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的誕生:出自上海普通職員之手 靈感來自這句滬劇唱詞

2020-12-10 騰訊網

封面新聞大型跨年策劃《百年百篇》推出「國慶日」特別報導。

文/寧寧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1歲華誕。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升國旗、唱國歌,對於每一名中華兒女都是很有意義的事。說起國歌的作詞作曲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五星紅旗的設計過程和最初設計者,或許還鮮為人知。

地處上海的山陰路,是條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從這裡走出過大名鼎鼎的文豪魯迅、茅盾等。在這裡,還出過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當年,他從山陰路上把五星紅旗設計圖案初稿寄去應徵,最後被選定為國旗圖案。

號召

向全國發出徵求國旗圖案啟事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召開。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六個工作小組。其中第六小組任務為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組長是我國著名教育家、中國民主促進會負責人馬敘倫先生,副組長是時任北平軍管會主任葉劍英,不久又增加沈雁冰(即茅盾)任副組長,組員有張奚若、田漢、郭沫若等16人。

當年7月4日下午,第六小組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決定:

(一)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名義公開向全國人民發表啟事,徵集對國旗、國徽、國歌的意見和方案。

(二)設立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及國歌詞、譜評選委員會,除組員分別參加外,並聘請部分專家為兩個委員會的委員。

1949年,《人民日報》刊登的公開徵集國旗方案的消息。

徵集啟事經周恩來批示後,從7月15日到7月26日連續在《人民日報》等報刊登,內地其他各報、香港及海外各華僑報紙也都予以轉載。

徵集啟事發出後,立即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響應。到8月20日徵集截止,投稿者有高級幹部、將軍、著名藝術家、學者,也有普通軍人、工人、農民、學生等。投稿地區以東北、北平、上海為最多,遍及全國各個省、區,包括當時尚待解放的地區,還有一批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來稿。

在此後短短一個月裡,近兩千件信函、2992幅應徵國旗圖案湧來,其中從美洲寄來的國旗圖案有23幅。應徵的國旗方案各具特色:如陳嘉庚設計的國旗是鐮刀斧頭旗;郭沫若設計的國旗是兩個長條,象徵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長江和黃河;朱德設計的國旗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嵌有紅五角星,象徵晴朗的天空。

創作

構思時滬劇唱腔幫他找到靈感

1949年夏天,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做秘書工作的曾聯松,不久前剛把妻子、大兒子從家鄉瑞安接到上海。

從《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報刊上,他得知了徵求國旗圖案的消息。

他仔細讀了幾遍後思忖:祖國新生,群策群力,我為何不能一試?

據曾聯松家人回憶,那段時間,他下班以後天天把自己關在閣樓裡,看看、寫寫、畫畫,就是吃飯也非得妻子三番兩次地催促才肯下來,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以至於年幼兒子都對媽媽說,要不要帶爸爸去看看病。

在日後的談話中,曾聯松吐露了這段心路歷程:「建立新中國,一直是縈迴在我心頭的願望,我能不為之興奮嗎?因此,當我從7月份的報紙上讀到關於徵集國旗圖案的通知之後,即埋頭於設計之中。」

「我不是藝術家,也不是從事美術設計的,當時之所以不自量力,亦不計工拙,想到去設計國旗圖案,實在是一種歡呼新中國誕生的喜悅,一種熱切愛國的激情使然。」曾聯松說。

他起初的構思並不順利,廢棄的圖紙一扔一大堆。直到有一天,他聽到窗外傳來的滬劇唱腔「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中國共產黨……」。

「星星,星星……」曾聯松反覆默念,突然找到了靈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救星,當年紅軍帽上就有一顆紅五星,用五角星這個革命的標誌來作國旗的主題不是很有意義嗎?

經過反覆推敲,帶有五星的國旗圖案躍然紙上。

五顆金星的結合圖形,大小呼應,疏密相間,形成了一個橢圓形,這恰恰與我國疆土的幾何圖形類似,既表現了中國地理特徵,也顯得平穩和諧,明朗而有氣勢。

為了使整個圖案更加突出全國人民緊密地團結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周圍,曾聯松設計了每個小星的中心點都通過自己的一個星尖,跟大星的中心點聯成一線。色彩以紅色為主,似紅霞滿天。紅色表達熱烈的感情,象徵革命;配以黃色,燦爛輝煌,一片光明。

帶著對中國共產黨、對新中國的熾烈感情,8月中旬,曾聯松寄出了畫稿。該畫稿成為第323號設計圖(即《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第32號徵稿)。

赤子

甘守清貧,一生清廉為國旗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撳動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全場30萬群眾一片歡騰。

當時的曾聯松並不確定,這面五星紅旗和自己的投稿有無關係。《瑞安文史資料第20輯——國旗設計者曾聯松》中,收錄了曾聯松一篇自述體文章《我設計五星紅旗》,再現了他從投稿到入選的全過程。

「圖案畫稿完成後,我將它小心翼翼地裝入信套,立即投遞給新政協籌備會。此時已是8月中旬。不久,我被組織上安排到華東供銷合作社事業管理局去工作。工作伊始,庶事草創,整天忙於事務,投稿一事便不放心上了。及至五星紅旗先在天安門,繼在全國各地升起,我心裡既激動又驚詫,激動的是這個圖案算不算是我設計的,我一無所知,也無法判斷。」

「1950年9月,我因公赴京開會。會議期間,全國政協派人來找我,詢問國旗設計情況。我如實介紹了當時的構思和投稿日期。不日,收到了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觀禮請柬,編號是『臺右97號』。」

參加天安門觀禮後回到上海,曾聯松興奮的心情遲遲不能平靜,且心裡一直帶著疑問。11月1日,曾聯松突然接到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來函,打開一看是1137號文,上書——

「曾聯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五百萬元,分別交郵局和人民銀行寄上,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並致深切的敬意。」

在政協編印的《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中,五星紅旗原列第32號。最終版本有部分修改:去掉了大星中的鐮刀錘頭,使圖案簡化,並精簡了原說明中的部分內容。

當時由於全國人民都想進一步了解國旗的意義,新華社於1949年11月15日播發相關文章答讀者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係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這表示圍繞一個中心的團結,在形式上呈緊湊美觀。」這段文字是對國旗圖案的統一說明。

曾聯松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曾擔任過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從1947年起,曾聯松就居住在上海山陰路上,直到1999年10月去世。他一生簡樸,甘守清貧。劇作家、電影《共和國之旗》的編劇王興東1998年走訪他的家後,曾有這樣的描述:「曾家連個像樣的沙發都沒有,只有兩張坐久的藤椅在。除了門上掛的那面五星紅旗,家裡沒有一件值錢的家什。」

相關焦點

  • 不褪色不變形,月面展示的首面國旗出自武漢這所高校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點火起飛,起飛前,一面五星紅旗在著陸器上展開,這也是中國在月球上放置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剛剛獲悉,這面特殊的五星紅旗出自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教授團隊之手。
  • 上海滬劇院亮出豐厚「紅色家底」,經典作品齊展演
    這幾天,在汾陽路上的劇院新址,上海滬劇院正在加緊排練《壹號機密》,復排劇《江姐》也將在年後正式開排。
  • 滬劇《敦煌女兒》甘肅行,援建大西北的「上海兒女」都來了
    黃河岸邊的蘭州音樂廳,吳儂軟語的「上海聲音」滬劇第一次在這裡響起。但臺下的觀眾卻對舞臺上的所有都異常親切。9月3日晚,歷時八年創作完成的《敦煌女兒》第一次回到「故事發源地」,來到了大西北,在甘肅省會蘭州正式演出。
  • "上海面孔"閃亮除夕夜 滬劇時隔32年再登央視春晚
    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滬劇、婺劇等上演「串燒」戲碼,引發螢屏內外戲曲票友的大量共鳴。其中,最能代表「上海面孔」的是滬劇《燕燕做媒》選段,這也是滬劇時隔32年後再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一襲紫色繡花旗袍,娉婷亮相,給春晚帶來一股精緻海派風。  最清新,莫如情景歌舞節目《中國山水夢》。
  • 全美銷量第一的毛絨玩具,竟是出自這位華裔女設計師之手
    不過很少有家長知道,這款交互式可穿戴的寵物毛絨玩具,正是出自一位華裔女設計師祁夢媛(Moon Qi)之手。而她的兩項獲獎設計作品,靈感竟分別來自逛街和聊天。火爆全美的毛絨玩具「Pomises」。(視頻截圖)設計師「逛街」並不簡單,而是通過逛街了解流行趨勢,也稱「趨勢調研」。雖是為設計玩具而做的調研,但也需了解包括服裝、科技、影視娛樂等多方面。
  •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殺青前夕,一聲啼哭讓前來探班的樊錦詩回想起...
    圖說:電影《敦煌女兒》劇照 官方圖82歲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一踏入滬劇電影《敦煌女兒》片場,尚未見到自己的扮演者、滬劇名家茅善玉,先聽到了戲裡7個月大的兒子大民的一聲啼哭。這一聲啼哭,一下子把她的思緒拉回到52年前——大民剛出生時的往事和戲中的劇情交織在一起,讓她的眼眶有些溼潤。專程驅車從上海趕往橫店片場,樊錦詩為的是慶賀今天的電影殺青。滬劇《敦煌女兒》在舞臺上走過了近10年,如今又將在明年7月迎來電影版,她一如既往地實事求是:「舞臺版我看過四次,越改越好,電影我沒有看過,上映後要等觀眾評判,觀眾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 第一次說「人一走,茶就涼」這句話的,原來是這個著名的可愛老頭
    在將滬劇《蘆蕩火種》改編為京劇的過程中,《地下聯絡員》只是一個匆忙的起點,但這個起點不容忽視,對汪曾祺來說尤其具有特別的意義。這是他調入北京京劇團後第一次接受的正正規規的創作任務,當時,他根本想不到從此將與這齣戲結下不解之緣,並隨著這齣戲起落沉浮,演出他人生中悲喜交加、寵辱相伴的終生難忘的一幕。
  • 月球上這面五星紅旗來自戰「疫」決勝之地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7日電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點火起飛,起飛前,一面五星紅旗在著陸器上展開,這也是中國在月球上放置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採用鉸鏈機構懸掛於嫦娥五號著陸器一側的五星紅旗,面積為200mm*300mm,重量為11.8g,布料較同等大小的普通布料製成的國旗略重,但不皺、不變色、耐極端高低溫。
  • 《桃花扇》中一句唱詞常被引用,說盡世態悲歡,看透人生起落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句老話常常被人引用。這是出自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所作《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詞,為套曲《哀江南》中的第七段,曲牌是「離亭宴帶歇指煞」, 原文如下: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 這29個華麗麗的口罩均出自荷蘭高定設計師之手
    手工定製,個個獨一無二~ 高級哦, 它們均出自一位來自荷蘭的高級時裝設計師之手,他叫做羅納德·范德·肯普(Ronald van der Kemp),他擁有同名品牌RVDK。
  • 上海辦公室職員職業裝
    上海辦公室職員職業裝,深圳華之翼服飾有限公司,是具有專業化的工作服策劃方案的供應商,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一體的定製企業,經營產品有:團體職業裝、襯衫、西服、高級量身定製、酒店制服、航空制服、公交制服、醫療衛生工作服、商業連鎖工作服、政府執法制服、保安制服、校服、工程服、T恤等等幾十種系列產品。
  • 「向國旗——敬禮」,走進全是「大長腿」的上海武警國旗班
    向祖國母親問好 全是「大長腿」的上海武警國旗班 背架子、頂磚頭造就國旗衛士 每逢國慶節,上海人民廣場都會舉行這樣的升國旗儀式,各界人士共同慶祝祖國母親的生日。
  • 暖,這是兩面有故事的手制國旗
    暖,這是兩面有故事的手制國旗 鱗次櫛比的藏式新民居 家家戶戶換上嶄新的國旗 秋收後的列達村 在對共和國生日的深深祝福中
  • 100萬美國網民支持美國使用這面新國旗
    抗議者認為弗朗西斯曾擁護奴隸制,他寫的國歌歌詞裡,那句「那些無處藏身的奴隸、傭兵,將難逃失敗和死亡」,是在「歧視奴隸」,帶有殖民色彩。圖源:福克斯新聞第8頻道因此,是否要因為弗朗西斯生前的行為,以及這句爭議歌詞而更換國歌、國旗,成了美國社交網絡上的一個熱門話題。
  • Tiffany新歌《Born Again》MV的唯美婚紗,出自臺灣設計師之手!
    Tiffany新歌《Born Again》MV的唯美婚紗,出自臺灣設計師之手!BeautyZJM 2019-02-05T10:10:00+08:00Tiffany美人配美衣,絕配! Tiffany表示:「這首歌與 MV 的靈感來自我演藝旅程中很深處的情感、我用笑容掩蓋住的不幸和痛苦,也代表了我的成長,《Born Again》象徵了我在悲痛與經驗中一直掙紮成長的熱忱。
  • 拿國旗「開涮」了,100萬美國網民支持美國使用這面新國旗
    抗議者認為弗朗西斯曾擁護奴隸制,他寫的國歌歌詞裡,那句「那些無處藏身的奴隸、傭兵,將難逃失敗和死亡」,是在「歧視奴隸」,帶有殖民色彩。圖源:福克斯新聞第8頻道因此,是否要因為弗朗西斯生前的行為,以及這句爭議歌詞而更換國歌、國旗,成了美國社交網絡上的一個熱門話題。
  • 美妝達人、時尚主播……上海戲曲院團「寶藏青年」頻頻湧現
    ◆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徐祥演出照。 (資料照片)◆徐祥的網絡視頻。 (視頻截圖) 王婉娜的網絡視頻。(視頻截圖)◆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王婉娜演出照。,而在這股浪潮中,也能見到不少上海戲曲院團年輕人的身影,傳統與流行是共存於他們身上的屬性,他們在前沿領域展示出獨特的才華和個性,也為所從事的戲曲行業添入更多朝氣。
  • 那些設計上令人傾倒的手機,原來出自他們之手!
    【PConline 雜談】小米MIX可以說是今年國產、甚至全球外觀最酷炫的智慧型手機,其超過91.3%屏佔比的全面屏所帶來的無邊框驚豔視覺,給人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而諸多的黑科技如壓電陶瓷振動、超聲波距離感應器等的加持,仿佛好像是來自未來之物。
  • 這50句海報廣告文案,給你靈感~
    下面50句文案,希望給你靈感~
  • 世上最美的情詩,出自海門人之手!
    世上最美的情詩,出自海門人之手!1910年12月8日,也就是農曆庚戌年十一月初七,卞之琳先生就誕生在江邊小鎮上。卞先生的祖籍是鎮江(今南京市)溧水縣。海門縣湯家鎮卞氏一支,是由卞先生的祖父天旦公,從溧水遷徙至當年的崇明北沙的。他是染坊學徒出身,於是就在靈甸港一側的鎮上開設染坊,曾經一度興旺,後漸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