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教育大區怎麼做?浦東「繡花功夫」看這裡→

2020-12-11 瀟湘晨報

在上海,每5所基礎教育學段學校,就有1所開在浦東;基礎教育學段的學生數和教師數,浦東各佔到了全市的四分之一強。學校多、學生多、教師多,這「三多」體現了浦東教育規模之「大」,同時也反映出浦東教育統計工作之「難」。

疫情期間,為及時、精準地統計和掌握浦東逾54萬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狀況及每日動態,浦東新區教育局藉助信息化手段,狠下「繡花功夫」,展現精細化、人性化、高效化的管理和服務水準。

非常時期藉助非常手段

浦東目前共有基礎教育學段學校670所,含幼兒園325所,小學150所,初中124所,高中(含區屬中等職業學校)57所,其他事業單位14所;基礎教育學段學生49.4萬,教職員工4.8萬。疫情期間,需統計的學生和教職員工總數超過54萬。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人工統計明顯力不從心。怎麼辦?新區教育局藉助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統計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服務「主動伸手」,工作「向前一步」。小布採訪獲悉,早在市教委統一布置前,浦東已提前啟動對全區學生及教職員工相關信息的統計工作。新區教育局第一時間組建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將辦公室設在教育局下屬的浦東新區教育安全事務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安全中心」),負責疫情期間相關數據的統計和上報工作:

* 1月22日起,安全中心陸續下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上報工作」等多份緊急通知,要求各校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對有健康異常的師生情況進行申報,同時要求各單位在寒假期間加強學校宿舍的管理;之後,統計的類別擴展所有從外地返滬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同時要求各校對健康異常情況病例進行上報,對寒假期間學校宿舍的管理情況進行上報等。

* 1月27日,市教委向各區教育局下發防控工作提示和相關說明,要求各區每日上報師生員工相關信息,並於每日中午12點前完成區級上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隔天上午,由新區教育局牽頭,安全中心與浦東教發院信息中心完成對接、通力合作,僅用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完成了區級網絡平臺的搭建工作。

* 1月29日,「浦東新區教育局新冠肺炎情況上報系統」正式啟用,670所學校的相關數據實現網絡上報。

工作小組及時答疑解惑

網報內容不斷擴展優化

網報平臺搭建好了,如何精準使用成為新的問題。小布了解到,一支由安全中心工作人員組成的統計小組主動公布工作手機號碼,24小時在線解答使用困惑,並根據需要不斷地將平臺內容進行擴展和優化

「嚴老師,您的電話真的好難打啊!」過去近兩周,統計小組成員嚴青的電話異常火爆。無論在單位、在家還是在往返途中,她和另一名同事葛東佳的手機鈴聲總是會不時響起。來電的都是各校負責申報工作的教師,諮詢關於平臺使用的細節問題。尤其平臺剛上線幾天,嚴青每天接電話接到手軟,同樣的問題一天要說上十幾遍,不厭其煩。放下電話,她還要通過簡訊、微信等方式為不同工作群裡的老師解惑答疑,同步更新完善「填表說明」。

嚴青告訴小布,結合前段時間的統計工作經驗,目前使用的網報平臺分為「學校工作」「申報統計」兩大板塊。其中,「學校工作」分為確診/疑似病例表、三類人員列表等3類;「申報統計」分為學校基本信息列表、確診/疑似病例匯總、三類人員數據匯總、今日未上報學校統計等6類。按要求,所有學校需在每天上午11點前完成上報,之後安全中心會將每日最新數據形成相關報表,上報給教育局防控辦及市教委。

網報平臺的使用大大提升了統計的速度和效率。近兩周使用下來,統計小組又結合上級要求和基層需求,對平臺的內容不斷進行擴展和優化。如,在對在滬師生的統計中,除了留校及留校三類人員的類目,增加了居家及居家三類人員的統計。當學校填報的「當日確診病例」「當日疑似病例」數據大於0時,平臺會自動提示須繼續填報「確診或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信息上報表」等。

學校制定個性化方案

把關懷送至每名師生

對逾54萬師生的相關情況進行統計,工作細緻且繁雜,背後離不開每一所學校的鼎力支持。作為統計上報工作的「主陣地」,疫情期間,新區各校除及時排摸情況、按時網絡上報外,還制定了個性化的方案,把關懷送至每名師生和員工。

疫情期間正值寒假,不少學生跟隨父母在祖國各地。「有沒有孩子去湖北?有沒有孩子與感染者接觸?外地的孩子何時返回上海?……」浦東新區浦三路小學的班主任們,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和電話對各班學生情況進行摸排,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把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放心尖。

上海福山花園外國語小學藉助「曉黑板」App對全校師生的相關情況進行統計,還面向身在外地的部分學生發送在線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和家長的特殊訴求。「老師,開學延遲了,孩子的課業會不會拉下?」「孩子在線學習,每天花多少時間比較合適?」……學校在校園網設立了答疑專欄,由校黨支部負責管理,黨團員教師盡己所能給予在線解答和幫助。

地處書院鎮的上海市新港中學共有學生310名,教職員工51名,學生中隨遷子女佔三成。寒假期間,不少學生隨家長回鄉過年或去外地走親訪友,了解這些學生的動態成為學校近期的重要工作。這段時間,七(2)班班主任張天忱每天醒來最關心的事,就是班上32名學生的健康。這個寒假,該班有三分之一學生在外地,張老師每天打電話、發微信,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健康情況及行蹤。班上還有一名學生身在湖北黃石,原本是去外婆外公家探親,沒想到遇到了疫情,張老師常常打電話過去,了解學生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安撫他們的情緒,並把一些網上學習素材發送給對方。

這個寒假,上海南匯中學的校園裡並不冷清,700餘名新疆師生及工作人員在校得到有效的安全防護。校長康瀟津介紹,學校共有新疆內高班學生631名,此外還有包括班主任、內派教師、食堂工作人員、宿舍管理人員等在內的70名教職員工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疫情期間,為保障這批師生的健康安全,學校實施每日晨檢制度,對教室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利用學生在教室自習的時段對宿舍進行消毒。

學校還在宿舍樓設置了隔離寢室,對有感冒、發燒等症狀的學生進行隔離觀察,對學生急需的生活用品統一網絡採購。此外,學校還提高了一日三餐的夥食標準,讓學生在校能吃飽、吃好,保持膳食營養均衡。

【來源:浦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磨鍊「繡花」功夫 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原標題:磨鍊「繡花」功夫 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上海推進「兩網」建設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搞好城市社會治理,關鍵要磨鍊「繡花」功夫、牽牢「牛鼻子」工作。這「兩網」產生的歷史背景、內涵和要素、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未來願景究竟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像「網購」般方便上海市民劉先生感覺到政府部門辦事越來越方便,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也越來越高,但偶爾也會遭遇「小尷尬」。
  • 「繡花功夫」 織就城市「防護服」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三水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下稱「三水城管部門」)全員上崗,上下始終立足本職,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管理,把精細化工作理念內化為行動準則,齊心下好聯防聯控「一盤棋」,全心維護城市三水有序運行。繡花要得手綿巧,方寸乾坤看針活。
  • 北京:推進垃圾分類用足「繡花」功夫
    朝陽區東風鄉石佛營東裡社區128號院通過組織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智囊團」參與、設置紅黑榜等形式,在垃圾分類上下足「繡花」功夫,形成了人人參與分類,共享綠色新生活的良好氛圍。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石佛營東裡社區黨委借鑑疫情防控中「戶戶是堡壘、人人是哨兵」的成功做法,動員黨員、「雙報到」黨員、樓門層長、志願者、分類指導員等,組成社區垃圾分類隊伍,積極參與桶前值守、入戶宣傳、指導分類。
  • 在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上下足「繡花功夫」
    在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上下足「繡花功夫」 2018年09月06日 15:00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曾婕 字號 內容摘要:學習宣傳貫徹好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在新思想新理論的宣傳普及上發揮作用,讓黨的創新理論
  • 疫情期間在浦東機場當安檢員,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武戈,這位46歲的重慶漢子,目光如炬,身板挺拔,在部隊鍛鍊多年的他,2007年轉業來到上海浦東機場,成為一名安檢員,如今他已是浦東機場安檢護衛保障部旅檢二科科長,帶領著300多人的隊伍。
  • 新區「四史」學習教育基地預約入駐「浦東觀察」
    為更好地開展「四史」學習,浦東新區將於5月25日起,線上推出「四史」學習教育基地之一——「浦東開發陳列館」的參觀預約。步驟如下掃碼下載《浦東觀察》APP首頁點擊「服務」頁面服務欄頁面預約信息填寫收到「預約成功」提示目前最先上線推出的「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是位於浦東大道141號的浦東開發陳列館。
  • 如何以繡花功夫搞監督?
    在著力發現領導幹部廉潔和作風問題上下功夫。按照「六個從嚴」的要求,緊盯「關鍵少數」、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特別是一把手,堅持嚴在日常,注重防微杜漸,實現監督關口前移,抓實近距離常態化監督,進一步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不斷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在精準研判、科學處置領導幹部問題線索上下功夫。
  • 楓葉教育擬設立江蘇教育大區總部及學校
    來源:新浪港股楓葉教育(01317)公布,於2020年12月11日,該公司的綜合聯屬實體大連楓葉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與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訂立合作協議,內容有關位於溧水未來城的楓葉江蘇教育大區總部及三間學校的建設、營運及管理。
  • 藍標長:會「繡花功夫」的鎮長
    這是1月27日扶綏縣山圩鎮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研判會上,36歲的黨委副書記、鎮長藍標長提出的六連問。從1月23日疫情防控工作開始至今,他已連續十幾天未睡過一個安穩覺,吃過一頓安心飯,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部署各項措施,親赴現場指導,書寫了一個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抗擊疫情義不容辭 浦東民企同舟共濟
    這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全國億萬人民的心。上海浦東新區工商聯迅速行動起來,於大年初一發布《浦東新區工商聯(總商會) 浦東新區光彩會關於號召廣大民企抗擊疫情開展專項募捐並做好救災宣傳報導的通知》,發起「浦東民企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義不容辭」專項募捐活動,捐贈款項將統一專項用於武漢市當地及浦東新區本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 「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走讀強首府 看南寧發展】系列評論五到過成都的人,多半都會在寬窄巷子裡品一碗茶;到了北京,得去南鑼鼓巷的各條胡同裡打個卡。在南寧,也有一個還原了古老邕城風貌,讓人流連忘返的街區,那就是三街兩巷。這裡用青磚黛瓦復原了清朝末年民國初期的嶺南建築群,同時引進了豐富的現代業態,讓老街古巷重煥生機。改造提升「三街兩巷」等歷史街區,建設經典建築、經典街道、經典景區,只是南寧「強治理」的縮影之一。
  • 城市筆記(六)嘉興:用「繡花功夫」推動歷史街區微改造
    這期間,湧現出了不少好的經驗做法及典型案例。按照新聞工作者「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求,我們藉助每一次出差途中的所見所感,用腳丈量城市,用眼觀察城市,用腦思考城市,用筆記錄城市,從可以觸摸的城市細節入手,以「筆記體」書寫城市,形成「城市筆記」系列,敬請關注。現如今,走進浙江省嘉興市月河歷史街區,別有一番景致。
  •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減貧工作要肯下「繡花功夫」
    「減貧工作只要以解決貧困人口的具體問題為導向,肯於下「繡花功夫」就能收到實效。」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國際減貧論壇2020」上,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從宏觀和實踐兩個角度分享了中國減貧實踐的寶貴經驗。在他看來,改革開放、扶貧創新、問題導向和全社會參與是中國減貧成功的重要智慧。
  • 愛卡小編親身探訪 疫情期間北京5大區
    疫情期間,金港汽車公園內人員稀少,但是不時傳來賽車轟鳴的聲音還是把我們吸引蹬上了觀景臺駐足觀看,賽道外場很平靜,內場應該有車手在訓練。我們發現,SSGP店內人頭湧動,很多人都來這裡試駕摩託車,想必疫情期間北京摩託車銷量會有少許提升。
  • 出實招 做細活 「繡花」功夫拔窮根
    出實招 做細活 「繡花」功夫拔窮根我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新田專場)召開 2020-09-09 09:58
  • 華學健到新化縣調研:下足繡花功夫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6月29日,婁底市委副書記華學健到新化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李方)6月29日,婁底市委副書記華學健到新化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強調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員幹部示範帶動作用,壓緊壓實責任,下足繡花功夫
  • 織裡繡花功夫拆隱蔽違建
    原標題:織裡繡花功夫拆隱蔽違建記者 鄭嵇平 本報訊吳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織裡分局振興分隊近日聯合社區、安監等部門,對富民路79號「隱蔽」在背街的違建實施了拆除,拆除面積共計3000餘平方米,使得當地街區環境煥然一新
  • 楓葉教育:楓葉江蘇教育大區總部及學校落戶溧水未來城
    鯨媒體訊(文/常晉)12月11日,楓葉教育發布公告,公司的綜合聯屬實體大連楓葉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楓葉教育集團」)與南京市溧水區政府訂立合作協議,內容有關位於溧水未來城的楓葉江蘇教育大區總部及三間學校的建設、營運及管理。
  • 下足繡花功夫 提升城區品質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蜀山區內外兼修,城市更新,從老舊小區改造到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從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環到構築四方通衢的交通路,蜀山區下足繡花功夫,多點發力促進城區建設提質、提速、提品、提效,讓一座富有品質的魅力城區優雅生長。
  • 高速擁堵,西班牙人在疫情期間只想...
    今日最新數據顯示,馬德裡大區依然是受新冠影響最為嚴重的大區,總共確診人數為43877人,死亡人數為5800人,出院人數為21121人。而加泰隆尼亞為受新冠影響第二嚴重的大區,緊隨馬德裡。其中總共確診人數31043人,死亡人數3148人,康復人數13063人。重症監護室曾住院總人數2507人。西班牙一年一度的聖周其實已經開始了,從4月5日到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