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每5所基礎教育學段學校,就有1所開在浦東;基礎教育學段的學生數和教師數,浦東各佔到了全市的四分之一強。學校多、學生多、教師多,這「三多」體現了浦東教育規模之「大」,同時也反映出浦東教育統計工作之「難」。
疫情期間,為及時、精準地統計和掌握浦東逾54萬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狀況及每日動態,浦東新區教育局藉助信息化手段,狠下「繡花功夫」,展現精細化、人性化、高效化的管理和服務水準。
非常時期藉助非常手段
浦東目前共有基礎教育學段學校670所,含幼兒園325所,小學150所,初中124所,高中(含區屬中等職業學校)57所,其他事業單位14所;基礎教育學段學生49.4萬,教職員工4.8萬。疫情期間,需統計的學生和教職員工總數超過54萬。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人工統計明顯力不從心。怎麼辦?新區教育局藉助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統計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服務「主動伸手」,工作「向前一步」。小布採訪獲悉,早在市教委統一布置前,浦東已提前啟動對全區學生及教職員工相關信息的統計工作。新區教育局第一時間組建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將辦公室設在教育局下屬的浦東新區教育安全事務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安全中心」),負責疫情期間相關數據的統計和上報工作:
* 1月22日起,安全中心陸續下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上報工作」等多份緊急通知,要求各校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對有健康異常的師生情況進行申報,同時要求各單位在寒假期間加強學校宿舍的管理;之後,統計的類別擴展所有從外地返滬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同時要求各校對健康異常情況病例進行上報,對寒假期間學校宿舍的管理情況進行上報等。
* 1月27日,市教委向各區教育局下發防控工作提示和相關說明,要求各區每日上報師生員工相關信息,並於每日中午12點前完成區級上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隔天上午,由新區教育局牽頭,安全中心與浦東教發院信息中心完成對接、通力合作,僅用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完成了區級網絡平臺的搭建工作。
* 1月29日,「浦東新區教育局新冠肺炎情況上報系統」正式啟用,670所學校的相關數據實現網絡上報。
工作小組及時答疑解惑
網報內容不斷擴展優化
網報平臺搭建好了,如何精準使用成為新的問題。小布了解到,一支由安全中心工作人員組成的統計小組主動公布工作手機號碼,24小時在線解答使用困惑,並根據需要不斷地將平臺內容進行擴展和優化。
「嚴老師,您的電話真的好難打啊!」過去近兩周,統計小組成員嚴青的電話異常火爆。無論在單位、在家還是在往返途中,她和另一名同事葛東佳的手機鈴聲總是會不時響起。來電的都是各校負責申報工作的教師,諮詢關於平臺使用的細節問題。尤其平臺剛上線幾天,嚴青每天接電話接到手軟,同樣的問題一天要說上十幾遍,不厭其煩。放下電話,她還要通過簡訊、微信等方式為不同工作群裡的老師解惑答疑,同步更新完善「填表說明」。
嚴青告訴小布,結合前段時間的統計工作經驗,目前使用的網報平臺分為「學校工作」和「申報統計」兩大板塊。其中,「學校工作」分為確診/疑似病例表、三類人員列表等3類;「申報統計」分為學校基本信息列表、確診/疑似病例匯總、三類人員數據匯總、今日未上報學校統計等6類。按要求,所有學校需在每天上午11點前完成上報,之後安全中心會將每日最新數據形成相關報表,上報給教育局防控辦及市教委。
網報平臺的使用大大提升了統計的速度和效率。近兩周使用下來,統計小組又結合上級要求和基層需求,對平臺的內容不斷進行擴展和優化。如,在對在滬師生的統計中,除了留校及留校三類人員的類目,增加了居家及居家三類人員的統計。當學校填報的「當日確診病例」「當日疑似病例」數據大於0時,平臺會自動提示須繼續填報「確診或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信息上報表」等。
學校制定個性化方案
把關懷送至每名師生
對逾54萬師生的相關情況進行統計,工作細緻且繁雜,背後離不開每一所學校的鼎力支持。作為統計上報工作的「主陣地」,疫情期間,新區各校除及時排摸情況、按時網絡上報外,還制定了個性化的方案,把關懷送至每名師生和員工。
疫情期間正值寒假,不少學生跟隨父母在祖國各地。「有沒有孩子去湖北?有沒有孩子與感染者接觸?外地的孩子何時返回上海?……」浦東新區浦三路小學的班主任們,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和電話對各班學生情況進行摸排,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把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放心尖。
上海福山花園外國語小學藉助「曉黑板」App對全校師生的相關情況進行統計,還面向身在外地的部分學生發送在線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和家長的特殊訴求。「老師,開學延遲了,孩子的課業會不會拉下?」「孩子在線學習,每天花多少時間比較合適?」……學校在校園網設立了答疑專欄,由校黨支部負責管理,黨團員教師盡己所能給予在線解答和幫助。
地處書院鎮的上海市新港中學共有學生310名,教職員工51名,學生中隨遷子女佔三成。寒假期間,不少學生隨家長回鄉過年或去外地走親訪友,了解這些學生的動態成為學校近期的重要工作。這段時間,七(2)班班主任張天忱每天醒來最關心的事,就是班上32名學生的健康。這個寒假,該班有三分之一學生在外地,張老師每天打電話、發微信,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健康情況及行蹤。班上還有一名學生身在湖北黃石,原本是去外婆外公家探親,沒想到遇到了疫情,張老師常常打電話過去,了解學生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安撫他們的情緒,並把一些網上學習素材發送給對方。
這個寒假,上海南匯中學的校園裡並不冷清,700餘名新疆師生及工作人員在校得到有效的安全防護。校長康瀟津介紹,學校共有新疆內高班學生631名,此外還有包括班主任、內派教師、食堂工作人員、宿舍管理人員等在內的70名教職員工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疫情期間,為保障這批師生的健康安全,學校實施每日晨檢制度,對教室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利用學生在教室自習的時段對宿舍進行消毒。
學校還在宿舍樓設置了隔離寢室,對有感冒、發燒等症狀的學生進行隔離觀察,對學生急需的生活用品統一網絡採購。此外,學校還提高了一日三餐的夥食標準,讓學生在校能吃飽、吃好,保持膳食營養均衡。
【來源:浦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