖啡,確實是一種很特殊的咖啡製作方式,想使用法壓壺和滴濾壺完成都有些困難,AeroPress 卻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結構。低溫萃取的咖啡具有獨特的風味,曼特寧等深度烘焙的咖啡豆,更適合使用這種方式萃取。萃取的咖啡酸度不高,呈現出獨特的香濃醇厚,咖啡愛好者們不妨嘗試一下!

有關咖啡器具的入坑就帶到這裡,各種不同器具的使用還需要多多操作才能熟練掌控。也希望能在控制研磨度、萃取度、比例的過程中,享受咖啡不同的風味和樂趣,找到屬於自己的咖啡味道。

作者簡介:波斯狗兒,not a Coffee Master.

本文於 KnewOne 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後臺 | 侵權必究

喜歡請戳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發現更多 關注微博 @KnewOne

戳[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獨門 ✱ 點杯咖啡解(zhuang)乏(bi)——咖啡器具入坑指南
    調整水溫、比例和研磨度,配備不同的煮咖啡器具能帶來截然不同的衝煮效果,因此真正的入坑從下面開始。一、法式壓濾壺French·Press·是最經典的咖啡衝泡方式之一,起源於·1850·年左右的法國,基本結構就是由一個瓶身和一套帶濾網的壓杆組成的簡單衝泡器具。當然這個結構也適用於泡茶,因此也是衝茶神器。
  • 咖啡器具 | 在家做咖啡,哪種器具最適合你?(一)
    ,在上述概念中最重要的一個是萃取咖啡的器具,因為它很大程度決定需要什麼樣的磨豆工具以及適合該器具萃取的咖啡豆。△ Hario 手衝壺、濾杯、分享壺入坑成本 ★★★☆☆持續成本 ★★★★★操作難度(可玩性) ★★★★★便攜性 ★★★☆☆中國近幾年快速興起的精品咖啡浪潮
  • [咖啡豆烘焙攻略]之新手入坑器具大盤點
    對於大多數剛剛接觸到咖啡烘焙的新手來說,商業烘豆機的價格都是難以接受的,那麼有沒有便宜又好用的烘焙器具呢?這篇文章會讓你找到答案。
  • 各類咖啡器具使用指南
    現在咖啡玩家最流行的咖啡衝煮方式,各種玩法不勝枚舉,大致方法是使用經輕度烘焙及粗研磨的咖啡粉放入濾紙中(或法蘭絨),以熱水水徐徐注入咖啡粉中央向周圍延伸,再由周圍回到中央(不管怎麼注水,以均勻為要),熱水浸泡咖啡粉後滴入分享壺中完成萃取
  • 咖啡器具怎麼挑?
    咖啡器具是一個非常龐大和複雜的系統,為了避免信息量太大,大家可以先根據自己的需求,按照下圖篩選出一類或者幾類咖啡用品,然後跳轉到相應的部分直接查看相應的挑選指南。(橫屏閱讀完畢)開始前先說明一下,這篇指南針對家用、入門級別做推薦。涉及的只是現在比較主流的幾種咖啡器具和產品,購買指南也是非常基礎的選購要點。
  • 帶你入坑,在家喝現磨咖啡需要哪些器具?我的家庭咖啡館進化史(有福利)
    最早大約是從中學時期開始喝速溶咖啡,後來流行起了星巴克(雖然當時更多的是為了裝x),再之後在日本接觸了手衝和單品,第一次嘗到咖啡的回甘,「咖啡竟然是甜的!」。這才算真正入坑開始在家玩咖啡。雖說是進化史,但其實並不是新的替代舊的,而是橫向發展、圈子越來越大:閒暇的時候,會拿出整套手衝器具,有儀式感地做一次手衝;日常則是使用省時省力的電動設備,快速獲得一杯品質不錯的咖啡,給身體注入能量、喚醒大腦。
  • 手衝器具建議 | 家庭手衝咖啡器具設備指南!
    ,衝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卻很難,那麼衝泡器具對咖啡風味有影響嗎?對於家庭手衝咖啡器具有什麼講究?手衝咖啡是目前最流行的衝泡方式,與其他衝煮方法相比,手衝咖啡更能凸顯咖啡豐富的香氣與風味,因而也成為很多人衝煮單品咖啡的首選方法。但影響手衝咖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咖啡的質量、咖啡的萃取、咖啡萃取時間與粗細度等等,只要有一個小細節沒有把握好,一杯好喝的咖啡很可以就因此與你失之交臂。
  • 史上最強手衝咖啡器材選購指南,你入坑了嗎?
    微信號:wecoffee1123   聯繫電話:13108651704        那麼面對淘寶琳琅滿目的器具,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
  • 【裝備】史上最強手衝咖啡器材選購指南,你入坑了嗎?
    >精品咖啡香,微信號:(長按複製)thinkingcapacity        那麼面對淘寶琳琅滿目的器具,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Part 1.手衝壺         手衝壺是手衝器具買起來敗家的核心,品種繁多,款式自然是符合個人審美就好。大眾化的Hario VKB我並不推薦,因為不好用。下面列幾個自己建議初期購入的壺。
  • 1分鐘看懂 | 手衝咖啡入坑指南
    再來敲黑板總結一下!作為2020世界咖啡系列賽事的贊助商, CAFEDE KONA始終專注於手工精品咖啡器具的設計、研發、生產,秉持著精益求精的匠心態度,不斷追求品質與產品研發以前總覺得手衝咖啡是複雜的事情,直到遇見CAFEDE KONA,才知道其實手衝可以很簡單,擁有一套CAFEDE KONA,即便是咖啡小白,也可以輕鬆搞定。美好的一天,從一杯濃鬱芬香的咖啡開始。
  • 手衝咖啡入門指南 純乾貨
    手衝咖啡,有著無窮魅力,不僅在很有儀式感的過程,也在手衝萃取的好咖啡所帶給我們的幸福享受,就像手衝過後留下來的那個「坑」,讓我們一玩就掉進這個「坑」裡,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手衝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呢?今天這份入門指南請收下!
  • 手鞠球新手入坑指南
    對於剛入坑的寶寶們肯定會有很多疑問,今天圈圈就給剛入坑和即將入坑的寶寶們解答疑惑。  在解答疑惑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小建議,很多寶寶看到喜歡的花型第一時間就是問怎麼做的?有教程麼? 接下來步入正題,關於手鞠球的入坑指南對於觀望態度的寶寶建議選擇購買材料包材料包裡的內容比較豐富比較齊全,試著做一兩個,看看和自己的八字合不合,如果能完成且有興趣入大坑的話就可以開始準備各種工具材料啦。
  • 新手入門咖啡+咖啡器具,一整套只要165元!
    手衝滴濾咖啡在近兩年非常火,不僅能品嘗到咖啡更豐富的風味,慢慢的衝泡過程也是一種享受。很多人都會心痒痒想置辦一套咖啡器具,自己做手衝,卻不知道怎麼選……咖啡掛耳包,是將咖啡豆磨成粉,裝入濾紙製成的包裝中,再充入氮氣,密封保鮮製成的。一包就是一杯的量,非常方便。
  • 【咖啡器具】家用咖啡器具推薦——意式咖啡機篇
    ❤關注咖啡知識大全❤為您提供全面的咖啡知識查詢以及每日咖啡資訊在咖啡的概念逐漸深入到千家萬戶的今天,很多人也開始想在家中一嘗本來在咖啡館中才能喝到的美味,並且還能夠充分享受咖啡DIY所帶來的樂趣。但是,在咖啡器具選擇方面,很多人也很迷惑應該選用什麼樣的器具。那麼在此文章中就幫各位推薦幾款實用性強的器具吧。
  • 菜鳥版音樂劇入坑指南
    作為一枚入坑僅數月就踩雷無數的菜鳥,我目前最大的心願是:現身說法令大家免步後塵。因此,這是一篇由菜鳥總結的、音樂劇入坑及避雷不完全指南。常識篇指南之前先得指北,講一講什麼才是「音樂劇」。 入坑篇那麼,究竟如何順利地入坑音樂劇呢?第一步,找坑。以「中心」論,當今世界當之無愧的音樂劇天堂當屬紐約的百老匯(Broadway)和倫敦的西區(West End),這兩地也被音樂劇迷簡稱為寬街和西區。
  • 音遊入坑指南(移動端篇)
    音遊的種類繁多、內容龐雜,這使得想入坑的pong友們往往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這次就讓在下為大家做一個音遊入坑指南。(瘋狂安利移動端音遊這類音遊只需要手機平板等設備即可遊玩。相較於其他平臺的音遊門檻更低而且花費較少。下面是一些優秀的音遊介紹。
  • 摩卡壺選購指南 | 這件平平無奇的咖啡器具,其實超能打的!
    在萃取咖啡如此便捷的今天,為何仍有一個使用摩卡壺來製作一杯濃縮的理由? 摩卡壺的歷史悠久,幾乎是所有喜歡咖啡的人都繞不開的衝煮器具。這次我們做了一個詳盡的摩卡壺操作指南,包含了操作步驟、使用tips,以及簡單易上手的夏日特調recipe。
  • 乾貨 | 618手衝咖啡器具購買指南
    想認真做一篇乾貨推文,方便群友在618到來之際,從功能、使用、價位方面綜合考量,買到適合學生黨的咖啡器具。購買時建議選擇官方旗艦店,無旗艦店的商品本文未放置購買連結。咖啡社與本文出現的所有品牌均無合作關係,品類推薦和使用評價來源於交流群群友。
  • 千元手衝咖啡器具套餐了解一下
    不知道是真的周圍人都被我每日咖啡感染,還是因為618要來了手痒痒(...),最近好幾個小夥伴來問我推薦咖啡器具和咖啡豆。
  • 製作咖啡的各種器具及製作原理
    由於大家對於各種咖啡器具的認知及製作方法的盲點,偉哥做了一個簡單的橫向對比測評,希望對新手玩家有一定的幫助,如有個別差異希望大家指正,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咖啡器具,玩好咖啡。難度係數:★★★★★可玩指數:★★★★★風味獲取:★★★★★最低價位:需要裝備:意式咖啡機,意式磨豆機及一系列配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