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智能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636.38萬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2.70%;實現淨利潤9,427.87萬元,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51.38%。本報告期業績變動主要原因為:
1、本報告期延續了去年以來的高強度研發投入,研發費用佔營業總收入的比例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2、本報告期確認收入的訂單屬毛利較低的訂單,導致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短期來看,鋰電池設備行業及其下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受到政策因素影響比較大,補貼政策退出的節奏對於公司下遊市場的景氣程度有較大影響。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進步正在深刻改變汽車行業的發展格局,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正在帶動全球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公司作為全球鋰電池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領先企業,正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在手訂單為54.42億元(含稅)。
重大已籤訂單及進展情況。
2018年7月28日,公司披露了《關於籤訂鋰電池整線生產設備合同的公告》(公告編號:2018-076),公司與安徽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採購鋰電池智能生產整線的《設備銷售合同》,合同含稅金額為5.36億元。截至目前,上述合同在正常履行中,設備部分交付驗收。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供應商的變化情況及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供應商合計採購金額為3,915.51萬元,佔公司採購總額的比例為11.58%。較上年同期下降10.22%,前5大供應商的變化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客戶的變化情況及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客戶實現的營業收入合計63,862.87萬元,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3.71%。較上年同期增長8.41%,前5大客戶的變化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年度經營計劃在報告期內的執行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嚴格執行本年度經營計劃,努力提升研發實力和產品競爭力,擴大產能,提高人員使用率,力爭公司年度經營業績實現穩健增長。
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風險因素、公司經營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1、宏觀經濟周期波動風險:公司主營產品的銷售會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和下遊行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公司屬於裝備製造行業,與下遊鋰電池的市場需求和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新能源及其設備製造行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但是如果外部經濟環境出現不利變化,或者上述影響市場需求的因素發生顯著變化,都將對鋰電池及其設備製造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如果下遊鋰電池生產商縮小投資規模,削減設備採購規模,則將對公司鋰電池設備製造業務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對公司未來鋰電池設備的銷售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擴大產能,加快開發成套鋰電池設備,提高鋰電池設備市場佔有率。同時利用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布局更具價值競爭力的智能製造領域,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提升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2、往來應收項目發生壞帳的風險:本報告期末應收款項金額較高,可能將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給公司的營運資金帶來一定的壓力。如果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等因素發生不利變化,客戶經營狀況發生重大困難,可能存在應收款項無法收回而發生壞帳的風險。公司已開展相應對逾期應收帳款催收催繳工作,將加強對客戶的信用評級工作,提高風險管控,降低發生壞帳的風險。
3、規模擴張引發的管理風險:報告期內,公司新洲路新廠房投入建設,用於擴大公司產能,截至報告期末已部分建成並投產。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公司已有的戰略規劃、制度建設、組織設置、營運管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帶來較大的挑戰。如果公司管理層不能及時調整公司管理體制,未能良好把握調整時機或者選任相關職位的管理人員決策不當,都可能阻礙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或者錯失發展機遇。儘管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制度,但是存在未能及時做出相應調整而引起的管理風險。公司將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通過管理流程的優化與更新,不斷地調整與改進,用最短的時間來適應最快的變化。
4、併購整合的風險: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泰坦新動力100%股權後,公司的資產規模和業務範圍在擴大的同時,在企業文化、管理團隊、技術研發、客戶資源和項目管理等方面均面臨整合風險。公司能否保持泰坦新動力原有的競爭優勢並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是公司收購完成後面臨的重要經營管理風險。公司將進一步做好子公司整合工作,推進管理制度的融合,加強內部控制與子公司管理制度建設;保持管理團隊、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性;進行團隊和企業文化建設,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培訓機制,營造人才成長與發展的良好企業氛圍。
5、商譽減值的風險: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泰坦新動力100%股權後,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形成一定金額的商譽,如泰坦新動力未來經營狀況惡化或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則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當期損益造成不利影響。對此,公司將利用和子公司在業務上的協同性進行資源整合,積極發揮協同優勢,保持公司及子公司的持續競爭力,儘量降低商譽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並及時披露相關風險。
6、新產品研發風險:可能出現國內外同行更快推出更先進技術,導致公司的研發失去價值,從而難以完成研發規劃。
公司研發周期較長,過程中需要不斷調試優化,存在研發進展及其成果轉化的不確定性,從而影響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將加快在研項目的研發,更快的實現在研項目的成果轉化。
公司將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的動態變化,關註上下遊行業的變化趨勢。如果風險因素已經較為明顯顯現,公司將採取調整規劃、調整規劃實施方案等措施,不排除通過併購、合營或其它合作方式來實現公司戰略目標。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