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可以解決生活中90%的問題。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體驗,會說話的人事半功倍,不會說話的人事倍功半。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上一些所謂的「毒舌」與「槓精」,他們以損人為樂,以與人「抬槓」為趣。
「毒舌」與「槓精」屬於不會說話的人,但兩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面對他們,我們該怎麼說話呢?
一個人學會說話只用兩年,說好話卻是一輩子的事。
人都擁有說話的權利,但是作為現代人更該想想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
生活中總有會有人愛說讓人聽了刺心的話,還美名其曰:心直口快。
這類人把說風涼話當正常,以損人為樂,怎麼損人怎麼說。殊不知會給聽的人帶來多大的傷害!
如果你經常對孩子「毒舌」,你的孩子在這種言論的影響下會自甘墮落,心裡有一種意念支配著他:反正再怎麼努力,父母都認為我不行。
然後自暴自棄,最後破罈子破摔,成為你嘴中的差生。
面對「毒舌」這類人,我們要遠離他們,實在躲不過,那就選擇以牙還牙,像金庸筆下的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坦然面對「毒舌」,走「毒舌」的路,讓他無路可走。
說話惡毒,經常諷刺挖苦別人,到處招人恨,最後千人所指,其傾覆可立而期。
古人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
其實就是讓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要學會給人留有餘地。
頻道相同,無需多言;頻道不同,爭有何意?
不同頻道的人,說話處世的方式完全不同,與他們辯解、爭論除了浪費口舌之外,毫無意義。
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去爭辯。不是所有的人,都配與你同行。
正如《莊子·秋水》有一句話:「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井底之蛙一生沒見過大海,它怎麼知道大海的遼闊,你跟他討論只能是對牛彈琴;
不和一夏一生的夏蟲談論冰雪,因為它們沒有見過冬天,怎麼能體會「玉樹瓊花滿山開」的壯觀!
馬斯克曾經說:「我現在無論遇到別人說什麼,都會說是的,您說得對。因為人在不同層次,認知是不一樣的。」
特別是那些動輒喜歡「抬槓」的人,迴避他們,遠離他們,躲不過就一笑而過,或者請他們閉上尊口。
因為繼續爭論下去,必將是一場毫無意義的爭吵。
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
每個人看待問題都有自己的觀點,比如山頂的人,看到的是雲霧繚繞;爬行在山腰的人,看到的樹林森森;站在山腳的人,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的大山。
面對「槓精」,無需多言,遠離他們,或者讓他們閉上嘴,絕不選擇同流合汙。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
一句話,可以溫暖一顆心,也可以傷害一個人。
有時候,我們會為陌生人的一句問候,感動的眼紅眶潤。
所以做人真正的善良不僅要心懷善意,還要嘴下留德。
在人際交往中,說話要懂一些技巧,聰明的人有「三不說」:
背後不說別人閒話,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人前不說狂言妄語,狂必失言,話不說滿,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遇事不說損人的話,一句嘲笑的話,就有可能會讓一個人失去信心,放棄自己。
所以,我們說一句話之前,先要想一想會給對方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因為你的一句善意的話,點醒一個迷途的羔羊;如果因為你一句鼓勵的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你還會吝嗇於說一句好聽的話嗎?
當你與一個人推心置腹、設身處地為他考慮時,你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給他人留有面子,也是給自己面子。
說話不尖酸刻薄,委婉而言,反而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
後記:
俗話說,滴水可以穿石,掌心可以化雪。
一句鼓勵的話,可以鼓舞喪失信心的人,重新點燃鬥志;
一句溫暖的話,可以融化布滿冰霜的臉;
一句簡單的問候,可以溫暖一顆孤獨的心。
人海茫茫,你我皆是世間蚍蜉,誰沒被人感動過,祝福過,激勵過?
願你歷經人間煙火,依舊星光燦爛。
也願你我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作者:鄒謇
編輯:姚璐
鄒謇,男,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居重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之心的中年大叔。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