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在美國2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共有4位總統被槍殺(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甘迺迪),其中前3起刺殺案都有確定無疑的兇手,都能查明刺殺動機,唯有甘迺迪刺殺案的真相始終成謎,一直到今天也沒能揪出真兇、弄清刺殺動機。更加蹊蹺的是,在案發後的31年時間裡,共有115名證人以各種離奇的方式暴死,更是讓該案變得極其詭異。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這起刺殺案。
甘迺迪與妻子傑奎琳
1960年11月,年僅43歲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約翰·甘迺迪當選為美國第35任總統,並於次年1月宣誓就職。甘迺迪執政期間,大力推行「新邊疆」政策,並與蘇聯積極爭奪世界霸權,在國內外事務上均取得輝煌成就,尤其是在處理「古巴飛彈危機」當中的表現,更是讓他獲得廣泛讚譽。除了卓越的政績外,甘迺迪出身高貴、風度翩翩,因而在民眾當中的形象極佳,而很多民調都顯示,他將輕鬆贏得連任。
1964年是大選年,為了給自己的連任事業造勢,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攜帶妻子傑奎琳趕赴南方第一大都市達拉斯進行競選活動。為了讓熱情的市民一睹自己的風採,甘迺迪特意要求安保部門撤去林肯轎車上的防彈罩,並多次站起身來向擁擠在道路兩邊的市民揮手示意。此舉固然讓市民們可以近距離的接觸總統,但也將甘迺迪置於危險當中。
甘迺迪遇刺前在達拉斯舉行造勢活動
當天中午12:30,正當甘迺迪向市民頻頻揮手致意的瞬間,從臨街的教科書倉庫大樓裡射出一顆子彈,從背後穿過他的咽喉,總統痛苦的向前傾倒。就在甘迺迪把雙手舉至咽喉前準備堵住傷口時,第二顆子彈擊中他的後腦,總統頹然倒在妻子身上......幾分鐘後,甘迺迪死在去往醫院的路上,終年才46歲。
甘迺迪遇刺後,特工部門迅速展開抓捕兇手的行動,經過數小時的搜查,探員們終於在教科書倉庫大樓6層的一個窗臺邊找到了一支M·C·6.5毫米步槍。1個小時候,這支步槍的主人、在大樓裡工作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在附近的電影院中被抓捕。然而,在長達11個小時的審訊中,奧斯瓦爾德卻矢口否認自己刺殺了總統,並堅稱是有人冒用自己的名字購買了那支步槍。
被認定為兇手的奧斯瓦爾德
儘管如此,奧斯瓦爾德還是被列為「嫌疑犯」,並在2天後從達拉斯警察局轉移到縣監獄羈押。然而,就在警局地下室移轉過程中,奧斯瓦爾德竟在戒備森嚴的情況下,被一家夜總會的老闆傑克·魯比開槍射殺,而絕大多數美國人都通過實況直播看到這一幕。奧斯瓦爾多臨死前依舊不肯承認自己刺殺了甘迺迪,並痛苦的說道:「我只是一隻替罪羊。」
魯比射殺奧斯瓦爾多後,坦然接受警方的逮捕,但他卻拒絕透露跟總統刺殺案的關係,只是一再聲稱這樣做是為了替甘迺迪「復仇」。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後,魯比告訴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聲稱只要能把他轉移到華盛頓受審,他就願意說出真相。但不知出於何故,沃倫拒絕跟魯比合作,而後者最終在1967年1月3日因癌症死獄中。然而,魯比在臨死前卻聲稱被人下毒才得癌症,但卻沒有透露兇手是誰。
關於魯比射殺奧斯瓦爾德的報導
甘迺迪遇害後8天,繼任總統詹森下令成立以沃倫為首的7人委員會,以調查遇刺案的真相。經過10個月的調查,調查組尋訪了552位證人和2.5萬名其他人員,最終在1965年9月25日出臺報告,並認定奧斯瓦爾多是刺殺案唯一的兇犯。報告指出,奧斯瓦爾多之所以刺殺甘迺迪,是因為他患有精神病,並且對現實極度失望,因此才決定實施犯罪。
然而,大多數美國民眾並不接受報告的結論,而很多專家也指出,射向甘迺迪的子彈一共有4發,除奧斯瓦爾多外至少還有1名兇手作案。由於報告結論遭到普遍質疑,因此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被懷疑的兇手包括黑手黨、古巴特工等等,甚至連總統詹森都被成為嫌疑人。
時任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倫
比如,繼詹森擔任總統的尼克森曾在私下裡跟秘書斯通說:「我和詹森的區別是,雖然我們兩人都想當總統,但我並沒有為此殺人。」此外,2003年,法國一家電視臺的兩個記者威廉·雷蒙和貝爾納·尼古拉,在經過長達3年的調查後認定:刺殺甘迺迪的幕後指使正是當時的副總統詹森,但這種說法卻遭到詹森子孫的堅決否定。
詹森被懷疑是刺殺案的「幕後元兇」
更加離奇的是,僅在甘迺迪遇刺後3年,便有18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對此,英國一位數學家在1967年2月的《倫敦星期日時報》中聲稱,這種巧合的概率為10萬萬億分之一。據統計,從1964年到1993年,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但真相依舊迷霧重重,其詭異程度遠遠超過其他4次總統遇刺案。
參考書目:《甘迺迪詳情》、《死亡三角》、《困境:殺死甘迺迪之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