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郵輪旅遊市場不平靜。多家國際郵輪公司已經宣稱,將暫別中國市場。有言論稱,2018年或將成為郵輪市場轉折點。那麼,郵輪旅遊在中國究竟遇到了哪些問題?
玩家紛紛離場 郵輪市場迎來挑戰
最近,一批旅遊代理商收到了諾唯真郵輪公司發布的通知:諾唯真喜悅號將於明年4月離開中國市場,執航阿拉斯加航線。而一年前,「喜悅號」曾以「海上頭等艙」的名號高調進駐上海。
事實上,選擇離開的不止諾唯真。據媒體報導,今年2月,歌詩達郵輪旗下維多利亞號離開中國市場,轉投歐洲市場;去年,在中國運營了3年之久的藍寶石公主號離開中國,今年9月,盛世公主號也將暫別,轉至澳洲郵輪市場運營。
部分玩家離場,中國郵輪旅遊市場究竟怎麼了?引發深思。
線路單一、 價格低廉 郵輪市場水土不服
記者登錄在線旅遊網站,查看郵輪產品發現,由於韓國市場受限,目前,郵輪線路的主要方向是日本福岡、長崎,多數以5天4晚行程為主,價格低廉。比如,從上海出發前往日本福岡的5天4晚郵輪遊,暑期報價僅為3000元左右。
對於這樣一個高端的旅遊產品,江蘇省中山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楊順利非常感慨。他說,國際郵輪就像一個流動的五星級大酒店,它有豪華的裝飾和齊全的設備,遊客可以在郵輪上盡情娛樂、休閒。但是,中國市場的國際郵輪線路單一,且淪為了白菜價,成為中老年群體的心頭好,卻在年輕群體中水土不服。
包船模式引發價格戰 包船旅行社不堪壓力
國際郵輪剛進入市場,曾引起轟動。到了2015年,郵輪旅遊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那一年,郵輪市場開始瘋狂。和眾多旅行社一樣,楊順利所在的旅行社加入了包船「大軍」,出售郵輪產品。他形容,南京多家旅行社都在「包船」,多的達到了十幾條,少的也不低於5條。那個時候,幾戶每天都有包船郵輪從碼頭出港,密度太大了!
從那時起,線路單一,競爭激烈,動輒上千人的收客壓力,讓「包船」的旅行社慢慢壓力加大。到了收客後期,賣不完的艙位就只能甩賣,便宜到千元。
楊順利說,因為「供大於求」,不少旅行社退出了「包船」大軍。現在,他們旅行社已經不「包船」了,轉而代理艙位,收取佣金。
此外,一份數據印證了郵輪市場的尷尬。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郵輪旅客出入境人次為495.5萬,同比增長8%,增速首次出現放緩的節奏,其中華東地區降溫最為明顯。
郵輪旅遊迎來調整期 但並非沒有未來
國際郵輪在中國的種種尷尬,是否意味著郵輪旅遊在中國沒有未來?南京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印偉並不這樣認為。他說,郵輪公司改變布局,有利於市場的調整、優化:「我認為,這是郵輪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正常的戰略調整。中國強大的客源地市場和堅挺的消費能力,足以吸引郵輪公司的眼球。郵輪公司沒有理由放棄中國市場,反而是更加注重中國郵輪消費市場的引導和培育。」
印偉說,從目前市場動作來看,2019年中國郵輪市場依然充滿競爭。但是,郵輪市場的尷尬、問題,仍需逐步化解:「郵輪公司應當進一步優化服務,利用港口停泊的優勢,進一步設計、打造岸上的旅遊產品,改變岸上旅遊以購物為主導的經營模式,注重主題營造,深度開發。只有注重品質郵輪服務,開發更適合中國遊客的產品,才會獲得市場更多的認可。」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西嬌 編輯/馬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