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拼多多為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農業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2020-12-26 騰訊網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各行業紛紛朝網際網路跨進,但農產品行業還沒完全跟上腳步;如今社區團購正處於風口,不少巨頭紛紛入行,就如拼多多的助農板塊,從源頭找到農產品,提供電商供應鏈等等;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在農業上拼多多做過的努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作者| 清河落河清

來源|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民以食為天,早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就已經被網際網路思維所佔據、所服務;現在馬上就要開啟數位化經濟時代,而農產品並沒有像快消品那樣,完全通過網際網路直接觸達終端消費者。

中國農民依舊沒有太大的定價權,依舊在靠天吃飯的階段——訂單無法預測,不知道收穫後能賣多少價;生產沒有計劃,不知道下一茬種養殖啥;資金無保障,無法享受低價貸款和擔保。

不過已經有一些IT公司和諮詢公司看到了中國農業現狀,其中包括以電商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他們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應用自身積累的數位技術、管理技術,在創新的商業模式下,服務社會,服務三農,踐行社會價值;這些企業正在以助農脫貧為使命,以為農增收為目標,以訂單農業為抓手,變革區域農產品供應模式。

目前在支持農業的生態體系正在進一步在擴展中,如傳統的農資公司、餐飲公司、乳企、農機企業、化工企業等,大家都在協同幫農業解決其面臨的問題。

中國農業面臨的困境

正在幫助中國農業煥發新春的企業也必須為農業解決實際問題——中國農民相對於發達國家的農民,需要面對中國農業資源分散、消費習慣多樣、農業供應鏈不健全、管理理念缺失、農民群體老齡化、行業分工不清晰、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資金鍊易斷等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的迎刃而解,需要更多有良知的企業家和公知企業的支持。

網際網路企業在農業布局以助農

疫情期間火了生鮮電商,這幾天火了社區團購,他們正在幫農產品解決核心的銷售問題;雖然道路還有點坎坷,至少是往前推進中。

同時在農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等新理念新模式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新業態關注和幫助農業,這幾年網際網路公司在農業這塊動作頻頻,如直播助農、電商助農、運營賦能、冷鏈物流、金融保險、自動化產線、農業AI、聯合科研。

這次先以拼多多為例,來看看拼多多在農業方面的布局,以及針對農業面臨的困境和國家政策分析拼多多如何助農扶農服農、授農以漁,近而看網際網路企業對三農的反哺;後續還將繼續分析字節跳動、快手、美團、阿里、一畝田等其他公司在農業的布局。

網際網路企業用行業經驗解決農業問題

1、電商的全國訂單在銷售端破解資源分散難題

中國農業的生產資源比較分散,糧食作物、水果時蔬、豬羊養殖等都是經過幾十年的嘗試,分散在合適的省市縣進行生產(包括農特產品);這些生產關係都是經過時間驗證過的,但是也導致中國農產品很多需要橫跨大半個中國進行調運,使得生產資源和物流資源同樣分散。

拼多多作為電商,能夠匯聚全國的訂單,將分散在全國的農產品從銷售側匯集在一起,滿足全國消費者;作為電商的拼多多以電商特性,實現農業的銷售端訂單可預測,產地資源可集中,還探索原產地直銷模式,減少中間商賺差價,為農民謀福利。

未來的農業必定是農特產品面向全國銷售,形成農特產品和大宗產品,高中低端的差異化銷售,向歐美日看齊。

針對農特產品,拼多多充分應用自身的大數據、AI等技術積累,通過生鮮拼團形式,將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尤其是扶貧農產品),通過冷鏈運輸,按訂單交付到消費者面前。

2、電商的全國交付可滿足全國各類消費習慣

歐美基本上就食用幾個品類的生鮮,食用方法也就幾種,與我國的菜系遍布、農產品消費品類之巨,完全是天壤之別;面對中國消費者的生鮮消費習慣,之前全靠傳統的批發貿易商的全國性貿易來解決,現在可以依靠電商的全國交付能力來解決。

拼多多早已實現柴米油鹽醬醋茶(農副產品)的全國調運和配送——對於生鮮,拼多多通過自建冷鏈運輸體系及第三方合作,大大提高自身生鮮產品運輸能力,買全國農產品、賣全國農產品,冷鏈交付,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生鮮消費習慣訴求。

無論你吃大米還是吃麵粉,無論你吃娃娃菜還是大白菜,拼多多都能滿足你,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還可為特定消費者提供農特產品,拼多多還充當消費者的跨境買手,為消費者全球尋找優質農產品,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生鮮消費訴求。

3、電商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對外輸出促進生鮮供應鏈

大家如果接觸過國外的農產品供應鏈,就會看到他們的生產和加工過程的標準化、精細化、現代化,通過高科技機械設備、機械臂、智能、輸送帶、流水線、AGV等實現智能排產和自動加工,實現種植養殖生產過程、加工過程、貿易過程和交付過程的強大。

現在網上對於生鮮供應鏈的解釋有很多,其實我們很多企業的生鮮電商只負責各個環節的買和賣,品控、加工、運輸、配送,全是人工操作;並沒有過多涉及原材料尋源、戰略採購、供應商考核、加工標準化、高級計劃、生鮮品質源頭追溯、農產品質量追溯、自動化產線、MES系統部署等;農業還有很多管理標準沒有形成,如加工標準和種養殖標準,我們的生鮮供應鏈在傳統貿易商端還存在賭菜、跨境退稅等行為,與國外是存在很多差距的。

拼多多將電商的供應鏈管理整體輸送給生鮮行業,包括整個電商倉儲管理、上下遊供應鏈管理,交付與服務;最終從銷售層面,倒逼整個農產品供應鏈的優化——優化供應網絡、精準運輸時間、保證運輸質量、降低運輸損耗、問題源頭溯源,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拼多多還應用電商優勢,以物流園和農產品上行示範園,整合當地農業資源,將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優質農產品最好最快地擺在消費者面前,確保生鮮的既生又鮮;讓全國消費者看到拼多多對整個產業鏈的貢獻,促進農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

生鮮供應鏈的向前發展,也將促進農業生產過程的標準化、精細化、現代化,縮短與國外的差距。

4、電商管理能力與信息管理能力賦能農業

供應鏈管理裡的信息流,是需要很多信息化系統的支持的,就目前的農業及農業政務信息化程度也不是非常高,智慧農業也相比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需要將農業的業務在線化,形成信息管理能力,促進農業整個行業管理能力的發展。

現階段,農業更多需要的管理能力是銷售能力,像農場經營管理能力則是其次的,有銷售能力才能維持小微企業和農民個體化的繼續深耕農業,畢竟投資農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拼多多上微小農戶的入駐銷售,就賦予了農戶直達全國大市場的銷售渠道,產地一件直發,農戶還從拼多多的新農人學堂,學會如何建立渠道、管理渠道;還有拼多多的算法優勢,千人千面精準推送農產品組合給消費者,主動滿足消費者的各類消費習慣,自帶營銷功能,賦予小微農戶營銷能力。

5、拼多多的農村基因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農業

農業老齡化問題將在未來10年內顯性突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加工和貿易。

拼多多走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已經在農村擁有廣大的用戶群體,將部分用戶轉變為店主或者拼多多的生鮮供應商,幫農民解決銷路問題;可以促進更多的年輕農村同胞返鄉就業,亦或直接從事農業一產的生產,亦或從事農業二產的加工;還可以從事農業三產的服務與農文旅,解決農業從業者日趨老年化的問題,為農業帶來新活力,培養更多新農人。

農產品直播就是一項建設美麗鄉村的新技術,拼多多通過持續性的電商培訓和直播培訓,已經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年輕「新農人」返鄉創業。

早在2018年,拼多多就提出「人才本地化、產業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的策略,將吸引更多的人和資金回到當地,拉動當地農業就業;同時先後推出線上「多多果園」、線下「多多農園」等模式,積極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幫助更多農業生產者實現到農商轉變;畢竟銷售比生產更能吸引年輕人做農業,並解決中國農業銷路這個棘手問題。

6、拼多多的新農人培訓賦予農業人文化內涵

新農人已經提倡了很久,中國農業從業者的社會地位也需要向歐美看齊,需要培養農業人文化內涵,尤其是年輕的農業從業者——年輕人更易接收新事物,如農產品直播、APP識別病蟲害、莊稼醫院、供應鏈金融等。

拼多多在「多多大學」,提供農產品上行、網際網路運營、渠道經營等課程,塑造新農人的知識結構;拼多多還注重「新農人」培育等方面進行著農業數位化改造實踐,努力培養農業生產專家+營銷專家,構建農業人文化,渲染和拉動更多年輕人從事農業,服務農業,造福農業。

7、電商的專業分工啟迪農業行業分工

就社會分工而言沒,中國農業目前僅是按工序劃分人群,並沒有構築專業化技巧,如加工環節標準不統一、分工不清晰、一人多工種、增加損耗。

拼多多以商品管理及營銷活動為起始,線上訂單為驅動,物流配送交付及服務為終止,在整個鏈條上已經使得各個崗位職責明確、專業分工;拼多多專業的電商分工、IT系統、管理制度,已經開始賦能給部分平臺店主,使得店主生產加工過程標準化,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專業化分工。

網際網路企業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幫助農業

網際網路企業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各個方面幫助中國農業,拼多多也在很多維度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政策大背景下扶農助農。

維度有很多,本文主要闡述三點大維度,都是拼多多目前的內部企業優勢的對外延伸:

1、科技助農:科技加持農業的發展

拼多多目前不僅是電商平臺,也是科技公司(已成立農業科技公司),充分應用平臺的訂單數據,應用大數據預測農產品需求,指導農民生產。

通過銷售數據的積累和預測,與生產過程中智慧農業所用的物聯網設備有機結合,從銷售計劃反推導出生產計劃,並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控制設備有機結合,精準掌控生產過程;收集生產和銷售數據,形成農產品的全鏈路農殘追溯數據,為老百姓提供健康菜、放心菜。

2、品牌助農:緊抓國貨新消費推動更多生鮮國貨品牌

中國農產品的品牌化道路一直不順,很少有知名的全國性質品牌,基本是是四品一標+食品品牌,對於生鮮還是需要繼續加大品牌建設,形成更多的優質品牌,進行差異化生產和銷售;電商這幾年在國內品牌和跨國品牌構建方面是有目共睹的,如南極人。

隨著電商對新消費品牌的助力和扶持,快消品借著電商的東風爆發出了很多了優秀國貨品牌;拼多多目前也在致力於生鮮國貨品牌的建立工作,促進從產業鏈、數位技術、經銷渠道、返村就業、電商運營等角度幫助三農,助力解決中國農業面臨的挑戰;還通過生鮮國貨品牌在數字經濟和新消費浪潮下,提高中國農產品的附加值,讓部分優質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擺脫大路貨的緊箍咒,走上高端和品牌化發展道路,讓中國農業差異化,進一步促進農業數位化轉型,造福三農。

3、產業助農:一二三產全面扶持

拼多多一直在扶持農業產業:

● 一產方面,與當地政府合作,指導農業生產,原產地採購,包產包銷,從銷售側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同時拼多多更多的AI場景應用於指導農業生產,如病蟲害防治、產量預估,指導農業的規模種植,降低生產成本。

● 二產方面,中國郵政與拼多多戰略合作,3年內將打造150個農產品基地,並聯合當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促進加工標準化規範化,實現部分加工產品(食品)的在線銷售。

● 三產方面,拼多多一直在致力於構建農產品銷售的「新基建」,其聯合創始人孫沁曾表示,預計未來5年內,平臺年農產品上行規模將達8000億元,農村地區網店總銷售額有望突破1.5萬億元,並培育超過100萬家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農村網店。

今年9月7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拼多多當天發放了5億元豐收節消費券,促進三產消費。

中國農業需要更多頭部企業的關注和幫助

中國農業一直被認為是最後的藍海,需要更多的頭部企業來幫助中國農業從傳統化向信息化邁進;未來爭取數位化和智慧化,完成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的目標,將更多高科技應用在農業,將更多管理技術應用在農業,將更多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吸引更多的人從事農業、關懷農業和幫助農業,建立更多的國民農產品品牌;後面還將分享其他頭部企業在農業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拼多多一年賣出1364億農產品,網際網路對中國農業意義有多大?
    深松整地、免耕播種等綠色高效機械化技術加快推廣,應用面積近29億畝次,較上年增長約3%。國家在推動農業現代化上不遺餘力,另外一方面,社會上一些有擔當的企業同樣在默默行動。就在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舉行,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代表,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其"農地雲拼"技術榮獲"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依託"農地雲拼"等技術創新體系,拼多多2019年農(副)產品交易額達到1364億元,持續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端的數位化變革。
  • 阿里建村、京東種菜、拼多多找人工智慧養草莓,網際網路公司對農業又...
    而以「助農」為標籤的上海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剛發起一項特殊比賽,由人工智慧對戰頂尖農人,看誰能種出更好的草莓,首次檢驗智慧種植方案在實際生產中的效果。這新一輪由網際網路公司出手的「數字農業」嘗試究竟有何特點?
  • 拼多多下沉農業農村,野心有多大……
    其間,拼多多全平臺豐收節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成交額超過21億元。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人』是節日的主體,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我們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新農人站上時代的舞臺,讓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
  • 拼多多首次盈利,陳磊做了什麼?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浪潮發令槍的第一聲槍響。 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起家的關鍵,而在陳磊出任CEO後,農產品的戰略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變得更重、更深」,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陳磊多次對內強調,拼多多做農業要到地裡去,「在陳磊的帶領下,做農業的員工都要重新跟著農產品走完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形成觀察報告後一起討論,還有哪些環節是拼多多可以優化的,形成結論後,立刻立項上線」。
  •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亮相拼多多扶貧助農直播間,新電商助力...
    繼北京、南寧、無錫、南京之後,10月15~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食品配料博覽會(簡稱食博會)在廣東東莞舉行。本屆食博會吸引了超過1000家企業參與線上展示,近500家企業參加線下展覽,包括遍布30個省(區)的國內企業,以及25個國家、超60家國外企業參展。
  • 數字農業,阿里、京東、拼多多找到了秘訣,巴斯夫找到了什麼
    尤其,網際網路企業、房地產企業紛紛把業務延伸到養豬領域, 比如,去年碧桂園宣布養豬之外,今年3月,萬科集團對外宣布成立了食品事業部,明確提出要布局生豬養殖。 其實,就終極來看,網際網路企業養豬是希望做金融或者賣技術解決方案;房地產企業養豬是為了物業服務和社區消費市場。
  • 拼多多打造農貨上行「超短鏈」,縮短中國城鄉貧富差距
    『超短鏈』,讓生產者分享流通環節利潤,開創了電商扶貧助農的新模式」,2020年4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普惠與減貧研究報告》(下稱「報告」),詳細分析拼多多的農貨上行「超短鏈」與「多多農園」等減貧實踐。
  • 拼多多董事長黃崢五周年慶內部講話:拼多多依然處在「多實惠」的...
    「雖然經歷了飛速發展,當前拼多多依然處在多實惠的初級階段」,黃崢表示,「5歲的拼多多已經成為一家全社會的公司,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 在內部講話中,黃崢特別指出,拼多多要在農業領域繼續做大量重投入和深度創新。「我們願意去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願意扎紮實實的改造我們的傳統農業,改變流通。
  • 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
    原標題: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網際網路錢包「   近日,拼多多官方推出的支付服務「多多錢包」已在個人用戶界面正式上線開通。
  • 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網際網路錢包」
    近日,拼多多官方推出的支付服務「多多錢包」已在個人用戶界面正式上線開通。開通界面介紹顯示,多多錢包平臺活動紅包可免費提現到銀行卡,且由PICC中國人保(601319,股吧)財險承保,資金損失賠付100萬元。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上午的會議探討宏觀經濟形勢,分析「雙循環」下的新經濟格局,展望變革期的中國與世界。下午的會議聚焦企業,探尋產業升級之路,分享後疫情時代如何重振消費。在下午的峰會中,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出席並發表了題為「拼多多如何重構農產品消費」的演講。
  • 拼多多創新C2M「工廠電商」模式引領國內新消費
    其中,新興電商平臺依託技術、商業模式創新,重塑農業產業鏈,推動農產品流通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報告》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通過打造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體系,構建農產品智能化物流體系,完善以電商為核心的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從農產品的生產、流通與消費多個環節入手,重塑農業產業鏈,暢通農產品上行渠道。
  • 為何拼多多大力投資農業科技
    12月1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公布比賽結果:除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獲得冠軍之外,AI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來自雲南的「智多莓」隊和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AiCU隊獲得。這也是拼多多首次舉辦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在農業方面應用的比賽。
  • 解碼雙循環格局下的新發展機遇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講述中國高端...
    記者 趙雯琪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黑天鵝對世界格局和經濟形勢造成巨大衝擊,抗疫取得重要戰略成果的中國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格局,站在時代變革的岔路口上,處於消費領域頭部的優秀企業也正在承擔著更為艱巨的責任。
  • 拼多多冷血惹眾怒,努力奮鬥不應以生命為代價
    拼多多冷血惹眾怒,努力奮鬥不應以生命為代價實話實說,作為中國主流電商平臺的翹楚,拼多多最近幾年異軍突起令人矚目,也確確實實為老百姓提供了海量的廉價商品,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從中獲得了實惠,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 被拼多多盯上的社區團購
    事實上,包括興盛優選在內的不少社區團購企業,雖然已經進入不少城市,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仍然是一個區域型企業,離開自己深耕的區域市場,其供應鏈以及服務的標準化都很難得到保障。拼多多的野心 今年9月,艾媒諮詢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了一批非零售網際網路企業跨界加入,如滴滴、美團分別通過二線城市試點的方式跑步進入社區團購,並快速攻城略地。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
    和平時的感受相符,前三甲為阿里、京東、拼多多,佔據了整個電商的絕大部分份額:阿里的體量最大,遠超其它平臺,佔整個電商份額的60%以上;京東第二,不到阿里的1/3;拼多多後來居上,達到了萬億級別;其它平臺體量都相對比較小——從這點看,阿里依然為電商一哥。但是結合另一份信息看,結論就沒這麼樂觀了。
  • 拼多多(PDD.US)董事長黃崢五周年慶內部講話,激勵全員開啟「硬核...
    在內部講話中,黃崢特別指出,拼多多要在農業領域繼續做大量重投入和深度創新。「我們願意去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願意扎紮實實的改造我們的傳統農業,改變流通。我們應該符合消費者生活習慣的轉變,實實在在的解決老百姓每天的生活問題,能讓他們得實惠,提升生活品質,不管賺不賺錢,都符合我們『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這個核心」。
  • 拼多多概念股票有哪些?拼多多概念股龍頭股一覽
    拼多多概念開盤後持續拉升,萬隆光電、宣亞國際、每日互動等多股跟漲。  拼多多周四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拼多多迎來了它的第一個盈利季度。受此消息影響,拼多多盤前大漲超23%。截止收盤,拼多多股價大漲20.4%,134.21美元。總市值達1607億美元。
  • 拼多多,下一個富士康?
    如今,這樣的情況也已從製造業襲向網際網路。其本質則是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耗盡後,企業想要維持增長則不得不去賺更辛苦的錢,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正是其中之一。再看阿里,無論是前兩年一直強調的新零售,亦或是近年來推崇的數智化,其核心也均為幫助傳統行業實踐數位化轉型。以此種視角看拼多多,那多多買菜的戰略目的也同樣類似。12月30日,拼多多大漲逾15%,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若以過去一年為時間維度,拼多多股價漲幅高達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