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抗疫勇當先

2020-12-23 掌上九州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舉國上下歡慶、千家萬戶團圓的日子,今年的春節也是如此,除夕夜還沒到,大街小巷到處掛滿了紅燈籠,整座南京城內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然而突如其來的瘟疫打破了今年春節這一切的美好,肆虐的冠狀病毒從武漢迅速蔓延全國,一場全民抗擊冠狀病毒的防控阻擊戰打響了,接到上級指令,梅園社區黨委迅速組織起第一批23人的黨員志願者隊伍,許多老兵也主動加入到志願者突擊隊中,於一月三十日全部進入執勤點,並在執勤點率先打出了「玄武區退役軍人疫情防控義務志願者」和「南京市玄武區參戰老兵志願者」兩面旗幟。大家知道,梅園社區所管轄小區都是開放式分散的,通往主幹道的街口小巷四通八達,沒有圍牆沒有物管,要設立的卡口就有五個,管控難度很大。在第一批共產黨員志願者中,老軍人李發忠是部隊正師級退休幹部,在疫情面前,他率先衝在前面,他說:「戰鬥打響了,軍人必須往上衝,」老書記陳勁秋是六一年入伍的老兵,已是七十七歲高齡老人,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這位熱衷公益事業的老兵志願者更是當仁不讓,由於多日勞累加上年紀大她病倒了,住院期間她仍牽掛著疫情防控工作。

丁敬雷,是一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聽說卡扣缺人,自發組織九名老兵加入到志願者行列,他以當年作戰時的不怕犧牲,敢打硬拼的士氣,帶領老兵志願者一直堅守在漢府街卡口。他們說:「我們都是曾經扛過槍從戰場上下來的軍人,這次在疫情面前,我們這些老兵,要擔負起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平安的責任,我們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即使脫下軍裝,我們還是一個兵。國有難,召必回。」

在老兵的感召下,一批批共產黨員加入到社區志願者的行列中,他們有退休幹部、機關人員,退伍軍人、在職職工,在校大學生等,大家來自各行各業,因為一個共同的使命走到了一起,用行動踐行著入黨誓言,他們在防控一線以頑強的鬥志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了最好詮釋。志願者中最小的20歲,最大的77歲,他們不分晝夜堅守在執勤點上,風雨無阻巡查在大街小巷,檢查外來車輛,為過往行人測量體溫,為小區居民開出入證。為社區內所有街道進行藥物噴灑消毒。

身為軍屬的黨委書記程雯與社區主任郝晴晴兩位領導始終堅守在一線,每天她們要到所有執勤點檢查工作,還要參加執勤晝夜輪班,五個執勤點隨時可見她們忙碌的身影,即便這樣,她們還不忘關心每一位志願者,有位志願者生病住院,兩位領導就主動上門慰問,在病人住院期間的半個月中為他們的家屬一天兩頓的送飯上門,從未間斷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兵們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早已退休的老社區主任徐明風,年過七十的老黨員劉忠英,她們不顧自己年老體弱,在執勤點發放宣傳資料,提醒過往行人做好防護。

珠江路支部書記周巧生同志,堅守在竺橋執勤點,這個卡點過往車輛多,人員流動性大,但他不辭辛苦,以苦為樂,他風趣地說「就當是運動鍛鍊身體,能保障大家安全是我最開心的事。

徐倩,一位在校大學生,也是最早加入志願者團隊的年輕人,一個只有20歲的小姑娘,上午在社區執勤,下午還要趕去南京南站做志願者。

竺橋支部黨員蔣璐,她不但自己做志願者,還叫上愛人一同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被人們稱作「最美的夫妻志願者」。

尹衍才是一位老兵,無論颳風下雨他都堅持參加執勤,無意間看到他在服藥,才知道他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大家勸他回去休息,他堅定地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這點傷痛算得了什麼。

記得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每天都不聲不響地為執勤點送開水,他說,我老了做不了什麼,就給你們送熱水喝了暖暖身子吧。許多居民還送來食品、熱湯、熱飯,居民們的支持和關愛也深深的溫暖了老兵們的心。正是因為有社區居民做我們的堅強後盾,我們這些老兵志願者才一直堅守到最後執勤點撤銷。還有陶巧生、冉凡義、吳長雲、李明、楊國欣、吳純猛、張麗麗等,我無法報出所有老兵志願者的名字和講述他們的故事,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用行動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了最好的詮釋,他們是一群平凡而普通的退役老兵,卻在疫情防控中演繹出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組成了疫情防控一線最美麗的風景。

在這場疫情防控戰鬥中,我在老家主動找到社區領導請戰,成為小區裡第一個報名做志願者的人。四年前我的右腿做過兩次手術,膝蓋以下縫了幾十針,安裝了兩塊鋼板,9根鋼釘,一年後因刀口感染二次手術,切除了小腿內的腐肉,刀口內插入兩根導管,幾天後才拔出來,造成血管和神經損傷,長時間站立就會腫脹難受,二月中旬連續幾天下雨下雪。我都咬牙堅持去執勤點值班,我還患有三高、腦梗和冠心病,右頸動脈供血不足,犯病時就會胃部反射性劇烈疼痛、嘔吐不止直至昏厥,有幾回半夜胸口悶疼無法睡覺,渾身無力,我都強撐著服藥後堅持去執勤,為預防萬一,執勤時還隨身帶著速效救心丸,這些情況我沒告訴任何人,沒有人知道我的身體狀況,從二月初至今我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我以做志願者的體會寫詩一首「我愛紅馬甲」發表在玄武區文旅局公眾號及其他刊物上。

我出身於三代軍人世家,作為一個老兵,一個有著45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面前,要具有不怕犧牲,敢於赴死的精神,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個共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軍人就是一個勇敢戰鬥的士兵。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們這些曾經的軍人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為軍旗增光添彩,以實際行動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了最好的詮釋,向黨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3月24日,社區為我頒發了最美志願者榮譽證書和紀念章,並把我的事跡登上了社區善行義舉光榮榜。

這次疫情是一場大考,它考驗了所有人。在這場大考中,數萬名醫務工作者逆向而行,以生命赴使命書寫了答卷。有數不清的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不退縮,不畏難,以使命擔當書寫的答卷。也有我們這些退伍老兵凸顯軍人本色,不負軍人使命書寫的答卷。這是一份由14億中國人以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意志,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勝利答卷。

在黨中央指揮和部署下,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疫情阻擊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們的體制凸顯了絕對的優勢,我們的國家彰顯了大國強勁的實力,我們偉大的黨更加深得人心,我們英勇不屈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所向披靡。

我為我生長在這個偉大的國度而自豪,我為我曾經是一位軍人而驕傲,在這場大考中,我們這些老兵沒有為軍旗丟臉,我們用行動展示了軍人的使命和擔當,無論我們穿著軍裝,還是脫下軍裝,國旗、黨旗、軍旗都在我們心中。無論我們工作還是退休,軍裝、軍魂、軍心都銘刻在我們心上,一時的軍人,一生的驕傲,一輩子的榮光,使命與擔當是軍人本色在我們身上的體現,氣貫長虹的軍魂就是我們隨時為祖國獻身的精神,在新時代築夢路上,一往無前,我們永遠都是一個兵。

敬禮!

(原創)(作者:王 紅 )

相關焦點

  • 【致敬八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徵程!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充分展現軍轉幹部和退役軍人的優良作風和精神風貌,激發立足崗位、再建新功的工作熱情,為蘇州公安交通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再建新功,7月31日下午,交警支隊舉辦了「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徵程」八一建軍節主題論壇活動
  • 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於退役軍人的就業創業提出了明確的意見,鼓勵和扶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近日,在全省的退役軍人創業大賽中,哈爾濱市參賽的5支隊伍,取得了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的佳績。這批退役軍人不但解決了自己的就業,還提供了一大批就業崗位,成為退役軍人創業道路上先行者。
  • 姜堰梁徐街道:退役不褪色 基層展作為
    中國江蘇網12月5日泰州訊 為提升退役軍人服務站的支撐服務效能,發揮退役軍人的「娘家人」角色,日前,泰州市姜堰區梁徐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依託重大時間節點,立足街道中心工作和退役軍人實際需求,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亮點紛呈的主題活動,以點帶面在全街道營造良好的雙擁氛圍。
  • 退役軍人吳可: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
    上卡點、入社區配合完成疫情防控任務,挨家挨戶為轄區居民市民送上生活用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退役軍人吳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情懷與擔當。採訪中記者了解到,42歲的吳可是一名河北某部隊的退役軍官,在部隊期間,歷任排長,作訓參謀,連長,作訓股長,營長,旅(團)副參謀長等職。
  • 退役不褪色,他們依舊是遂寧「最可愛」的人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 讓我們循著這一組組對比照 在建軍節獻上最莊重的敬禮 退役不褪色事事有擔當 塗兵 曾服役於遂寧軍分區,現就職於射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 退役不褪色 換裝不換色——八一建軍節,講述退役軍人不變的初心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本報記者 蘇如娜明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廣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在軍營保家衛國,維護著祖國安全與穩定;走出軍營投入到祖國建設發展中。廣大退役老兵用堅守和汗水詮釋了退役不褪色的「中國軍魂」。「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
  • 永不褪色的橄欖綠!九江市成立「新長徵」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謝雯 文/攝)為了進一步推動「尊崇工作法」落地落實,引導廣大退役軍人服務奉獻社會,傳播正能量。12月18日上午,九江市「新長徵」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成立儀式舉行,副市長彭敏出席儀式並為志願者服務隊授旗。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中,全市廣大退役軍人衝鋒在前、主動作為,充分展現了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精神風貌。
  • 退役不褪色!武威這些退役軍人受到全市通報表揚!
    12月22日上午,2020年度「武威最美退役軍人」發布儀式舉行,為「武威最美退役軍人」稱號獲得者及提名獎獲得者頒獎。
  • 泰山區岱廟街道:軍人退役不褪志,疫情面前顯初心
    面對疫情,岱廟街道東湖社區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先鋒隊只用一天的時間便組建完畢,統一著裝、紀律嚴明、嚴管嚴控、熱情服務,以實際行動詮釋退役不褪色、離軍不離黨的軍人本色,防控值守中,他們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向過往的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居民掃碼出入、認真填寫居民出入證、耐心解釋並辦理車輛通行證等工作。他們的加入,大大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有利於工作人員騰出時間開展其他防控工作。
  • 縣區|冷水灘:退伍軍人退役不退色 戰「疫」一線踐初心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魏雙石)「作為一名退役軍人,自願衝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2月13日,冷水灘區梧桐街道紫荊社區轄內退伍軍人彭若飛報名參加抗「疫」志願者說的一句話,質樸卻堅定的話為這場防疫持久戰注入了一股堅定的力量。
  • 烏魯木齊市抗疫典型人物系列報導———陳露:即使退役心中仍有一把...
    陳露雖然退役在家,卻退伍不褪色,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此次疫情發生後,陳露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主動請纓加入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把群眾當親人,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我是黨員,我先上!」「請把我派到任務重的地方去!」疫情發生以來,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陳露夜以繼日忙碌,經常不眠不休、連續作戰。
  • 從軍裝到稅服:初心從不改 退役不褪色
    從軍服到稅服,這群「最可愛的人」初心不改,在落實減稅降費、支持抗擊疫情、助力復工復產的工作中傳承「聽黨指揮」的紅色基因,彰顯「能打勝仗」的戰鬥精神,弘揚「作風優良」的光榮傳統,用勇毅擔當詮釋了退役不褪色的軍轉幹部風採。
  • 老兵「暖男」服務長沙東大門,開福有支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
    今日,開福區四方坪街道退役軍人聚力暖心志願服務隊成立,老兵們將發揮「暖男」本色,投身一線抗疫、文明創建、扶貧濟困等公益行動。開福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四方坪街道辦事處、四方坪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立了這支退伍不褪色的老兵服務隊。
  • 紮根基層為民謀福祉——記吉安「最美退役軍人」劉富強
    紮根基層為民謀福祉——記吉安「最美退役軍人」劉富強□彭生苟、周瑞芳脫下軍裝,並沒有忘記軍人的使命,他用最有力的行動詮釋著一名老兵「退役不褪色」的錚錚誓言。他就是有著15年黨齡和11年從軍經歷的老兵,青原區值夏鎮塘陂村黨支部書記劉富強。
  • 溫州最美退役女軍人,創業風範
    聚合引擎綜合整理 來源:玖香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傳承精神 / 不負使命在溫州,有這麼一批人他們不忘軍人本色帶著從部隊學到的堅韌與執著積極投身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溫州市雙擁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聯合發文公布2020年度「最美溫州人·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最佳退役軍人服務」名單。
  • 退伍不褪色!他,值得我們「團寵」點讚的璀璨之「星」!
    退伍不褪色!他,值得我們「團寵」點讚的璀璨之「星」!龍騰,法學院法學專業2019級本科生,現任法學1901班團支書,中共預備黨員,退役軍人。他曾任社工1602班班長,獲至善學院優秀學生幹事、軍訓優秀學員。
  • 父子、夫妻、兄弟……抗「疫」一線的「最強拍檔」
    隨著工作量的增加,2月2日,毛家社區通過黨員微信群吹響了「抗疫」集結號,號召年輕黨員加入一線疫情防控阻擊戰。毛棟梁的弟弟毛宏良積極響應,第一時間前往防控一線,和哥哥一起進村開展疫情防控摸排工作。  「疫情不退,絕不後退!」這是兄弟倆的心聲。他們是兄弟,更是「戰友」!兄弟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段聯手對抗疫情、保護居民生命的感人故事。
  • 退伍不褪色 戰貧顯擔當
    退伍不褪色戰貧顯擔當——記中平鎮良山村駐村工作隊員覃桂鋒「作為駐村工作隊員一定要注重修好邊幅,只有容貌精神、衣冠整潔,在群眾中才能樹立我們正直的形象,群眾才會信賴我們,工作才能順利開展。」這是中平鎮良山村駐村工作隊員覃桂鋒在給其他工作隊員義務理髮時說的話。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最美退役軍人永葆「立正」從未「稍息」
    為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講好優秀退役軍人故事,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和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12月18日聯合發布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若有戰、召必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朱碧清:退伍不褪色 不變的是初心
    紅網時刻7月23日訊(通訊員 黃晶)他是一名退役軍人,卻始終堅守初心,保持著軍人衝鋒在前、勇擔重擔的姿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入伍那天許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錚錚誓言。他常說:「信息修改雖然只是我動動手指的小事,但是如果有一個字不對就會影響參保群眾入院登記、住院報銷等一系列問題,影響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只要有群眾找到我,一定要保證不再出差錯。」有些辦事群眾因為家住的遠,趕到辦事大廳時已到了下班時間,經常有群眾因為遲到了兩分鐘要等上兩小時才能辦事。每當朱碧清值班時,他都會推遲一會兒下班,只為了能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