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小夥伴
前兩天,收到很久沒時間聯繫的高中同學微信。
「她忙的連每天睡覺的時間都不能保證,畢業就進了一家創業公司,一直以來都用創業者的身份要求著自己。」
當然,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在同學中她屬於發展的比較好的,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帶領著5個人團隊。
但是,長時間的精神緊繃,24小時online處理工作,讓她已經對工作產生「疲倦感」,更重要的創業型企業發展空間受限。
所以,也開始打算跳槽,正好年後疫情也逐步穩定,年後的機會也多了一些,這兩天就有一家韓企向她(韓語專業)拋出了橄欖枝。
她就想讓我給她參謀一下,現在已經過了外企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始衰弱走下坡路了。現在,去外企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01
「被年輕人拋棄的外企?」
1985年,上海的聯誼大廈竣工,這算得上是開啟外企時代的標誌性建築。
這座高107米的建築是國內第一棟玻璃幕牆建築,當年大學生的理想就是「在聯誼大廈上班」。
成為一名響噹噹的「白領」,當年這個詞的含金量相當於今天的金領吧。
直到1992年,大量大型跨國企業,開始紛紛入駐。
在大量需求的推動下,像上海這樣的地區率先完成勞動制度改革,允許外企自主招聘員工,這才有了真正的「外企員工」。
外企求職熱潮真正地開始了,許多大學生不再「不服從分配」,拋棄鐵飯碗前去外企謀求一份職位。
外企熱持續高漲,雖然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造成了不小的波動,但在1999年的北京,一個外企的普通工程師職位,平均也有50個本科以上的人來求職。
那還是個本科學歷沒有膨脹的時代。
那時候如果在外企工作,就相當於給自己貼上「精英」的標籤。
曾在外企工作過的一位微博網友略為誇張地說道:「20年前,你胸前掛一個IBM的狗牌午飯時間出來轉悠,是會有美女給你搭訕的」。
往日的外企越風光無限,越凸顯現在外企沒落。
去年的4月,亞馬遜宣布退出中國,5月份,甲骨文的裁員,還有最近的寶潔退市。
這些消息,再加上各方媒體的播報、發酵,無一不在加深「外企不行了」的聲音。
「曾經風光無限的外企,還值得去嗎?」
外企:「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發展至今的老牌外企幾乎都有百年的歷史,是歷史長河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外企的工作氛圍整體上來說,很少加班,各個部門間如何協調配合已經很完善。
也不得不承認,這幾年,外企受到本土化的衝擊,網際網路的崛起都導致了外企的緊縮。
但按照外企目前的體量來說,外企的發展整體會放緩,但並不意味著外企已經涼涼。
外企文化和工作氛圍非常nice
在外企工作什麼事都要講流程,整個體系非常嚴謹。
另外,領導是很能聽取下屬的合理意見和建議的,這點對於國內一些私企領導「一言堂」能讓你在工作中感受到很大尊重。
區別於民企要求員工有「狼性」,強烈的進取心。外企的是需要員工做好一艘巨輪裡面的一個精密零件,員工的每個行動都能有據可依。
外企整體是一個高大上的殿堂,工作環境好,高端的辦公樓,愜意的下午茶等等。
完善的培訓機制和出國交流機會
外企完善的培訓體系對人的成長幫助很大,其實這點也是很多應屆生依舊選擇外企的原因。
通用的職場技能在外企你可以得到很系統的培訓,這種通用技能是一種可遷移的能力。
而英語的工作環境給你帶來的不僅是語言的提升,更多是一個視野上的開闊,一些外企還會給員工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
02
「進外企,真香!」
雖說外企吸引力不比以前,但是如今還在外企的人,依然過著滋潤的日子。
外企相比網際網路人性化;相比國企更開放一些;相比投行等更好進一些。另外,對於應屆生來講,完善的培訓機制會對職業生涯很有幫助。
春招已陸續開啟,有哪些外企比較值得同學投遞?
四大:不管你是做審計、稅務、還是諮詢,個人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四大,應屆生的起薪是固定的,雖說跟網際網路、快消名企有些差異,但是加上各類補貼在應屆生當中也算中等偏上。
平臺:很多人會把四大當做跳板,工作3年後跳槽到企業財會,或者是券商行業都是可以的。
而且,大部分的企業都很喜歡招有四大工作經驗的員工。所以,未來可選擇的路是很多的。
諮詢公司:以對女性員工照顧出名好的埃森哲為例,有專門的晉升培訓,比如給女性員工配一個專門的導師,傳授職業發展技巧。
另外,埃森哲的2020春招已開,部分崗位同時招聘19屆的同學。
快消:以人才的「黃埔軍校」文明的寶潔為例,有非常完善的新人培養機制,70%來自實踐,20%來自輔導,10%來自培訓,培訓項目量多質優等等。
另外,寶潔的2020春招已開,畢業2年內的同學都可以投遞!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死」所有外企,自己就放棄了進外企的機會。
03
那麼,外企如何進?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英語,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夠處理全英的郵件。至於口語,沒做到中/高層的話,要求應該不是特別嚴苛,畢竟直接上司不是外國人。
除英文運用能力之外,還有一些通用能力最好也掌握,比如PPT、Excel等辦公常用的軟體。
網申階段,一定要準備中英文兩份簡歷!HR比較在意的是你的教育經歷、實習情況、興趣愛好等。寫cover latter表達清楚想加入公司的原因、自己和公司很契合即可。
HR篩選簡歷的大致流程一般是:
先看最相關的地方,如學校專業、實習經歷;然後尋找亮點,如獎學金、海外交流、學生活動等;再看細節,如實習含金量、GPA;最後才是發掘個性,看看你的課外活動、興趣愛好。所以大家在求職前可以按照這個重要性排序,豐富簡歷內容。
當然,能否求職成功還是要看專業能力是否匹配,為了助力大家更好的求職外企,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