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絕望為友,與克蘇魯為伴: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主題桌遊體驗塑造

2020-12-14 AGamer談遊戲

以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為主題的作品雖然在電子遊戲中尚屬小眾題材,但在桌遊領域中已佔據很大一份市場。從在日本TRPG(Table role play game 桌上角色扮演遊戲,一切RPG的鼻祖,最著名的TRPG即《龍與地下城》)圈如日中天的《克蘇魯的呼喚》,到FFG(Fantasy Flight Games 最著名的桌遊公司之一)出版的六七款風格和機制系統各異的克蘇魯主題美式桌遊,再到近些年在kickstarter(國外的眾籌集資網站)上成功的一款款模型遊戲。可以說,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與殭屍、星球大戰與類龍與地下城共同成為美式桌遊的主題代名詞。

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作品的核心體驗

談到由洛夫克拉夫特創作的克蘇魯神話體系,必然會聯想到以下幾個關鍵詞:絕望、瘋狂和對未知的恐懼。但即使在作者核心思想如此絕望的前提下,他筆下一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仍舊閃耀著人類的黃金精神:以希望面對絕望、以勇氣面對瘋狂、以大無畏精神探尋未知。無論是將漁船撞向克蘇魯化身的船長,還是率領村民戰勝邪神子嗣的幾位教授。

如今的人們基於克蘇魯神話體系再創作時,往往不再像菲茨傑拉德、洛夫克拉夫特這些先後經歷美國黃金時代和大蕭條的作家,批判著即使看似偉大的文明也不過建立在沙礫之上,而個體的存在更是微不足道。而是突出伊卡洛斯般的浪漫主義精神,哪怕註定毀滅與死亡,也要拼盡一切嘗試力挽狂瀾。

這固然並非原作者最初創作的目的和主題,但相對來說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需求。畢竟在現實已經相對絕望和痛苦的前提下,若是連虛構作品中的人類都毫無出路,一切也就過於黯淡晦暗了。通過突出人的力量,不僅僅為了滿足玩家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能夠超越平凡的自己,也讓虛構層和機制層達成和諧的統一,避免機制上角色弱小而無聊。正如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一種滿足自己幻想的夢。

另一方面,在有限地提升人的力量的前提下,並沒有因為人變得強大而無所不能,而是成為類似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他們超越凡人,但遠不如神。他們有能力處理常人難以處理的事物,但仍舊難以抗爭命運和神明。他們象徵著人類最崇高的力量,代表人類對抗那些非人的存在。他們對抗孤獨、瘋狂與絕望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讓人們陶醉的悲劇與浪漫色彩。

這也是大多正統克蘇魯主題桌遊所期望表現的體驗,扮演一位超越常人的角色,在瘋狂且危險的世界中拯救自己和周圍的一切。在現實的世界中,玩家將面對遊戲機制帶來的巨大壓迫感,為勝利而絞盡腦汁。在遊戲塑造的虛構世界中,玩家將扮演一個面對無盡恐怖的角色,為拯救自己和世界而竭盡全力。基於情緒二因論理論,人類的情感本質都是因某事件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只是認知層面基於不同的情況為激發狀態賦予情感意義。這意味著從生理層面來說,悲傷、憤怒和喜悅沒有區別,只是人的認知基於環境情況標記為不同情感。通過這個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喜極而泣、怒極而笑等看似矛盾的情感表達現象。而虛擬和現實的體驗對位使得玩家能夠因遊戲層面的壓力,代入到虛擬世界中角色面對生死危機的壓力與恐懼,使得現實與虛擬完美交融在一起,極大地增加了沉浸感與代入感,塑造出完美的體驗。

所以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如何塑造這種體驗:塑造遊戲世界的機制層和塑造虛擬世界的虛構層。機制層是遊戲的核心機制集合,包括規則、數據等等定義遊戲內核的內容。虛構層則是賦予在機制上的情態與包裝,將規則與數據以直觀和富有文化意義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內容,包括卡牌文本、插畫、背景設定等等。

在虛構層塑造洛夫克拉夫特式體驗

在虛構層面,桌遊能運用的工具遠遠少於電子遊戲,並且效果還有不同程度的折扣。但桌遊卻極大程度地運用一個如今已經被電子遊戲逐漸拋棄的強大工具——想像力。桌遊在虛構層的努力從來不是也不應是如電子遊戲般創造一個能讓玩家置身於虛幻世界的賽博空間,而是運用種種工具激發和促進玩家的想像力。通過有限的配件、模型和適當的氛圍,讓玩家即使坐在敞亮的房間之內,也仿佛進入到一個陰森古宅之中。

為了塑造洛夫克拉夫特式的瘋狂世界,桌遊讓玩家通過想像力將自己投射到一個虛擬的現實之中。在那個現實中,玩家的角色會遭遇怪誕可怖的怪物、經歷難以名狀的恐懼、面對隨時死亡或瘋狂的可能。在玩家所處的真實現實中,高度主題化的美術風格應用在所有配件和卡牌平面設計上,使得整體融洽且豐富的細節輔助著玩家進入到一個現實與虛幻融合的魔法圈內。桌遊的背景設定和劇本幫助玩家構思和演繹故事,微縮模型和精美的版圖輔助玩家將場景畫面在腦海中呈現,而玩家之間互動與扮演更進一步地讓所有參與者共同沉浸在其中。

自然,想像力的力量終究有限。不然也不會出現身為CRPG(computer role play game 電子角色扮演遊戲)的《巫師3》人盡皆知,而作為TRPG的《龍與地下城》系列則仍舊屬於硬核玩家才了解的事物。這說明桌遊的優勢並不在於虛構層的塑造,尤其是創建具體的畫面時,而是通過優雅的機制設計達成目標,以儘可能易於上手且富有深度的設計讓玩家得到獨特的體驗。所以對於桌遊來說,至少對於狹義桌遊(在此定義下不包括TRPG,通常指代BGG中board game list中的項目)來說,虛構層只是輔助塑造遊戲體驗,重頭戲在於機制的設計。

在機制層塑造洛夫克拉夫特式體驗

要素一:未來的不可控遊戲需要不確定性。不確定性能夠為遊戲帶來新鮮的樂趣,也從未知中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基本上任何遊戲都有不確定性,哪怕是毫無運氣成分和隨機要素的圍棋和西洋棋等部分傳統棋類遊戲。對於這些遊戲來說,不確定性來自對手的心理活動、限制於人類計算力的對未來有限推測和複雜局勢下難以徹底把握一切信息等等源頭。但不確定性不完全等同於塑造這種體驗所需要的未來不可控。畢竟在弈棋過程中,短期的未來可以被相對準確的預判,並且不存在玩家行為之外的機制影響場上的局勢。

要素二:黑夜般的絕望在瘋狂且絕望的克蘇魯體系世界觀中,一個人可能在圖書館中不小心讀了本古老的書便被隱藏於暗影中的呢喃纏身,或是在考古過程中不小心挖掘出難以名狀的雕像而夜夜陷入難以名狀的噩夢之中。這種未來從無保證,看似安全的當下比水上浮影還易轉瞬即逝的狀態,使得理解這一切的人不可避免地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無盡的恐懼。就像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克蘇魯的呼喚》中,主人公意識到世界離毀滅的邊緣不過一線之隔後,哪怕結局時他看似英勇地拯救了世界,卻仍舊陷入了徹底的恐懼和懷疑之中。因為他明白這次成功只是一次偶然的僥倖,而邪神的復甦繼而毀滅世界卻是確定的必然。

在遊戲中,如果玩家能夠準確預判未來會發生什麼,掌握的信息與資源又足以應對一切變故,那麼也就喪失了時刻可能發生災難的擔憂和恐懼。但如果面對的變故和風險影響過大,則會導致遊戲損失策略性和深度,使得玩家是否能獲勝成為單純的運氣挑戰。所以需要設計師仔細平衡不可控性帶來的影響程度與不可控性的可控程度。

例如在《阿卡姆驚魂卡牌版》中,在回合開始時,每位玩家都需要抽取一張風險牌並執行上面效果。有時是遭遇食屍鬼的埋伏,有時則是厄運纏身。玩家難以預知每次抽出的風險牌效果具體是什麼,但能夠了解組成此劇本的風險牌堆的詳細構成,包括有哪些不同的風險牌且各有多少張。同時作為一款牌庫構築遊戲,每名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牌庫。並且每位角色都有至少兩張代表著自身弱點和缺陷的卡牌,一旦從牌庫中抽出就得立刻執行其負面效果。例如患有焦慮症的角色一旦抽出代表著焦慮症發作的卡牌,如果不花時間安撫自己從而棄掉這張卡牌,就會因卡牌效果而積累精神壓力並讓自己更快陷入永久瘋狂。在遊戲中,永久瘋狂意味著死亡。

上述的設計不僅把機制很好地與敘事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出色地平衡了不可控性的壓迫感和遊戲的策略和深度。玩家能預判之後可能發生什麼,但卻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恰好在最後關頭收集線索的時候發作焦慮症帶來的危害,無疑遠遠比平時發作要嚴重。而遊戲的策略深度就體現於玩家理解這種定時炸彈的前提下,如何做出恰當的計劃和戰略安排,合理控制風險和進行資源調配。

不可控的未來的確會帶來不安全感和對隨時失控的恐懼,但光是如此自然不足。畢竟如《小白世紀》和《fluxx》這兩款桌遊,在單一回合中勝利條件就可能發生數次變動,但玩家仍舊不會有任何恐懼。為了塑造克蘇魯式的絕望和恐懼,必須還有無時無刻的壓迫感,以至於讓玩家感到疲於奔命,甚至完全看不到希望的可能性。

實施這種壓力的基礎,便是提供給玩家不得不做的事情。例如每一回合都提供負面效果,或是達到一定數量將會導致遊戲失敗。當這種事情越來越多且逐漸超過玩家能應付的極限,甚至理論上玩家就不可能合理處理所有事件時,壓力便應運而生。實際上,大多合作類型的桌遊都需要遊戲機制提供某種壓力,並且這種壓力會隨著遊戲進程而逐漸增強。例如《Aeon’s end》中,隨著遊戲進行,敵人事件卡的等級會逐步上升。或是《spirit island》中,隨著遊戲回合推進,越來越多的殖民者會湧入島嶼裡。

不過,克蘇魯系桌遊通過這種方式塑造壓力時,往往最終會超過玩家的處理能力。使得即使最終遊戲結束時,版圖上通常充滿著未清理怪物和邪教徒,幾位玩家的狀態也是半死不活,甚至成功本身就是犧牲幾位玩家控制的角色才換來的。例如《全球驚悚》中,前中期玩家還能到世界各地解決邪教團體和超自然怪物,避免它們在之後造成破壞。到後期的時候,玩家完全在與時間賽跑,連單純應付邪神降臨避免遊戲失敗都已經焦頭爛額,更何況對付那些散布在各地的邪教徒。而無論在《Aeon’s end》還是《spirit island》,往往通關也意味著場上的敵人被清理地差不多,或至少已經不成氣候。

要素三:星光般的希望但若一款桌遊只有絕望和不可控的壓迫,那麼玩家群體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畢竟不是所有玩家都希望在幾個好朋友一起開開心心聚會玩桌遊時,體會什麼叫絕望。希望是克蘇魯主題桌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對於機制設計,也對於虛構層面的內容。對比當下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克蘇魯主題下的角色往往相對平凡且無力,哪怕強於常人也仍舊是凡人。但也正因為此,靠著僅有的星光般希望對抗無盡的瘋狂和絕望時更有一種悲壯色彩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古典浪漫,讓僅屬於人的光輝更加閃耀。就像美劇《真探》中的臺詞:「你知道,關於星空,你弄錯了。以前,這個世界只有黑暗。要我說,是光明佔了上風。」

這種希望不僅僅從虛構層的角度來提供,例如劇情上的轉機。更多的是從機制上提供,包括提供給玩家更強的力量,更多的線索,以及更逼近成功的一步。例如《阿卡姆驚魂卡牌版》中玩家每經過一個劇本,都能獲得經驗以提升自己的牌庫質量,讓之後的冒險之中有更大的獲勝可能。或者在《克蘇魯的呼喚TRPG》中,玩家一步步獲得線索和收集看似不可戰勝的敵人隱藏的弱點。

此外,當玩家處於看似萬劫不復之時,但通過把握住僅有的勝利可能並經過巨大犧牲而獲得成功時,這種體驗絕對遠遠強烈於按部就班戰勝敵人帶來的體驗。而這便需要精巧的設計,和恰到好處的機制浮現才能呈現。是需要在無數測試和平衡調整後,最終打磨出的成果。

在不少電子遊戲製作恐怖遊戲還以如何嚇到玩家為目標時,學習邪典電影中不斷的jump scare和廉價的血漿,桌面遊戲早就探究如何讓玩家得到更深的體驗。通過虛構層上角色對抗瘋狂和絕望完美的結合機制上玩家追求勝利,使得角色面對的恐怖完美對位於玩家面對的困難挑戰,達成《體驗引擎》中提到的基於情緒二因論帶來的共情,加深玩家的沉浸感和代入感,深化玩家的體驗。在這種體驗的塑造下,當玩家在桌面上操控模型、標記達成了桌遊的結束條件時,所感受的已經遠遠超越於戰勝一款遊戲。而是化身為這些不存在的角色,犧牲幾乎一切以對抗看似沒有希望的絕望,感受到哪怕像伊卡洛斯般隕落也在所不惜的浪漫精神。

「只要我們沒有放棄,未來就充滿了希望。心懷希望,所以能繼續前行;心懷希望,所以能鼓起勇氣;心懷希望,所以我們正在努力。世界因此而發生變化,門扉也因此而開啟。」——《彈丸論破》

作者:石鴉

相關焦點

  • 十大克蘇魯主題桌遊 ④|《瘟疫危機:克蘇魯王朝》
    十大克蘇魯主題桌遊 ④|《瘟疫危機:克蘇魯王朝》 作者 Zelos《瘟疫危機》一直以來都是最為暢銷的桌面遊戲之一,其營造出的無時無刻的緊繃感和壓迫感
  • 克蘇魯的呼喚:一款沒有戰鬥的恐怖遊戲
    不過,雖然帶有「克蘇魯神話」元素的遊戲數量眾多,但真正完全以克蘇魯為主題的遊戲卻少之又少,將在10月31日發售的恐怖RPG《克蘇魯的呼喚》則是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其實它有純正桌遊血統        很多玩家第一次聽說《克蘇魯的呼喚》時,可能會以為它是由「克蘇魯神話」締造者,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又名愛手藝)創作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改編的遊戲。但今天我們必須闢謠,這兩款作品並沒有直接聯繫,遊戲《克蘇魯的呼喚》其實改編自同名桌遊,或許我們應該把它看作一款電子化的桌面角色扮演遊戲。
  • 100年了,「克蘇魯」式的恐怖在遊戲裡還行得通嗎?
    阿撒託斯、猶格·索託斯,莎布·尼古拉斯、克蘇魯……一個個邪惡的名諱擰動著時空之鑰,掙扎著要脫出百年囚籠,想要在當代文化史上留下一筆,卻絕望地發現無論它們如何有心,卻怎麼也使不上勁兒。就算在它本應最擅長的遊戲、影視領域也是如此。細緻入微的設定和引人入勝的氛圍似乎對如何構建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恐怖世界束手無策。
  • 「桌遊推薦」再一次為克總瘋狂吧!——《大殺四方:克蘇魯法則》
    《大殺四方》(SMASH UP),是AEG公司的人氣卡牌系列桌遊,它憑藉著簡單爽快的玩法和各具特色的畫風,深得廣大玩家的喜愛。目前該遊戲已經出版了十多款擴展,其魅力可見一斑。近期也終於推出了《克蘇魯法則》這一頗受歡迎的擴展的中文版,本文就來介紹一下這一與克蘇魯神話相關擴展的特色之處。
  • 桌遊 | 最具人氣的克蘇魯跑團桌遊,「跑」的到底是個什麼團?【新手必進】
    )主題,所以我的腦海裡又是:這是下面容我先簡單介紹下「跑團桌遊」(科普時間):近幾年桌遊的形式越來越五花八門,列如「三國殺」和「狼人殺」的流行,有些桌遊的玩家不拘泥於這幾款大家熟知的大眾桌遊,開始學習國外的三大桌遊之一——TPRG類遊戲。而我們要說的跑圖,就和這息息相關。
  • 克蘇魯神話的三大恐怖之處
    1未知恐懼;2真相與表象的強烈反差;3絕望無助感。首先先來說說【未知恐懼】克蘇魯神話所要表達的主旨之一,就是「最大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大多數人,都希望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對未知充滿恐懼。如果都直接闡明給你了,那就不是未知的恐怖了。
  • 桌遊裡有哪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塑造一個如此「可愛迷人」的反派角色並不比塑造一個「偉光正」的主角簡單,尤其是在極力營造代入感的遊戲作品中,大多數玩家更願意扮演消滅邪惡反派的正義之士,想讓玩家主動扮演反派,那就十分考驗反派角色的魅力值了。桌遊世界中,有哪些蠱惑人心以致於讓人願意主動「跳反」,擁有「可愛迷人」屬性的反派角色呢?
  • 「桌遊歷史」它們讓現代桌遊不只是撲克、麻將和棋類
    《大富翁》的玩法相信不需要多做介紹了,這款桌遊首次出版後就成為了當時的熱門遊戲,如今已然過去近百年時光,依然大受歡迎,各式各樣主題的《大富翁》版本上線之後總是被玩家們一搶而空。據統計,發行至今僅正版《大富翁》的銷量就超過了兩億五千萬套,盜版更是不計其數,全球共有超過7億多玩家都被這個遊戲所吸引,稱其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桌遊毫不為過。
  • 克蘇魯神話——雷德胡克的恐怖
    《雷德胡克的恐怖》,這一篇是洛夫克拉夫特在紐約寫下的作品,當時生活與他最初的想法產生極大反差,本來對這個地方充滿希望,但生活卻十分窘迫,加上這裡多民族混雜,導致他了情緒的不滿,這一點在小說中很容易看到。
  • 現代桌遊千奇百怪,它們才是一代「開山怪」
    《大富翁》的玩法相信不需要多做介紹了,這款桌遊首次出版後就成為了當時的熱門遊戲,如今已然過去近百年時光,依然大受歡迎,各式各樣主題的《大富翁》版本上線之後總是被玩家們一搶而空。據統計,發行至今僅正版《大富翁》的銷量就超過了兩億五千萬套,盜版更是不計其數,全球共有超過7億多玩家都被這個遊戲所吸引,稱其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桌遊毫不為過。
  • 一款克蘇魯神話體系下的恐怖懸疑RPG遊戲
    在這裡小白每天會為大家推薦一款評價很高但是不太出名的遊戲~《克蘇魯的呼喚(Call of Cthulhu)》是由Cyanide製作,Focus Home Interactive發行的一款RPG恐怖調查遊戲,遊戲將採用非線性技能樹、深度複雜的鍛造系統以及由玩家動作決定的戰鬥難度設定,劇情發生在充滿壓迫氣氛的沉浸感世界中。
  • 現代桌遊千奇百怪,它們才是一代「開山怪」(上)
    《大富翁》的玩法相信不需要多做介紹了,這款桌遊首次出版後就成為了當時的熱門遊戲,如今已然過去近百年時光,依然大受歡迎,各式各樣主題的《大富翁》版本上線之後總是被玩家們一搶而空。據統計,發行至今僅正版《大富翁》的銷量就超過了兩億五千萬套,盜版更是不計其數,全球共有超過7億多玩家都被這個遊戲所吸引,稱其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桌遊毫不為過。
  • 【書單】恐怖克蘇魯風格推薦
    《舊日的房間》作者:黑貓白襪子文案:【恐怖克蘇魯無限流】【高亮】江文洛一直認為自己枕邊人是個溫柔英俊的…普通人——直到有一天,他親眼看見梁耀文變成了一隻巨大的怪物。觸鬚纏在他的腳腕,江文洛看著眼前這個怪物,本應覺得害怕,卻…還是心甘情願地在怪物面前獻出自己修長白皙的脖頸,任人宰割。
  • 黃暴臺打造克蘇魯版《綠皮書》,魔幻與恐怖齊飛
    2016年的夏天,網飛推出了復古恐怖劇《怪奇物語》,開創了收視神話。之後一大批類似的,帶有濃濃復古情懷,恐怖與科幻參半的電視劇便成了小熒幕的主流。讓人不得不說這與其貫穿的「克蘇魯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畢竟鍾愛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觀眾不在少數。洛夫克拉夫特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他開創了「克蘇魯神話」體系,是名副其實的克蘇魯之父。
  • 邪神的遺產:克蘇魯神話對後世的影響
    《克蘇魯的召喚》正式引出了克蘇魯之一形象。 確立了範式:親友去世,主角作為一個調查員類似的身份去發掘真相,直到瘋狂。《牆中之鼠》確立了範式:家族的恐怖歷史 ,血脈中的詛咒。之前分享克蘇魯神話特點時提到了集體創作這一概念。在洛夫克拉夫特的時代,他和眾多同好和追隨者互換概念,共同擴大克蘇魯神話的世界觀體系(雖然當時應該並沒有這個意識的)。
  • 不是所有的恐怖遊戲,都可以叫做「克蘇魯式」的!
    這些遊戲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探索RPG遊戲《克蘇魯的呼喚》的一種衍生吧,這款經典遊戲也是「克蘇魯式」(也叫「拉夫克拉夫特式」,但相對而言克蘇魯大人知名度可能還是更高吧2333)遊戲一詞的正式起源。遊戲裡的克蘇魯怪獸形象但是從更寬泛的意涵上講,克蘇魯式小說是恐怖小說的體裁之一,特指在愛手藝先生的克蘇魯神話風格和內容結構下的作品。
  • 克蘇魯風格輕恐怖解謎遊戲《空中閣樓》,打造超現實夢境畫面
    克蘇魯擁有著翻天覆地的能力,沒有任何物種可以與之對抗,這種危險一直存在著,在這類作品裡最多的情緒就是恐懼。遊戲與克魯蘇風格的融合克蘇魯風格帶來的恐懼是極其絕望的,這種強大的古代生物長相很恐怖,讓人看不出它們是什麼樣子,上古生物又極具迷惑性,它們或許會和大地融為一體,或許會在深海下長眠等待甦醒。
  • 一個神秘、恐怖、令人神往的世界—克蘇魯神話世界
    克蘇魯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真正的恐怖故事不應該只是關於謀殺 而在眾多神靈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克蘇魯,是舊日支配者之一,雖然不是地位最高的,卻是最知名的,也是克蘇魯神話的形象代表。全稱為「偉大之克蘇魯(Great Cthulhu)」,沉睡之神,拉萊耶之主,德雷斯構建的元素論中象徵「水」的存在之一,形象為類似章魚頭、人身,背上有蝙蝠翅膀的巨大人形生物。因而整個故事體系就被人們稱為克蘇魯神話。
  • 克蘇魯,跑團,這些有趣的小眾文化
    「克蘇魯」—— 不可名狀的恐怖追本溯源,這三個名詞實際上都源於一個人:H.P.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我國人民親切喚他為「愛手藝」,因為 Lovecraft 中的「Love」和「Craft」分開翻譯即為「愛」和「手藝」。
  • 第一款以「隔離」為主題的桌遊出現了!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而在桌遊圈中,我也靈光一現想出了一個定律:「如果有一個題材能夠出現於世上,不管這個題材多麼小眾,它總會被套在桌遊上。」我們可以親切地把這個定律稱為「科長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